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07
1
作者 杨桂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 ,研究揭示了...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 ,研究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高强度土地开发的特征和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 ,并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表明 ,近50年来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呈现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 ,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基本变化过程 ,其中分别在1958~1963年、1985年前后和1993年前后出现了三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 ,其形成机制主要是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流失 变化过程 驱动因子 长江三角洲 耕地数量 驱动机制 土地开发 空间差异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被引量:320
2
作者 方创琳 宋吉涛 +1 位作者 张蔷 李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7-840,共14页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是由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等级、不同行政隶属关系、不同成因和空间区位的城市群,通过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有机耦合而成的空间聚合体和综合集群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综合分析,得知世界...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是由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等级、不同行政隶属关系、不同成因和空间区位的城市群,通过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有机耦合而成的空间聚合体和综合集群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综合分析,得知世界城市群结构体系正在形成,城市群间的等级职能正在参与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进行重组,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由28个大小不同、规模不等、发育程度不一的城市群组成,目前尚处总体发育雏形阶段,但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支撑点和增长极点,主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指数模型计算结果,将中国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3个城市群,二级城市群包括山东半岛城市群、成都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11个城市群,三级城市群包括滇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14个城市群。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群总体发育程度低且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并呈现出发育的阶段性、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空间分异的规律性、内部集聚的异质性和明显的分化性等空间分异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理论的多维性、规律性和阶段性研究,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形成发育的差异性、异质性和竞争性研究,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国际化、全球化与动态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结构体系 构成与发育 等级划分 空间分异特征 中国 空间分异特征 结构体系 城市群 中国 组成 发育程度 总体分布 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臭氧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6
3
作者 易睿 王亚林 +2 位作者 张殷俊 史宇 李名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0-2377,共8页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O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点位和国家气象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淮安外,其余24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日超标现象,超标率在1.6%-15.1%之间,平均为5.8%,低于珠...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O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点位和国家气象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淮安外,其余24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日超标现象,超标率在1.6%-15.1%之间,平均为5.8%,低于珠三角地区(8.9%)和京津冀地区(9.7%).5—8月是长三角地区O3污染最为严重的月份,而这一时期颗粒物污染相对较轻,因此,O3与颗粒物污染在时间上呈相反的态势.从空间分布看,长三角地区O3污染呈现较为明显的连片分布特征,上海及周边城市O3污染较重.机动车数量影响城市O3污染:各城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与各城市NO2年均浓度、O3超标天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和0.564;每日O3小时浓度高峰值与车流量高峰基本吻合.高温、长时间日照容易出现O3浓度的高值;随着相对湿度、风速的增加,O3超标频率和浓度均值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长江三角洲 影响因素 气象因素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量:226
4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2 位作者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5-1074,共10页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动不大,其值以上海、苏州、嘉兴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增高;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可达性,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第二阶段(1994 ̄2005年)可达性提升较之第一阶段(1986 ̄1994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初始值有关,可达性值变率在第一阶段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而在第二阶段呈多极格局;随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多数城市可达性状况优于平均水平,各节点城市相对可达性在第一阶段变化不大,但分布趋向于不均衡,第二阶段改变较大并趋于均衡分布;各节点城市可达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可分为良好支撑、相对制约和基本适应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公路货运量区位商 公路网络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郊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13
5
作者 刘培芳 陈振楼 +1 位作者 许世远 刘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6-460,共5页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本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区内地表水环境迅速趋于恶化。研究发现 ,畜禽粪便流失污染地表水的现象已成为本区郊县 (区 )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和最引人注目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之一。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本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区内地表水环境迅速趋于恶化。研究发现 ,畜禽粪便流失污染地表水的现象已成为本区郊县 (区 )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和最引人注目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之一。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苏锡常、杭嘉湖和宁绍地区为例 ,结合当地畜禽饲养量 ,采用各类畜禽的粪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数 ,估算了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当量。从现行的政策法规、饲养基地的布局和利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本区畜禽污染严重的原因。提出要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力度 ,制订畜牧业污染防治法 ,完善和配套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设施 ,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生态化 ,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畜禽粪便 污染物 污染负荷 防治对策 地表水污染 非点源污染 有机污染源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 被引量:154
6
作者 宁越敏 施倩 查志强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0,32,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城乡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或正在形成类似西方大城市带的新型城市群体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提出的都市连绵区的概念,对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形成机制和调控措施。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都市连锦区 跨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
下载PDF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220
7
作者 张莉 陆玉麒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35-1246,共12页
对于给定的区域而言,区内任意一点可达性的评价应当是区内可达性和区外可达性的综合评价。利用MapX控件和Delphi编程工具,开发了基于时间最短的区域可达性计算与分析信息系统,生成了可达性的分值扩散图。基于长江三角洲的陆路交通网,从... 对于给定的区域而言,区内任意一点可达性的评价应当是区内可达性和区外可达性的综合评价。利用MapX控件和Delphi编程工具,开发了基于时间最短的区域可达性计算与分析信息系统,生成了可达性的分值扩散图。基于长江三角洲的陆路交通网,从时间距离的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内16个地级市目前和未来的区内可达性和区外可达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可达性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扇状辐射,可达性最好的是上海和嘉兴,可达性最差的是台州和南通。随着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所有城市的区内可达性都有了提高,尤其是绍兴、宁波和泰州,区内可达性减少了1h,其余城市区内可达性平均减少了25min。随着南通洋口港的建成,长江三角洲境内江苏城市以海港为节点的区外可达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达海港的平均时间减少了近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内可达性 区外可达性 区域可达性 陆路交通网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98
8
作者 宋建波 武春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7,共10页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43
9
作者 彭补拙 安旭东 +1 位作者 陈浮 濮励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12,共8页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 ;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 ,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 障碍度 长江三角洲 定量评价 障碍诊断
下载PDF
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被引量:173
10
作者 黄震方 吴江 侯国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 ,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人口管理比较混乱 ,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化 都市连绵区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48
11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1 位作者 李伟芳 刘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47,共11页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197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总体扩展强度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用地的扩展强度表现为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市>县(县级市)。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二核三带”、“四核四带”和“五核五带”的空间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增长极核 增长极带 空间格局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区域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差异及其驱动力研究——以上海市、南京市、泰州市、扬州市农户调查为例 被引量:133
12
作者 杜文星 黄贤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4,共5页
研究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科学合理的促进农地流转、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建立农村和谐社会都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对长江三角洲地区4市7镇319份实地随机抽样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科学合理的促进农地流转、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建立农村和谐社会都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对长江三角洲地区4市7镇319份实地随机抽样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率、家庭最高受教育水平、单位面积农业纯收益、家庭与等级公路的距离、家庭恩格尔系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户口所在地等因子对农户流转参与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上海、南京、泰州、扬州,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子的排序有所不同。由于微观单一经济因子对宏观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因此,基于各地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决定因子的差异,针对各自影响力最大的因子,采取措施,可以激发农户农地流转的愿望,从而产生流转的行为。研究通过数学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农地市场发育的定性研究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流转意愿 驱动力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 被引量:110
13
作者 张京祥 吴缚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30,共6页
通过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的行政区兼并运动,评估了其影响,认为激烈变动的行政区划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不稳定,而且在简单的行政区兼并之后,行政区划的壁垒又会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地域形成,因此如果将得失进行全面的衡量,... 通过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的行政区兼并运动,评估了其影响,认为激烈变动的行政区划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不稳定,而且在简单的行政区兼并之后,行政区划的壁垒又会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地域形成,因此如果将得失进行全面的衡量,则很难肯定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兼并是成功的。文章进而分析了行政区兼并背后深层次的体制原因,认为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经济是一种阶段性的合理存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那还会继续强化。最后研究指出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兼并将会推动该地区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及这一地区正在走向区域管治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行政区经济 行政体制改革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24
14
作者 孙东琪 张京祥 +3 位作者 张明斗 于正松 胡毅 周亮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0-1071,共12页
本文利用DEA模型、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长江三角洲16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初探,提出了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30年间,长三角城市化... 本文利用DEA模型、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长江三角洲16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初探,提出了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30年间,长三角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总体经历了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缓慢下降—急剧下降的过程,呈倒"U"型发展;②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效率耦合关系不同,在一定时期,提高城市化效率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也可提高城市化效率;但当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城市化效率的提高不再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不会过多地影响城市化效率;③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会首先摆脱城市化效率带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效率 投入产出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关系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 被引量:118
15
作者 卞显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60,共4页
文章首先测算了反映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总体特征的指标:α指数,β指数与γ指数;然后测算了空间结构旅游节点特征的指标:旅游区通达性指数与旅游区网络中心;最后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 文章首先测算了反映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总体特征的指标:α指数,β指数与γ指数;然后测算了空间结构旅游节点特征的指标:旅游区通达性指数与旅游区网络中心;最后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国家AAAA级旅游区 空间结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 被引量:40
16
作者 朱英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72,共7页
外商投资企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空间集群现象。本文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数据 ,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具有空间联系的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部门集群 ,在此基础上构建增长模型 ,分析部门集群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外商投资企业 空间集群 空间联系 功能联系
原文传递
基于公路网络的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研究 被引量:106
17
作者 靳诚 陆玉麒 范黎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论文运用GIS软件,定量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可达性。通过分析发现: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资源的可达性较好,整个区域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5.89 min,景点的可达性在30 min以内的区域达到了69.79%,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人... 论文运用GIS软件,定量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可达性。通过分析发现: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资源的可达性较好,整个区域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5.89 min,景点的可达性在30 min以内的区域达到了69.79%,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人文景点可达性好的区域相对于自然景点更加集中。并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分析了所有景点、人文景点、自然景点三种类型的空间关联情况,均呈弱集聚格局,可达性热点区域的分布都表现为以上海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冷点区域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围地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景点可达性的因素归纳为4个,即:旅游景点分布、路网结构的地区差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理 可达性 旅游景点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 被引量:107
18
作者 王珏 陈雯 袁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5-400,共16页
在当今全球化与地方化、区域化的背景下,物质和能量在各节点间的高速流动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形成并成为一种新的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尤其是对区域一体化高度发达的区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人口迁移的网络空间入手... 在当今全球化与地方化、区域化的背景下,物质和能量在各节点间的高速流动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形成并成为一种新的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尤其是对区域一体化高度发达的区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人口迁移的网络空间入手,从网络密度、中心势等角度对1982-2010年长三角地区人口网络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人口迁移网络日趋成熟,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主要流向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和苏锡常等核心城市,同时这些城市的人口外迁现象逐渐显现;以无锡、苏州、杭州之间人口迁移联系为主体的省际间人口流动行为增多,空间上具有等级扩散的特征;不同空间尺度的网络结构相互嵌套,在地方尺度下形成了江苏以邻域渗透为主和浙江的等级辐合两种网络结构。最后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迁移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历经均质离散—单核心集聚—多核心等级网络—链式空间网络四个阶段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重力模型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101
19
作者 王磊 段学军 +1 位作者 田方 秦贤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9-1623,共5页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度指数将长江三角洲16城市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苏州市域内,历史轨迹呈现出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在向南移动上更具相关性的特点,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人口重心的移动;分析表明,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将趋向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经济集聚 重心 分布关系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变化对昆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89
20
作者 蔡邦成 陆根法 +3 位作者 宋莉娟 黄和平 韩尚富 陈克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05-3010,共6页
参照两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4~2001年呈下降趋势,按两种系数计算分别下降了1.22亿元和0.71亿... 参照两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4~2001年呈下降趋势,按两种系数计算分别下降了1.22亿元和0.71亿元,相对下降比例分别为4.93﹪和4.12﹪;(2)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评价年份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分别用线性函数Y1=-121.25X1+17342(R2=0.907)和Y2=-199.62X2+25088(R2=0.906)较好的表示;(3)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按两种系数的评价结果均分别与GDP、人口总量和人均GDP指标有较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其中与人均GDP的相关度最高;(4)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均GDP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式预测表明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未来10a内还将进一步下降,需要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采用不同价值系数评价的昆山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相似,但是绝对值相差巨大,由此对生态价值静态评价进行了反思,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变化的驱动机制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变化 昆山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