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黄解毒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嘉驰 罗纯清 王兴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银黄解毒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初步建立其内控质量标准。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并以润湿剂选择、辅料种类的筛选、堆密度的测定、胶囊型号及颗粒的CR... 目的:研究银黄解毒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初步建立其内控质量标准。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并以润湿剂选择、辅料种类的筛选、堆密度的测定、胶囊型号及颗粒的CRH为考查因素,进行成型工艺研究;采用TLC法对黄连、黄芩、赤芍、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分别加8倍和6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2 h和1.5 h。成型工艺:95%乙醇作为润湿剂,淀粉为辅料,控制CRH为67%以下进行胶囊灌装。TLC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合理,为银黄解毒胶囊下一步临床试验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质控分析建立了可行性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解毒胶囊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鉴别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银黄解毒胶囊中蒙花苷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光胜 廉淑伟 《药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577-578,590,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解毒胶囊中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在8.08~56.56μg范围内蒙花苷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r=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解毒胶囊中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在8.08~56.56μg范围内蒙花苷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9.40%(n=6),RSD为0.9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银黄解毒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解毒胶囊 蒙花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银黄解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3
作者 杜秀丽 王慧 《中国市场》 2015年第14期59-60,共2页
目的:建立银黄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银黄解毒胶囊中茯苓、金银花、连翘进行了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蒙花苷的含量,为银黄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在10.1~50.5μg范围内蒙花苷峰面... 目的:建立银黄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银黄解毒胶囊中茯苓、金银花、连翘进行了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蒙花苷的含量,为银黄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在10.1~50.5μg范围内蒙花苷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9.75%(n=6)。RSD为0.4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银黄解毒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解毒胶囊 质量标准 蒙花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对急性咽炎模型鼠的抗炎止痛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莉 王兴 +5 位作者 罗黎霞 杨宁 贺灿 陈可 谢嘉驰 罗纯清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对急性咽炎模型鼠的抗炎及止痛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B_(1)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阳性药物组(C_(1)组,咽炎含片1.1 g/kg)及银黄解毒消肿胶囊低、中... 目的探讨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对急性咽炎模型鼠的抗炎及止痛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B_(1)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阳性药物组(C_(1)组,咽炎含片1.1 g/kg)及银黄解毒消肿胶囊低、中、高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2.02,4.04,8.08 g/kg),各10只。用喉头喷雾器向大鼠喷25%氨水以复制急性咽炎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咽部喷雾相应药物或灌胃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水平,观察大鼠咽部黏膜病变情况,并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评分。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_(2)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阳性药物组(C_(2)组,罗通定片0.02 g/kg)及银黄解毒消肿胶囊低、中、高剂量组(D_(4)组、D_(5)组、D_(6)组,2.92,5.84,11.68 g/kg),各10只,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3 d,采用热板实验测定痛阈值;另取50只雌性ICR小鼠,同热板实验分组及给药(记为B_(3),C_(3),D_(7),D_(8),D_(9)组),采用扭体实验记录扭体次数。结果与B1组比较,C_(1)组、D_(1)组、D_(2)组、D_(3)组大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_(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咽部黏膜上皮层增生,固有层水肿,小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明显改善,病理组织形态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B_(2)组比较,C_(2)组、D_(4)组、D_(5)组、D_(6)组小鼠给药后30 min起痛阈值明显升高(P<0.01);与B_(3)组比较,C_(3)组、D_(3)组、D_(7)组、D_(8)组、D_(9)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银黄解毒消肿胶囊能缓解急性咽炎模型鼠的炎性反应程度及疼痛,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L-1β,TNF-α,PGE_(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解毒消肿胶囊 急性咽炎 大鼠 小鼠 抗炎 镇痛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医院制剂银黄解毒消肿胶囊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纯清 王兴 +4 位作者 罗黎霞 贺灿 陈可 谢嘉驰 易华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经口灌服医院制剂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后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大耐受量试验法,选择检疫合格的SPF级ICR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溶媒对照组和银... 目的:观察小鼠经口灌服医院制剂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后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大耐受量试验法,选择检疫合格的SPF级ICR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溶媒对照组和银黄解毒消肿胶囊组,以40mL/kg剂量经口灌胃给予相应供试品,分两次给药,间隔6h。密切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中毒表现、毒性反应出现及恢复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等;使用电子天平于给药前、给药当日及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对小鼠体重进行称量;所有小鼠在试验结束后予以大体解剖,肉眼观察脏器的位置、大小、色泽、粘连等情况,并检查脏器表面和切面。结果:给药期和14天观察期间,两组小鼠自主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反应,未见相关毒性反应和死亡现象;给药后银黄解毒消肿胶囊组第14天雄性小鼠体重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该变化属于正常范围内。给药前、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其他各组小鼠体质量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大体解剖均未见明显异常情况。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鼠以最大浓度经口灌服银黄解毒消肿胶囊(相当于人临床拟用剂量按公斤体质量计算的627倍),小鼠未见相关毒性反应及死亡现象,说明临床剂量下该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解毒消肿胶囊 急性咽炎 急性毒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