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蒙造山带东段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49
1
作者 葛文春 吴福元 +1 位作者 周长勇 张吉衡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407-2417,共11页
兴蒙造山带东段是中国斑岩型铜-钼矿床发育的重要地区,但对这些矿床形成的具体时代及其动力学意义一直缺乏应有的研究.选择多宝山地区铜矿和大黑山钼矿的花岗闪长质岩石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多宝山地区铜矿的形成... 兴蒙造山带东段是中国斑岩型铜-钼矿床发育的重要地区,但对这些矿床形成的具体时代及其动力学意义一直缺乏应有的研究.选择多宝山地区铜矿和大黑山钼矿的花岗闪长质岩石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多宝山地区铜矿的形成有两期,与多宝山斑岩Cu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485±8)Ma),而与三矿沟矽卡岩型Cu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侏罗纪((176±3)和(177±3)Ma);吉林大黑山地区与斑岩钼矿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为(170±3)Ma,而与成矿无关的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78±3)Ma.因此,兴蒙造山带东段存在两期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根据东北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以及东北地区花岗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则认为多宝山铜矿的形成与兴安地块和额尔古纳地块间的拼合造山事件有关,而中生代三矿沟铜矿和大黑山钼矿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结合近年来发表的与铜钼矿有关的年代学资料,对中国东部侏罗纪-早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的时空分布及其动力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斑岩型Cu Mo矿 锆石u-pb年龄 地球动力学
原文传递
新疆喀拉通克和黄山东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9
2
作者 韩宝福 季建清 +2 位作者 宋彪 陈立辉 李宗怀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324-2328,共5页
用 SHRIMP 锆石 U-Pb 定年方法确定喀拉通克 1 号岩体和黄山东岩体分别形成于 287 ± 5 Ma(MSWD = 0.34)和 274 ± 3 Ma (MSWD = 1.35), 精度明显优于全岩和矿石 Rb-Sr, Sm-Nd 和 Re-Os 等时线年龄, 对岩体形成时代提供了更严... 用 SHRIMP 锆石 U-Pb 定年方法确定喀拉通克 1 号岩体和黄山东岩体分别形成于 287 ± 5 Ma(MSWD = 0.34)和 274 ± 3 Ma (MSWD = 1.35), 精度明显优于全岩和矿石 Rb-Sr, Sm-Nd 和 Re-Os 等时线年龄, 对岩体形成时代提供了更严格的制约, 也限定了赋存在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之中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时代, 同时表明非常有必要重新评价以前获得的某些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含铜镍矿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与邻近的后碰撞 A 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相近, 在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地壳生长过程中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与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岩石圈地幔拆沉和软流圈地幔上涌、熔融作用可能密切相关, 可作为幔源岩浆侵入地壳导致地壳垂向生长的最直接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杂岩体 锆石u-pb年龄 形成时代 后碰撞 地质意义 同位素年代学 铁质 严格 山东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7
3
作者 葛文春 隋振民 +3 位作者 吴福元 张吉衡 徐学纯 程瑞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3-440,共18页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1Ma。结合本区和邻区其它早古生代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限定了大兴安岭东北部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的时限为460~500Ma。锆石的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显示,本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ε_(Hf)(t)多数介于+1.5~+3.8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1.4Ga,表明其主要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兴安地块其它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资料,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期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与兴安地块主要为显生宙地壳的特点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大兴安岭东北部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76
4
作者 朱弟成 莫宣学 +4 位作者 王立全 赵志丹 牛耀龄 周长勇 杨岳衡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3-848,共16页
通常将西藏冈底斯中北部白垩纪花岗岩类解释为与拉萨-羌塘碰撞有关的增厚地壳重熔的产物.文中报道了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数据.文中锆石SHRIMPU-Pb年龄数据和文献锆石LA-ICPMSU-Pb年龄数据... 通常将西藏冈底斯中北部白垩纪花岗岩类解释为与拉萨-羌塘碰撞有关的增厚地壳重熔的产物.文中报道了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数据.文中锆石SHRIMPU-Pb年龄数据和文献锆石LA-ICPMSU-Pb年龄数据显示察隅岩体大约侵位于130Ma,与冈底斯东部其他地区(如然乌、八宿等地)和中冈底斯早白垩世岩浆岩基本同期.察隅岩体无角闪石和白云母,具高SiO2(69.9%~76.8%)、高K2O(4.4%~5.7%)和低P2O5(0.05%~0.12%)含量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00~1.05,富集Rb,Th,U和Pb,明显亏损Ba,Nb,Ta,Sr,P,Ti和Eu等,属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如宁中早侏罗世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察隅岩体显示相对高的εNd(t)值(-10.9~-7.6)和相对低的(86Sr/87Sr)i值(0.7120~0.7179),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12.8~-2.9)和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1.4~2.0Ga).根据本文和最近获得的数据提出,冈底斯东部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中冈底斯早白垩世岩浆岩带在西藏境内的东延部分,具有古老基底物质的拉萨微陆块东西延伸可达2000km.锆石Hf同位素数据和全岩锆石饱和温度(789~821℃)表明幔源物质很可能在察隅岩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察隅岩体很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海洋岩石圈南向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由俯冲带之上的幔源岩浆既提供热量诱发拉萨微陆块自身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又与该壳源熔体混合形成母岩浆,再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地壳增厚不一定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SR-ND-HF同位素 高分异I型花岗岩 察隅岩体 西藏冈底斯东部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5
5
作者 隋振民 葛文春 +3 位作者 吴福元 张吉衡 徐学纯 程瑞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1-480,共20页
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前人划分的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花岗岩有相当一部分是侏罗纪花岗岩。根据时间先后关系,可将本区侏罗纪花岗岩的侵位顺序划分为早、晚两期,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 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前人划分的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花岗岩有相当一部分是侏罗纪花岗岩。根据时间先后关系,可将本区侏罗纪花岗岩的侵位顺序划分为早、晚两期,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190Ma和171~181Ma,这些侏罗纪花岗岩的年龄数据与东北其它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完全可以对比。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可以将这些花岗质岩石划分为低Sr高Yb型和高Sr低Yb型两类,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源岩组成而起源的深度不同,早期侵入的花岗岩为低Sr高Yb型,起源于压力较低的中地壳,而晚期侵入的花岗岩为高Sr低Yb型,类似于"C"型埃达克岩,起源于压力较高的下地壳。锆石Hf同位素成分特征表明,侏罗纪花岗岩的源区物质主要为新元古代和显生宙期间增生的地壳物质及两期增生地壳物质的混合物。本区侏罗纪花岗岩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为主,为准铝质或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Ⅰ型花岗岩,具有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属于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的中国东北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带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大兴安岭东北部
下载PDF
滇川西部金沙江石炭纪蛇绿岩SHRIMP测年:古特提斯洋壳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165
6
作者 简平 刘敦一 孙晓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7-228,T003,T004,共14页
本文应用SHRIMP方法精确测定了金沙江蛇绿岩带中蛇绿岩的辉长岩和斜长岩、呈脉状产于辉长岩和变质橄橄岩中的斜长花岗岩、以及呈岩株状侵入蛇绿岩中的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提供了古特提斯洋壳演化的年代学制约。滇西之用层状角闪... 本文应用SHRIMP方法精确测定了金沙江蛇绿岩带中蛇绿岩的辉长岩和斜长岩、呈脉状产于辉长岩和变质橄橄岩中的斜长花岗岩、以及呈岩株状侵入蛇绿岩中的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提供了古特提斯洋壳演化的年代学制约。滇西之用层状角闪辉长岩的年龄为328±8Ma,书松斜长岩为329±7Ma,白马雪山辉长岩为282~285Ma,它们可能反映了海底扩张不同阶段的时代。研究还表明,在这些辉长岩和斜长岩中,部分锆石记录了375~352Ma的略老的年龄,暗示蛇绿岩浆活动可能始于晚泥盆世。在金沙江蛇绿岩中,滇西娘九丁斜长花岗岩和川西雪堆斜长花岗岩,具有高硅低钾的成分特征。但是,这些岩石的REE总量高,LREE富集;Sr初始值高,达0.7058~0.7070;在其锆石组成中,存在继承锆石。这些证据表明斜长花岗岩中存在陆壳物质的混染,可能与洋壳俯冲消减有关。娘九丁斜长花岗岩的年龄为285±6Ma,雪堆斜长花岗岩为300±5Ma,记录了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事件。滇西吉义独花岗闪长岩,呈岩株状侵入蛇绿岩中,年龄为263±6Ma,限定了蛇绿混杂岩的年代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SHRIMP方法 蛇绿岩 辉长岩 斜长岩 锆石u-pb年龄 岩浆活动 古特提斯洋壳 同位素年代学
下载PDF
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9
7
作者 李永峰 毛景文 +6 位作者 刘敦一 王彦斌 王志良 王义天 李晓峰 张作衡 郭保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首次采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雷门沟花岗斑岩体进行年代学研究,通过对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25个样品点的分析,获得了两组年龄数据,其中有11个分析点形成谐和年龄,其^206Pb/^238U年龄范围在129.1±3.0~138.4... 首次采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雷门沟花岗斑岩体进行年代学研究,通过对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25个样品点的分析,获得了两组年龄数据,其中有11个分析点形成谐和年龄,其^206Pb/^238U年龄范围在129.1±3.0~138.4±2.3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36.2±1.5Ma;另外9个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集中于1884±20~2629±7Ma;前者指示了雷门沟岩体的结晶年龄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后者则代表了岩体侵位过程中捕获的太华群错石的年龄。首次采用ICPMS法测定雷门沟斑岩型钼矿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其模式年龄为131.6±2.0~133.1±1.9Ma,加权平均值为132.4±1.9Ma,指示了雷门沟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两种精测方法获得的年龄相吻合,成岩与成矿大致同时或成矿略晚于成岩。测试结果表明雷门沟斑岩钼矿与金堆城等东秦岭钼矿带其他钼矿床基本同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锆石upb年龄 RE-OS同位素 东秦岭 雷门沟钼矿
下载PDF
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SHRIMP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136
8
作者 邓希光 陈志刚 +1 位作者 李献华 刘敦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32,共7页
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以含过铝质矿物为特征 ,是华南地区显生宙典型的 S型花岗岩岩带。虽然前人对该岩带的侵入年代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 ,认为其为海西—印支期产物 ,但由于以往测年方法和技术的一些局限性 ,对于华南是否存... 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以含过铝质矿物为特征 ,是华南地区显生宙典型的 S型花岗岩岩带。虽然前人对该岩带的侵入年代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 ,认为其为海西—印支期产物 ,但由于以往测年方法和技术的一些局限性 ,对于华南是否存在海西期花岗岩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大容山、旧州岩体和台马岩体进行了高精度锆石 SHRIMP定年 ,3个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 2 33± 5 Ma、2 30± 4 Ma和 2 36± 4 Ma,说明该花岗岩岩带形成于印支期 ,是由推覆构造引起地壳增厚、地壳重熔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 桂东南地区
下载PDF
佳木斯地块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 被引量:132
9
作者 吴福元 S W ILDE 孙德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我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地块分布有大量的花岗质岩石 ,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个大的类型 ,其一为基底花岗片麻岩类 ,岩石曾经历过 5 0 0 Ma左右的角闪岩相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 ,并具有与麻山群变质岩系相同或一致的片麻理构造。其二为片... 我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地块分布有大量的花岗质岩石 ,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个大的类型 ,其一为基底花岗片麻岩类 ,岩石曾经历过 5 0 0 Ma左右的角闪岩相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 ,并具有与麻山群变质岩系相同或一致的片麻理构造。其二为片麻状花岗岩类 ,片麻理发育程度不等 ,岩石显示明显的岩浆结晶结构 ,不具有任何后期变质作用叠加的痕迹。传统认为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新元古代 ,但本文通过高精度的锆石离子探针 U- Pb测年表明 ,这些花岗岩主要形成于 2 70~ 2 5 4 Ma的晚古生代 ,且部分岩石中含有较老的锆石颗粒或残留 ,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测定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点暗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探针 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 佳木斯地块 变质作用 晚古生代 拼合作用
下载PDF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特征 被引量:117
10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2 位作者 李正祥 刘颖 P.Kinny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22,共8页
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夹有少量玄武岩。苏雄组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03±12Ma,代表了火山岩的喷发年龄。系统的岩石化学资料表明,苏雄组火山岩是一套典型的弱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 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夹有少量玄武岩。苏雄组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03±12Ma,代表了火山岩的喷发年龄。系统的岩石化学资料表明,苏雄组火山岩是一套典型的弱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扬子块体西缘康滇裂谷非常类似于现代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高火山活动型裂谷,支持约825Ma华南地幔柱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双峰式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化学 扬子块体 流纹岩 火山活动
下载PDF
太行山和华北其它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浆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27
11
作者 陈斌 田伟 +1 位作者 翟明国 荒川洋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4,共12页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浆岩的主要特征是岩石类型复杂(从辉长质到二长花岗质),显示高钾钙碱性、高Sr-Ba、高Sr/Y和La/Yb比值和高度富集的Sr-Nd同位素成分。锆石SHRIMP定年表明,太行山地区岩浆作用发生在138-127Ma之间。该年代结果与东...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浆岩的主要特征是岩石类型复杂(从辉长质到二长花岗质),显示高钾钙碱性、高Sr-Ba、高Sr/Y和La/Yb比值和高度富集的Sr-Nd同位素成分。锆石SHRIMP定年表明,太行山地区岩浆作用发生在138-127Ma之间。该年代结果与东亚其它地区已经发表的锆石年代数据揭示了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发展具有从日本岛(和朝鲜半岛;210Ma),到胶辽半岛(180Ma),再到大别山-太行山(138Ma)的年轻化趋势。这暗示华北中生代岩浆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华北中生代岩浆岩似乎没有明显的向内陆方向的成分变化极性,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过渡带的水平俯冲有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华北中生代岩浆岩可能主要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和随后的分离结晶过程,而不是形成于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板块俯冲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中特提斯洋盆的双向俯冲:来自岛弧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27
12
作者 杜德道 曲晓明 +2 位作者 王根厚 辛洪波 刘治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93-2002,共10页
笔者调查发现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狮泉河-改则-洞错蛇绿岩带北侧和拉果错蛇绿岩带南侧都有岛弧型花岗岩岩基产出。这些岩体岩性上以中粒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化学上明显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LILE)Rb、Th、U、K、Pb,亏损高场强... 笔者调查发现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狮泉河-改则-洞错蛇绿岩带北侧和拉果错蛇绿岩带南侧都有岛弧型花岗岩岩基产出。这些岩体岩性上以中粒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化学上明显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LILE)Rb、Th、U、K、P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的本质特征,指示着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存在双向俯冲。锆石U-Pb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在不同构造位置年龄并不一致,位于狮泉河-改则-洞错蛇绿岩带北侧的嘎拉勒和改则北两个岩体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5·6±1·1Ma(MSWD=1·7)和142·15±0·35Ma(MSWD=2·9),位于拉果错蛇绿岩带南侧的扎布耶北岩体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4·07±0·77Ma(MSWD=1·8),表明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向北俯冲发生在晚侏罗世,而向南的俯冲发生在早白垩世,两者相差约8Ma。岛弧花岗岩浆都是由地幔楔部分熔融而成,岩浆源区经历过来自俯冲板片的沉积物熔体的交代。不同岩体的源区沉积物熔体的交代比例不同:扎布耶北岩体最多,大体在12%-16%之间;嘎拉勒岩体次之,在9%-13%之间;改则北岩体最少,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双向俯冲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西藏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9
13
作者 李献华 李正祥 +3 位作者 葛文春 周汉文 李武显 刘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SHRIMP锆石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云南峨山、江西九岭和安徽许村等 3个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818± 10Ma、818± 10Ma和 82 9± 11Ma ,与广西北部的本洞、三防、元宝山、湖北的黄陵岩体以及的广西北部的基性岩墙的年龄完全... SHRIMP锆石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云南峨山、江西九岭和安徽许村等 3个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818± 10Ma、818± 10Ma和 82 9± 11Ma ,与广西北部的本洞、三防、元宝山、湖北的黄陵岩体以及的广西北部的基性岩墙的年龄完全一致 ,表明在 82 0~ 830Ma期间 ,扬子克拉通在广大区域内几乎同时发生了广泛的地壳重熔和幔源基性岩浆活动。虽然这些花岗岩的类型不同 ,但它们的形成时代相当一致 ,表明这些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应形成于相同或相关的构造环境 ,很可能是地幔柱活动导致下地壳重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 地幔柱 华南
下载PDF
川西新元古代玄武质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11
14
作者 李献华 李正祥 +2 位作者 周汉文 刘颖 梁细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9-338,共10页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非常强烈 ,其成因对研究Rodinia超级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文中对康定地区的冷碛辉长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元素和Nd同位...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非常强烈 ,其成因对研究Rodinia超级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文中对康定地区的冷碛辉长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辉长岩结晶年龄为 (80 8± 12 )Ma ,与康定花岗质杂岩在时空上密切共生。虽然辉长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富集岩石圈地幔和 /或基性下地壳物质的混染 ,但其元素和Nd同位素特征总体上与苏雄碱性玄武岩 (典型的板内型玄武岩 )相似 ,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与玄武质岩石相反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没有明确的构造岩石组合关系。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扬子块体西北缘在约 95 0~ 90 0Ma期间可能存在一个近东西向的俯冲带和火山弧 ,但在 86 0~ 75 0Ma期间不存在火山弧 ,这个时期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很可能与Rodinia超级大陆下的一个超级地幔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ND同位素 扬子块体 新元古代 Rodinh超级大陆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华山和合峪花岗岩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08
15
作者 郭波 朱赖民 +2 位作者 李犇 弓虎军 王建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81,共17页
华山和合峪花岗岩体分别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华山岩体顶部混染相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3.8±1.1 Ma,合峪复式杂岩体第三次侵入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4.5±1.5Ma,... 华山和合峪花岗岩体分别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华山岩体顶部混染相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3.8±1.1 Ma,合峪复式杂岩体第三次侵入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4.5±1.5Ma,二者年龄相近。华山岩体与合峪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其SiO_2>69.0%,Al_2O_3>13.0%,K_2O+Na_2O>7.0%,Na_2O>3.2%,ACNK<1.1,具有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的特征。两岩体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显著,Sr含量较高(Sr多数>400×10^(-6),Y、Yb含量低(Y<18×10^(-6),Yb<2×10^(-6)),Eu负异常较弱(δEu>0.67),HILE富集,HFSE亏损,表明岩浆房存在斜长石+角闪石+石榴石+金红石的分离结晶,或者这些矿物在源区部分熔融时作为残留相。华山岩体岩浆锆石ε_(Hf)(t)集中在-18~-20之间,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集中于2.1~1.8Ga;合峪岩体岩浆锆石ε_(Hf)(t)集中在-16~-17之间,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集中于2.0~1.7Ga。以上表明,两岩体均为增厚下地壳(2.1~1.7Ga左右)部分熔融形成的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综合区域地质演化,我们认为,侏罗纪及其以前的碰撞挤压或逆冲推覆使地壳增厚,侏罗纪一白垩纪之交的挤压向伸展转换过程的减压增温条件导致加厚下地壳(2.1~1.7Ga左右)部分熔融,岩浆上升侵位造成了华山岩体及合峪岩体等碰撞改造型花岗岩类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南缘 华山岩体 合峪岩体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成岩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宁芜盆地火山-次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6
16
作者 侯可军 袁顺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8-902,共15页
宁芜火山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火山盆地之一,在盆地内自下而上依次发育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和娘娘山组火山岩和若干个同源次火山岩或小侵入岩体。本文对宁芜盆地火山-次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宁芜火山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火山盆地之一,在盆地内自下而上依次发育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和娘娘山组火山岩和若干个同源次火山岩或小侵入岩体。本文对宁芜盆地火山-次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王山组粗安岩锆石U-Pb年龄为130.3±0.9Ma,姑山组两个粗安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8.2±1.3Ma和128.5±1.8Ma,另外三个侵入岩年龄分别为127.1±1.2Ma、128.3±0.6Ma和128.2±1.0Ma,均为早白垩纪。综合前人成果,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火山盆地内火山活动的时限在135~124Ma之间,不存在侏罗纪岩浆活动。宁芜盆地火山岩和侵入岩的锆石176Hf/177Hf值在0.282502~0.282673范围内,εHf(t)变化为-6.9~-0.7,显示岩浆源自于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为岩石圈伸展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盆地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火山岩
下载PDF
江西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99
17
作者 楼法生 沈渭洲 +4 位作者 王德滋 舒良树 吴富江 张芳荣 于津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644,共9页
采用锆石U-Pb法对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中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开展精细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山庄、张佳坊和武功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0.5±1.5 Ma、427.9±1.2 Ma和428.0±1.0-462.3±2.3 Ma,属早古生代晚期花岗... 采用锆石U-Pb法对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中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开展精细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山庄、张佳坊和武功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0.5±1.5 Ma、427.9±1.2 Ma和428.0±1.0-462.3±2.3 Ma,属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而雅山、温汤和明月山等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61.0±1.0 Ma、143.8±1.6 Ma和126.3±6.4.Ma,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因此认为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中花岗岩分属早古生代晚期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从一个侧面说明华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一岩浆作用事件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事件,为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结合前人在武功山地区花岗质片麻岩中白云母40Ar/39Ar法定年(225-233 Ma)资料,说明本区韧性变形形成于晚i叠世,可能意味着武功山伸展构造的启动时间,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浆的形成及向上运移,使周围的岩石软化乃至部分熔融,使得围岩环境更有利于伸展构造发展,并在早白垩世最终形成武功山花岗岩穹隆伸展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石u-pb定年 花岗岩穹隆 伸展构造 武功山 花岗岩浆 锆石u-pb年代学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穹隆 复式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主要地质体形成的时限:锆石U-Pb、辉钼矿Re-Os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01
18
作者 唐菊兴 黎风佶 +7 位作者 李志军 张丽 唐晓倩 邓起 郎兴海 黄勇 姚晓峰 王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1-475,共15页
雄村超大型铜金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具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及其外接触带强蚀变中细粒凝灰岩中,由产于斑岩体内的细脉浸染型矿体和产于凝灰岩中的细脉浸染型矿体、脉状矿体组成。文章在对含矿岩系及其侵位于含矿岩系的浅... 雄村超大型铜金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具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及其外接触带强蚀变中细粒凝灰岩中,由产于斑岩体内的细脉浸染型矿体和产于凝灰岩中的细脉浸染型矿体、脉状矿体组成。文章在对含矿岩系及其侵位于含矿岩系的浅成岩和穿切矿体的花岗闪长岩等地质体进行详细的地质填图基础上,对雄村Ⅰ号、Ⅱ号矿体含矿围岩(暂定为雄村组J1-2x)、最早侵位的浅成岩-角闪石英闪长玢岩(J2δομ^1)、含矿斑岩——具眼球状角闪石英闪长玢岩(J2δομ)、穿插矿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E2γδβ)(谢通门大岩基的一部分)、Ⅱ号矿体矿石中的辉钼矿等,开展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锆石的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含矿围岩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76±5)Ma(MSWD=0.63;n=9);与成矿有关的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73±3)Ma(MSWD=1.16;n=16);穿插侵吞矿体的谢通门大岩基花岗闪长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46.5±1.1)Ma(MSWD=0.83;n=14);所有锆石均显示岩浆成因锆石的特点。锆石U-Pb同位素研究显示含矿围岩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偏中性的含矿岩体侵位于中侏罗世,而侵吞穿插矿体的大岩基形成时代为始新世。雄村铜金矿Ⅱ号矿体4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辉钼矿w(^187Re)为1 269~1 354μg/g,w(^187Os)为3 587~3 993 ng/g。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为169.5~176.8 Ma,平均模式年龄为(173.2±4.7)Ma(MSWD=5.6),显示成矿年龄为中侏罗世早期。结合多个岩体和岩脉的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和其他研究者的成果,认为雄村铜金矿属于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由新特提斯洋的早期俯冲所致。雄村岛弧型斑岩铜金矿的发现和勘探、外围找矿的突破及本次系统年代学研究,提供了特提斯洋俯冲阶段成矿的信息,拓宽了西藏冈底斯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雄村铜金矿 锆石u-pb年龄 RE-OS同位素年龄 俯冲成矿 岛弧型斑岩铜金矿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滇中昆阳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华南格林威尔期造山的证据 被引量:98
19
作者 张传恒 高林志 +3 位作者 武振杰 史晓颖 阎全人 李大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8-824,共7页
滇中地区出露的昆阳群是一套与华南格林维尔期造山密切相关的沉积岩系.隶属黑山头组的富良棚段上部发育厚近百米的安山质熔结凝灰岩、层凝灰岩,是昆阳群最早出现的中性火山岩系,与昆阳群沉积由陆源碎屑岩转化为碳酸盐岩,以及震积岩开始... 滇中地区出露的昆阳群是一套与华南格林维尔期造山密切相关的沉积岩系.隶属黑山头组的富良棚段上部发育厚近百米的安山质熔结凝灰岩、层凝灰岩,是昆阳群最早出现的中性火山岩系,与昆阳群沉积由陆源碎屑岩转化为碳酸盐岩,以及震积岩开始大量发育同步.在这套凝灰岩下部、顶部分别采获样品G3-29-2,G3-29-3,选出百余粒锆石.样品G3-29-2获得的锆石Th/U大于0.65,并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表明为岩浆成因的锆石.该样品获得的SHRIMP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032±9)Ma.样品G3-29-3获得多种类型的锆石.其中,最老的继承性单颗粒碎屑锆石谐和年龄为(1938±26)Ma,显示滇中地区存在早前寒武纪基底.基于以上定年数据,结合康滇地区火山岩发育特征,进一步论证了康滇南部格林维尔期造山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昆阳群 锆石u-pb年龄 岩浆弧 格林维尔期造山带
原文传递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7
20
作者 王冠 孙丰月 +4 位作者 李碧乐 李世金 赵俊伟 奥琮 杨启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1-401,共21页
文章报道了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成矿岩体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夏日哈木Ⅰ号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于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中段,北侧靠... 文章报道了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成矿岩体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夏日哈木Ⅰ号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于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中段,北侧靠近昆北断裂。岩体走向NEE,剖面呈平缓的"岩盆状",地表出露面积约0.7km2。该杂岩体主要由辉长苏长岩、斜方辉石岩、橄榄辉石岩、斜长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是主要的Cu、Ni赋矿岩相。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量元素具有低硅(w(SiO2)=36.68%-52.58%)、低钛(w(TiO2)=0.13%-0.47%)、高镁(w(MgO)=10.91%-35.81%)、贫碱(w(K2O+Na2O)=0.26%-1.95%)的特征,属亚碱性系列岩石,m/f为3.88-6.29,属铁质超基性岩类(m/f=2-6.5)。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La/Yb)N=1.44-2.98,Eu异常不明显,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说明岩体的同源性。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岩体中存在新元古代花岗岩的捕虏体以及La/Yb、Ce/Yb、Th/Yb、Nb/La、La/Sm比值显示岩体经历了有限的地壳混染。辉长苏长岩锆石的LA-MC-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年龄为(423±1)Ma,MSWD=0.14,属晚志留世。锆石的176 Hf/177 Hf比值为0.282 628-0.282 833,相应的εHf(t)均为正值(4.0-10.9),Lu-Hf的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610-875Ma,平均值为788Ma,大于锆石U-Pb年龄。研究认为,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可能有早期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组分的加入和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文章认为岩体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可能与俯冲板片的断离作用有关。岩浆演化过程中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中硫的加入可能是促使岩浆体系达到硫饱和的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木Cu-Ni矿床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东昆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