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量锋、锋生函数与暖区暴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波 陈忠明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1990年第1期9-13,共5页
一、引言暴雨是四川盆地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于有冷空气配合的冷锋型暴雨,各地已经有过许多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无冷空气影响或冷空气非常弱时发生在暖区的暴雨,研究得并不太多,但这类暴雨具有强度大、尺度小的特点,常常造成局部洪... 一、引言暴雨是四川盆地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于有冷空气配合的冷锋型暴雨,各地已经有过许多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无冷空气影响或冷空气非常弱时发生在暖区的暴雨,研究得并不太多,但这类暴雨具有强度大、尺度小的特点,常常造成局部洪灾。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探索具体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函数 暴雨预报 灾害性天气 大值区 中尺度特征 落区 触发机制 对流运动
下载PDF
一种在天气图上估计Q矢量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F.Sanders B.J.Hoskins 朱复成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26,共6页
本文论述了如何从有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图上来估计 Q 矢量的方向和相对数值。这种矢量场的辐散代表了准地转ω方程中的强迫函数。某一点的 Q 矢量方向是由沿着等温线(在北半球较冷的空气在共左侧)所取的地转风矢量的变率所确定的。Q 矢量... 本文论述了如何从有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图上来估计 Q 矢量的方向和相对数值。这种矢量场的辐散代表了准地转ω方程中的强迫函数。某一点的 Q 矢量方向是由沿着等温线(在北半球较冷的空气在共左侧)所取的地转风矢量的变率所确定的。Q 矢量方向指向风矢量变率的右侧90°。它的强度正比于矢量风变率的数值和温度梯度的数值。文中论述了一个实际形势中的应用,并把本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用温度和涡度平流的传统推断方法的结果作了比较,发现两者有普遍的一致性。文中概略绘出了地面高低压理想形势场及高空为槽脊形势下的 Q 矢量和相应垂直运动的分布,给出了对流层低层鞍形气压场和高空急流入口区的汇合锋生的例子,还提到了在锋生和锋消形势下 Q 矢量和垂直环流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平流 矢量方向 变率 Ω方程 地转风 高空急流 地面 垂直环流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海洋温度锋生与锋消机制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赵宁 韩震 刘贤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1,共9页
海洋锋面区域对气候变化以及海气耦合作用的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分析其形成机制,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其物理过程。利用Argo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遥感风场数据对西北太平洋的混合层温度与温度锋面的变... 海洋锋面区域对气候变化以及海气耦合作用的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分析其形成机制,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其物理过程。利用Argo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遥感风场数据对西北太平洋的混合层温度与温度锋面的变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海洋混合层的热量收支模型,发现在北太平洋区域的海洋混合层温度主要受到净热通量控制,同时还存在一个季节变化明显的温度锋面。9-2月为温度锋面加强时期,3-4月温度锋面变化不明显,而5-8月温度锋面则迅速减弱。根据研究,该温度锋面的加强与减弱主要是由于净热通量的南北差异造成的,而在净热通量中则以短波辐射通量与潜热通量为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海洋混合层 海洋温度
下载PDF
第二讲:锋生
4
作者 李春虎 《干旱气象》 1992年第2期45-48,共4页
在天气学发展的最初阶段,一些先进的国家开始绘制小范围的地面天气图,并用简单的外推法来预测气压系统的移动进而预报天气。本世纪20年代前后,挪威学者比耶克尼斯等人利用欧洲观测网,以温度场为基本特征,提出了气团和锋面的概念。他们认... 在天气学发展的最初阶段,一些先进的国家开始绘制小范围的地面天气图,并用简单的外推法来预测气压系统的移动进而预报天气。本世纪20年代前后,挪威学者比耶克尼斯等人利用欧洲观测网,以温度场为基本特征,提出了气团和锋面的概念。他们认为,天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一个气团的不连续面上,即冷暖气团的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环流 地面天气图 气压系统 非绝热加热 气旋波 环流圈 水平散度 不连续面
下载PDF
初夏我国华北地面感热输送及其对梅雨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张立 乔全明 +2 位作者 易兵 徐忠 彭瑞崇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本文用拟合方法研究了1979—1983年我国东部三个地区初夏感热输送的旬平均变化,发现从华北到华中地区存在较大的感热通量梯度,它破坏了由北方南下冷锋的低层锋区结构。也是使梅雨系统具有半温带半热带混合性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梅雨 感热 拟合方法 暖平流 暖脊 梅雨期 华南区 干绝热递减率 温度平流
下载PDF
一种新的地区大降水分片预报方法
6
作者 井喜 《陕西气象》 1990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利用6小时一次东亚区域地面图资料,从造成一次大降水的地面影响系统的分布、演变、相互作用出发,间接地揭示了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尺度系统、次天气尺度系统的活动规律。
关键词 中小尺度系统 次天气尺度系统 地面图 河套地区 东亚区域 预报方法 系统演变 冷空气活动
下载PDF
追寻雷锋的足迹
7
作者 杨泳 《中国消防》 2017年第6期24-25,共2页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3月5日,是学雷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3月5日,是学雷锋日。50多年过去,雷锋早已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全国各地消防官兵依旧追寻着他的足迹,默默行走在无疆的大爱之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寸土 精神 公安防支队 学雷活动 父母双亡 张定 重点单位 爱心接力
原文传递
锦州冬半年雾的预报
8
作者 刘佩芝 鲁建东 余丽萍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一、锦州雾的气候概况及冬半年雾的环流背景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地势总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通过对1980—1989年的各月气象资料统计分析,锦州一年各月均有雾产生其种类为辐射雾。
关键词 冬半年 平流辐射雾 环流背景 资料统计分析 气候概况 地面图 水汽凝结 环流型 规则库
下载PDF
电脑王国的跋涉者——王永民
9
作者 张小林 陈家俊 《今日中国》 1992年第5期16-17,共2页
王永民是漢字電腦輸入技術“五筆字型”的發明者。而今王永民的名字隨着電子計算機在中國社會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日益聞名。他的這項發明被國內外權威人士譽為“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重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為十一世紀中期宋朝人畢昇所發... 王永民是漢字電腦輸入技術“五筆字型”的發明者。而今王永民的名字隨着電子計算機在中國社會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日益聞名。他的這項發明被國內外權威人士譽為“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重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為十一世紀中期宋朝人畢昇所發明的,為汉字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當人類開始進入一個以電子計算機為基本工具的信息時代,數量浩繁、字形複雜的漢字同計算機輸入鍵盤上的二十六個字母鍵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有人驚呼:中國文字是現代化的絆脚石;有人斷言:不廢除漢字,中國便不能進入現代文明。漢字輸入電腦的問題成為舉世稱難的“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永民 代化 國社 八十年代 一侗 益阴 金麟 字尾 生活哲理
下载PDF
锋生过程对扰动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兴宝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2-484,共13页
本文用WKBJ方法讨论了叠加在Hoskins-Bretherton[1]锋生模型背景上的小扰动发展问题。考虑了大尺度变形场、锋区斜压气流及锋生环流对扰动发展的作用,发现锋生过程有利于与锋平行的中小尺度扰动发展。
关键词 扰动发展 WKBJ方法
下载PDF
野外试验资料在暴雨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斌 高坤 翟国庆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61-465,共5页
利用淮河水循环试验的加密探测资料对1999年6月下旬暴雨个例进行分析,探讨形成暴雨的梅雨锋扰动的环境条件、演变规律、结构特征与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低空急流的存在是梅雨锋扰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热力条件,尤其是在边界层;对流层下部... 利用淮河水循环试验的加密探测资料对1999年6月下旬暴雨个例进行分析,探讨形成暴雨的梅雨锋扰动的环境条件、演变规律、结构特征与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低空急流的存在是梅雨锋扰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热力条件,尤其是在边界层;对流层下部较深厚的不稳定层结的存在,成为持续暴雨的重要条件;锋生锋消对于梅雨锋附近有无降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试验资料 暴雨 天气分析 梅雨扰动 不稳定层结 演变规律 降水
下载PDF
利用锋生函数对2008年年初昆明准静止锋生消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段旭 段玮 +1 位作者 张亚男 王曼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5-338,共14页
利用ERA-Interim 0.125°×0.125°高分辨率逐6小时再分析数据,选取昆明准静止锋2008年1~2月长时间维持过程诊断分析了锋生函数及其各分项在锋面生消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并结合2016年1月20~27日锋面增强西进过程和1979年1... 利用ERA-Interim 0.125°×0.125°高分辨率逐6小时再分析数据,选取昆明准静止锋2008年1~2月长时间维持过程诊断分析了锋生函数及其各分项在锋面生消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并结合2016年1月20~27日锋面增强西进过程和1979年1月14~20日锋面减弱东退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非绝热加热项对锋面生消作用较小,但存在显著的日变化。在辐射作用下,非绝热加热项日间表现为锋消,夜间为锋生。(2)西移冷气团在被高原大地形抬升过程中存在局地地形迫使冷气团下沉的情况,并导致垂直运动倾斜项表现为锋生。由于地形固定不变,局地锋生形成次级锋生带。次级锋生带与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维持和东西摆动有密切的联系。(3)辐合辐散项和水平形变项是锋生函数变化的主要贡献项,其中水平形变项中的切变变形作用以锋生为主,而伸缩变形项在纬向产生锋生,在经向产生锋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函数 昆明准静止 生() 云贵高原 面进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