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铸方坯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开乐 蔡伟 +2 位作者 金梁 彭聪 陈少前 《轧钢》 2023年第3期103-107,114,共6页
连铸方坯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由于坯料不经过加热炉加热,故比传统的经加热炉加热轧制生产工艺节能减排且降低成本。但由于直轧开轧温度低于常规轧制温度,轧件的变形抗力会有所增加,轧制力也增加,最终使棒线区粗、中轧机组电机超负荷运行... 连铸方坯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由于坯料不经过加热炉加热,故比传统的经加热炉加热轧制生产工艺节能减排且降低成本。但由于直轧开轧温度低于常规轧制温度,轧件的变形抗力会有所增加,轧制力也增加,最终使棒线区粗、中轧机组电机超负荷运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直轧坯料头、中、尾温度相差较大(最大温差可达100℃),不利于棒线区轧制工艺以及成品负偏差率、力学性能以及金相组织的稳定;再有,连铸区流与流之间拉速相差较大,导致不同铸坯之间温度相差较大,不利于棒线区轧制工艺的稳定。针对以上问题,介绍了棒线材免加热直接轧制的关键技术,即在连铸区提高拉坯速度,优化连铸出坯节奏(阶梯出坯)、优化二冷区水量;在棒线区增设温度不合坯料剔除程序,优化无间隔轧制技术,优化粗、中轧压下量,采用预穿水分段控冷等措施,保证了直轧工艺的顺利进行,实现了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加热直接轧制 二冷区水量 阶梯出 料剔除 无间隔轧制 压下量分配 分段控冷 节能减排
原文传递
拉速液位与结晶器出钢温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乔国林 童朝南 孙一康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结晶器液位和铸坯拉速可直接影响结晶器内钢液温度。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和钢液凝固机理,建立起结晶器内钢液液位和铸坯拉速对其出钢口处钢液截面平均温度和坯壳温度的制约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关系模型能够反映结晶器出钢口处坯壳... 结晶器液位和铸坯拉速可直接影响结晶器内钢液温度。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和钢液凝固机理,建立起结晶器内钢液液位和铸坯拉速对其出钢口处钢液截面平均温度和坯壳温度的制约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关系模型能够反映结晶器出钢口处坯壳表面温度的动态变化,及间接地预知坯壳厚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液位 出钢壳温度 仿真模型
下载PDF
管坯用圆钢12Cr1MoVG表面长裂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3
作者 郭发军 李祥才 +1 位作者 崔建海 张智涛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23-24,27,共3页
按照GB/T 31212—2014标准对12Cr1MoVG管坯用圆钢进行了表面漏磁探伤,结果表明,深度>0.30 mm的长裂纹比例占15%左右,分析发现造成管坯用圆钢表面长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铸坯角部裂纹。通过采取将中包钢水过热度由15~30℃提高到35~45℃,... 按照GB/T 31212—2014标准对12Cr1MoVG管坯用圆钢进行了表面漏磁探伤,结果表明,深度>0.30 mm的长裂纹比例占15%左右,分析发现造成管坯用圆钢表面长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铸坯角部裂纹。通过采取将中包钢水过热度由15~30℃提高到35~45℃,铸坯拉速由0.85 m/min提高到0.95 m/min,铸坯采取弱冷和均匀冷却等措施来解决了该问题。12Cr1MoVG管坯用圆钢长裂纹比例降到了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1MoVG钢 角部裂纹 中包钢水过热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