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胆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董晓蕾 张霁 +2 位作者 赵艳丽 沈涛 王元忠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0-626,共7页
目的:研究龙胆炮制前后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为进一步讨论龙胆药材的炮制方法与其功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生龙胆药材及其... 目的:研究龙胆炮制前后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为进一步讨论龙胆药材的炮制方法与其功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生龙胆药材及其炮制后无机成分[硼(B)、钡(Ba)、钙(Ca)、钴(Co)、铬(Cr)、铜(Cu)、锂(Li)、镁(Mg)、钠(Na)、镍(Ni)、锶(Sr)、锌(Zn)]与有机成分(当药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结果:生龙胆炮制后B、Li、Mg、Na、Ni和Sr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有害元素Cr和Zn含量有降低趋势。当药苷含量高低依次为生龙胆>酒龙胆>龙胆对照品>醋龙胆>盐龙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酸含量高低依次为生龙胆>龙胆对照品>酒龙胆>醋龙胆>盐龙胆。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有机成分含量与无机元素,特别是含量升高的元素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初加工和炮制后龙胆化学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且其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药材加工 炮制前后成分比较 硼(B) 钡(Ba) 钙(Ca) 钴(Co) 铬(Cr) 铜(Cu) 锂(Li) 镁(Mg) 钠(Na) (ni) 锶(Sr) 锌(Zn) 当药苷 龙胆苦苷 獐牙菜苦苷 马钱苷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原文传递
微波消解-ICP-OES分析白骨壤果实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付金娥 滕红丽 郭力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对白骨壤果实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白骨壤果实中Zn、Ni、Fe、Mg、Mn、Cr、Al、V、Cd、As、Cu、Pb、Ba、B共14种微量元素含量。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 目的:对白骨壤果实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白骨壤果实中Zn、Ni、Fe、Mg、Mn、Cr、Al、V、Cd、As、Cu、Pb、Ba、B共14种微量元素含量。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发射功率1.2 k W,等离子气流量15 L·min^-1,辅助气流量1.5 L·min^-1,雾化气压200 k Pa,泵速15 r·min^-1,进样延迟时间为30 s。结果:白骨壤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Mg、Al、Fe、Mn等,而Cd和As含量极低或未检出。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8%-3.6%,加标回收率为96.2%-102.4%。结论:建立的微波消解-ICP-OES分析方法可测定白骨壤果实中多种微量元素,同时为测定其他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骨壤 果实 微量元素 锌(Zn) (ni) 铁(Fe) 镁(Mg) 锰(Mn) 铬(Cr) 铝(Al) 钒(V) 镉(CD) 砷(As) 铜(Cu) 铅(Pb) 钡(Ba) 硼(B)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原文传递
苎麻对镉胁迫的响应及其对其它重金属吸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曹晓玲 黄道友 +2 位作者 朱奇宏 刘守龙 朱光旭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90-195,共6页
通过田间微区模拟试验,以中苎1号、湘苎2号和湘苎3号为材料,研究苎麻对镉(Cd)胁迫的响应及其吸收铅(Pb)、铜(Cu)、锌(Zn)和镍(Ni)的能力。结果表明:供试3个品种均有较强的Cd耐受能力(耐受Cd的阈值为11.7mg·kg-1),其中湘苎3号耐受C... 通过田间微区模拟试验,以中苎1号、湘苎2号和湘苎3号为材料,研究苎麻对镉(Cd)胁迫的响应及其吸收铅(Pb)、铜(Cu)、锌(Zn)和镍(Ni)的能力。结果表明:供试3个品种均有较强的Cd耐受能力(耐受Cd的阈值为11.7mg·kg-1),其中湘苎3号耐受Cd的能力最强,在Cd添加量为0~100 mg·kg–1时,其有效株为15.7~29.0株/m2、生物量为0.67~1.01 kg·m–2、原麻产量为55.4~76.8 g·m–2,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随着土壤Cd添加量的增大,3个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及其累积量均显著增加,最高可达61.5 mg·kg-1与49.6 mg·m-2,表明苎麻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但并未达到Cd的超富集植物的水平;Cd胁迫条件下,3个品种对Pb、Cu、Zn、Ni等重金属的吸收因元素种类的不同而异,中苎1号对Pb、Ni吸收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湘苎3号对Zn、Ni吸收则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减少的趋势,但土壤Cd添加量对3个品种吸收Cu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苎麻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不进入食物链,是一种理想的修复与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备选植物,但镉胁迫对苎麻吸收Pb、Cu、Zn、Ni等重金属的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胁迫 苎麻 铅(Pb) 锌(Zn) 铜(Cu) (ni)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测定人血白蛋白中痕量元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伟 周长明 +4 位作者 任连杰 吕雯 张彤 王娟 张士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57,共5页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人血白蛋白中痕量元素的方法。方法:人血白蛋白经过微波消解,并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器工作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标准模式和动能歧视模式同时对Cr、Mn、Fe、Co、Ni、Cu、Zn、Ag、Cd、Sb、C...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人血白蛋白中痕量元素的方法。方法:人血白蛋白经过微波消解,并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器工作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标准模式和动能歧视模式同时对Cr、Mn、Fe、Co、Ni、Cu、Zn、Ag、Cd、Sb、Cs、Ba、Tl、Pb 14种元素进行检测,RF功率1.4 k W,载气流速1.07 m L·min-1,辅助气流速1.20 m L·min-1,同心雾化器,蠕动泵转速40 r·min-1。采用混合内标(74Ge、103Rh、115In、175Lu、209Bi)进行校正。结果:痕量元素的检测限为0.01-0.21μg·L-1,方法精密度为0.1%-5.5%,准确度为81.9%-116.8%,回收率为96.0%-113.0%。用该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头发成分GBW07601(GSH-1)进行分析测定,各微量元素测定值在标准值的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人血白蛋白中痕量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标准模式 动能歧视模式 人血白蛋白 铬(Cr) 锰(Mn) 铁(Fe) 钴(Co) (ni) 铜(Cu) 锌(Zn) 银(Ag) 镉(CD) 锑(Sb) 铯(Cs) 钡(Ba) 铊(Tl) 铅(Pb)
原文传递
绿洲区土壤镍的吸附解吸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胜利 武文飞 +6 位作者 南忠仁 廖琴 周婷 刘姣 晋王强 赵翠翠 王兵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5-831,共7页
土壤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与重金属的吸附解吸及形态分布密切相关。通过序批试验、单步提取和连续提取的方法,研究绿洲区土壤镍(Ni)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发现:①所研究的土壤呈现碱性,具低有机质含量和高碳酸盐含量特征,土壤未被... 土壤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与重金属的吸附解吸及形态分布密切相关。通过序批试验、单步提取和连续提取的方法,研究绿洲区土壤镍(Ni)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发现:①所研究的土壤呈现碱性,具低有机质含量和高碳酸盐含量特征,土壤未被镍所污染;②Freundlich可以用来模拟绿洲区土壤对镍的吸附行为。吸附能力与土壤粉粒、黏粒、全磷、有机质、CEC成显著正相关,而与砂粒成显著负相关,土壤pH并不是影响绿洲区土壤吸附镍的重要因子,绿洲区土壤对镍的吸附不是哪一个土壤理化参数所控制,而可能是土壤理化参数的联合控制;③绿洲区土壤镍的解吸量随土壤中镍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镍解吸量与解吸前吸附量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进行模拟;④在添加50mg/L镍的条件下,绿洲区土壤吸附的镍主要以铁-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土壤 重金属 (ni) 吸附量 解吸量 形态分布 张掖
原文传递
甘肃省两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与空气污染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任洪 张莉 +4 位作者 王丽娜 边沁 魏巧珍 牛静萍 杨晓棠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两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探索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可能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12月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两地区5所医院孕产妇住院分娩资料以及两地主要空气污染物资料,运用SPSS 22.0统计软... 目的分析对比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两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探索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可能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12月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两地区5所医院孕产妇住院分娩资料以及两地主要空气污染物资料,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两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金昌市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张掖市高,而两地区细颗粒物(PM_(2.5))浓度无差异;两地区PM_(2.5)中的主要差异元素为钴(Co)、镍(Ni)、铜(Cu)、砷(As)和硒(Se),其中Ni的含量相差最大,金昌市浓度是张掖市的82倍;本研究共获取金昌市有效孕产妇资料18 286份,张掖市15 518份,两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7.67%和13.21%(χ~2=126.60,P<0.01);低出生体重、早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金昌市均高于张掖市(均P<0.05)。结论金昌市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性高于张掖市,空气污染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增加,且Ni可能是PM_(2.5)中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状况 低出生体重 早产 出生缺陷 不良妊娠结局 (ni)
原文传递
不同作物对土壤中Ni的富集特征及低累积品种筛选 被引量:4
7
作者 白玉杰 陈小华 +4 位作者 沈根祥 郭春霞 钱晓雍 付侃 王振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98-2104,共7页
为探究镍(Ni)污染土壤中农作物食用安全性并筛选出低累积作物品种,以青椒(Capsicum annuum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青菜(Brassica chin... 为探究镍(Ni)污染土壤中农作物食用安全性并筛选出低累积作物品种,以青椒(Capsicum annuum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水稻(Oryza glaberrim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质量分数(126、200、350、500、650、800mg·kg^-1)Ni作用下不同作物生物量变化及可食部分Ni富集特征,建立不同种类作物与土壤Ni含量相关关系,探讨不同作物对应的土壤Ni安全限量值,筛选Ni低累积作物品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中Ni含量增加,作物地上部分生物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黄瓜、青菜耐受性最强,花菜耐受性最差;(2)不同作物可食部分Ni富集系数表现为:小麦(0.032)>花菜(0.026)>青菜(0.021)>水稻(0.020)>豇豆(0.014)>菠菜(0.006 5)>青椒(0.005 4)>黄瓜(0.004 2);(3)作物可食部分Ni含量与土壤中Ni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大小表现为:豇豆(0.972)>花菜(0.965)>青椒(0.948)>菠菜(0.938)>黄瓜(0.926)>小麦(0.728)>青菜(0.721)>水稻(0.700);(4)不同作物对应的土壤Ni安全限量值大小为:黄瓜(561 mg·kg^-1)>菠菜(513 mg·kg^-1)>青椒(439 mg·kg^-1)>花菜(203 mg·kg^-1)>豇豆(196 mg·kg^-1)>青菜(190 mg·kg^-1)>水稻(147 mg·kg^-1)>小麦(105 mg·kg^-1)。依据作物对土壤中Ni的耐受性、富集能力及土壤安全限量值,筛选出黄瓜、青椒、菠菜为Ni低累积品种。该研究为通过农艺技术措施调控作物Ni积累提供依据,对上海轻中度Ni污染复垦土地实施作物替代种植,保障作物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作物 富集特征 低累积品种
下载PDF
外源Ni在干旱区绿洲土壤-小麦系统中的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白英 刘铮 +2 位作者 刘占刚 赵转军 南忠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01-1807,共7页
以西北干旱区绿洲灌淤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Ni对小麦的生物效应及其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Ni在低添加质量分数下能促进小麦生长,但达到临界值240 mg·kg-1后,就会出现明显的毒害作用.随... 以西北干旱区绿洲灌淤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Ni对小麦的生物效应及其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Ni在低添加质量分数下能促进小麦生长,但达到临界值240 mg·kg-1后,就会出现明显的毒害作用.随着Ni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各器官中Ni含量也呈增长趋势.小麦根对Ni的富集能力最强,籽粒对Ni的富集能力最弱.随着Ni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土壤中可交换态Ni和碳酸盐结合态Ni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对小麦而言,可交换态Ni是生物有效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灌淤土 小麦 (ni) 生物有效性 临界值
原文传递
藻菌生物膜处理含镍废水及其胞外聚合物变化研究
9
作者 任芸芸 张莎 +1 位作者 裴挫萍 张志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为探究藻菌生物膜处理含镍废水的可行性,对自然城市水体的藻菌富集挂膜得到藻菌生物膜,并在不同运行参数下对含镍溶液进行处理,研究镍的吸附量及藻菌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富集挂膜的藻类属于绿藻... 为探究藻菌生物膜处理含镍废水的可行性,对自然城市水体的藻菌富集挂膜得到藻菌生物膜,并在不同运行参数下对含镍溶液进行处理,研究镍的吸附量及藻菌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富集挂膜的藻类属于绿藻门小球藻属,其对含镍废水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在pH为8、温度为35℃时处理效果最佳;且能在3 d内达到镍吸附平衡,去除率达70%以上,同时,藻菌生物膜多聚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与镍吸附量呈一定的正相关,证明其为镍吸附中的主要作用物质,而ATP含量则更能反映藻菌生物膜受胁迫的过程。藻菌生物膜在镍的胁迫下,胞外聚合物含量随胁迫程度升高而减少;从吸附量来看,其对镍的耐受值为10 mg/L,在此范围内,吸附量随镍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高达2.358 mg,继续升高镍浓度则吸附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生物膜 胞外聚合物(EPS) (ni) 吸附量 去除率
下载PDF
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DUMIS)在镍污染地块基坑清挖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晓峰 宋静 +5 位作者 李娟 唐伟 龙健 毛娟 吕品洁 潘云雨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9-1455,共7页
为评估现行采样方法在土壤清挖效果评估中的不确定性,以某Ni污染地块土壤清挖后遗留的基坑坑底为研究对象,用现行采样方法和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方法(Decision unit multi increment sampling,DUMIS)分别采集基坑坑底土壤,分析土壤中w... 为评估现行采样方法在土壤清挖效果评估中的不确定性,以某Ni污染地块土壤清挖后遗留的基坑坑底为研究对象,用现行采样方法和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方法(Decision unit multi increment sampling,DUMIS)分别采集基坑坑底土壤,分析土壤中w(Ni)的变化情况,并评估DUMIS方法现场采样和室内制样的误差.结果表明:①现行采样方式下,7个坑底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9点混合)中土壤w(Ni)的变异系数为71.7%,属强变异;现场平行双样w(Ni)的相对偏差为42.6%,不符合平行双样最大允许误差要求;所有样品的w(Ni)均未超过土壤清理目标值(90.5 mg kg),但个别采样单元的土壤w(Ni)较接近清理目标值.②DUMIS方式下,将基坑底部划分为一个决策单元,均匀布设50个分样采样点位,并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制样过程均进行3次重复采样;实验室制样三重复w(Ni)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1.3%、1.5%和1.7%,现场采样三重复w(Ni)的RSD为4.0%,数据精度较高;基坑坑底土壤w(Ni)的平均值为36.6 mg/kg,远低于土壤清理目标值.研究显示,DUMIS方法样本代表性强,数据重现性好,决策可靠,适合用于基坑清挖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单元 多点增量采样 (ni) 样品代表性 数据精度
下载PDF
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小麦样品中的Cr、Ni、Cd、As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润蕾 于亚辉 +4 位作者 刘军 陈浩凤 程祎 孙勇 吴林海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8期1901-1904,共4页
选用5mL HNO3在140℃时对小麦样品进行密闭消解,并置于电热板上将NO2气体赶尽,定容至25mL后,以In、Ge、Rh、Re为内标溶液,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小麦样品中Cr、Ni、Cd、As四种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方法。通过对质谱干扰、试剂空... 选用5mL HNO3在140℃时对小麦样品进行密闭消解,并置于电热板上将NO2气体赶尽,定容至25mL后,以In、Ge、Rh、Re为内标溶液,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小麦样品中Cr、Ni、Cd、As四种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方法。通过对质谱干扰、试剂空白、消解温度及消解时间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确定了最佳试验方案。本方法具有空白值低、消解完全、污染小、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等优势,方法检出限为0.001~0.085μg/g,Cr、Ni、Cd、As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等于0.9999,采用实验方法对小麦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NCS101017、NCS101018进行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5.59%~14.44%,相对误差(RE,n=12)为-6.60%~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小麦 重金属元素 铬(Cr) (ni) 镉(CD) 砷(As)
下载PDF
壳/芯结构PU基纳米纤维复合纱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少举 曾佩 +2 位作者 侯雪梅 詹建朝 张佩华 《国际纺织导报》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聚氨酯(PU)和镍(Ni)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复合纱壳层,以PU纤维丝为复合纱芯层,制备壳/芯结构PU基纳米纤维复合纱。利用金相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纳米纤维复合纱的表观形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导电性能。... 采用聚氨酯(PU)和镍(Ni)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复合纱壳层,以PU纤维丝为复合纱芯层,制备壳/芯结构PU基纳米纤维复合纱。利用金相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纳米纤维复合纱的表观形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导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Ni的质量浓度为0.18 g/mL时,试样的直径较大,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99 cN、44.86%,且导电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PU) (ni) 纳米纤维复合纱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Ni-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
13
作者 辜健 金家善 耿俊豹 《中国修船》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针对传统Ni-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的规律和不足,经过对试剂和工艺参数的筛选,改进配方和工艺条件,提出了一种经过改进的Ni-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获得了在厚度、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均有较大提高的化学复合镀层。
关键词 (ni) 聚四氟乙烯(PTFE) 化学复合镀 改进
下载PDF
外源Ni对小麦孕穗期生长发育和成熟期产量的影响及其Ni毒害临界值
14
作者 任艳军 任学军 +1 位作者 彭飞 马建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28-2735,共8页
为探明小麦孕穗期毒害效应与成熟期籽实产量间的关系,实现中期毒害效应诊断与评价,以春小麦"冀张春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Ni对小麦孕穗期植株生长和成熟期籽实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生育期的生理指标进行了相... 为探明小麦孕穗期毒害效应与成熟期籽实产量间的关系,实现中期毒害效应诊断与评价,以春小麦"冀张春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Ni对小麦孕穗期植株生长和成熟期籽实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生育期的生理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源Ni会增加小麦孕穗期株高和叶片干质量,减少茎秆和穗干质量,降低成熟期籽实产量,投加Ni量≥100 mg·kg^(-1)时出现明显抑制作用,茎秆、穗干质量和籽实产量均明显下降(p<0.05);小麦孕穗期各器官中Ni含量和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根系>穗>茎秆>叶片,外源Ni会明显增加小麦孕穗期各器官和籽实中Ni含量,其中,小麦穗和籽实中Ni含量和富集系数随Ni投加量的增加均呈二次吸收富集高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各形态Ni含量与小麦孕穗期各器官和籽实中Ni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根系和穗中Ni及土壤不同形态Ni含量与茎秆、穗干质量和籽实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茎秆和穗干质量与籽实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提出,利用小麦孕穗期毒害效应突变点指标表征小麦外源Ni毒害临界值是可行的,其毒害临界值指标为:土壤全Ni含量为139.08 mg·kg^(-1),土壤有效态Ni(DTPA提取)含量为21.59 mg·kg^(-1),小麦穗Ni含量为19.17 mg·kg^(-1),小麦根系Ni含量为318.49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春小麦 孕穗期 成熟期 毒害临界值
原文传递
TiO_2的加入对非负载的Ni_2P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鲁墨弘 王安杰 +2 位作者 李翔 单玉华 胡永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2-526,共5页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将TiO2引入到非负载的磷化镍(Ni2P)催化剂中,并以喹啉(Q)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2种方法制备的Ti-Ni2P催化剂对喹啉加氢脱氮(HDN)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XRD、N2吸附和XPS手段表征了所制备的催化剂。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将TiO2引入到非负载的磷化镍(Ni2P)催化剂中,并以喹啉(Q)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2种方法制备的Ti-Ni2P催化剂对喹啉加氢脱氮(HDN)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XRD、N2吸附和XPS手段表征了所制备的催化剂。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引入的TiO2均对Ni2P催化剂HDN反应活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用浸渍法制备的Ni2P催化剂活性更高。存在于Ni2P表面的TiO2与Ni2P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是促进Ni2P HDN活性的主要原因。浸渍法制备的Ni2P催化剂表面的TiO2含量更高,因此对HDN反应活性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ni2P) TiO2 加氢脱氮(HDN) 喹啉
下载PDF
高氯酸碳酰肼类配合物的比热容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乔小晶 郝志坚 +1 位作者 樊帆 孙翠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高氯酸碳酰肼类配合物的比热容。测定了在50~140℃温度区间高氯酸碳酰肼合钴(Ⅱ)的比热容,以及在50~200℃温度区间高氯酸碳酰肼合锰(Ⅱ)、高氯酸碳酰肼合锌(Ⅱ)、高氯酸碳酰肼合镍(Ⅱ)的比热容,回归出比...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高氯酸碳酰肼类配合物的比热容。测定了在50~140℃温度区间高氯酸碳酰肼合钴(Ⅱ)的比热容,以及在50~200℃温度区间高氯酸碳酰肼合锰(Ⅱ)、高氯酸碳酰肼合锌(Ⅱ)、高氯酸碳酰肼合镍(Ⅱ)的比热容,回归出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方程式,R≥0.985,标准方差SD≤0.060。在50.1~131.2℃温度区间,高氯酸碳酰肼合锰、高氯酸碳酰肼合锌的比热容方程符合二次函数,在50.1~142.9℃高氯酸碳酰肼合镍的比热容方程符合四次函数,在其余温度范围高氯酸碳酰肼合锰、高氯酸碳酰肼合锌和高氯酸碳酰肼合镍的比热容方程符合三次函数;高氯酸碳酰肼合钴(Ⅱ)比热容方程符合三次函数。对高氯酸碳酰肼合钴和高氯酸碳酰肼合镍进行了热重和红外分析。热重图谱显示仅[Co(CHZ)3](ClO4)2在140℃时开始失重,而加热前后它们各自的红外图谱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比热容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高氯酸碳酰肼合钴([Co(CHZ)3](ClO4)2) 高氯酸碳酰肼合锰([MnCo(CHZ)3](ClO4)2) 高氯酸碳酰肼合锌([ZnCo(CHZ)3](ClO4)2) 高氯酸碳酰肼合[ni(CHZ)3](ClO4)2
下载PDF
ZA35-0.5Ni合金中的富镍相及合金电化学特性研究
17
作者 刘敬福 姜诗慧 +1 位作者 白彦华 宋志鹏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为了确定ZA35-0.5Ni合金中析出相及其电化学特性,采用组织观察、XRD分析、极化曲线测定对ZA35-0.5Ni合金的富镍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A35-0.5Ni合金中的富镍相为Ni3Al,在3.5%NaCl溶液中,α-Al最耐蚀,Ni3Al次之,η-Zn最差。ZA35-0.5N... 为了确定ZA35-0.5Ni合金中析出相及其电化学特性,采用组织观察、XRD分析、极化曲线测定对ZA35-0.5Ni合金的富镍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A35-0.5Ni合金中的富镍相为Ni3Al,在3.5%NaCl溶液中,α-Al最耐蚀,Ni3Al次之,η-Zn最差。ZA35-0.5Ni合金在NaCl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是晶内α-Al相和Ni3Al相作为阴极,而η-Zn相作为阳极,组成微电池,η-Zn相阳极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35-0 5ni合金 ni3Al 极化曲线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硝酸碳酰肼类含能配合物比热容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乔小晶 樊帆 +1 位作者 石邵美 孙翠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0-82,85,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一定温度区间硝酸碳酰肼类配合物硝酸碳酰肼锰(Mn(CHZ)3(NO3)2)、硝酸碳酰肼钴(Co(CHZ)3(NO3)2)、硝酸碳酰肼镍(Ni(CHZ)3(NO3)2)和硝酸碳酰肼锌(Zn(CHZ)3(NO3)2)的比热容,利用Origin7.0软件回归出比热容随...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一定温度区间硝酸碳酰肼类配合物硝酸碳酰肼锰(Mn(CHZ)3(NO3)2)、硝酸碳酰肼钴(Co(CHZ)3(NO3)2)、硝酸碳酰肼镍(Ni(CHZ)3(NO3)2)和硝酸碳酰肼锌(Zn(CHZ)3(NO3)2)的比热容,利用Origin7.0软件回归出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方程式,Ni(CHZ)3(NO3)2和Mn(CHZ)3(NO3)2在一些温度区间为六次函数或二、三次函数,其余大多数符合四次或五次函数,拟合时相关度最小为0.987,标准偏差最大为0.017。除Zn(CHZ)3(NO3)2外,其余三种硝酸碳酰肼盐配合物的比热容有较大变化,出现一个或多个峰值。对它们进行了热重和红外分析,200℃时仅Co(CHZ)3(NO3)2失重8.64%,其余两种的热重曲线没有变化;红外图谱显示在不同的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指纹区不同,故推测样品可能发生了晶形转变而导致比热容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比热容 硝酸碳酰肼锰(Mn(CHZ)3(NO3)2) 硝酸碳酰肼钴(Co(CHZ)3(NO3)2) 硝酸碳酰肼(ni(CHZ)3(NO3)2) 硝酸碳酰肼锌(Zn(CHZ)3(NO3)2)
下载PDF
原位合成Ni_(3)N/g-C_(3)N_(4)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林森 郭春朵 +1 位作者 宋延华 樊云飞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6,共4页
采用固相法在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片层中原位生长纳米氮化镍(Ni_(3)N)颗粒,得到三维结构的Ni_(3)N/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拉曼光谱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Ni_(3)N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g... 采用固相法在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片层中原位生长纳米氮化镍(Ni_(3)N)颗粒,得到三维结构的Ni_(3)N/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拉曼光谱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Ni_(3)N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g-C_(3)N_(4)中,Ni_(3)N/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0.01~3.00 V充放电,当电流为0.1 A/g时,Ni_(3)N/g-C_(3)N_(4)-3复合材料的首次可逆比容量为968 mAh/g,高于Ni_(3)N的633 mAh/g;当电流为1.0 A/g时,第400次循环的比容量高于60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氮化(ni_(3)N)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储能性能 高倍率 原位合成 负极
下载PDF
柔性衬底硅基薄膜太阳电池阻挡层的研究
20
作者 蔡宏琨 张德贤 +5 位作者 冯凯 齐龙茵 宁豪 王雅欣 窦伟山 孙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研究了不同厚度的ZnO阻挡层对柔性衬底倒结构太阳电池的性能及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金属镍(Ni)代替ZnO作为背电极和硅基薄膜之间的阻挡层,改善了太阳电池的均匀性。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采用PECVD法制备出了面积为4cm×4c... 研究了不同厚度的ZnO阻挡层对柔性衬底倒结构太阳电池的性能及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金属镍(Ni)代替ZnO作为背电极和硅基薄膜之间的阻挡层,改善了太阳电池的均匀性。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采用PECVD法制备出了面积为4cm×4cm、重量比功率超过200W/kg的倒结构硅基薄膜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ni) 氧化锌(ZnO) 聚酰亚胺 太阳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