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铲形断层:发展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新引擎”
1
作者
李志刚
杨雪
+4 位作者
吴显灿
孙闯
胡秀
龙伟旺
代向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3-445,共13页
建立褶皱形态、断层结构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当前地学研究国际前沿领域之一。Anderson断层理论和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二者都基于平面断层假设,但铲形断层及其上覆褶皱、地貌面弯曲变形在自然界中普遍...
建立褶皱形态、断层结构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当前地学研究国际前沿领域之一。Anderson断层理论和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二者都基于平面断层假设,但铲形断层及其上覆褶皱、地貌面弯曲变形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上述理论形成了挑战。本研究利用前翼三角剪切和后翼简单剪切的综合模式,建立深部和地表耦合的铲形断层传播褶皱模型,用来解释上述构造变形机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背斜区三维构造精细解析和铲形断层传播褶皱三维数值建模对比研究,实现构造变形从二维向真三维研究转换;准确限定孕震断层的铲形几何形态,为定量同震和震后变形提供直接的约束条件,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准确落实地下铲形断层和褶皱变形模型、裂缝发育区和构造型圈闭大小,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因此,铲形断层传播褶皱模型,一方面为完善和提升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对区域构造变形分析、地貌演化重塑、地震危险性评价和油气资源前景评估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
断层
理论
断层
相关褶皱理论
铲形断层
铲形断层
传播褶皱
真三维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伸型渭河盆地地震孕育发生的构造模型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振乾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18-21,60,共5页
依据拉伸型渭河盆地块体周边断裂活动特征和块体运动特征,建立了盆地地震孕育发生的构造模型,旨在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为研究类似盆地地震孕育、发生及其分布规律和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等各项防震减灾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拉伸型
渭河盆地
铲形断层
地震
构造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InSAR观测揭示2020年新疆于田M_(W)6.3地震发震构造及对藏北裂谷生长的启示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楚豪
严月天
+3 位作者
冯万鹏
王雨晴
陈大庆
吴传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44-2856,共13页
正断层地震是青藏高原内的重要地震类型,该类型构造行为与高原的生长机制密切相关.2020年6月25日在新疆于田县发生了M_(W)6.3正断层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西缘的贡嘎错断裂附近.震中附近在2008年至2020年间相继发生了4次M&g...
正断层地震是青藏高原内的重要地震类型,该类型构造行为与高原的生长机制密切相关.2020年6月25日在新疆于田县发生了M_(W)6.3正断层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西缘的贡嘎错断裂附近.震中附近在2008年至2020年间相继发生了4次M>6地震,其中3次为正断层事件.本研究中,我们利用Sentinel-1及ALOS2卫星的SAR数据,进行差分干涉技术(InSAR)处理和时序形变分析,获取了这次地震同震形变场及震后位移序列,并以此为约束,厘定了于田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InSAR结果显示同震最大视线向位移约20 cm,半年内的震后累计形变达~3 cm,形变趋势与同震相似.反演结果显示,同震滑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7 km,早期余滑出现在地表以下2 km且较之更陡的位置,暗示了发震断层可能具有铲形特征.同震和震后的连续形变,揭示了正断层地震在当地地形地貌改造方面的持续作用.综合青藏高原其他十余次正断层地震的研究结果,正断层倾角呈现从南向北逐渐增加,并与当地的扩展速率呈负相关趋势,预示正断层倾角可作为研究当地扩张演化的指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INSAR
铲形断层
震后
形
变
裂谷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铲式断层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开平
马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从递进变形的观点出发,对铲式断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认为铲式断层是由于先存断层在变形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旋转变形的结果,并用动态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形象地再现了高角度断层逐渐演变为铲式断层的过程。
关键词
铲形断层
滑脱构造
数值模拟
递进变
形
断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国西南部穿越Saar-Nahe盆地华力西构造的DEKORP深地震反射剖面1C和9N的地质解释
5
作者
R.J.Korsch
A.Schfer
罗延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1年第3期50-50,共1页
横穿德国西南部Saar-Nabe盆地的深地震反射结果,作为DEKORP 1C、9N线记录的一部分,为该盆地的几何形态及下伏基底结构提供了完好的成象。基底由一些不连续的单元组成,有一些是强反射性的,其余的为基本不反射的;其中有两个单元由呈良好...
横穿德国西南部Saar-Nabe盆地的深地震反射结果,作为DEKORP 1C、9N线记录的一部分,为该盆地的几何形态及下伏基底结构提供了完好的成象。基底由一些不连续的单元组成,有一些是强反射性的,其余的为基本不反射的;其中有两个单元由呈良好层状的倾斜反射层组成,这些反射层被解释为由冲断层作用造成的叠加。邻近南Hunsrück断裂,Saar-Nahe盆地的沉积厚度己超过8km,而向东和东南方向急剧变薄。这些连续反射层的位置,无论是在盆地或在基底,都表明南Hunsrück断裂是陡倾的,而不早先一些解释中推测的铲形断层,这暗示着该盆地不是由正常张力形成的,而具扭张性质。它的几何结构显然主要是由南Hunsr配k断杂的足清退动控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KORP
Saar-Nahe
地质解释
反射剖面
铲形断层
冲
断层
东南方向
动控制
沉积厚度
反射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铲形断层:发展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新引擎”
1
作者
李志刚
杨雪
吴显灿
孙闯
胡秀
龙伟旺
代向明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广东省地震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3-44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33、42030301)
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2016ZT06N331)联合资助。
文摘
建立褶皱形态、断层结构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当前地学研究国际前沿领域之一。Anderson断层理论和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二者都基于平面断层假设,但铲形断层及其上覆褶皱、地貌面弯曲变形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上述理论形成了挑战。本研究利用前翼三角剪切和后翼简单剪切的综合模式,建立深部和地表耦合的铲形断层传播褶皱模型,用来解释上述构造变形机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背斜区三维构造精细解析和铲形断层传播褶皱三维数值建模对比研究,实现构造变形从二维向真三维研究转换;准确限定孕震断层的铲形几何形态,为定量同震和震后变形提供直接的约束条件,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准确落实地下铲形断层和褶皱变形模型、裂缝发育区和构造型圈闭大小,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因此,铲形断层传播褶皱模型,一方面为完善和提升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对区域构造变形分析、地貌演化重塑、地震危险性评价和油气资源前景评估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Anderson
断层
理论
断层
相关褶皱理论
铲形断层
铲形断层
传播褶皱
真三维模型
Keywords
Anderson fault theory
fault-related fold theory
listric fault
listric fault propagation folding
tru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伸型渭河盆地地震孕育发生的构造模型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振乾
机构
西安市地震局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18-21,60,共5页
基金
市政办发【2002】1号<西安市防震减灾规划>财政支持的防震减灾基础项目震灾防御(3)
文摘
依据拉伸型渭河盆地块体周边断裂活动特征和块体运动特征,建立了盆地地震孕育发生的构造模型,旨在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为研究类似盆地地震孕育、发生及其分布规律和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等各项防震减灾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拉伸型
渭河盆地
铲形断层
地震
构造模型
Keywords
extensional type; Weihe basin; listric fault; earthquake; structural model
分类号
P3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5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InSAR观测揭示2020年新疆于田M_(W)6.3地震发震构造及对藏北裂谷生长的启示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楚豪
严月天
冯万鹏
王雨晴
陈大庆
吴传勇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广东省地震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44-2856,共13页
基金
西藏拉萨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NORSLS20-0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
+1 种基金
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016ZT06N331)
广东省面上基金(2020A1515011078)联合资助.
文摘
正断层地震是青藏高原内的重要地震类型,该类型构造行为与高原的生长机制密切相关.2020年6月25日在新疆于田县发生了M_(W)6.3正断层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西缘的贡嘎错断裂附近.震中附近在2008年至2020年间相继发生了4次M>6地震,其中3次为正断层事件.本研究中,我们利用Sentinel-1及ALOS2卫星的SAR数据,进行差分干涉技术(InSAR)处理和时序形变分析,获取了这次地震同震形变场及震后位移序列,并以此为约束,厘定了于田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InSAR结果显示同震最大视线向位移约20 cm,半年内的震后累计形变达~3 cm,形变趋势与同震相似.反演结果显示,同震滑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7 km,早期余滑出现在地表以下2 km且较之更陡的位置,暗示了发震断层可能具有铲形特征.同震和震后的连续形变,揭示了正断层地震在当地地形地貌改造方面的持续作用.综合青藏高原其他十余次正断层地震的研究结果,正断层倾角呈现从南向北逐渐增加,并与当地的扩展速率呈负相关趋势,预示正断层倾角可作为研究当地扩张演化的指示信息.
关键词
于田地震
INSAR
铲形断层
震后
形
变
裂谷带
Keywords
Yutian earthquake
InSAR
Listric fault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Rift zone
分类号
P223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315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铲式断层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开平
马瑾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文摘
从递进变形的观点出发,对铲式断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认为铲式断层是由于先存断层在变形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旋转变形的结果,并用动态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形象地再现了高角度断层逐渐演变为铲式断层的过程。
关键词
铲形断层
滑脱构造
数值模拟
递进变
形
断层
Keywords
Listric fault
Decollement struc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国西南部穿越Saar-Nahe盆地华力西构造的DEKORP深地震反射剖面1C和9N的地质解释
5
作者
R.J.Korsch
A.Schfer
罗延红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1年第3期50-50,共1页
文摘
横穿德国西南部Saar-Nabe盆地的深地震反射结果,作为DEKORP 1C、9N线记录的一部分,为该盆地的几何形态及下伏基底结构提供了完好的成象。基底由一些不连续的单元组成,有一些是强反射性的,其余的为基本不反射的;其中有两个单元由呈良好层状的倾斜反射层组成,这些反射层被解释为由冲断层作用造成的叠加。邻近南Hunsrück断裂,Saar-Nahe盆地的沉积厚度己超过8km,而向东和东南方向急剧变薄。这些连续反射层的位置,无论是在盆地或在基底,都表明南Hunsrück断裂是陡倾的,而不早先一些解释中推测的铲形断层,这暗示着该盆地不是由正常张力形成的,而具扭张性质。它的几何结构显然主要是由南Hunsr配k断杂的足清退动控制约。
关键词
DEKORP
Saar-Nahe
地质解释
反射剖面
铲形断层
冲
断层
东南方向
动控制
沉积厚度
反射性
分类号
P3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铲形断层:发展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新引擎”
李志刚
杨雪
吴显灿
孙闯
胡秀
龙伟旺
代向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拉伸型渭河盆地地震孕育发生的构造模型
谢振乾
《灾害学》
CSCD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InSAR观测揭示2020年新疆于田M_(W)6.3地震发震构造及对藏北裂谷生长的启示
冯楚豪
严月天
冯万鹏
王雨晴
陈大庆
吴传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铲式断层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及其数值模拟
陈开平
马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德国西南部穿越Saar-Nahe盆地华力西构造的DEKORP深地震反射剖面1C和9N的地质解释
R.J.Korsch
A.Schfer
罗延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