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景音乐镇痛干预联合互动穴位按摩在宫颈球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杨芹 卢磊 王建军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14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球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自然分娩中应用背景音乐镇痛干预联合互动穴位按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21年1月31日实施宫颈球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自然分娩产妇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 目的:探讨宫颈球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自然分娩中应用背景音乐镇痛干预联合互动穴位按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21年1月31日实施宫颈球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自然分娩产妇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及互动穴位按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背景音乐镇痛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各产程疼痛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阴道助产率、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各产程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宫颈球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自然分娩中应用背景音乐镇痛干预联合互动穴位按摩,可改善分娩结局,缓解产妇疼痛,缩短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音乐 镇痛干预 互动穴位按摩 宫颈球囊 足月妊娠 宫颈成熟 自然分娩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的选择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崔卓 景桂霞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0期2648-2651,共4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的选择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接诊的8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的选择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接诊的8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产妇在潜伏期进行分娩镇痛干预,对照组产妇在活跃期进行分娩镇痛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疼痛评分情况,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情况,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阿氏(Apgar)评分等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507.5±85.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3.7±9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在镇痛开始时和宫口扩张2 cm、3 cm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宫口扩张4 cm、宫口全开、胎儿分娩时,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上升,但研究组产妇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分别为(435.7±58.3)nmol/L、(72.5±12.3)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3.4±64.6)nmol/L、(83.7±13.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两组产妇的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两组产妇的SBP、DBP、HR明显上升,但研究组产妇的SBP、DBP、HR分别为(153.7±25.8)mmHg、(92.1±15.6)mmHg、(94.2±14.7)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4±26.3)mmHg、(102.2±16.8)mmHg、(104.6±15.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产后出血量为(225.7±26.4)mL,明显少于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分娩 硬膜 镇痛时机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镇痛干预 产程
下载PDF
术前微视频的回授法健康教育结合术后耳穴压籽镇痛干预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洪波凝 许惠玲 林雅渝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36-138,共3页
目的 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治疗环节中实施术前微视频的回授法健康教育结合术后耳穴压籽镇痛干预方案,观察分析该联合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5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术... 目的 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治疗环节中实施术前微视频的回授法健康教育结合术后耳穴压籽镇痛干预方案,观察分析该联合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5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术前常规健康教育+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术前微视频的回授法健康教育+术后耳穴压籽镇痛干预)。对比分析不同联合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FCS)、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心理状态(CDI)、疼痛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治疗中采取术前微视频的回授法健康教育+术后耳穴压籽镇痛干预方案,可增进患儿遵医行为,改善其心态,减轻疼痛感,降低术后不良情况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微视频 回授法 健康教育 术后耳穴压痛 镇痛干预 儿童 腺样体肥大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娩镇痛后尿潴留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岩 马明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2期66-69,共4页
目的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影响分娩镇痛后尿潴留的主要风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接诊的256例分娩镇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分娩镇痛干预,基于其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年龄、孕周、体质... 目的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影响分娩镇痛后尿潴留的主要风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接诊的256例分娩镇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分娩镇痛干预,基于其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产程时间、镇痛药物剂量、镇痛时间、宫缩素使用,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元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56例产妇分娩镇痛后尿潴留发生率为6.64%;单因素分析,分娩镇痛后尿潴留与年龄、BMI、产程时间、镇痛药物剂量、镇痛时间及宫缩素使用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年龄、BMI、产程时间、镇痛时间均是引发分娩镇痛后尿潴留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影响分娩镇痛后尿潴留的风险因素非常多,包括产妇的年龄、BMI、产程时间和镇痛时间,为此,在分娩镇痛后尿潴留预防中应当重视起这些方面的控制和产妇的早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后尿潴留 LOGISTIC回归模型 风险因素 镇痛干预 预防 产妇
下载PDF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的进展研究
5
作者 易保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169-172,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受到骨质疏松、活动能力与认知能力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逐渐升高。相关研究指出,不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髋部骨折均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率且一年内死亡率约在20%左右,不仅对...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受到骨质疏松、活动能力与认知能力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逐渐升高。相关研究指出,不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髋部骨折均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率且一年内死亡率约在20%左右,不仅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更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髋部骨折的治疗是一个多手段、多阶段及多学科共同完成的复杂过程,目前治疗手段首选手术治疗,而围手术期的麻醉镇痛等辅助治疗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恢复预后也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髋部骨折患者制定科学、有效、规范的围手术期麻醉镇痛管理方案,进一步保障各项镇痛与麻醉措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对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及降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至关重要。本文现就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方式及镇痛干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日后临床更好地为患者选择适宜的麻醉、镇痛方式,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及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麻醉方案 镇痛干预 围手术期 应用
下载PDF
1例青年癌痛临终患者的护理
6
作者 刘艳 李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7期158-159,共2页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一项调查显示[1]癌痛患者对疼痛知识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仅有11.58%患者表示了解,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还给他们带...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一项调查显示[1]癌痛患者对疼痛知识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仅有11.58%患者表示了解,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还给他们带来一系列难以表达的精神痛苦;许多患者一旦发现癌症,已到中、晚期,失去治愈的机会,最终无法避免死亡。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癌症患者超过160万人/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护理 晚期癌痛患者 镇痛干预 灵性照护
下载PDF
仿生气囊助产术联合镇痛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王晓彤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究仿生气囊助产术联合镇痛干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为产妇分娩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4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产妇给... 目的探究仿生气囊助产术联合镇痛干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为产妇分娩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4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联合镇痛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仿生气囊助产术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后并发症以及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0.28%,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气囊助产术联合镇痛干预可明显提升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提高产妇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仿生气囊助产术 镇痛干预 自然分娩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综合镇痛干预对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秋颜 肖鹏 孙镜茗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8期1737-1742,共6页
目的:探讨综合镇痛干预对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中医院骨科2016年1至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7年1至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综合镇痛干预对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中医院骨科2016年1至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7年1至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镇痛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焦虑情绪,调查两组的镇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h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关系、信任关系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镇痛干预能够显著减轻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镇痛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镇痛干预 女性 股骨颈骨折 术后疼痛 焦虑
下载PDF
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爱琴 彭雪琴 +1 位作者 张静 严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20例,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12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指导,观察...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20例,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12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指导,观察组采取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催产素使用率、分娩结局及初产妇对助产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分娩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分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非指征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催产素使用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初产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初产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可减轻初产妇分娩时疼痛感,提高初产妇分娩控制感,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对分娩助产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 分娩镇痛干预 初产妇 分娩疼痛感 产程进展 满意度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颅内压变化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利歌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颅内压变化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本院8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颅内压变化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本院8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颅内压(ICP)、身体指标、住院天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d不同时间点IC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颈静脉氧饱和度、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儿颅内压以及各项身体指标,加快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术 颅内压 康复进程
下载PDF
镇静镇痛干预在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种植牙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胜 刘清辉 《现代医学》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干预在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种植牙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51例采用种植牙植入术修复牙列缺损,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镇静组和镇痛组3组,每组17例...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干预在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种植牙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51例采用种植牙植入术修复牙列缺损,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镇静组和镇痛组3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安慰干预;镇静组患者给予笑气吸入镇静干预;镇痛组患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比较分析3组患者种植牙植入手术后12个月临床效果、患者术后满意度以及手术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镇静组和镇痛组患者12个月后种植牙植入手术成功率均明显提升,均可达到94.12%,术后在稳固性、咀嚼能力、美观程度、舒适程度以及总体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提高,局麻后、术中及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局麻后、术中心率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监护下种植牙手术联合应用镇静或镇痛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种植牙临床效果,还能有效避免患者血压及心率的波动,从而为患者种植牙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镇痛干预 心脑血管疾病 心电监护 种植牙
原文传递
赋能理论多模式镇痛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张甜 高菊 +1 位作者 曹磊 谢玲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多模式镇痛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15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赋能理论的多模式镇痛干预;比较两组干...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多模式镇痛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15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赋能理论的多模式镇痛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癌痛患者疼痛控制障碍评估工具(BQ-C)及依从性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存质量调查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NRS、BQ-C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PSQI、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赋能理论多模式镇痛干预可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提高其睡眠质量及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赋能理论 多模式镇痛干预 疼痛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阶梯性镇痛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孙郑华 刘玉荣 +2 位作者 陈静儒 李珊珊 杨慧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阶梯性镇痛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肺癌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100)和镇痛组(n=110),两组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干预,镇痛组患者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阶梯性镇痛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肺癌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100)和镇痛组(n=110),两组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干预,镇痛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阶梯性镇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镇痛情况、肺功能指标[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满意情况。结果镇痛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天,两组患者FVC、MVV、FEV_(1)及V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1天,MMSE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1天,镇痛组患者FVC、MVV、FEV_(1)及MMS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阶梯性镇痛干预可以促进肺癌患者术后恢复,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认知状态及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阶梯性镇痛干预 效果
下载PDF
五维音乐呼吸镇痛干预对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4
作者 廖莹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9-0132,共4页
探讨五维音乐呼吸镇痛干预对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我院120例分娩产妇,抽调时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其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产妇为对照组,开展五维音乐呼吸镇痛干预的60例产妇为干预组,比较2组分娩结局... 探讨五维音乐呼吸镇痛干预对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我院120例分娩产妇,抽调时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其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产妇为对照组,开展五维音乐呼吸镇痛干预的60例产妇为干预组,比较2组分娩结局、产时疼痛等级、自我效能感、新生儿状况,并调查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各产程(除第三产程)耗时情况,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分娩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的Woog-Banker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CBSEI-C32量表中结果期望及自我效能期望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9分以下的人数占比,干预组(3.33%)低于对照组(13.33%),P<0.05。调查表中产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程度评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维音乐呼吸镇痛干预应用于临床分娩产妇中,能有效提升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自我控制感的积极心理,减轻分娩恐惧感的消极心理,可显著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音乐呼吸镇痛干预 产妇 分娩 自我效能感 产时疼痛等级
下载PDF
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艳慧 陈小艳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分娩疼痛程度影响因素及分娩镇痛干预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阴道分娩的单胎头位产妇180例,采用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对产妇潜伏期、活跃期疼痛进行评定,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产妇分娩疼痛感的相关因素,并对... 目的:探讨分娩疼痛程度影响因素及分娩镇痛干预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阴道分娩的单胎头位产妇180例,采用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对产妇潜伏期、活跃期疼痛进行评定,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产妇分娩疼痛感的相关因素,并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妇分娩疼痛感。结果:潜伏期产妇疼痛评分为(4.93±0.85)分,活跃期产妇疼痛评分为(7.85±1.02)分。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焦虑情绪、夫妻关系、分娩认知是影响产妇潜伏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焦虑情绪是活跃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社会支持及夫妻关系良好是活跃期疼痛的保护因素(P<0.05);干预后产妇潜伏期及活跃期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影响产妇潜伏期、活跃期疼痛程度的因素较多,针对影响产妇分娩疼痛原因对其实施分娩镇痛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感,促进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疼痛 影响因素 分娩镇痛干预 产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阶梯性镇痛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凤娟 丁倩 +2 位作者 张雨思 何爽 杨慧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7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性镇痛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300例肺癌患者分为常规组146例和阶梯组15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镇痛干预,阶梯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阶梯性镇痛干预。... 目的探讨阶梯性镇痛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300例肺癌患者分为常规组146例和阶梯组15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镇痛干预,阶梯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阶梯性镇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4、48 h,两组患者FEV_(1)、FVC、MVV均低于本组干预前,阶梯组患者FEV_(1)、FVC、MVV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阶梯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4 h,两组患者VAS、MMSE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阶梯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常规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8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阶梯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阶梯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5%,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7.67%(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0%,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0.96%(P﹤0.05)。结论阶梯性镇痛干预可有效缓解肺癌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减轻认知功能障碍,降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性镇痛干预 肺癌 疼痛 满意度
下载PDF
镇静镇痛干预在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种植牙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17
作者 刘卿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索镇静镇痛干预在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种植牙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1日~2018年2月21日在我院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实施种植牙植入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 目的探索镇静镇痛干预在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种植牙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1日~2018年2月21日在我院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实施种植牙植入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心理疏导干预,观察组进行镇静镇痛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损伤率(2.00%)、躁动率(4.00%)、疼痛评分(1.15±0.51)分、舒适程度(9.86±1.42)分、美观程度(8.77±1.63)分、咀嚼能力(8.66±1.12)分、稳固性(5.62±1.43)分、总体满意度(30.15±2.66)分均优于对照组,采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脑血管心电监护下实施种植牙植入手术患者实施镇静镇痛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镇痛干预 心脑血管 心电监护 种植牙植入手术
下载PDF
骨折手术病人采取多模式镇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其术后疼痛影响
18
作者 杨雨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7期167-167,170,共2页
目的观察骨折手术病人采取多模式镇痛干预的效果及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骨折手术病人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疼痛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目的观察骨折手术病人采取多模式镇痛干预的效果及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骨折手术病人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疼痛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数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痛感,避免出现创面感染、重要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干预 骨折手术病人 术后疼痛 效果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芹 陈红 张野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8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3/2018-02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择期开腹手术的10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 目的分析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3/2018-02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择期开腹手术的10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予以常规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行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相关内分泌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在术后VAS评分6 h为(3. 40±0. 53)、24 h为(2. 33±0. 46)、48 h为(1. 64±0. 23),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 01);(2)术前,2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的升高(P <0. 01),但对照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研究组(P <0. 01);(3)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94. 23%,优于对照组的80. 39%(P <0. 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效果明显,既可降低其疼痛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 老年患者 应激反应 疼痛
下载PDF
肝癌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控制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隆新冉 苏姗姗 +1 位作者 王燕燕 高天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2期219-22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肝癌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控制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癌开腹手术的患者7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 目的:研究分析肝癌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控制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癌开腹手术的患者7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疼痛)指数以及睡眠连续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睡眠连续时间长(5.42±1.09)h,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连续时间长(3.17±0.69)h,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为94.74%,较比对照组78.95%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控制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针对患者不同的疼痛情况制定合理的干预护理,多模式护理模式参与,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预后,延长睡眠时间,患者的不良是情绪得到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开腹术 疼痛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