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影响的CBCT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雪凌 吴子忠 +3 位作者 刘东旭 谢涌涛 郭甜甜 张士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8,共8页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PE)治疗后其上气道形态的改变。方法收集30例8~11岁经PE治疗后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T1)和治疗后(T2)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将T1...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PE)治疗后其上气道形态的改变。方法收集30例8~11岁经PE治疗后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T1)和治疗后(T2)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将T1、T2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配准,测量上气道形态的改变。采用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经PE治疗后上牙槽座点和上中切牙切缘最前点向前上方移动,而颏顶点向后下方移动。治疗前后舌骨的位移、上颌骨的牙弓宽度和长度、上气道鼻咽部和口咽部的体积和平均横截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喉咽部体积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口咽部气道最大前后径与最大左右径的比值增大,而喉咽部比值减小。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经PE治疗后,其鼻咽和口咽部气道尺寸变大,而喉咽部无明显变化。口咽部气道形态变得较为圆缓,而喉咽部变得较为椭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安氏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口咽气道大小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小蓓 吴莉萍 +2 位作者 麦理想 陈沐 王大为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比较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口咽气道大小的差异,探讨口咽气道大小与颌面部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将40例恒牙早期青少年患者按ANB角大小分为Ⅰ类、Ⅱ类两种矢状骨面型组。两组的性别、年龄相匹配且垂直骨面型皆为均角型。每... 目的比较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口咽气道大小的差异,探讨口咽气道大小与颌面部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将40例恒牙早期青少年患者按ANB角大小分为Ⅰ类、Ⅱ类两种矢状骨面型组。两组的性别、年龄相匹配且垂直骨面型皆为均角型。每位患者接受颅面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口咽气道的截面积、矢状径、横径、长度、容积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CBCT生成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颌面部骨骼形态,对口咽气道大小与颌面部骨骼形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Ⅰ类矢状骨面型组与Ⅱ类矢状骨面型组口咽气道各测量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咽气道截面积、容积与前鼻嵴-后鼻棘距离、下颌角点-颏下点距离、关节点-颏顶点距离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ANB角、颌凸角、面角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的口咽气道大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少年患者口咽气道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上下颌骨长度的影响,口咽气道随着上下颌骨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骨面型 口咽气道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牙颌数字化三维建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丽 黄晓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9,共4页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建模显然是数字化医学的重要基础。目前口腔数字化建模的方法较多,但是不同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尚不存在一种标准的建模方法。因此我们选择目前临床和科研实验中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对...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建模显然是数字化医学的重要基础。目前口腔数字化建模的方法较多,但是不同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尚不存在一种标准的建模方法。因此我们选择目前临床和科研实验中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对其可靠性及精确度进行综述和比较,并对牙颌数字化三维建模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建模 激光扫描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口内扫描
下载PDF
70例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Ⅱ类错[牙合]磨牙及基骨横向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嘉豪 刘东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及基骨的横向特征,以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相关性。方法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ANB角≥5°)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范围18~37岁,平均年龄25.26岁。按下颌平面角(∠FH-MP)将其分为低角... 目的分析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及基骨的横向特征,以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相关性。方法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ANB角≥5°)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范围18~37岁,平均年龄25.26岁。按下颌平面角(∠FH-MP)将其分为低角组(∠FH-MP<22°,n=23)、均角组(∠FH-MP=22°~28°,n=24)和高角组(∠FH-MP>28°,n=23)。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Mimics21.0软件测量上下颌基骨宽度、上下颌第一磨牙牙间宽度、阻抗中心间宽度、磨牙倾斜度和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厚度。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下颌基骨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高角组低于均角和低角组(P<0.05);下颌平面角与上颌基骨宽度及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呈负相关(r=-0.279、-0.468);上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差高角组低于低角组(P<0.05)。上颌第一磨牙颊倾度、下颌第一磨牙舌倾度高角组高于低角组(P<0.05);下颌平面角与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呈正相关(r=0.422),与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呈负相关(r=-0.272)。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厚度高角组低于低角组(P<0.05);下颌高角组低于均角及组和低角组(P<0.05)。结论在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中,高角型较均角及低角型上颌基骨宽度更小,上颌第一磨牙更加颊倾,下颌第一磨牙更加舌倾,上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更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 垂直骨面型 宽度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颌中切牙牙弓形态、牙槽骨厚度及矢状面位置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玉亭 扈宗鑫 +1 位作者 甘抗 朱娟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分析,根据牙弓形态、年龄、性别对其分组,对患者的320张上颌中切牙矢状位CBCT图像进行了检查,以测量唇侧骨板和腭侧骨板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槽骨厚度因牙弓形态和SRP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方圆形牙弓型和Ⅰ类SRP在腭侧的骨厚度最高。尖圆形弓型和Ⅱ类SRP在唇侧骨厚度最高。牙弓形态与SR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年龄、性别、牙弓形态、SRP与牙槽骨的根尖水平厚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弓形态和SRP与上颌中切牙的牙槽骨厚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医生在计划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牙弓形态 牙槽骨厚度 种植牙
下载PDF
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红亮 曹洋森 +1 位作者 张火俊 吴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放疗科行VMAT治疗的22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摆位完成后采用CBCT X射线图像引导... 目的探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放疗科行VMAT治疗的22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摆位完成后采用CBCT X射线图像引导获得扫描图像,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进行匹配,得到3个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和3个方向的旋转摆位误差,并进行误差纠正,纠正后再次扫描6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纠正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纠正前,平移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Z(胸、背)、Y(头、脚)、X(左、右)方向,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RX(左、右)、RY(头、脚)、RZ(胸、背)方向;纠正后,平移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Z(胸、背)、Y(头、脚)、X(左、右)方向,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RX(左、右)、RZ(胸、背)、RY(头、脚)方向,均很小;纠正后,各方向平移摆位误差、旋转摆位误差均小于纠正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运用于胸上段食管癌VMAT的摆位验证中可以明显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图像引导 胸上段食管癌
下载PDF
上下联合扩弓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上气道影响的三维测量分析
7
作者 肖依寒 李颖 +1 位作者 王苏豫 柯杰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上下联合扩弓治疗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气道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需要上下联合扩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imics软件对上下颌扩弓前后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分析气道... 目的探讨上下联合扩弓治疗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气道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需要上下联合扩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imics软件对上下颌扩弓前后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分析气道变化。结果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患者经上下联合扩弓治疗后,其气道总体积与口咽段气道的体积均增大(t=2.362、2.890,P=0.006、0.004);口咽气道的最小截面积和L_(矢)/L_(横)值均增大(t=3.644、2.089,P=0.023、0.021)。鼻咽段与喉咽段体积也有所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Ⅱ类患者,上下联合扩弓治疗对其上气道体积,尤其是口咽段体积有显著影响,使上气道形态趋向卵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联合扩弓 上气道体积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测量
下载PDF
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直肠癌IMRT放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平 李玉锋 +1 位作者 陈成成 赵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5864-15869,共6页
目的:探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直肠癌调强放疗(IMR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日照市人民医院放疗科行IMRT放疗的1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人治疗摆位完成后采用CBCT X射线图像... 目的:探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直肠癌调强放疗(IMR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日照市人民医院放疗科行IMRT放疗的1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人治疗摆位完成后采用CBCT X射线图像引导获得扫描图像,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进行匹配,得到3个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和3个方向的旋转摆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直肠癌调强放疗(IMRT)中的作用。结果:15例患者的位置验证均采用CBCT扫描,共获取375组X射线图像,分别与治疗计划DRR进行图像配准然后得出每次治疗的摆位误差。平移方向上Y (头、脚)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最大,摆位误差为(2.245 ± 0.709) cm;X (左、右)方向次之,摆位误差为(0.623 ± 0.203) cm;Z (胸、背)方向最小,摆位误差为(0.492 ± 0.163) cm。旋转方向上RTN (左、右)方向的旋转摆位误差最大,摆位误差为(4.333 ± 1.121)˚;ROLL (胸、背)方向次之,摆位误差为(3.94 ± 0.809)˚;PITCH (头、脚)方向最小,摆位误差为(2.94 ± 1.195)˚。结论:患者治疗前先做CBCT X射线图像引导可观察到摆位误差之大,待修正之后再行放疗可以进一步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图像引导 直肠癌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的上颌切牙区牙槽骨体积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璐 李荣荣 +2 位作者 刘梦珺 张琰 刘东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上颌切牙区牙槽骨体积,为正畸诊断及治疗计划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22例(双颌前突组)及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18例(对照组),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利用Mi...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上颌切牙区牙槽骨体积,为正畸诊断及治疗计划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22例(双颌前突组)及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18例(对照组),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利用Mimics 16.0测量上颌4颗切牙牙槽骨体积。结果双颌前突组上颌切牙区牙槽骨体积除中切牙唇侧根尖区、侧切牙唇侧根尖区及腭侧牙槽嵴顶区外,其他均较对照组小(P<0.05)。此外,双颌前突组中切牙牙槽嵴顶区、根中区、腭侧牙槽骨区、牙槽骨总体积,侧切牙唇侧牙槽骨区、腭侧牙槽骨区、牙槽骨总体积及上颌4颗切牙牙槽骨体积之和均较对照组减少(P<0.001)。结论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上颌切牙区牙槽骨量较少,在制定矫治计划尤其是切牙压低内收过程中应更加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上颌切牙 牙槽骨体积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CBCT三维头影测量常用指标的初步探索
10
作者 李媛 秦金炜 +3 位作者 侯伟 张渊岫 张正东 王林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部分常用指标的结果的相关性,初步探索CBCT三维头影测量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对其进行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与CBC... 目的研究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部分常用指标的结果的相关性,初步探索CBCT三维头影测量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对其进行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拟合程度。结果两种头影测量方法结果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方法结果的拟合优度检验发现,7项指标拟合程度较高(0.8<R^(2)<1),1项(SN-MP)拟合程度中等(0.5<R^(2)<0.8),两种头影测量方法8项指标的结果间均存在相关性。结论使用CBCT三维定点方法测得的头影测量的部分常用指标的结果可以反映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颌面的形态,三维头影测量标准化定点和正常值数据库的建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头影测量 错牙合畸形 牙颌面形态
下载PDF
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变化的CBCT研究
11
作者 丁一芃 赵宽 刘洋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后上气道的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生长期患者44例,实验组采用Forsus功能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未进行功能矫治。在治疗前后拍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后上气道的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生长期患者44例,实验组采用Forsus功能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未进行功能矫治。在治疗前后拍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采用Invivo 5软件和Dolphin软件进行测量,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口咽体积增加,软腭尖平面处的截面积Ssp、口咽段气道的最小截面积S-min、硬腭平面处的气道矢横径之比AP/L_(HP)增加,软腭尖平面处的气道矢横径之比AP/L_(SP)减小,实验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Forsus矫治器可以改善青少年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上气道容积与通气功能,其对于腭咽部气道的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牙合] 上气道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上气道形态三维测量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芳 闫英剑 +3 位作者 张明烨 王天虎 陈金武 李永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比较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上气道鼻咽、腭咽、舌咽气道大小的差异,探讨上气道不同部位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将62例骨性Ⅲ类成人患者按GoGn-SN角分成高角、均角和低角3组,每位患者进行颅面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 目的:比较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上气道鼻咽、腭咽、舌咽气道大小的差异,探讨上气道不同部位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将62例骨性Ⅲ类成人患者按GoGn-SN角分成高角、均角和低角3组,每位患者进行颅面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并对鼻咽、腭咽、舌咽气道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以及容积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骨性Ⅲ类男女上气道各测量值之间比较发现在UTH、UTS、EPV存在明显差异(P<0.01),其余测量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男性气道在PNSL、PNSS、UTW、UTV、EPV和V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在UTL和EPS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由于颅面部垂直生长型的不同,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上气道大小及形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上气道 垂直骨面型
下载PDF
翼上颌区穿翼种植体入路分析
13
作者 韩晓辉 廉亚萍 +3 位作者 孔丽 胡立华 张东升 黄圣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基于对103例锥体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穿翼种植体合适的植体长度和在三维方向上的最佳植入角度。方法选取103例上颌后牙区骨萎缩患者,对每位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个性化解剖测量,随后选择合适长度的种植... 目的基于对103例锥体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穿翼种植体合适的植体长度和在三维方向上的最佳植入角度。方法选取103例上颌后牙区骨萎缩患者,对每位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个性化解剖测量,随后选择合适长度的种植体模拟植入,分别测量相对于眶耳平面种植体在矢状方向和冠状方向的角度。结果基于此次分析,翼上颌区种植体以选择≥15 mm的种植体为最佳。相对于眶耳平面种植体矢状面的平均植入角度为(61.57±4.21)°;冠状面的平均植入角度为(80.68±2.89)°。结论充分利用翼上颌区的骨量,使种植体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在行翼上颌区种植手术时,尽量选择植入长度≥15mm的种植体;相对于眶耳平面,种植体在矢状面的植入角度约为61°,冠状面的植入角度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上颌区 锥体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结节 牙列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