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质体反射率Ro与热解峰温Tmax的关系——以南堡凹陷中深层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经纬 尹文庆 +2 位作者 孙晓然 仲学哲 李晓阳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年第10期92-93,共2页
镜质体反射率Ro作为烃源岩成熟度的判断标准,是因为镜质体反射率Ro值变化的不可逆决定的。Ro是从煤岩学中借鉴的指标,意在表示煤阶的演化程度。在石油地质中,Ro表示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但镜质体是由高等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形成的,在海相... 镜质体反射率Ro作为烃源岩成熟度的判断标准,是因为镜质体反射率Ro值变化的不可逆决定的。Ro是从煤岩学中借鉴的指标,意在表示煤阶的演化程度。在石油地质中,Ro表示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但镜质体是由高等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形成的,在海相烃源岩(Ⅰ型干酪根)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运用Ro判断烃源岩的热成熟度有其局限性。应用烃源岩热解技术中参数S2的最高热解峰温Tmax为主要指标判断烃源岩的热成熟度,不受地质条件限制,且可以更快的达到目的。本文就南堡凹陷中深层烃源岩Ro和Tmax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中找出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体反射率ro 最高热解峰温Tmax 南堡凹陷中深层
原文传递
南海北缘东沙隆起中生代以来的埋藏史和热史重建——来自LF35-1-1井(U-Th)/He和Ro的证据
2
作者 单竞男 张功成 +3 位作者 饶松 唐晓音 沈怀磊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99-3915,共17页
沉积盆地埋藏史和热历史重建是了解盆地成因和油气形成条件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利用古温标手段研究珠江口盆地内东沙隆起热史和埋藏史的成果寥寥无几.本研究中,我们基于磷灰石与锆石(U-Th)/He年龄的反演结果给出了更多合理的约束条件,在... 沉积盆地埋藏史和热历史重建是了解盆地成因和油气形成条件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利用古温标手段研究珠江口盆地内东沙隆起热史和埋藏史的成果寥寥无几.本研究中,我们基于磷灰石与锆石(U-Th)/He年龄的反演结果给出了更多合理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同一套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进行了古热流法模拟计算,获得了钻井自中生代以来的地层温度史.反演结果显示LF35-1-1井区在早始新世-早渐新世发生了一期强烈的抬升剥蚀,地层剥蚀量为2000 m左右.拟合获得的埋藏史和热流史显示该井区在早始新世(~55Ma)经历了最高井底古热流(100 mW·m^(-2)),之后热流减小,持续至现今64.3 mW·m^(-2).最高古地温与隆升剥蚀在时间上的耦合体现了抬升事件对地温冷却的影响,但不足以排除基底热流下降因素.本次研究首次将(U-Th)/He技术用于南海北缘深水区盆地的热史研究,获得的热史结果更加符合现有的构造沉积大地构造方面的认识,展示了利用多种古温标手段进行盆地精细热史研究的良好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h)/He定年 质体反射率ro 热史反演 东沙隆起 中生代
下载PDF
临盘油田夏38井区辉绿岩热效应对成烃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学伟 胡文瑄 +1 位作者 金之钧 朱东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济阳坳陷临盘油田夏38井区沙河街组三段辉绿岩侵入体对上、下烃源岩的显微有机质和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影响的范围大致与岩床厚度相当。在靠近岩床10 m 范围内,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比正常地温场条件下升高1至数倍,最高可达3.44... 济阳坳陷临盘油田夏38井区沙河街组三段辉绿岩侵入体对上、下烃源岩的显微有机质和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影响的范围大致与岩床厚度相当。在靠近岩床10 m 范围内,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比正常地温场条件下升高1至数倍,最高可达3.44%。远离岩床烃源岩受热影响强度逐渐降低,直至50m 以外趋于正常地温值。由于扩散、对流条件等存在差异,岩体对上覆岩层影响范围大,但幅度小;对下伏岩层影响范围小,但幅度大。在岩浆热能影响下,快速形成的烃类在碳数分布上具有“头大尾巴长”的特点,即以中-轻烃为主,重烃含量明显偏少。与正常地温场缓慢生成烃类的轻、重烃平衡、对称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理论估算,岩浆带来的热量足以使侵入体附近5倍于岩床体积的烃源岩升高200℃,但由于孔隙流体的对流散热,温度升高的幅度比理论计算值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质体反射率(ro) 可溶烃特点 辉绿岩床 烃源岩 临盘油田
下载PDF
合肥盆地热演化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刚 赵重远 +3 位作者 李丕龙 任战利 李向平 李宗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4-649,共6页
通过 5口钻井 2 3个样品镜质体反射率 (Ro)数据的统计分析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 -深度 (Ro-H)剖面斜率及其对应地温梯度的筛分对比方法 ,综合研究了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的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盆地不同区块二叠系、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的Ro... 通过 5口钻井 2 3个样品镜质体反射率 (Ro)数据的统计分析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 -深度 (Ro-H)剖面斜率及其对应地温梯度的筛分对比方法 ,综合研究了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的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盆地不同区块二叠系、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的Ro数值大小存在较大差异 ,介于 0 .82 %~ 2 .70 % ,但其相应的Ro-H剖面斜率均显著大于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 ,表明上、下白垩统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下白垩统的地温梯度分布在 70 .80~ 130 .90℃ /km ,相对稳定区接近 70 .80℃ /km ,表明早白垩世存在一次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构造 -热事件。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Ro集中分布在 0 .4 0 %~ 0 .74 % ,地温梯度为38.30℃ /km。晚第三纪以来 ,盆地整体抬升冷却 ,地温梯度降至现今的 2 7.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质体反射率(ro) 古地温场 构造-热演化
下载PDF
火山活动对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烃源岩演化的影响
5
作者 朱彦平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7年第4期295-299,共5页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发育泥岩和煤层两类烃源岩,具备一定生烃潜力。绥滨坳陷的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次、规模大、强度高、受深大断裂明显控制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滨1和滨2井Ro随深度变化演化规律对比分析得出:滨2井出现异常增高的上高下低现象...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发育泥岩和煤层两类烃源岩,具备一定生烃潜力。绥滨坳陷的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次、规模大、强度高、受深大断裂明显控制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滨1和滨2井Ro随深度变化演化规律对比分析得出:滨2井出现异常增高的上高下低现象是由于火山活动带来的岩浆和地球深部的热液流体物质沿断裂上升造成的。滨2井区区域地温场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加快了有机质生烃进程,使滨2井城子河组的Ro没有随深度呈指数变化,说明火山活动对绥滨坳陷油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笔者进一步研究了火山活动对油气运移、储集、封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热源 质体反射率(ro) 火山岩带 绥滨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