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17年中国不同长历时暴雨与总降雨事件的空间分异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孔锋 薛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62-2277,共16页
长历时强降雨事件所导致的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安全建设和发展的严峻问题,因此,研究不同长历时强降雨事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1961~2017年中国545个日值气象站点降水数据,从雨量和雨日2个属性,分析不同长历时暴... 长历时强降雨事件所导致的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安全建设和发展的严峻问题,因此,研究不同长历时强降雨事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1961~2017年中国545个日值气象站点降水数据,从雨量和雨日2个属性,分析不同长历时暴雨和总降雨事件的总量特征、变化趋势和年际变率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中国不同长历时暴雨和总降雨事件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且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量级较高的不同长历时暴雨和总降雨事件在空间分布上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且空间高低分异特征逐渐趋于减小。在华西秋雨的影响下,华西地区总降雨雨日相比同纬度其它地区较高。(2)中国不同长历时暴雨雨量和雨日主要在东南地区呈增加趋势,西北地区增减不明显。总降雨雨量变化趋势在东南和西北呈增加趋势,而在两者中间过渡带呈减少趋势,且随着降雨历时增加,减少趋势地带向东南和西北地区扩张。不同长历时总降雨雨日变化趋势则呈南方减少北方增加态势。(3)中国历时2 d的暴雨雨量和雨日年际变率在农牧交错带及其毗邻地区最大,而历时3 d以上的暴雨雨量和雨日年际变率则呈东南大-西北的分异格局。中国不同长历时总降雨雨量和雨日年际变率整体上呈南高-方低的分异格局,且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年际变率较大的地区向中国南部地区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暴雨 历时降雨 空间格局 变化趋势 年际变率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特征参数的长历时降雨雨型研究
2
作者 杨志 夏春华 +2 位作者 刘潞 吴笛 尼玛灯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69,共4页
近年来极端降雨频发,从而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由于长历时降雨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降雨量,其致灾能力不可忽视。降雨雨型对降雨导致的灾害影响较大,开展长历时降雨雨型研究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苍溪县降雨为... 近年来极端降雨频发,从而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由于长历时降雨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降雨量,其致灾能力不可忽视。降雨雨型对降雨导致的灾害影响较大,开展长历时降雨雨型研究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苍溪县降雨为例,依据苍溪站2013~2022年逐时降雨资料,采用综合雨峰位置系数和集中趋势度将33场长历时降雨划分为七种不同雨型,并确定了各典型雨型的时程分配。结果表明,该地区长历时降雨主要以峰值偏前或居中的集中型降雨为主,分散型及均匀型降雨发生的概率较小。不同雨型的雨量分配在降雨前期即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可结合气象数据,在整场降雨的中前期对雨型进行预测,为相关防护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灾害 历时降雨 雨型 特征参数
下载PDF
工程和环境联合作用下不稳定斜坡破坏机制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世毅 黄黎明 唐修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4期233-239,共7页
利用工程地质层次分析方法,对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潜在不利要素进行定性识别;利用定量分析,评估初始地形、改变地形和考虑长历时降雨的坡体稳定性系数劣化规律;利用多期次地面调查和安全监测,评估不稳定斜坡的运动方向、范围和厚度,结合... 利用工程地质层次分析方法,对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潜在不利要素进行定性识别;利用定量分析,评估初始地形、改变地形和考虑长历时降雨的坡体稳定性系数劣化规律;利用多期次地面调查和安全监测,评估不稳定斜坡的运动方向、范围和厚度,结合现场情况,提出综合处置建议。主要结论如下:不稳定斜坡是后部陡崖岩体崩落向前滑移演化而成的崩滑堆积体,坡体表层的膨胀土+土岩界面+全强风化砂页岩等易崩解扰动岩体是坡体变形蠕滑的物质基础;自然状态下,初始地形斜坡稳定性系数1.071,三级坡开挖下斜坡稳定性系数1.049,开挖使得坡体由基本稳定变为欠稳定状态。降雨到6月中旬,坡体处于临界状态。因此,工程开挖是诱发因素,长时间降雨造成滑面岩土体饱水劣化和前缘来不及疏排形成超孔压才是坡体加剧蠕滑的主导因素。研究成果可以为临近工程提供类比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斜坡 工程地质定性分析 历时降雨 稳定性量化分析 变形破坏机制
下载PDF
舟曲虎家崖滑坡直接转化泥石流的特征、过程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许平 曾庆利 +2 位作者 廖立业 杜琳琳 张路青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2,共13页
滑坡直接转化而成的泥石流通常比滑坡本身运移距离更远,波及范围更广,危害也更严重,但目前相关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2020年10月20日位于白龙江左岸、甘肃省舟曲县的虎家崖暴发小型泥石流,侵入省道313,威胁毗邻村庄。通过现... 滑坡直接转化而成的泥石流通常比滑坡本身运移距离更远,波及范围更广,危害也更严重,但目前相关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2020年10月20日位于白龙江左岸、甘肃省舟曲县的虎家崖暴发小型泥石流,侵入省道313,威胁毗邻村庄。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岩土试验、遥感解译和降雨资料分析,本文对虎家崖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运移及堆积特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浅层滑坡失稳并直接转化为泥石流的主要特征、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虎家崖上游狭长沟道堆积体受到长达19 d、累计98.5 mm的持续性降雨的激发而发生慢速滑坡,区域强震造成的坡体结构损伤对滑坡发育也有贡献。(2)滑坡后段与滑坡前缘的剪出部分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但中段滑坡体则维持剪切滑动。(3)转化过程受滑坡前缘剪出土体饱水程度、沟道坡度与落差以及地表径流等因素的影响。(4)虎家崖狭长沟道后缘可能因毗邻泄流坡滑坡活动牵引而破坏,同时上游沟道残余滑坡体与灰岩崩塌体、出口右侧残余滑坡体可能受降雨、地震等激发而失稳,再次转化为泥石流,威胁沟道下方虎家崖村和省道S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速滑坡 历时低强度降雨 黏性泥石流 转化机理 白龙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