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密度对银鲳幼鱼生长、代谢酶活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倪嘉豪 朱晓静 +4 位作者 季益平 周彬 王亚军 徐善良 王丹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4,共11页
采用为期40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30尾·m^(–3)、60尾·m^(–3)和90尾·m^(–3))对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88±0.72)g的银鲳幼鱼生长、肝脏和肾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力以及... 采用为期40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30尾·m^(–3)、60尾·m^(–3)和90尾·m^(–3))对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88±0.72)g的银鲳幼鱼生长、肝脏和肾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力以及相应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60尾·m^(–3)组银鲳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35.19±10.23)%和(4.03±0.10)%,显著高于30尾·m^(–3)组(p<0.05),而与90尾·m^(–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90尾·m^(–3)组银鲳幼鱼的酶活力变化最显著,30尾·m^(–3)组的变化幅度最小,60尾·m^(–3)组介于两者之间;3)肝脏和肾脏中LDH、ALT、AST酶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肝脏中LDH、ALT、AST酶活力高峰分别出现在6h、10d和10d,是初始值的2倍、4.3倍和2倍,肾脏中3种酶活力峰值则分别出现在1d、3d和5d,是初始值的2.1倍、2.2倍和3.1倍;4)AST、ALT、LDH等3种酶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规律与各自酶活力变化规律一致。综上所述,养殖密度60尾·m^(–3)时可促进银鲳幼鱼生长,90尾·m^(–3)高密度养殖会导致银鲳幼鱼额外能量的需求增加,糖异生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上调使肝脏、肾脏中AST、ALT、LDH酶活力显著升高,最终出现生长变慢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鱼 养殖密度 代谢酶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