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5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0
1
作者 姚树洁 冯根福 姜春霞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15,共12页
中国于 2 0 0 1年 1 2月加入WTO ,5年之后必须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的银行一直以大量不良贷款和效率低下而著称。尽管在逐步改革 ,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由国有银行主导并形成垄断控制。怎样提高效率是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 中国于 2 0 0 1年 1 2月加入WTO ,5年之后必须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的银行一直以大量不良贷款和效率低下而著称。尽管在逐步改革 ,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由国有银行主导并形成垄断控制。怎样提高效率是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成功的关键。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银行效率 :所有制改革和硬预算约束。本文使用了 2 2家银行 1 995— 2 0 0 1年期间的一组数据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所有制结构和硬预算约束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 ,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效率高 1 1 %— 1 8% ;面临硬预算约束的银行的绩效比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本的银行好。本文结论的重要意义是 :在加入WTO 3年后的今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银行 不良贷款率 实证分析 银行效率 银行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 资本结构 盈利能力
原文传递
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9年展望 被引量:178
2
作者 樊纲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52,共7页
1998年,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增长率的回升,GDP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6%的水平。但是,由于这一结果主要是政府扩大投资的结果,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1998年,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增长率的回升,GDP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6%的水平。但是,由于这一结果主要是政府扩大投资的结果,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情况短期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萎缩 银行体系 改革 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
原文传递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 被引量:185
3
作者 李扬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2,共2页
探讨影子银行体系不仅为我国的金融创新找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银行体系 影子 金融宏观调控 金融监管
原文传递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 被引量:157
4
作者 张杰 晓鸥(校对)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9,共11页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于内部货币扩张而形成的利益关联机制,以改变货币需求的“预算约束”和潜存于经济中的货币化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路径 货币化“高差” 最优货币化 银行体系 内生货币扩张
原文传递
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 被引量:153
5
作者 毛泽盛 万亚兰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73,共9页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并在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并在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当影子银行规模低于阈值时,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相反则降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体系 稳定性 阈值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 被引量:99
6
作者 裴平 熊鹏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1-27,共7页
通过对 5年多来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的研究 ,本文认为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 ,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 通过对 5年多来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的研究 ,本文认为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 ,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公众心理预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渗漏”效应产生的最直接、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 ,它们交织在一起 ,共同驱动货币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大量“渗漏” ,导致严重的“渗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必须有效抑制“渗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渗漏”效应 中国 收入分配 公众心理预期 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银行体系
原文传递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 被引量:116
7
作者 龚明华 张晓朴 文竹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共4页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推出了多项强化监管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评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影子银行的概念与内在风险2007...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推出了多项强化监管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评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影子银行的概念与内在风险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麦卡利(Paul McCulley)第一次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体系 监管缺失 影子 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 投资管理公司 2007年 监管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1978-2000) 被引量:77
8
作者 伍志文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37,共17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文献及其新进展,然后运用1978-2000年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
关键词 中国 银行体系 脆弱性 成因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本质与监管 被引量:108
9
作者 袁增霆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游离在央行监管体制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是削弱央行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在过去十多年间,世界范围内影子银行体系所创造的金融工具,以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名义,几乎完全破除了金融系统结构中机构与市场之间的边界... 游离在央行监管体制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是削弱央行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在过去十多年间,世界范围内影子银行体系所创造的金融工具,以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名义,几乎完全破除了金融系统结构中机构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这种格局让已经习惯各司其职的监管体制变得无所适从,由此导致的货币政策失效以及暴露出的金融监管疏漏,在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开始得到深刻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体系 监管体制 影子 本质 宏观调控能力 金融系统结构 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
原文传递
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6
10
作者 叶欣 冯宗宪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6,共8页
本文主要从竞争视角出发 ,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结构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运用 Logist经济计量模型对 5 0个国家 (其中包括 30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1 988- 1 99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 本文主要从竞争视角出发 ,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结构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运用 Logist经济计量模型对 5 0个国家 (其中包括 30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1 988- 1 99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将显著减少银行危机发生可能性的结论 ;同时发现 ,在外资银行进入条件下 ,市场结构并不是影响体系稳定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支持了外资银行通过潜在进入的竞争压力提高东道国银行市场的可竞争程度、而不是改变市场结构来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的观点。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 ,目前外资银行竞争对体系稳定的正面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东道国 银行体系 新兴市场国家 发展中国家 市场竞争 市场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分析 被引量:55
11
作者 韩廷春 夏金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3,共6页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变量,运用中国1981—200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1991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变量,运用中国1981—200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1991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而当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因果效果才明显地体现出来,即在1992~2002年期间,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2~2002年间,银行结构变迁与银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却是非银行结构变迁与非银行效率提升的直接原因,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促进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因而,目前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处于银行体系“供给领先型”与资本市场“需求追随型”的混合阶段,这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1992~2002年 经验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时间序列数据 直接原因 金融结构 金融效率 银行效率 结构变迁 银行体系 1991年 发展规模 因果关系 金融体系 促进作用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必然要求 资本市场
下载PDF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 被引量:75
12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 《金融发展评论》 2012年第8期61-76,共16页
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成为全球众多机构尤其是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国际上普遍认为,影子银行指"在银行系统之外进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尤其是从事或促进杠杆和转换类活动的金融中介,它们不受监管,不能得到公共部门直接的流动性支持&q... 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成为全球众多机构尤其是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国际上普遍认为,影子银行指"在银行系统之外进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尤其是从事或促进杠杆和转换类活动的金融中介,它们不受监管,不能得到公共部门直接的流动性支持"。本文界定,我国的影子银行是"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但未受巴塞尔Ⅲ或等同监管程度的实体或准实体"。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表外理财、证券公司集合理财、基金公司专户理财、证券投资基金、投连险中的投资账户、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小额贷款公司、非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专业保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票据公司、具有储值和预付机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有组织的民间借贷等融资性机构。总体上看,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未形成国外的成熟的资产证券化信用链条。国内外的影子银行具有共同的特征:从法律属性看,均为实体或准实体;从监管角度看,均存在监管约束机制缺失现象;从功能角度看,均参与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影子银行可以按照获官方支持程度、信用中介方式、在信用链条中的功能,以及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等进行分类。影子银行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其运作强化了金融服务功能,增强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于市场发育仍不完善的我国金融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但影子银行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其资产价格敏感性特征加大了市场波动性,期限错配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去杠杆化容易引发循环抛售机制,风险具有高传染性,且在发生风险时缺乏直接及时的流动性支持,从而形成不容忽视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 银行系统 资产证券化 银行体系 流动性风险 资产支持证券 金融控股公司 传统银行 商业银行 金融机构
原文传递
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 被引量:46
13
作者 胡祖六 《国际经济评论》 1998年第5期13-17,共5页
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胡祖六自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目睹了一系列抢占媒体头条新闻的银行倒闭事件。无论是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还是在韩国、日本,相当一部分银行正处在摇摇欲坠的状态;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成为了这些国家经济稳... 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胡祖六自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目睹了一系列抢占媒体头条新闻的银行倒闭事件。无论是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还是在韩国、日本,相当一部分银行正处在摇摇欲坠的状态;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成为了这些国家经济稳定与复苏的主要障碍,是令政府最头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体系 金融危机 东亚
原文传递
对金融监管理论基础及其政策的反思 被引量:35
14
作者 蒋海 钟琛 齐洁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7-96,共10页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金融监管政策体系 ,不但没有纠正金融市场的失灵 ,反而产生了更加严重的监管失灵 ,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监管体系没有充分全面地认识到金融市场失灵的根源和监管者的自利行为以及激励问题。本文首先对金融市场...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金融监管政策体系 ,不但没有纠正金融市场的失灵 ,反而产生了更加严重的监管失灵 ,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监管体系没有充分全面地认识到金融市场失灵的根源和监管者的自利行为以及激励问题。本文首先对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进行重新考察 ,并进一步检讨当前金融监管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金融监管的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失灵 金融监管 金融脆弱性 非对称信息 不完全契约 银行体系 金融市场
下载PDF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为例 被引量:68
15
作者 王增武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0-31,共2页
影子银行体系的诞生模糊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窗口指导口径,比如2010年中央银行制定的信贷规模上限为7.5万亿元,但如果加上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的贷款投放规模。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银行体系 产品市场 银行理财 影子 2010年 中央银行 信贷规模
原文传递
中国银行体系贷款供给的决定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52
16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9-35,共17页
本文使用 1 985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和 1 994年以来的银行间横断面数据 ,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和纵横数据 (PANEL)模型 ,对中国的货币、信贷供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贷款增长对经济的解释能力强于货币供应量 ;1 996年以来中国实际贷款... 本文使用 1 985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和 1 994年以来的银行间横断面数据 ,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和纵横数据 (PANEL)模型 ,对中国的货币、信贷供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贷款增长对经济的解释能力强于货币供应量 ;1 996年以来中国实际贷款增长率年均低于理想值 6个百分点 ,存在惜贷现象 ;不良贷款是制约贷款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良贷款比率每下降 1 0个百分点 ,贷款增长率提高 1 4个百分点 ;我国银行体系对利差已经相当敏感 ,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条件下 ,贷款利率向均衡水平每移动一个百分点 ,贷款投放将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银行体系 银行贷款 货币供给 信贷 不良贷款 贷款利率 纵横数据模型 PANEL
原文传递
大变革下的当代美国社区银行 被引量:43
17
作者 康卫华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5,共6页
社区银行是美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浪潮、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综合化经营等重大变革,对社区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考察社区银行过去20年间在美国银行业相对地位的变化、业... 社区银行是美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浪潮、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综合化经营等重大变革,对社区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考察社区银行过去20年间在美国银行业相对地位的变化、业绩的发展,并分析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银行 当代美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银行 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信息技术 综合化经营 银行体系 并购重组 浪潮 业绩 前景
原文传递
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郭红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共3页
信用的基本要义是对借的偿还,利息作为信用的伴生物构成信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严格的信用关系是建立在对私有产权保护的基础上的,这既是信用的经济基础,也是它的法律基础。传统计划经济中与其说有良... 信用的基本要义是对借的偿还,利息作为信用的伴生物构成信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严格的信用关系是建立在对私有产权保护的基础上的,这既是信用的经济基础,也是它的法律基础。传统计划经济中与其说有良好的信用关系,不如说有严格的财经纪律。中国信用危机的典型表现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它加大了经济增长的边际成本,降低效率。改革的出路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进行改革,二是转变政府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 信用制度 信用关系 银行体系 不良资产 政府职能 商业银行 信用危机 边际成本 改革
下载PDF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现状、原因及影响 被引量:37
19
作者 唐建伟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现状 原因 差分 宏观调控政策 外汇储备 银行体系 货币政策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内在不稳定性:结构与制度的原因 被引量:27
20
作者 潘英丽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2,共6页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客观性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虽然来自美元大幅度贬值后的日、美、欧和中国周边地区,但是,笔者以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具有内生性,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生成的。从汇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国...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客观性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虽然来自美元大幅度贬值后的日、美、欧和中国周边地区,但是,笔者以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具有内生性,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生成的。从汇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国际收支的变化来看,90年代以来中国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不稳定性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人民币贬值 银行体系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