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变入盟——尹昌衡参加同盟会考辨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增纮 《文史杂志》 1992年第6期16-17,共2页
尹昌衡是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军政府都督。他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甲午战争时,就学于成都锦江书院。辛丑订约后两年,入四川武备学堂。1904年,由清政府资送日本留学,前后达6年之久。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广西、四川军界任职。他在日... 尹昌衡是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军政府都督。他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甲午战争时,就学于成都锦江书院。辛丑订约后两年,入四川武备学堂。1904年,由清政府资送日本留学,前后达6年之久。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广西、四川军界任职。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正值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许多留日学生加入同盟会,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与尹昌衡交好的同学,几乎都是革命党人。可尹昌衡参加同盟会与否,人们的记载却相互矛盾。据李书城回忆,尹氏在日本士官学校读书时,不仅加入了同盟会,而且是由坚贞可靠的同盟会员组成的“丈夫团”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昌 辛亥革命时期 留日学生 四川武备学堂 锦江书院 董修武 四川陆军小学堂 儒家教育 李书 赵尔丰
下载PDF
清代巴蜀大儒李惺与锦江书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平中 刘紫月 《长江文明》 2019年第4期49-54,共6页
李惺是清代巴蜀大儒,学林翘楚,是锦江书院历史上与彭端淑、伍肇龄齐名的著名山长。他曾两掌四川省城书院锦江书院山长,在任上践行"因材施教""学德并重""尊师善教"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大批蜀中急需人才,人... 李惺是清代巴蜀大儒,学林翘楚,是锦江书院历史上与彭端淑、伍肇龄齐名的著名山长。他曾两掌四川省城书院锦江书院山长,在任上践行"因材施教""学德并重""尊师善教"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大批蜀中急需人才,人称"西沤先生"。他以性理入诗文,所作"清高古澹"而不失纯真本心,在道光文坛占有显著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书院 李惺 人才
原文传递
“考全蜀而为隽”:论近代蜀学进程中的刘光第
3
作者 李晓宇 《天府新论》 CSSCI 2022年第5期11-17,共7页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刘光第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戊戌六君子”之一。在近代蜀学演进的过程中,刘光第也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是研究近代蜀学不应该忽略的重要一环。从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两大学术传统的优化整合中,可以...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刘光第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戊戌六君子”之一。在近代蜀学演进的过程中,刘光第也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是研究近代蜀学不应该忽略的重要一环。从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两大学术传统的优化整合中,可以看到刘光第的宋学思想开启了近代蜀学的新路径,并对后来的蜀学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光第 锦江书院 尊经书院 蜀学
下载PDF
余江县发现唐代巨砚——兼释相国房公砚
4
作者 张愚 《南方文物》 198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余江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马荃公社霞山大队五峰倪家村倪仁善同志家里,发现一块长77、上端宽54、下端宽60.5、厚16厘米,底窄面阔,近似椭圆盆形,重二百余斤的大砚台。砚面边沿及砚台四侧有宋、元时期的题刻十七条。其字...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余江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马荃公社霞山大队五峰倪家村倪仁善同志家里,发现一块长77、上端宽54、下端宽60.5、厚16厘米,底窄面阔,近似椭圆盆形,重二百余斤的大砚台。砚面边沿及砚台四侧有宋、元时期的题刻十七条。其字体大小不一,书兼楷、隶,笔划秀劲,造诣颇深。其中除一条颂赞砚台的铭文外,其它均属题识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体大小 余江县 题刻 文物普查 块长 王安中 面阔 七条 县马 锦江书院
下载PDF
坎坷困顿 矢志不移——经学大师廖平治学历难述略
5
作者 李朝正 《文史杂志》 1993年第6期28-30,共3页
廖平一生坎坷,锲而不舍,潜心著述,屡遭诬诋、夹击,甚至革职查办,从不停笔,以近140部著述遗世,成为我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家。但从廖平为治经学所遭到的排诋、夹击的经历中,可使人领悟学者风范,从毁誉互参中窥清末民初学术门户壁垒森严,... 廖平一生坎坷,锲而不舍,潜心著述,屡遭诬诋、夹击,甚至革职查办,从不停笔,以近140部著述遗世,成为我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家。但从廖平为治经学所遭到的排诋、夹击的经历中,可使人领悟学者风范,从毁誉互参中窥清末民初学术门户壁垒森严,文人心态的整合变异以及世相种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文人心态 世相 经学大师 经学家 尊经书局 锦江书院 学者风范 停笔 互参
下载PDF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二:弦歌不辍、继往开来:跨时代的川大考古
6
作者 霍巍 《天府新论》 CSSCI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的西南边地兴学之风隆盛。汉景帝末年,文翁在成都创办了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成为后来和四川大学文脉一系的锦江书院的前身。1896年,奉光绪皇帝特旨,四川中西学堂建立,标志着近代西学东渐已蔚然成风。这一年,被走为国... 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的西南边地兴学之风隆盛。汉景帝末年,文翁在成都创办了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成为后来和四川大学文脉一系的锦江书院的前身。1896年,奉光绪皇帝特旨,四川中西学堂建立,标志着近代西学东渐已蔚然成风。这一年,被走为国立四川大学建校之始。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近代西方考古学开始传入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皇帝 汉帝国 西学东渐 中西学堂 跨时代 锦江书院 弦歌不辍 继往开来
下载PDF
官·师·生:锦江书院与清代蜀学复兴的三种力量
7
作者 刘平中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9,155-156,共9页
作为“全川书院之首”,锦江书院一直是清代四川人文学术的中心与策源地。官斯土者:弼教兴学,以“不坠文翁遗绪”为己任;掌院者:实心讲授,作育多士,培养四川急需的各种人才;肄业者:蹈德咏仁,追前贤懿轨,主动延续蜀学根脉与精神特质。他... 作为“全川书院之首”,锦江书院一直是清代四川人文学术的中心与策源地。官斯土者:弼教兴学,以“不坠文翁遗绪”为己任;掌院者:实心讲授,作育多士,培养四川急需的各种人才;肄业者:蹈德咏仁,追前贤懿轨,主动延续蜀学根脉与精神特质。他们勤力同心,相与为一,开创了巴蜀文化历久弥新、继往开来的复兴模式,成为推动清代蜀学从式微走向繁盛的三种核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学 锦江书院 石室
原文传递
源远流长的巴蜀古校──石室中学
8
作者 李捷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4-35,共2页
源远流长的巴蜀古校──石室中学李捷三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是由两千多年前的学馆演进来的重点中学。1987年,有教职工2O4人,其中教师118人;共有3O个教学班,其中高中18个班,初中12个班。一、千年古校世界之最西... 源远流长的巴蜀古校──石室中学李捷三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是由两千多年前的学馆演进来的重点中学。1987年,有教职工2O4人,其中教师118人;共有3O个教学班,其中高中18个班,初中12个班。一、千年古校世界之最西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3一前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中学 教学效果 文翁 李捷 锦江书院 英语作业 郡学 学校教师队伍 爱国教育 爱国热忱
下载PDF
《锦江书院纪略》——一部稀见的书院志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昭曦 《四川文物》 2000年第5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锦江书院纪略》 书院 中国 教育组织 教育制度 建筑规模 教学管理 四川
全文增补中
后港古街
10
作者 许镕楷 郑艺荣(指导) 《快乐语文》 2024年第12期46-46,共1页
后港古街坐落于我的家乡——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石码街道九龙江畔,它已有百年历史,既古老又充满着现代气息。何为古老?步入古街,映入眼帘的是富有闽南风格的骑楼建筑群、悠久历史的锦江书院、妙趣横生的讲古寮……特别是锦江书院,它与... 后港古街坐落于我的家乡——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石码街道九龙江畔,它已有百年历史,既古老又充满着现代气息。何为古老?步入古街,映入眼帘的是富有闽南风格的骑楼建筑群、悠久历史的锦江书院、妙趣横生的讲古寮……特别是锦江书院,它与配套的书画长廊、龙海老物件展相得益彰。每当看到这些印满时间年轮的古迹,我都流连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漳州市 锦江书院 骑楼建筑 现代气息 九龙江 百年历史 古街 相得益彰
原文传递
地方公办学校的始祖——文翁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代忠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9-119,共1页
在我国学校发展历史上,提到地方公办学校,自然要想到文翁。这是因为他在四川省成都市首创地方公办学校,实为地方公办学校始祖的缘故。文翁,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西南)人,自幼聪颖好学,年少就通《春秋》等,后被郡县官吏举荐为官。西汉景帝... 在我国学校发展历史上,提到地方公办学校,自然要想到文翁。这是因为他在四川省成都市首创地方公办学校,实为地方公办学校始祖的缘故。文翁,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西南)人,自幼聪颖好学,年少就通《春秋》等,后被郡县官吏举荐为官。西汉景帝时,被任命为蜀郡守。文翁从安徽到四川后,见那里地处偏僻,生活、文化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翁 聪颖好学 郡县 锦江书院 兴废 四川总督 小吏 光绪三十年 康熙年间 学习成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