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年第2期64-66,70,共4页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利用自然银制作小件饰物。当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以后,银大量用于制造器皿、饰物,以及作为货币。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公元前4000年的,系用自然银制作。从乌尔、迈科普等遗址中出土银制器物的检验表...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利用自然银制作小件饰物。当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以后,银大量用于制造器皿、饰物,以及作为货币。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公元前4000年的,系用自然银制作。从乌尔、迈科普等遗址中出土银制器物的检验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这些地区已掌握用灰吹法提炼银。上文已经述及,我国发现的最早银器物是1976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银制成的耳环和鼻环,时间相当于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我国灰吹法的技术出现于何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吹法 器皿 白金三品 饰物 自然 矿物 贵金属冶金 密陀僧 矿石 遗址
下载PDF
诗词二首
2
作者 施议对 《岷峨诗稿》 2012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金缕曲 短韵 海宁观潮 玉腰 盐官 知几 气侵 太乙
原文传递
金作银作
3
《新天地》 2011年第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辽宁 北京
原文传递
用粉末刷“糊”的手印如何恢复清晰度
4
作者 王跃进 杜西京 《刑事技术》 1992年第6期44-,33,共2页
用粉末法显现、提取现场手印是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具体显现提取手印时,有时因空气湿度大,检材本身较期湿,手印上的水份较多,加之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显出的手印粘附粉末过多,产生'糊'现象。我们经反复试验,在搪瓷、陶... 用粉末法显现、提取现场手印是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具体显现提取手印时,有时因空气湿度大,检材本身较期湿,手印上的水份较多,加之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显出的手印粘附粉末过多,产生'糊'现象。我们经反复试验,在搪瓷、陶瓷、电木、竹片、玻璃、有机玻璃、不锈钢制品、各种光滑纸张、塑料制品等17种客体上,用水银作清洗剂,对铝粉、青铜粉显现形成'糊'了的汗溃手印进行清洗,使其恢复清晰度,取得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片 粉末法 铜粉 不锈钢制品 塑料制品 检材 空气湿度 常温常压 橡胶制品
下载PDF
“鹰手”驯鹰
5
作者 郭祥德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4-45,共2页
鹰,是一性情凶悍的猛禽。用鹰作狩猎工具,不知起源于何年何代。到了清代,便有一些满族人以其为职业,成了“野鸡差”和“鹰手”。放鹰,除了收益外,还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所以在承德北部满族聚居的地方,这一活动历久不衰。捕鹰满族“鹰户... 鹰,是一性情凶悍的猛禽。用鹰作狩猎工具,不知起源于何年何代。到了清代,便有一些满族人以其为职业,成了“野鸡差”和“鹰手”。放鹰,除了收益外,还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所以在承德北部满族聚居的地方,这一活动历久不衰。捕鹰满族“鹰户”捕鹰,有独特的方法和技能。俗话说,“二八月过黄鹰”。每逢这个季节,蓝天里盘旋的鹰举目可见。特别是旧历八月份,是当地人们捕鹰的最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狩猎工具 主杆 不谙世事 鹰嘴 就这样 “一”字 去取 第二年 防逃
原文传递
古人傅粉施朱谈
6
作者 夏桂苏 夏南强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42,共5页
古人以粉傅面,始自何时,最初用什么粉,均未见正史记载。《太平御览》引《墨子》日:'禹造粉。'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自三代以铅为粉。秦穆公女弄玉有容德,感仙人萧史,为烧水银作粉以涂,亦名飞雪丹,传以萧,曲终而同... 古人以粉傅面,始自何时,最初用什么粉,均未见正史记载。《太平御览》引《墨子》日:'禹造粉。'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自三代以铅为粉。秦穆公女弄玉有容德,感仙人萧史,为烧水银作粉以涂,亦名飞雪丹,传以萧,曲终而同上升。'此与神仙虚诞之事相附会,且烧水银作粉与铅粉有异。晋代张华《博物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弄玉 古今注 《太平御览》 《博物志》 《墨子》 秦穆公 燕脂 吐蕃传 长安少年
原文传递
《内诫令》的感想
7
作者 贾宏州 《中国劳动》 1984年第20期22-23,共2页
读《曹操集·内诫令》受益匪浅。其中有条“内诫”云:“孤有逆气病,常储水卧头。以铜器盛,臭恶,前以银作小方器,人不解,谓孤喜银物,令以木作。”曹操戎马倥偬,得了胃病。晚上需要在枕边放一点水,以备发病时饮用。铜做的器皿盛水,一... 读《曹操集·内诫令》受益匪浅。其中有条“内诫”云:“孤有逆气病,常储水卧头。以铜器盛,臭恶,前以银作小方器,人不解,谓孤喜银物,令以木作。”曹操戎马倥偬,得了胃病。晚上需要在枕边放一点水,以备发病时饮用。铜做的器皿盛水,一股铜臭味,水不能喝。于是,他用银器做了个小储水罐。但是有些人不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水罐 逆气 盛水 三国时期 官高禄厚 党员干部 传说故事
下载PDF
社会发展的“毒瘤”——职业病
8
作者 彭仁和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5年第12期48-49,共2页
2015年11月1日22时45分,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二科,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停在这个时刻!尽管这么多人爱他、关心他、帮助他、抢救他,但终究未能留住他生命逝去的脚步。这位年仅22岁的生命,被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毒瘤"——职业病,... 2015年11月1日22时45分,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二科,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停在这个时刻!尽管这么多人爱他、关心他、帮助他、抢救他,但终究未能留住他生命逝去的脚步。这位年仅22岁的生命,被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毒瘤"——职业病,生生地夺去了。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明确而产生的。我国宋代孔平仲在《谈苑》中记载有"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及"后苑银作镀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报告 “毒瘤” 孔平仲 职业病防治院 采石人 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危害 生生地 法定职业病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四川银两制度简述
9
作者 张善熙 《西南金融》 1989年第S1期59-63,共5页
银两制度是以白银作为货币材料,以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一种货币制度。中国用银,由来甚久,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即规定以银作货币使用,并以两计。但不久即行废止。后至唐、宋、金、元,银的货币地位日趋重要,明洪武九年(1376年),... 银两制度是以白银作为货币材料,以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一种货币制度。中国用银,由来甚久,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即规定以银作货币使用,并以两计。但不久即行废止。后至唐、宋、金、元,银的货币地位日趋重要,明洪武九年(1376年),许民以银代粮完税。嘉靖八年(1529年)令解京银两皆铸成锭,并在银锭上镌有年、月及官吏、工匠姓名,于是银两始有一定的单位和成色,成为人民纳税的法货,又为国家收支的计算单位。银两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制度 明洪武 元狩 货币地位 货币单位 计算单位 九六 藩库
下载PDF
明代的司礼监 被引量:8
10
作者 欧阳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2-21,共10页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设都知监和银作局止,前后历时三十一年,建成了一个包括十二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礼监 内阁首辅 内使监 内官监 批红 东厂 条旨 内书堂 文书房
下载PDF
明代内府金银器的制作机构与作品风貌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燕芬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28,共15页
明代内府金银器制作有御用监、内官监和银作局三个重要机构,其中银作局的设立发展、人员配置、生产规模对内府金银器制作影响巨大。文章通过实物与文献互证,明确了内府金银器的制作与冠册婚礼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金银器的流转使用情况... 明代内府金银器制作有御用监、内官监和银作局三个重要机构,其中银作局的设立发展、人员配置、生产规模对内府金银器制作影响巨大。文章通过实物与文献互证,明确了内府金银器的制作与冠册婚礼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金银器的流转使用情况。之后文章从官样普遍且严格的使用、材质先于纹饰和金银器制作稳定中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其对内造金银器风貌的影响,并解说明代金银器的机构设置、制作背景以及风貌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内府监局 风貌
原文传递
明代金银钱分类综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裕巽 《中国钱币》 2003年第4期12-15,共4页
The gold and silver coins of Ming Dynasty included favor coin cast by the royal foundry, the mine silver coin, lucky coin, Ming Qian(Burial coin) and a kind of special Tian Qi Tong Bao silver coin. The author had stud... The gold and silver coins of Ming Dynasty included favor coin cast by the royal foundry, the mine silver coin, lucky coin, Ming Qian(Burial coin) and a kind of special Tian Qi Tong Bao silver coin. The author had studied the cast method and main purpose of these co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内府局” 墓葬钱 “鬼天启”
原文传递
浙江出土明代金银首饰,再现低调的奢华
13
作者 陶治强(文/图) 《收藏.拍卖》 2024年第2期58-63,共6页
明代金银制作空前发展,明朝在内廷设银作局,专门为宫廷制作金银器,以供皇族享用。金银器技艺集前朝之大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美、娴熟程度。当中,金银首饰的式样和制作堪称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各地考古出土了许多明代金... 明代金银制作空前发展,明朝在内廷设银作局,专门为宫廷制作金银器,以供皇族享用。金银器技艺集前朝之大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美、娴熟程度。当中,金银首饰的式样和制作堪称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各地考古出土了许多明代金银首饰,种类有冠、罩、髻、金头面、金分心、掩、金钿、譬、钗等二十余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十分可观,这为窥探明代金银首饰的时代特征和制作工艺提供了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饰 堪称典范 考古出土 工艺
原文传递
明清笔记话本小说中的金银故事(二)
14
作者 李小萍 《东方收藏》 2015年第6期107-109,共3页
强盗银铺抢银锭 下面这个故事取自于该书的《强抢骗》一节,讲述了二个强盗去银铺强抢银锭的故事。 其一:“县城有一银匠,家颇殷实,解户领秋粮银,常托其倾煎。一日倾煎元宝,心内尚有系末透处,夜间又煮洗之。其铺门有一大缝,外可窥见... 强盗银铺抢银锭 下面这个故事取自于该书的《强抢骗》一节,讲述了二个强盗去银铺强抢银锭的故事。 其一:“县城有一银匠,家颇殷实,解户领秋粮银,常托其倾煎。一日倾煎元宝,心内尚有系末透处,夜间又煮洗之。其铺门有一大缝,外可窥见其内。一棍买一大膏药,夜间潜往窥之。见其把两元宝洗讫,放于炉边,棍在外作叫痛声,呼曰:‘开门!'银匠问曰:‘是谁?'棍外答曰:‘被赃坯打得重,求你炉边灼一膏药贴之。'银匠开门与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解户 见其 监铸官 如有所失 强间 烹鲜
原文传递
龙凤辨微——从首都博物馆藏金银器上的龙凤纹样看明代宫廷的等级规制(下)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彤 《收藏家》 2019年第6期73-78,共6页
'凤'的区别——以霞帔坠子为例霞帔的雏形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此时称为'帔',《北齐校书图》中即有女子服帔者出现,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女俑的服饰上已隐约显示出宋明霞帔的先声。霞帔一词出现在唐朝,白居易《霓裳... '凤'的区别——以霞帔坠子为例霞帔的雏形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此时称为'帔',《北齐校书图》中即有女子服帔者出现,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女俑的服饰上已隐约显示出宋明霞帔的先声。霞帔一词出现在唐朝,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的诗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艺术博物馆 霞帔坠子 南京市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龙凤纹样 江西省博物馆 明代宫廷 合葬墓
原文传递
明初“随驾监局”机构研究——兼论明初北京官署和行在机构的演变
16
作者 柳彤 《北京文博文丛》 2020年第2期1-9,共9页
一、引言众所周知,明代宫廷制作金银器的重要机构是银作局,为明代宦官官署二十四衙门中八局之一。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秋七月庚戌……置银作局,掌造内府金银器用。"①除此之外,同属二十四衙门中的内官监... 一、引言众所周知,明代宫廷制作金银器的重要机构是银作局,为明代宦官官署二十四衙门中八局之一。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秋七月庚戌……置银作局,掌造内府金银器用。"①除此之外,同属二十四衙门中的内官监、御用监也承办内府金银器物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官监 二十四衙门 明代宫廷 明初 御用监 明代宦官
原文传递
北京右安门明墓出土银作局花银及相关问题研究
17
作者 王显国 《北京文博文丛》 2021年第2期27-34,共8页
明代,随着白银货币化的完成,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之一。白银属于落后的称重货币,以银块(如银锭)的形式参与流通。近年来,明代银锭出土总量较大,但主要集中于四川彭山江口遗址,其他地区出土数量较少。其中,带有“银作局”铭文的银锭是... 明代,随着白银货币化的完成,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之一。白银属于落后的称重货币,以银块(如银锭)的形式参与流通。近年来,明代银锭出土总量较大,但主要集中于四川彭山江口遗址,其他地区出土数量较少。其中,带有“银作局”铭文的银锭是由内廷机构银作局铸造的,出土数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货币 出土数量 货币化 北京右安门 内廷 相关问题研究
原文传递
全国档案期刊工作座谈会在威海召开
18
作者 巨屏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12,共1页
5月13日至15日,国家档案局在山东威海市召开全国档案期刊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各档案期刊社(编辑部)、社长、主编、副主编5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家档案局局长冯子直作了重要讲话;山东省档案局副局长徐寿甫、威海市委副书记孙守璞到会祝贺... 5月13日至15日,国家档案局在山东威海市召开全国档案期刊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各档案期刊社(编辑部)、社长、主编、副主编5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家档案局局长冯子直作了重要讲话;山东省档案局副局长徐寿甫、威海市委副书记孙守璞到会祝贺;国家档案局综合科教司司长郭树银作了工作报告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工 冯子直 国家档案局 副局长 期刊评选 办刊经验 报告 山东威海市 科教司
下载PDF
“女状元”一词的来源
19
作者 仇为群 《文史知识》 1983年第7期9-9,共1页
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妇女从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当然不会有女状元产生。直至太平天国开科考选妇女,才有傅善祥考中女状元一事。但远在太平天国之前,便已有「女状元」一词流传了。
关键词 女状元 傅善祥 科举考试 考选 白璧 司户参军 乡贡 使君 史周
原文传递
本世纪中国的第一起伪钞案
20
作者 张泉 《文史杂志》 1993年第6期39-39,共1页
伪造钞票在当今世界时有发生,据国际刑警组织估测,在1977年到1987年中,全世界伪造美元案约6200余起,目前世界流通的假美元约有上亿元。在中国,假人民币近年也常有发现,1989年,收缴的假人民币达100余万元。这不是偶然现象,近代中国也曾... 伪造钞票在当今世界时有发生,据国际刑警组织估测,在1977年到1987年中,全世界伪造美元案约6200余起,目前世界流通的假美元约有上亿元。在中国,假人民币近年也常有发现,1989年,收缴的假人民币达100余万元。这不是偶然现象,近代中国也曾发生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国际刑警组织 中国通商 挤兑风潮 字林西报 持票人 元七 大坂山 汇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