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7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0
1
作者 尹申平 邢福来 +7 位作者 李明 张丁 赵刚毅 杨云 寇小石 吕建平 高明韬 吴天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8-35,共8页
Lying in the north outskirts of Xi’an,the tomb of Anjia(安伽)which belonged to the BeiZhou dynasty is composed of a long sloping qassage ,five shafts,ine vaulted passage and an large arched roof brick-chamber.It is n... Lying in the north outskirts of Xi’an,the tomb of Anjia(安伽)which belonged to the BeiZhou dynasty is composed of a long sloping qassage ,five shafts,ine vaulted passage and an large arched roof brick-chamber.It is not only rather to mb up to now .A stone gate being in good condition and astone painted-enclosing- bed decor ated with scilptires and covdition with gold leaf were unearthed.The exquisiyte patterns and figures on the gate and bed reappeared vicidly the scenes of sacrificing of pyrolatry (祆教)procession,hunting,feast ing,dancing,saily life,nation r elation and traveling businessmen of Sogdian (粟特)The discovery provides valuab le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 of culture exchanges of China and the West,the dis semination of pyrilatry(祆教) .in ancient China s acrificing and burial customs o f believer of pyrolatrg(祆教)On the other hand,th e excvation also declared that the Center Government of BeiZhou dynasty had set up the special offocial positio n ──Sabao(萨保)in the Capital and other states to run the foreign business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墓葬 发掘 大明宫 长安城 出土 遗址 外学 石刻 时期
全文增补中
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 被引量:32
2
作者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年第1期5-22,251,共19页
汉唐两代考虑以长安城作为国都,是有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理由。汉唐长安城能够成为雄壮瑰丽的都城,不仅有名于当代,就在后世也受人称道,是因为它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供人利用。当时的人也确实善于利用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长安城能... 汉唐两代考虑以长安城作为国都,是有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理由。汉唐长安城能够成为雄壮瑰丽的都城,不仅有名于当代,就在后世也受人称道,是因为它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供人利用。当时的人也确实善于利用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长安城能像锦上添花一样,得到充分的发展。应该说这是天时、地利再加上人和,取得的成就,是值得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 漕渠 龙首原 秦岭
原文传递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被引量:42
3
作者 Han Chang’an City Archaeological Team,IA,CASS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9-544,共36页
西安相家巷遗址(简称“CH相”)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南的东西向公路以南500米处,其东邻一条南北向的干渠,南靠一条东西向的土路。该遗址地处汉长安城桂宫遗址东北角外侧(图一;图二)。1996年,相家巷村村民在此地挖积肥... 西安相家巷遗址(简称“CH相”)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南的东西向公路以南500米处,其东邻一条南北向的干渠,南靠一条东西向的土路。该遗址地处汉长安城桂宫遗址东北角外侧(图一;图二)。1996年,相家巷村村民在此地挖积肥坑时,发现了大量封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发掘 秦封泥 长安城 东北 发现 西安市 CH 简称 村民
原文传递
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 被引量:20
4
作者 韩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101,共12页
安伽,字大伽,姑藏人,其父突建,曾任冠军将军、眉州刺史。安伽在北周为同州萨保、大都督,卒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享年62岁,葬于汉长安城东3.5公里的今名炕底寨村之西北。
关键词 北周 都督 将军 长安城 刺史 西北 大象
原文传递
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树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58,72,共5页
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分析,提出隋唐长安城是以太极宫为基本模数单位,规划布局皇城和外郭,整个都城的形态由系列内含等边三角形的矩形组织而成的观点,尝试探寻长安城规划设计的深层结构。
关键词 长安城 模数 等边三角形 规划手法
下载PDF
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正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2-102,共11页
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在我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渭河水运是诸大河流中发展航运最早的河流之一。关中漕渠不仅有航运之利,而且还用于灌溉,也是最早把运输和灌溉结合起来的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关中漕渠又支撑了我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发... 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在我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渭河水运是诸大河流中发展航运最早的河流之一。关中漕渠不仅有航运之利,而且还用于灌溉,也是最早把运输和灌溉结合起来的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关中漕渠又支撑了我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又是汉唐长安城的生命线。今天,探讨关中灌渠的兴起和发展,对展望未来关中水运及其与渭南城市发展的关系,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水 长安城 漕渠 渭南 黄河 元和郡县图志 龙首原 东渭桥 水经注 长安
下载PDF
唐代长安城明德门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9
7
《考古》 1974年第1期33-39,78-80,共10页
唐代长安城及其各城门的位置,在1962年即已经勘查。这次发掘的明德门是南城正中的一门,其东为"启夏门",西为"安化门",与明德门相距都是1400余米。明德门北对皇城之"朱雀门"和宫城的"承天门",... 唐代长安城及其各城门的位置,在1962年即已经勘查。这次发掘的明德门是南城正中的一门,其东为"启夏门",西为"安化门",与明德门相距都是1400余米。明德门北对皇城之"朱雀门"和宫城的"承天门",是长安城的正南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长安 明德 长安城 发掘简报 遗址 城门 建筑形制 建筑时代 门墩 车辙
原文传递
唐代长安城的里坊 被引量:16
8
作者 曹尔琴 《人文杂志》 1981年第2期83-88,共6页
唐代长安城是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五八二年)到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建成的。外廓城内主要是居民住宅的坊,隋炀帝时候一度改称为里。唐代人们或称之为里,或称之为坊。吴融和贾岛都曾亲自到过或居住过延寿坊,吴融称它为延寿坊,... 唐代长安城是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五八二年)到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建成的。外廓城内主要是居民住宅的坊,隋炀帝时候一度改称为里。唐代人们或称之为里,或称之为坊。吴融和贾岛都曾亲自到过或居住过延寿坊,吴融称它为延寿坊,贾岛称它为延寿里。姚合“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同一首诗,既云坊,又云里,里坊并称,可见里坊是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坊 唐代长安 朱雀 坊门 外廓 新昌 长安城 宫城 京兆府 街道
下载PDF
西安市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 被引量:17
9
作者 安家瑶 龚国强 +1 位作者 何岁利 李春林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9-34,i0009-i0010,共7页
2001~2004年对太液池遗址进行了发掘,弄清了太液池周岸的不同结构,发现了道路、建筑基址、人造园林景观、水井、排水沟等重要遗存,出土了大量珍贵遗物。这称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展现了这座皇家园林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 西安市 唐代 长安城 大明宫 太液池遗址 长安城 园林建筑 建筑艺术 皇家园林 中国古代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上)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谭其骧 《历史教学问题》 1982年第1期5-9,14,共6页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政权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安、洛阳、邺、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讲到我国历史上的首都,一般都提“六大首都”,这是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通行的说法。“六大首...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政权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安、洛阳、邺、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讲到我国历史上的首都,一般都提“六大首都”,这是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通行的说法。“六大首都”不包括邺,我为什么要加上一个邺,说成七大首都呢?这是因为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下杭州;尤其是在公元六世纪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安、洛阳相颉顽的。我们讲历史不能只讲六世纪以后,所以不能不提它。除了邺作为首都距今已有千四百年之久外,通常之所以不提到它,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他六大首都至今还是著名的大城市。惟有邺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但既然讲的是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长安城 洛阳 南京 政权 都城 十六国 十七年 北宋 公元前
原文传递
唐米继芬墓志考释 被引量:17
11
作者 阎文儒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4-160,共7页
近几十年来,洛阳、西安出土了许多唐墓志,其中除去汉族和边境各族人外,还有中亚昭武九姓中的康、安、米等国人的墓志,以及西亚波斯人的墓志。分别见于《陶斋藏石记》和《千唐志斋藏石目》等书。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室陈列的米继芬墓志铭... 近几十年来,洛阳、西安出土了许多唐墓志,其中除去汉族和边境各族人外,还有中亚昭武九姓中的康、安、米等国人的墓志,以及西亚波斯人的墓志。分别见于《陶斋藏石记》和《千唐志斋藏石目》等书。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室陈列的米继芬墓志铭【现在是否仍陈列着不得而知)是解放后在西安西郊出土唯一的中亚米国人的摹志。墓志原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神策军 大将军 长安 都尉 副将 禁军 《新唐书》 丹凤 长安城
原文传递
西汉宗庙刍议 被引量:17
12
作者 焦南峰 马永嬴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58,共9页
The ancestral shrines were built by the ancient emperors and dukes to be used as special place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 Based on som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writers att... The ancestral shrines were built by the ancient emperors and dukes to be used as special place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 Based on som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writers attempts to offer discussions on categories of the Westem Han ancestral shrines and its division of time. .Di( emperor) shrines:built for the emperors. 1.Jing( capital) shrines:built in the capital city Chang’an and within the city limit. 2 .Yuan (原 ) shrines:bulit another shrine for the emperor who had a main shrine in the capital. 3. Ling ( mausoleum) shrine:builtclose to the tombs of the shrine owners. 4.Jun( prefecture) ,Guo( state of duke) shrines:shrines built by Jun or Cuo for emperors. .Huang shrines huang here refers to the title assumed by an emperors father when their sons became emperors in the reign including Taishanghuang- father of Emperor Gaozu,Liu Jin - father of Emperor Xuandi,and L iu Kang- father of Emperor Aidi.Its Sub- categoriy is as above .Hou (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shrinesThese shrines were built for the empresses and concubines who were not buried togetherwith the emperorThe three stages of establishing and abandoning the Western Han ancestral shrines:The first stage covers the period of Emperor Gaozu ,Emperor Huidi,and EmperorShaod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rines during this stage are revealed to be the successorsbuilding the shrines for their ancestors- the Huang and emperor.Stage two includes the times of Emperor Wendi,Jingdi,Wudi,Zhaodi,and Xuandi with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perors building their own shrines while still alive.The last stage falls after the times of Emperor Yuandi and Chengdi. The characteristicsshowed the beginning of the Western Han to stangdardize the systems of running ancestralshrines by observing Confucianism. However,the practice experienced constant prevailing andabandoning until Wangmang’s uprising which overtherew the Westem Han Dynasty.Summery of the discussion:1. The Western Han ancestral shrines were mostly built n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庙 太上皇 公元前 宣帝 西汉王朝 惠帝 《汉书·武帝纪》 中华书局 汉文帝 长安城
下载PDF
文化地理视野中的诗美境界——唐长安城建筑与唐诗的审美文化内涵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康震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58,共10页
唐长安城是唐朝的国都①,是唐长安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唐朝国家意志的象征,长安城是唐代审美理想物化形态的典范,也是唐诗创作重要的人文环境。唐诗不仅承载着长安城的建筑思想与审美文化,也是不断充实、拓展长安城文化... 唐长安城是唐朝的国都①,是唐长安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唐朝国家意志的象征,长安城是唐代审美理想物化形态的典范,也是唐诗创作重要的人文环境。唐诗不仅承载着长安城的建筑思想与审美文化,也是不断充实、拓展长安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正是在承载与拓展的过程中,在与周边文化地理环境、都城建筑群体的交流互动中,诗人的创作心态日益成熟,诗歌的审美文化内涵日趋丰富,并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审美形态与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 长安城 唐诗 审美 境界
下载PDF
汉长安城遗址测绘研究获得的新信息 被引量:15
14
作者 董鸿闻 刘起鹤 +2 位作者 周建勋 张应虎 梅兴铨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9,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 汉朝 长安城 遗址 测绘研究 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西汉至北周时期长安附近的陆路交通——汉唐长安交通地理研究之一 被引量:15
15
作者 辛德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年第3期85-113,共29页
长安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汉唐盛世的都城,汉唐之间尚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以及为期极短的新莽、西晋愍帝等在此建都。“京邑所居,五方辐奏”。其前身秦都咸阳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兴修驰道之后,即为全国交通中心。
关键词 长安 《史记》 《水经注》 《汉书》 渭水 长安城 咸阳市 秦都咸阳 宣平门 北周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正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60-66,共7页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承前启后,开创了中国都城的新规制。它充分利用龙首原以北的有利地形,修筑了高大雄伟、长达36公里的城墙,规划出宫殿、居民和市场区。街道端直宽广,并与丝绸之路连网,交通四通八达...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承前启后,开创了中国都城的新规制。它充分利用龙首原以北的有利地形,修筑了高大雄伟、长达36公里的城墙,规划出宫殿、居民和市场区。街道端直宽广,并与丝绸之路连网,交通四通八达,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大城市。同时开凿了昆明池和供水渠同,第一次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对今天的城市供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长安城 城市布局 城市供水 地形 水源
下载PDF
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17
作者 龚国强 何岁利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26,共20页
对太液池西岸的发掘,作为中日合作开展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课题的第一步,为中国古代宫廷池苑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发掘表明池岸主要由夯土筑成,岸面上保存有池边大道、房屋基址、廊庑建筑以及排水系统,还确认了... 对太液池西岸的发掘,作为中日合作开展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课题的第一步,为中国古代宫廷池苑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发掘表明池岸主要由夯土筑成,岸面上保存有池边大道、房屋基址、廊庑建筑以及排水系统,还确认了太液池西北角的进水渠。出土遗物包括铭文砖、瓦当及陶、瓷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长安城 大明宫 太液池遗址 地层堆积 出土遗迹
原文传递
从隋、唐长安城看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演变的功能趋向性特征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云英 朱士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6,共9页
以《考工记》为代表的均衡对称模式是中国都城的理想空间模式,隋唐长安城市形态以其规整的格局著称,但随着大明宫(662年)修建、兴庆宫(714年)的改建和使用,在形成三大宫殿区的过程中,反映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适应城市功能需求而导致... 以《考工记》为代表的均衡对称模式是中国都城的理想空间模式,隋唐长安城市形态以其规整的格局著称,但随着大明宫(662年)修建、兴庆宫(714年)的改建和使用,在形成三大宫殿区的过程中,反映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适应城市功能需求而导致城市形态发生的维新变化过程,即功能性非均衡对称的形态。这是城市形态与城市社会生活的相互适应而突破了严整的均衡对称性布局模式的一个典型实例,反映出该时期的都城建设发展中政治、军事因素与城市功能因素动态制衡中城市形态发展的功能趋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形态 轴线对称 非对称性 非均衡对称 功能趋向性 长安城 隋唐时期
原文传递
三门峡与古代漕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史念海 《人文杂志》 1960年第4期35-47,共13页
一关东西漕运的樞紐黄河中游的三門峽为古代东西漕粮轉輸必經的要道(圖一)。从秦始皇統一六国时起,这条运道即已發揮了作用。①其后虽也有若干次中止的时期,但作为主要的运輸力量,却一直維持到唐朝的末年。就是在北宋时对于这方面也还... 一关东西漕运的樞紐黄河中游的三門峽为古代东西漕粮轉輸必經的要道(圖一)。从秦始皇統一六国时起,这条运道即已發揮了作用。①其后虽也有若干次中止的时期,但作为主要的运輸力量,却一直維持到唐朝的末年。就是在北宋时对于这方面也还有所致力。②北宋以后,这里就漠漠无聞,不为人們所重視。所謂漕运,主要是指由关东各地轉輸粟米接济关中的需要。当然,也有一些时期关中的粮食曾經沿河而下,运到中原,不过那究竞是无关大旨,不居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下游 秦始皇 漕运 地理志 食货志 北宋 长安城 长江下游 六国 唐会要
下载PDF
汉长安城规划思想辨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国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5,共5页
汉长安城的营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城建规划思想不仅有对秦代宫殿的利用问题 ,也有取法天象的模式 ,北墙和南墙的曲折包含了对“北斗”及“南斗”文化思想的认识。在汉武帝大规模营建时期 ,由于城建思想的变化 ,使得汉城的布局模式发... 汉长安城的营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城建规划思想不仅有对秦代宫殿的利用问题 ,也有取法天象的模式 ,北墙和南墙的曲折包含了对“北斗”及“南斗”文化思想的认识。在汉武帝大规模营建时期 ,由于城建思想的变化 ,使得汉城的布局模式发生了巨变。王莽时期受“复古”思想的影响 ,汉长安城南郊进入大规模修建礼制建筑的阶段。自始至终 ,城建规划思想一方面主要来自古礼 ,主要是周礼的影响 ;另一方面主要和阴阳五行天文术数思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 规划思想 天象 汉代 城市布局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