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阿里地区土拉菌病初步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新荣 刘栓奎 +7 位作者 常贵生 王天祥 马德新 窦君 吉保新 张桂林 王江辉 李芸 《地方病通报》 1993年第4期73-77,共5页
1992年4~7月,对西藏阿里部分地区进行了土拉菌病调查,结果表明人感染血清阳性检出率平均为2%(7/349);羊血清阳性检出率平均为19%(68/366),个别地区阳性检出率可达50%(17/31)以上。在普兰、噶尔、日土3个县境内的山地高寒荒漠灌丛草... 1992年4~7月,对西藏阿里部分地区进行了土拉菌病调查,结果表明人感染血清阳性检出率平均为2%(7/349);羊血清阳性检出率平均为19%(68/366),个别地区阳性检出率可达50%(17/31)以上。在普兰、噶尔、日土3个县境内的山地高寒荒漠灌丛草原型地带,其海拔高度在4200~4800米处,所采集的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3千余只中,分离出13株土拉菌,另外从实验室内孵化出的幼蜱中分离出1株菌,鉴定均为旧大陆变种,按Олсуфъев分类属生物Ⅱ型。从血清学和细菌学角度,首次证实西藏阿里地区存在土拉菌病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拉菌 自然疫源地 西藏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优势种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检测及其进化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闻秀秀 王宁 +4 位作者 苏布赛 刘世芳 许正茂 吾力江·卡马力 巴音查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99-1703,共5页
为了研究新疆部分地区优势种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情况及其进化关系,将2015—2016年在新疆部分地区共13个县市的试验点采集的4种优势种革蜱做为试验材料,通过PCR方法检测其是否携带绵羊无浆体,将目的条带送去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 为了研究新疆部分地区优势种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情况及其进化关系,将2015—2016年在新疆部分地区共13个县市的试验点采集的4种优势种革蜱做为试验材料,通过PCR方法检测其是否携带绵羊无浆体,将目的条带送去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绵羊无浆体(KU497712.1)同源性达98%,确定为绵羊无浆体;蜱源性检测绵羊无浆体的携带率为14.4%,仅检测出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其携带率分别为33.6%,24.0%,可确定银盾革蜱及边缘革蜱为绵羊无浆体的媒介蜱。结果表明,明确绵羊无浆体的媒介蜱,控制其传播范围,从而降低该病在新疆地区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为新疆绵羊无浆体病原及其传播媒介蜱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群 绵羊无浆体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西藏当雄县无浆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彩琴 刘建枝 +5 位作者 黄磊 罗布顿珠 汪月凤 刘志杰 罗建勋 殷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3,共5页
为了调查我国西藏地区无浆体的分布和流行情况,2011年5月从西藏当雄县采集蜱样511份,其中西藏革蜱(Dermacentor everestianus)66份、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445份,以16SrRNA基因为检测目标,采用无浆体属特异性引物EE1/EE2对蜱的... 为了调查我国西藏地区无浆体的分布和流行情况,2011年5月从西藏当雄县采集蜱样511份,其中西藏革蜱(Dermacentor everestianus)66份、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445份,以16SrRNA基因为检测目标,采用无浆体属特异性引物EE1/EE2对蜱的全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对PCR阳性样本进行随机克隆、测序,经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这些阳性样品均为一种无浆体病原——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感染,且它们与在甘肃发现的无浆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CR结果显示,这些蜱的总感染率为6.7%(34/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无浆体 16 S RRNA基因 西藏
下载PDF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蜱种鉴定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郗宇 杜奕州 +2 位作者 韩沙 陈政 武军元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0-747,共8页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区不同蜱种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情况,采用PCR技术扩增16S rDNA基因和SFGR外膜蛋白A(OmpA)基因,进行蜱种鉴定及SFGR检测。对测序阳性样本进行BLAST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和Meg...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区不同蜱种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情况,采用PCR技术扩增16S rDNA基因和SFGR外膜蛋白A(OmpA)基因,进行蜱种鉴定及SFGR检测。对测序阳性样本进行BLAST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和Mega 6.0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从新疆南疆9个县市共采集蜱1340只,其种类包括3属4种,分别为图兰扇头蜱、边缘革蜱、银盾革蜱、亚洲璃眼蜱;在随机挑选的90份蜱DNA样本中共检测出57份SFGR阳性样本,其中阿拉尔市十一团、七连地区的阳性样本均来自犬体表寄生蜱,其余地区的阳性样本均来自绵羊体表寄生蜱。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显示,此次检测的亚洲璃眼蜱、边缘革蜱携带的SFGR与GenBank公布的SFGR疆内株Candidatus R.barbariae(登录号为MG668832.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图兰扇头蜱携带的SFGR也同疆内株R.massiliae、R.conorii、Candidatus R.barbariae(MG668831.1、KP214024.1、MG668832.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而银盾革蜱携带的SFGR与国外株R.raoultii(KT805295.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并首次于新疆南疆绵羊寄生银盾革蜱中检出饶氏立克次体。本试验为该地区蜱传立克次体病的研究及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新疆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生境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文文 伍军 +6 位作者 呼尔查 阿力木江 史倩云 诺明达来 甘露 郝蕴伟 巴音查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5,83,共9页
目的对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为银盾革蜱、边缘革蜱及其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蜱的分布和多样性数据集中收集1980—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布点,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 目的对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为银盾革蜱、边缘革蜱及其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蜱的分布和多样性数据集中收集1980—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布点,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 PubMed等数据库收集2017—2021年的分布点;在世界气象数据库中收集环境因子变量。以75%的数据作为训练子集,其余的25%作为模型评估测试集建立最大熵(MaxEnt)模型,通过MaxEnt模型的刀切法试验和R软件筛选主要的环境变量因子;利用MaxEnt物种预测分布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预测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孳生环境分布情况;通过ArcMap 10.1绘制模型输出结果,根据MaxEnt模型绘制的生物气候变量响应曲线预测两种蜱的生态环境特性。结果分别筛选出银盾革蜱、边缘革蜱分布点数据46、 64个;银盾革蜱、边缘革蜱模型评估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47、 0.815;从19个环境变量因子中筛选出8个对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生存有影响的环境因子。适生区预测结果显示,银盾革蜱在新疆的适生区主要为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等,边缘革蜱主要为准噶尔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银盾革蜱的非适生区、低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高度适生区的面积分别占新疆总面积的35.80%、 29.18%、 10.32%和24.70%,边缘革蜱分别占33.62%、 17.01%、 17.08%和32.28%。刀切法筛出最干月降水量(Bio14)、温度季节性变化(Bio4)、最湿季度平均温度(Bio8)为银盾革蜱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年降水量(Bio12)、最湿季度降水量(Bio16)为边缘革蜱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主要环境变量响应曲线显示,银盾革蜱在Bio14为21 mm、 Bio4的变异系数为1 510、 Bio8的为20℃时存在概率最大;边缘革蜱在Bio17为71 mm、 Bio12为2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变量因子
原文传递
银盾革蜱与西藏革蜱的地理分布及其鉴别要点 被引量:3
6
作者 于心 《地方病通报》 1994年第4期43-44,共2页
银盾革蜱与西藏革蜱的地理分布及其鉴别要点于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银盾革蜱DermacentorniveusNeumann,1987与西藏革蜱D.everesitianusHirst... 银盾革蜱与西藏革蜱的地理分布及其鉴别要点于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银盾革蜱DermacentorniveusNeumann,1987与西藏革蜱D.everesitianusHirst,1926是我国西部省区常见的蜱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地理分布 鉴别
下载PDF
银盾革蜱脂肪体超微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赤 姜在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54-60,共7页
对饥饿及饱血银盾革蜱雌虫脂肪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饱血时,其脂肪体体积显著增大,约为饥饿时的8-10倍。随着交配及饱血,脂肪体营养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交配前细胞内仅有少量分散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糖原... 对饥饿及饱血银盾革蜱雌虫脂肪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饱血时,其脂肪体体积显著增大,约为饥饿时的8-10倍。随着交配及饱血,脂肪体营养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交配前细胞内仅有少量分散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糖原颗粒很少。交配、饱血后,细胞内含有大量平行的粗面内质网,且其小池逐渐膨大。脱落至产卵前,细胞呈现出蛋白质合成活跃状态,产卵末期,细胞逐渐趋于衰老死亡。SDS-PAGE结果表明:饱血并未使雄虫可溶性蛋白发生明显变化。雌虫在饥饿及交配前,也未出现明显的蛋白质合成增加。交配后,蛋白带大大增加,其中分子量为67kD,55kD,50kD的三种蛋白在各个时期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新疆3个地区银盾革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玉涛 巴图孟开 +3 位作者 宋瑞其 刘世芳 许正茂 巴音查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0-263,共4页
为了解银盾革蜱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本研究在新疆伊犁、阿勒泰和巴州地区采集硬蜱562份,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其中的50份银盾革蜱的COI基因序列后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50条597 bp的COI基因序列中,共检出8... 为了解银盾革蜱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本研究在新疆伊犁、阿勒泰和巴州地区采集硬蜱562份,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其中的50份银盾革蜱的COI基因序列后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50条597 bp的COI基因序列中,共检出84个变异位点。所有样品共检测到12种单倍型,群体单倍型和核酸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757和0.05554。COI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新疆3个地区银盾革蜱各地理种群间可划分为2个不同的谱系,且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着基因交流。中性检验显示,研究区域内的群体在近期未经历种群扩张;巴州地区内两个种群出现遗传分化现象。表明,3个地区银盾革蜱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且种群内部出现了遗传分化现象。本研究结果为银盾革蜱不同地理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及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遗传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群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20-羟基蜕皮酮对银盾革蜱若虫蜕化期和存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敬泽 姜在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40-46,共7页
在银盾革蜱若虫发育的不同时期:饱血后2d(2-pE组)、6d(6-PE组)和12d(12-PE组)局部施用20-羟基蜕皮酮,剂量分别为1、5、10、20和40μg。结果表明处理时间(T)和施用剂量(D)对若虫蜕化期和... 在银盾革蜱若虫发育的不同时期:饱血后2d(2-pE组)、6d(6-PE组)和12d(12-PE组)局部施用20-羟基蜕皮酮,剂量分别为1、5、10、20和40μg。结果表明处理时间(T)和施用剂量(D)对若虫蜕化期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T:df=2,F=73.79,P=0.000;D:df=6,F=30.97,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剂量大于10μg缩短了若虫蜕化期(差异极显著),1μg、5μg也有此效应(差异显著)。6-PE组效果最明显,与2-PE组、12-PE组差异极显著。20-羟基蜕皮酮对若虫有致死作用,蜕皮前死亡和蜕皮后死亡与施用剂量和时间有关,剂量大于10μg时,所有实验组死亡率均为100%。P<0.01表4施用剂量(20-E)对若虫蜕化期的影响(One-wayANOVA)Tab.3Effectsofdosage(20-E)onnymphalmoultingperiod(One-wayANOVA):P<0.01:*:P<0.05对照Ⅰ─未处理;对照Ⅱ─乙醇处理ControlⅠ─Untreated;Cotrol Ⅱ─Ethanol图12-PE组若虫在不同剂量处理下的死亡率F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羟基蜕皮酮 若虫 蜕化期 死亡率
下载PDF
银盾革蜱的中肠上皮变化与血餐消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文林 姜在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生理状况下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雌虫中肠上皮及血餐消化进行了研究。饿蜱的中肠只由一种干细胞组成,脂滴作为饿蜱营养的贮藏形式。非滞育蜱消化分三个阶段,即第一连续消化阶段,减慢消化... 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生理状况下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雌虫中肠上皮及血餐消化进行了研究。饿蜱的中肠只由一种干细胞组成,脂滴作为饿蜱营养的贮藏形式。非滞育蜱消化分三个阶段,即第一连续消化阶段,减慢消化阶段及第二连续消化阶段。吸血后中肠上皮共观察到四种细胞类型,即替代细胞、分泌细胞、消化细胞及卵赞原细胞。滞育蜱第一连续消化阶段延长。饱血后60天到120天,消化作用几近停止,为停滞消化阶段。卵黄原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滞育解除后,开始进行减慢消化阶段及第二连续消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肠上皮 血餐消化 滞育
下载PDF
银盾革蜱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分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小玲 姜在阶 白春玲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58-62,共5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银盾革蜱(Dermacentorniveus)雌虫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神经分泌细胞位于合神经节中,具有较小的核/质比。其细胞质中含有的高尔基体、粗糙内质网以及分泌颗粒是分泌活性的标志。正常雌虫饱食...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银盾革蜱(Dermacentorniveus)雌虫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神经分泌细胞位于合神经节中,具有较小的核/质比。其细胞质中含有的高尔基体、粗糙内质网以及分泌颗粒是分泌活性的标志。正常雌虫饱食后2d达到分泌活性的最高峰,随后即下降,到产卵时达到最低水平。滞育雌虫饱食后亦达到分泌的高峰,并可持续至少85d,此时细胞质中出现大量的平滑内质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分泌细胞 超微结构 神经分泌活性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野兔热媒介及宿主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桂林 吉保新 +4 位作者 窦君 党荣 马德新 周新荣 王天祥 《医学动物防制》 1996年第S1期33-35,共3页
1991~1995年对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了野兔热疫源地媒介、宿主的调查。本文报道了作为野兔热宿主的啮齿动物和重要传播媒介的银盾蜱栖息生境、生态分布和季节消长等。
关键词 西藏阿里 野兔热 媒介 宿主
下载PDF
新疆优势种银盾革蜱各龄期形态超微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辉 呼尔查 +2 位作者 朱玉涛 许正茂 巴音查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9-1109,共11页
拟阐明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各发育阶段形态及其发育特点,为各龄期革蜱类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笔者以新疆地区优势种革蜱——银盾革蜱为实验材料,通过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银盾革蜱各龄期虫体形态进行观察、鉴定... 拟阐明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各发育阶段形态及其发育特点,为各龄期革蜱类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笔者以新疆地区优势种革蜱——银盾革蜱为实验材料,通过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银盾革蜱各龄期虫体形态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革蜱属中,银盾革蜱虫卵、幼蜱、若蜱和成蜱超微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虫卵多为长椭圆形,随着孵化时间的增加,虫卵的颜色及内部的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幼蜱口下板齿式为2|2、肢节为3对(Ⅰ~Ⅲ)、无气门板、无生殖孔、肛门瓣刚毛1对、无肛后沟等;若蜱口下板齿式为3~2|2~3、肢节为4对(Ⅰ~Ⅳ)、无生殖孔但具有气门板、肛门瓣刚毛3对、假头基为三角形等;成蜱雄性的口下板齿式为3|3、具有生殖孔和气门板、肛门瓣刚毛5对半、肢节Ⅳ(股节、胫节和后跗节)腹面都具有3个齿状突等;成蜱雌性的口下板齿式为4~3|3~4、每一侧孔区具有一根刚毛、肛门瓣刚毛5对、肢节Ⅳ无齿状突等。本试验对银盾革蜱各发育阶段形态结构、鉴定要点等进行研究,初次描述了其各龄期超微结构及发育过程,为地方蜱传疾病综合防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史 超微结构 形态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伊犁河谷区域银盾革蜱的鉴定及其携带马泰勒虫病原DNA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瓦热斯·吐尔松 恩克博力德 +7 位作者 王振宝 朱义忠 赛迪拉木 邓海峰 索意利 叶尔保勒 阿斯喀 巴音查汗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为了解伊犁河谷区域银盾革蜱的分布及其携带马泰勒虫病原情况,通过对银盾革蜱形态学及革蜱属特异性基因(ITS-2)和其携带病原18S rRNA基因PCR扩增及其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等,鉴定和检测了采自昭苏种马场马体表银盾革蜱及... 为了解伊犁河谷区域银盾革蜱的分布及其携带马泰勒虫病原情况,通过对银盾革蜱形态学及革蜱属特异性基因(ITS-2)和其携带病原18S rRNA基因PCR扩增及其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等,鉴定和检测了采自昭苏种马场马体表银盾革蜱及其携带病原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采回的蜱经形态学鉴定均为银盾革蜱,PCR扩增银盾革蜱ITS-2基因和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825 bp和789 bp。本试验蜱获得的ITS-2序列与已发表的伊朗株(GQ144706.1)同源性为99%,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故鉴定为银盾革蜱。在181只银盾革蜱中携带马泰勒虫的有13只,阳性率为7.1%(13/181),且其携带病原目的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马泰勒虫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研究表明,结合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银盾革蜱鉴定具有简易、准确度高等特点,且分离银盾革蜱源性病原更有实际意义,为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PCR 马泰勒
原文传递
温度对短小扇头蜱和银盾革蜱发育的影响
15
作者 姚文炳 徐静安 姚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短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pumilio Schulze)在20℃、25℃、30℃、35℃各期发育的平均天数:卵期为62.35,29.15,19.98,15.04天;幼虫蜕化期为28.34,12.10,8.85,7.32天;雌性若虫蜕化期为40.46,20.45,13.84,10.58天;雄性若虫蜕化期为41.14,2... 短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pumilio Schulze)在20℃、25℃、30℃、35℃各期发育的平均天数:卵期为62.35,29.15,19.98,15.04天;幼虫蜕化期为28.34,12.10,8.85,7.32天;雌性若虫蜕化期为40.46,20.45,13.84,10.58天;雄性若虫蜕化期为41.14,21.18,14.13,11.00天。各期发育的有效积温和温度低阈:卵期为297.67日度和115.11℃;幼虫蜕化期为141.01日度和14.12℃;雌、雄性若虫蜕化期分别为213.54日度、223.59日度和14.58℃、14.47℃。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在各等级温度中各期发育的平均日数:卵期为49.19,25.27,16.39,12.83天;幼虫蜕化期为13.47,7.85,5.43,4.27天;雌性若虫蜕化期为35.57,20.69,13.74,10.75天;雄性若虫蜕化期为36.50,21.81,14.29,11.44天。各期发育的有效积温和温度低阈:卵期为256.94日度和14.72℃;幼虫蜕化期为93.13日度和13.05℃;雌、雄性若虫蜕化期分别为225.95日度、244.12日度和13.98℃、13.42℃。两种蜱若虫蜕化期发育所需时间,雄虫若虫比雌性若虫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扇头 温度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