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ELSD法测定银杏滴丸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银杏滴丸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方法样品以甲醇溶解,蒸干后水溶,醋酸乙酯提取处理。采用HPLC-ELSD法测定,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4.5 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银杏滴丸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方法样品以甲醇溶解,蒸干后水溶,醋酸乙酯提取处理。采用HPLC-ELSD法测定,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4.5 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35∶10∶65);体积流量:0.8 mL/min;气速:2.85 L/min;漂移管温度:105℃;柱温:30℃。结果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103.5%、99.7%、101.6%,RSD分别为2.5%、1.9%、2.8%、2.0%。结论建立的滴丸制剂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定量方法可行性好、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滴丸 银杏内酯A B C 白果内酯 HPLC—ELSD
原文传递
银杏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7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银杏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口服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滴丸。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 目的研究银杏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口服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滴丸。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的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滴丸 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下载PDF
银杏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时滢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银杏滴丸8粒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片3片日3次口服,两组均为3个月为1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对两组心绞痛的改善,心... 目的:观察银杏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银杏滴丸8粒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片3片日3次口服,两组均为3个月为1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对两组心绞痛的改善,心电图、血脂的变化进行时比观察。结果:心绞痛的改善和心电图疗效以及血脂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和0.01)。结论:银杏滴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滴丸 冠心病心绞痛 血脂
下载PDF
用银杏滴丸防治心脑血管病
4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5年第2期87-88,共2页
该滴丸由1~60份银杏叶提取物、0~60份红鼠尾草根提取物和20-80份基质组成。先将银杏叶提取物、红鼠尾草根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匀,再与熔化状态的基质混合,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滴入15℃的液体石蜡中,冷却制成滴丸。本品用于防治... 该滴丸由1~60份银杏叶提取物、0~60份红鼠尾草根提取物和20-80份基质组成。先将银杏叶提取物、红鼠尾草根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匀,再与熔化状态的基质混合,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滴入15℃的液体石蜡中,冷却制成滴丸。本品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和脑血管痉挛。滴丸起效时间比片剂快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滴丸 心脑血管病 植物药 药理作用 液体石蜡
原文传递
复方银杏滴丸抗血栓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爱林 徐秋萍 +4 位作者 孙建宁 吴彦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①制造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 ,测定血栓湿重及干重 ;②分别采用胶原、PAF、ADP诱导豚鼠血小板聚集 ,测定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①制造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 ,测定血栓湿重及干重 ;②分别采用胶原、PAF、ADP诱导豚鼠血小板聚集 ,测定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 复方银杏滴丸 4 0、2 0、10mg/kg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 ,减轻血栓干重及湿重 (P <0 .0 5 ,P <0 .0 1) ;抑制不同诱导剂诱导的豚鼠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 ,降低其最大聚集率。结论 复方银杏滴丸可明显抗血栓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原文传递
复方银杏滴丸抗脑缺血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爱林 孙建宁 +3 位作者 徐秋萍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 (银杏叶提取物、人参皂苷等 )的抗脑缺血作用。方法 :(1)采用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MCAT)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测定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神经症状、脑梗塞范围和脑水含量。 (2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 (银杏叶提取物、人参皂苷等 )的抗脑缺血作用。方法 :(1)采用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MCAT)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测定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神经症状、脑梗塞范围和脑水含量。 (2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致急性全脑缺血大鼠模型 ,测定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 (EB)含量。结果 :(1)CO GBE 10、2 0、4 0mg·kg-1均可改善MCAT大鼠造模后 6h和 2 4h的神经症状 ,2 0、4 0mg·kg-1还可缩小模型动物脑血栓形成后 2 4h的脑梗塞范围 ;2 0mg·kg-1可以明显抑制MCAT大鼠发生脑水肿。 (2 )CO GBE 2 0、4 0mg·kg-1可以明显减少模型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 (EB)含量。结论 :CO GBE具有拮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脑缺血 大鼠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爱林 孙建宁 +4 位作者 徐秋萍 吴彦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98-1199,共2页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血液流变学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变形性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新宇 邓霜 +2 位作者 周日宝 王姣 徐玉琴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确定复方银杏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熔融方式、成形状况及沉降情况、丸重差异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滴丸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聚乙二醇-6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 目的:确定复方银杏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熔融方式、成形状况及沉降情况、丸重差异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滴丸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聚乙二醇-6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65℃,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头内外径比4.5 mm/5.5 mm,滴速50滴/min,滴距6 cm,冷却剂温度(4±0.5)℃。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指标符合《中国药典》滴丸剂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行为学和生化学改变及CO-GBE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爱林 徐秋萍 +5 位作者 孙建宁 吴彦 郭婧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对多发性脑梗死痴呆 (MID)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向颈内动脉注入同种大鼠自体血栓的方法制成MID模型 ,测定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生化代谢 .结果 :CO GBE 1 0 ,2 0 ,4 0mg/kg可以不同程...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对多发性脑梗死痴呆 (MID)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向颈内动脉注入同种大鼠自体血栓的方法制成MID模型 ,测定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生化代谢 .结果 :CO GBE 1 0 ,2 0 ,4 0mg/kg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主要表现为在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中 ,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首次穿越平台的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P <0 .0 1 ) .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海马及皮质区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降低 ,乳酸含量明显增加 ,CO GBE可以不同程度地逆转这些异常变化 .结论 :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 ,抑制脑组织乳酸含量的增加 ,可能是CO GBE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保护脑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CO-GBE) 乙酰胆碱酯酶 乳酸 学习 记忆 脑梗死 大鼠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脑功能衰退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爱林 徐秋萍 +3 位作者 孙建宁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对糖皮质激素(GC)诱导的脑功能衰退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6月龄小鼠隔日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 30mg·kg-1共计 11次造成脑功能衰退模型,分别采用跳台法和水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其体... 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对糖皮质激素(GC)诱导的脑功能衰退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6月龄小鼠隔日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 30mg·kg-1共计 11次造成脑功能衰退模型,分别采用跳台法和水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其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跳台试验中,学习能力测定的反应期 (2. 4±s1. 9 )s、潜伏期(41±81)s、停留时间 (13±14 )s、错误次数 (2. 5±2. 4)次。记忆能力测定的潜伏期 (159±144)s、停留时间(3±4)s、错误次数 (0. 6±1. 0)次。水迷宫试验中,学习能力测定的B点到达时间 (61±37)s、错误次数(3. 2±2. 4)次、C点到达时间(65±65)s、错误次数(3. 9±2. 9)次,记忆能力测定的B点到达时间(60±41)s、错误次数(3. 0±1. 0)次,C点到达时间(71±59)s,错误次数 (3. 2±2. 2)次 ];体重明显减轻;脾脏指数减小(P<0.05,P<0. 01);胸腺指数呈减小趋势。CO GBE 15, 30, 60mg·kg-1不同程度地增强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P<0.05,P<0. 01), 60mg·kg-1还可以明显抑制模型小鼠体重下降,P<0. 05,增加其脾脏指数 (98±33 )mg·10g-1体重,P<0. 05,未见药物对模型动物胸腺指数有影响。结论: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小鼠 学习 记忆 复方银杏滴丸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对拟气虚血瘀模型小鼠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爱林 徐秋萍 +4 位作者 孙建宁 郑嘉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滴丸(CO-GBE)对拟气虚血瘀模型小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8℃冷水负重游泳5min 模拟气虚血瘀模型,测定用 CO-GBE 后,模型小鼠断头喘气持续时间的变化以及脑组织生化代谢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小鼠断...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滴丸(CO-GBE)对拟气虚血瘀模型小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8℃冷水负重游泳5min 模拟气虚血瘀模型,测定用 CO-GBE 后,模型小鼠断头喘气持续时间的变化以及脑组织生化代谢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小鼠断头喘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脑组织乳酸(LA)含量明显增加,乳酸脱氢酶(LDH)、Na^+-K^+-ATP 酶、Ca^(2+)-Mg^(2+)-ATP 酶活力明显降低(P<0.01);CO-GBE 可以延长模型小鼠的断头喘气持续时间,并可以明显逆转模型小鼠脑组织上述生化指标的异常改变(P<0.05,P<0.01)。结论改善脑组织生化代谢异常可能是 CO-GBE 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乳酸 乳酸脱氢酶 NA^+-K^+-ATP Ca^(2+)-Mg^(2+)-ATP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爱林 孙建宁 +1 位作者 徐秋萍 曾国林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滴丸(CO-GBE)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环节。方法低糖低氧损伤胎鼠皮层神经细胞模拟脑缺血,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神经细胞内钙含量,观察CO-GBE对细胞内钙超载的抑制作用。并分别采用谷氨酸(Glu),KC...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滴丸(CO-GBE)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环节。方法低糖低氧损伤胎鼠皮层神经细胞模拟脑缺血,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神经细胞内钙含量,观察CO-GBE对细胞内钙超载的抑制作用。并分别采用谷氨酸(Glu),KCl,A23187,乙酰甲胆碱(MCh)和咖啡因(CAF)处理神经细胞,以分析药物的作用环节。结果CO-GBE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低糖低氧引起的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对于由谷氨酸,KC1,A23187及CAF触发的钙超载有抑制作用,但对MCh刺激引起的细胞内钙升高没有影响。结论CO-GBE可能通过多途径抑制缺血缺氧后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从而桔抗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钙超载 脑缺血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对大鼠体内溶栓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国麟 崔明 +1 位作者 秦清 殷长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滴丸在大鼠体内溶栓作用。方法:通过电刺激法形成大鼠颈动脉混合血栓,测定复方银杏滴丸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和体外血凝块溶解作用的影响。结果:复方银杏滴丸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栓重量(P<0.05);复方银杏滴丸100、...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滴丸在大鼠体内溶栓作用。方法:通过电刺激法形成大鼠颈动脉混合血栓,测定复方银杏滴丸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和体外血凝块溶解作用的影响。结果:复方银杏滴丸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栓重量(P<0.05);复方银杏滴丸100、200、400mg/kg组对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形成的血栓溶解率分别为29.70%±7.04%,39.94%±4.66%,46.74%±7.42%(P<0.05),溶栓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血栓形成 溶栓作用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抗脑功能衰退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爱林 孙建宁 +3 位作者 徐秋萍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0-741,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的抗脑功能衰退作用 ,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 半乳糖 (D galactose ,D gal) 4 9d ,测定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胸腺和脾脏指数、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滴丸 (CO GBE)的抗脑功能衰退作用 ,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 半乳糖 (D galactose ,D gal) 4 9d ,测定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胸腺和脾脏指数、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丙二醛 (MDA)和脂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CO GBE 1 5mg/kg、30mg/kg、60mg/kg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抑制模型小鼠胸腺萎缩 ;增强模型小鼠脑组织SOD、GSH Px活力 ,降低MDA和脂褐素含量 (P <0 0 5 ,P <0 0 1 )。结论 增强脑组织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可能是CO GBE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抑制胸腺指数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CO-GBE) D-半乳糖 学习记忆 脂质过氧化 小鼠
下载PDF
复方银杏滴丸对多发性脑梗死痴呆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张爱林 徐秋萍 +5 位作者 孙建宁 吴彦 郭婧 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中国药理通讯》 2004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滴丸(CO-GBE)对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ultiple infarction dementia,MI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向颈内动脉注入同种大鼠自体血栓的方法制成MID模型。41d时,测定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46d时,测定其脑组织生化...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滴丸(CO-GBE)对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ultiple infarction dementia,MI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向颈内动脉注入同种大鼠自体血栓的方法制成MID模型。41d时,测定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46d时,测定其脑组织生化代谢和病理形态学变化,从而探讨CO-GBE对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 多发性脑梗死 痴呆 大鼠 中药制剂
下载PDF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志强 王学惠 常红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18...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180 mg单次负荷量,之后90 mg/次,2次/d,一周后改为4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肌酶谱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1.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59.18%、8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同工酶(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脂质过氧化物(LPO)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心肌受损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替格瑞洛片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症状改善 心肌酶谱 血清学指标
原文传递
银杏酮酯滴丸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9
17
作者 任黔玲 周溯 +3 位作者 马良金 魏华莲 胡珀 赖小利 《西部医学》 2018年第5期748-751,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用治疗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早晨口服+厄贝沙坦分散...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用治疗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早晨口服+厄贝沙坦分散片150mg,每日1次早晨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杏酮酯滴丸8丸,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率监测变化、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等检测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连续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达到长期、持续、稳定下降,降血压作用显著,24小时动态血压、总体有效率、心率、血糖和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GFR、胱抑素、血脂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加平稳、持久,安全性更好,可放心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任会菊 郑东焕 +2 位作者 高园园 乔洪潮 杨红旗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701-705,共5页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阿加曲班注...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阿加曲班注射液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丸/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和m RS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A2(TXA2)、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明显下降,BI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hs-CRP、IL-6、TNF-α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A2、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TXA2、ET-1、NO水平改善较多(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阿加曲班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BI指数评分 血清因子
原文传递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兴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银杏酮酯滴丸,5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出院后坚持服药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巴特尔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值(IMT)、斑块面积和个数、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出院12周时,两组NIHSS评分、IMT、斑块面积、斑块个数、s ICAM-1、s VCAM-1均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能够显著降低黏附分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阿托伐他汀钙片 缺血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CK-MB、cTnI水平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赵菊馨 吴金海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15-920,共6页
目的分析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 目的分析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观察组给予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罗非班,比较2组PCI术后缺血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损伤指标(CK-MB和cTnI)、凝血功能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小板聚集率(PAR)]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随访1年,比较2组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缺血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Ⅲ级占比(95.74%)高于对照组(82.98%)(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清CK-MB和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浆PAR低于对照组,AT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FMD和NO/ET-1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MACE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7.02%)(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冠心病PCI手术患者,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与聚集,提高PCI术后病变血管血流分级,保护患者心肌细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替罗非班 冠心病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