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王硕
孙丰月
王冠
刘凯
李睿华
郭花利
-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鑫顺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吉林地质勘查院
-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2-328,共17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485
DD201603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0827161011)~~
-
文摘
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东部大陆边缘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锆石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母岩体花岗斑岩形成于121.4±0.5 Ma,属早白垩世晚期,成矿时间略晚于此。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河口林场花岗斑岩SiO_2含量较高,为61.21%~73.81%,K_2O含量较高,为3.74%~4.61%,Na_2O为0.06%~0.20%,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背景下。(La/Yb)N-Yb、K/Rb-Rb等微量元素比值图解显示矿体的形成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中生代晚期(130~120 Ma)我国东部进入地壳伸展减薄的高峰期,古太平洋板块的持续西向俯冲使区内岩石圈不断增厚发生拆沉,软流圈地幔直接加热下地壳使其部分熔融导致壳幔混合作用的发生,形成的岩浆携带大量成矿物质沿伸展作用形成的空间上侵,并于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沿途围岩中的有用组分,随后就位于三叠纪地层内,岩浆演化晚期,Sn、W等金属元素随流体不断聚集在岩浆房顶部及构造薄弱处,随着温度、压力等物化条件的改变,最终沉淀于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成矿。本次研究确定了该矿床为区内发现的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与东侧俄罗斯境内的锡霍特-阿林锡多金属成矿省具有良好的亲缘性,为该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其发现为我国东北地区锡矿的探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关键词
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
矿床成因
锡霍特-阿林锡成矿省
完达山
河口林场
-
Keywords
porphyry tin-polymetallic deposit
ore genesis
Sikhote-Alin tin province
Wandashan
Hekoulinchang
-
分类号
P618.44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