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叶、枝氮磷养分再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沈芳芳
李燕燕
+4 位作者
刘文飞
段洪浪
樊后保
胡良
孟庆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6-937,共12页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7年和14年)杉...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7年和14年)杉木叶N、P养分再吸收差异。在12年生杉木中开展模拟N沉降试验,以尿素(CO(NH2)2)为N源,设N0、N1、N2和N34个处理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60、120和240kg·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1)叶和枝在衰老过程中碳(C)、N和P含量逐渐降低,且叶的C、N和P含量比枝高;N含量大小依次为一年生叶>二年生叶>衰老叶>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衰老枝,且N3>N2>N1>N0,而C:N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衰老器官的C:N、C:P、N:P比新鲜器官高;N沉降增加了不同龄级叶和枝(除二年生叶外)的N、N:P和C:P,但降低了P和C:N。(2)叶和枝的N、P养分再吸收率(REN、REP)随龄级的增加至衰老有规律地递减,且REP>REN;受长期N沉降的影响,REN叶(28.12%)<枝(30.00%),而REP则为叶(45.82%)>枝(30.42%);杉木叶和枝N:P与REN:RE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3)随N沉降处理时间的增加,叶REN呈降低态势,各处理(N1、N2和N3)分别降低了9.85%、3.17%和11.71%;而REP则明显上升,分别增加了71.98%、42.25%和9.6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不同龄级的养分再吸收率随氮沉降处理的水平、处理时间而所有不同;REN:REP与N:P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再吸收率
生态化学计量
杉木人工林
长期
氮
沉降
原文传递
长期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兵强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6-11,共6页
以亚热带典型经济树种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分析长期模拟氮沉降下不同土壤层次(0~5 cm,5~20 cm和40~55 cm)土壤大量元素含量(C,N,P,K,Ca,Mg)、微量元素含量(Al,Fe,Mn)变化情况。以尿素为氮源,设置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N·hm^(-2...
以亚热带典型经济树种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分析长期模拟氮沉降下不同土壤层次(0~5 cm,5~20 cm和40~55 cm)土壤大量元素含量(C,N,P,K,Ca,Mg)、微量元素含量(Al,Fe,Mn)变化情况。以尿素为氮源,设置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N·hm^(-2)·a^(-1),对照)、N1(60 kg·N·hm^(-2)·a^(-1))、N2(120 kg·N·hm^(-2)·a^(-1))、N3(240kg·N·hm^(-2)·a^(-1))。恢复处理(NR)为240 kg·N·hm^(-2)·a^(-1)输入2a后停止施肥,让其自然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Al>Fe>Mn>C>Ca>K>N>P>Mg。随土层的增加,土壤C、N、P平均含量均下降,而Al平均含量均增加。氮沉降降低土壤pH而增加N和Al含量。低氮(N1)促进土壤C含量,中氮(N2)增加土壤Fe含量。恢复处理(NR)可以缓解N3处理的土壤pH和N含量的变化幅度,降低C含量,增加Ca,Mg和Mn含量。通过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与P,Mg,Al,Fe,Mn显著相关,土壤N与K显著相关,土壤pH与P,Ca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
氮
沉降
杉木人工林
大量元素含量
微量元素含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芳芳
徐晋
陈官鹏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了探讨长期(> 10a)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选择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定了4个水平的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分别是N0(0 kg·hm^-2·yr^-1)、N1(60 kg·hm^-2·yr^-1)、N2(120 kg·hm^-2·yr...
为了探讨长期(> 10a)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选择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定了4个水平的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分别是N0(0 kg·hm^-2·yr^-1)、N1(60 kg·hm^-2·yr^-1)、N2(120 kg·hm^-2·yr^-1)和N3(240 kg·hm^-2·yr^-1)。基于14a野外氮沉降处理后,利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水平对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呈现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即0~20 cm> 20~40 cm>40~60 cm;低氮处理(N1)能促进土壤MBC的增加,而高氮处理(N3)抑制了土壤MBC和MBN;氮沉降处理对土壤的微生物类群总量(总PLFAs)、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没有显著影响,但N3处理显著降低了20~40cm土层的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Pearson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关系密切。该研究结果为预测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微生物对其的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
氮
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叶、枝氮磷养分再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沈芳芳
李燕燕
刘文飞
段洪浪
樊后保
胡良
孟庆银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沙县官庄国有林场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6-93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75和31570444)
赣鄱英才555工程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项目(20162BCB22021)~~
文摘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7年和14年)杉木叶N、P养分再吸收差异。在12年生杉木中开展模拟N沉降试验,以尿素(CO(NH2)2)为N源,设N0、N1、N2和N34个处理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60、120和240kg·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1)叶和枝在衰老过程中碳(C)、N和P含量逐渐降低,且叶的C、N和P含量比枝高;N含量大小依次为一年生叶>二年生叶>衰老叶>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衰老枝,且N3>N2>N1>N0,而C:N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衰老器官的C:N、C:P、N:P比新鲜器官高;N沉降增加了不同龄级叶和枝(除二年生叶外)的N、N:P和C:P,但降低了P和C:N。(2)叶和枝的N、P养分再吸收率(REN、REP)随龄级的增加至衰老有规律地递减,且REP>REN;受长期N沉降的影响,REN叶(28.12%)<枝(30.00%),而REP则为叶(45.82%)>枝(30.42%);杉木叶和枝N:P与REN:RE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3)随N沉降处理时间的增加,叶REN呈降低态势,各处理(N1、N2和N3)分别降低了9.85%、3.17%和11.71%;而REP则明显上升,分别增加了71.98%、42.25%和9.6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不同龄级的养分再吸收率随氮沉降处理的水平、处理时间而所有不同;REN:REP与N:P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关键词
养分再吸收率
生态化学计量
杉木人工林
长期
氮
沉降
Keywords
nutrient resorption efficiency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long-term nitrogen deposition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期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兵强
机构
福建省国有林场管理局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6-11,共6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61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60175)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项目(20162BCB22021)
文摘
以亚热带典型经济树种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分析长期模拟氮沉降下不同土壤层次(0~5 cm,5~20 cm和40~55 cm)土壤大量元素含量(C,N,P,K,Ca,Mg)、微量元素含量(Al,Fe,Mn)变化情况。以尿素为氮源,设置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N·hm^(-2)·a^(-1),对照)、N1(60 kg·N·hm^(-2)·a^(-1))、N2(120 kg·N·hm^(-2)·a^(-1))、N3(240kg·N·hm^(-2)·a^(-1))。恢复处理(NR)为240 kg·N·hm^(-2)·a^(-1)输入2a后停止施肥,让其自然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Al>Fe>Mn>C>Ca>K>N>P>Mg。随土层的增加,土壤C、N、P平均含量均下降,而Al平均含量均增加。氮沉降降低土壤pH而增加N和Al含量。低氮(N1)促进土壤C含量,中氮(N2)增加土壤Fe含量。恢复处理(NR)可以缓解N3处理的土壤pH和N含量的变化幅度,降低C含量,增加Ca,Mg和Mn含量。通过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与P,Mg,Al,Fe,Mn显著相关,土壤N与K显著相关,土壤pH与P,Ca显著相关。
关键词
长期
氮
沉降
杉木人工林
大量元素含量
微量元素含量
Keywords
long-telxn nitrogen depositio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macroelements concentration
microelements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芳芳
徐晋
陈官鹏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61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0444)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和技术带头人项目(20162BCB22021)
文摘
为了探讨长期(> 10a)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选择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定了4个水平的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分别是N0(0 kg·hm^-2·yr^-1)、N1(60 kg·hm^-2·yr^-1)、N2(120 kg·hm^-2·yr^-1)和N3(240 kg·hm^-2·yr^-1)。基于14a野外氮沉降处理后,利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水平对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呈现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即0~20 cm> 20~40 cm>40~60 cm;低氮处理(N1)能促进土壤MBC的增加,而高氮处理(N3)抑制了土壤MBC和MBN;氮沉降处理对土壤的微生物类群总量(总PLFAs)、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没有显著影响,但N3处理显著降低了20~40cm土层的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Pearson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关系密切。该研究结果为预测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微生物对其的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长期
氮
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组成
Keywords
long-term nitrogen depositio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soil microbe
microbial biomass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叶、枝氮磷养分再吸收的影响
沈芳芳
李燕燕
刘文飞
段洪浪
樊后保
胡良
孟庆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原文传递
2
长期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苏兵强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沈芳芳
徐晋
陈官鹏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