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FM的不导电金属铟薄膜的表面微观特征分析
1
作者 林晶 董静 +2 位作者 钱锋 王新华 周珂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方法在PAMM上制备了金属铟薄膜,通过方块电阻测量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铟薄膜的电阻值随着薄膜生长厚度增加而减小;薄膜生长初始阶段基体表面形成了岛状不连续膜,表面粗糙度随膜厚增加而增加... 利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方法在PAMM上制备了金属铟薄膜,通过方块电阻测量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铟薄膜的电阻值随着薄膜生长厚度增加而减小;薄膜生长初始阶段基体表面形成了岛状不连续膜,表面粗糙度随膜厚增加而增加,此时薄膜不导电;当膜层厚度生长到120 nm时,薄膜形成了下层连续上层为小孔洞的结构,表面粗糙度在此厚度附近降低较明显;随着薄膜继续生长,薄膜表面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岛与岛相连形成十分光滑的膜层,此时薄膜电阻迅速降低到3Ω,薄膜导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不导电薄膜 电阻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形貌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低阻In_2O_3薄膜 被引量:15
2
作者 全宝富 刘凤敏 +1 位作者 李爱武 陈丽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7-409,共3页
采用sol gel法制备In2 O3薄膜材料 ,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薄膜电阻的影响 ;分别用XPS、XRD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其结构和组成 ,并用此薄膜材料制作了直热式气敏元件 ,发现它对乙醇、丁烷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 气敏特性 溶胶-凝胶法 氧化薄膜 制备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ITO薄膜的红外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平 黄昱勇 +3 位作者 林宇翔 李海峰 刘旭 顾培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85-988,共4页
比较了用电束加热蒸发法和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氧化锡铟 (ITO)薄膜在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 实验发现 ,通过直流磁控溅射在常温下制备的ITO薄膜在红外波段折射率稳定、消光系数小 ,比电子束加热蒸发制备的膜有较高的透过率 在波长 1 5 5... 比较了用电束加热蒸发法和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氧化锡铟 (ITO)薄膜在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 实验发现 ,通过直流磁控溅射在常温下制备的ITO薄膜在红外波段折射率稳定、消光系数小 ,比电子束加热蒸发制备的膜有较高的透过率 在波长 1 5 5 0nm附近的透过率可达 86%以上 ,消光系数约为 0 0 4 ,方电阻最低为 1 0 0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特性 ITO薄膜 光学特性 磁控溅射 电子束加热蒸发 氧化锡薄膜 制备方法
下载PDF
ITO薄膜微结构对其光电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曾明刚 陈松岩 +3 位作者 陈谋智 王水菊 林爱清 邓彩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6-499,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掺锡氧化铟(ITO)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和电导率、透射光谱测试技术,研究真空低温退火后ITO薄膜微结构、薄膜电导率、光谱透射率的变化.研究表明,真空低温退火使得晶体微结构...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掺锡氧化铟(ITO)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和电导率、透射光谱测试技术,研究真空低温退火后ITO薄膜微结构、薄膜电导率、光谱透射率的变化.研究表明,真空低温退火使得晶体微结构得到改善,晶体呈(222)择优取向,晶体的结晶颗粒变大.不同价态的Sn对In3+的替代引起晶格结构和IT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薄膜的导电性和透射率,证明了真空退火下氧化铟薄膜微结构变化是影响薄膜电导率与透射率的主要原因,为研制新型光电器件的透明电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微结构 光电性质 磁控溅射 掺锡氧化薄膜 电导率 透射率
下载PDF
热处理对直流磁控溅射ITO薄膜光电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丽梅 赖发春 +3 位作者 林永钟 瞿燕 盖荣权 陈超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6,共5页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在石英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的掺锡氧化铟(ITO)薄膜,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了两种不同溅射时间(30、10 m in)的样品,样品在400℃的大气中进行1 h退火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的正入射透射光谱,并拟合透射光谱得到薄膜的折...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在石英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的掺锡氧化铟(ITO)薄膜,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了两种不同溅射时间(30、10 m in)的样品,样品在400℃的大气中进行1 h退火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的正入射透射光谱,并拟合透射光谱得到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及厚度;用V an der Pauw方法测量薄膜电学性质,包括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和电阻率.实验结果显示退火处理对ITO薄膜的光学、电学性质有重要影响,退火样品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明显提高,且光学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然而,退火前薄膜的电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锡氧化薄膜 退火 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
下载PDF
ITO退火膜的光学和电学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刚 刘宏宇 +2 位作者 赵超 杨柏梁 黄锡珉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1-65,共5页
对不同氧流量下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ITO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并对退火后ITO薄膜的光电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2气氛下退火可以改善ITO薄膜的结晶性,同时使ITO薄膜质量得到优化,并显著提高ITO薄膜的透明性和电导性.
关键词 ITO薄膜 氧空位 光学特性 电学特性 氧化薄膜
下载PDF
磁控溅射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跃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20,共3页
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锡掺杂氧化铟 ( I T O) 薄膜, 研究了不同的基片温度、氧分压等工艺参数对 I T O 薄膜电学、光学性能的影响, 制备出方块电阻为20 - 50 Ω、可见光透射率高于86 % 的 I T O
关键词 磁控溅射 ITO 导电薄膜 氧化薄膜 掺杂
原文传递
巯基化合物在铁氰化铟薄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其液相色谱安培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惠梅 汪尔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共4页
在酸性介质中,铁氰化铟薄膜修饰玻碳电极(InHCF/GC)大大催化了巯基化合物的氧化。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所得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全氟代磺酸Nafion涂敷于修饰电极表面增强了其在流动体系中的稳定性。液相色谱分离检测了半... 在酸性介质中,铁氰化铟薄膜修饰玻碳电极(InHCF/GC)大大催化了巯基化合物的氧化。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所得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全氟代磺酸Nafion涂敷于修饰电极表面增强了其在流动体系中的稳定性。液相色谱分离检测了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N-乙酰半胱氨酸。线性范围达2个数量级。检测限为1.7ng、10.0ng和6.0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电极 铁氰化薄膜 巯基化合物
下载PDF
测量条件对掺锡氧化铟薄膜电学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雪蓉 赖发春 +1 位作者 林丽梅 瞿燕 《物理实验》 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
用van der Pauw方法测量磁控溅射制备的掺锡氧化铟(ITO)薄膜的电学性能,研究了在室温和冰水混合条件下测量电流大小对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测量电流和磁场的大小对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测量电流... 用van der Pauw方法测量磁控溅射制备的掺锡氧化铟(ITO)薄膜的电学性能,研究了在室温和冰水混合条件下测量电流大小对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测量电流和磁场的大小对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测量电流为5 mA和测量磁场为0.5 T时,测量结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锡氧化薄膜 电学性质 电流测量 磁场测量
下载PDF
用In_2O_3薄膜制成的高感度半导体O_3传感器 被引量:6
10
作者 牛文成 徐春林 +3 位作者 张福海 祁增芳 张玉英 赖斌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12,共6页
用In_2O_3作敏感膜研制出小型固态高感度(sensibilty)(10×10^(-9)~1×10^(-6)O_3传感器.研究了膜厚、气体湿度和工作温度等对传感器敏感特性的影响,发现AET(AdsorptionEffect Transistor)型O_3传感器具有灵敏的响应特性.并分... 用In_2O_3作敏感膜研制出小型固态高感度(sensibilty)(10×10^(-9)~1×10^(-6)O_3传感器.研究了膜厚、气体湿度和工作温度等对传感器敏感特性的影响,发现AET(AdsorptionEffect Transistor)型O_3传感器具有灵敏的响应特性.并分析了薄膜表面的化学吸附及其对薄膜电导的影响,以及AET作用对O_3非常敏感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传感器 化学吸附 三氧化二薄膜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反应蒸发沉积的氟掺杂氧化铟薄膜的性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珊华 宁兆元 黄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68-673,共6页
采用直流辉光CF4 O2 等离子体增强反应蒸发方法沉积了氟掺杂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 ,经过真空退火处理薄膜的电阻率达到 1 8× 10 - 3 Ω·cm ,透光率高于 80 %.研究了掺氟量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电阻率和透光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氟... 采用直流辉光CF4 O2 等离子体增强反应蒸发方法沉积了氟掺杂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 ,经过真空退火处理薄膜的电阻率达到 1 8× 10 - 3 Ω·cm ,透光率高于 80 %.研究了掺氟量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电阻率和透光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氟的掺入增加了载流子浓度 ,使得薄膜的电阻率明显下降 ,而薄膜的透光率变差 ,但是可以通过真空退火处理使其得到显著的改善 ,掺氟量越大需要的退火温度越高 .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 ,氟的掺入使薄膜的无序度增加 ;退火处理提高了薄膜的结晶状况 ,改善了薄膜的透光性能 ,同时也没有增加薄膜的电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薄膜 氟掺杂 等离子体增强反应蒸发沉积 氧化薄膜 导电性能 光学性能
原文传递
在玻璃上用强流脉冲离子束镀膜的工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承遇 刘永兴 +1 位作者 马腾才 夏元良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用强流脉冲离子束 (HIPIB)方法通过高强度脉冲离子束照射到锡掺杂氧化铟 (ITO)陶瓷靶材上产生的二次等离子体快速地沉积到室温玻璃基片上制得ITO薄膜 .经计算得知 :二次等离子体的密度约 10 2 0 atoms/cm3,温度以实验的电子能量 (ET0 )... 用强流脉冲离子束 (HIPIB)方法通过高强度脉冲离子束照射到锡掺杂氧化铟 (ITO)陶瓷靶材上产生的二次等离子体快速地沉积到室温玻璃基片上制得ITO薄膜 .经计算得知 :二次等离子体的密度约 10 2 0 atoms/cm3,温度以实验的电子能量 (ET0 )表示约为 1.4eV ,在玻璃表面瞬时沉积速率达 2cm/s,比其它传统镀膜方法大几个数量级 ;并且瞬间在玻璃表面产生约 2 2 0 0℃的高温 .经一次脉冲发射可制得 65nm厚的膜 .EDX数据表明薄膜与靶材的化学组成相近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 (AFM )图像分析膜的表面形貌 ,在 1μm× 1μm范围内 ,薄膜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为 1.3 85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离子束 等离子体 锡掺杂氧化薄膜 原子力显微镜 离子束镀膜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ITO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忠玺 高善民 +2 位作者 张江 陈健 曲荣君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7年第5期241-24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旋转涂膜工艺,在普通玻璃基片上制备了掺锡氧化铟(ITO)纳米透明导电薄膜。采用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和四探针技术,研究了不同Sn掺杂量、不同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以及不同涂层对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的... 采用溶胶-凝胶旋转涂膜工艺,在普通玻璃基片上制备了掺锡氧化铟(ITO)纳米透明导电薄膜。采用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和四探针技术,研究了不同Sn掺杂量、不同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以及不同涂层对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的方块电阻随Sn掺杂量的增大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增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薄膜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一定的温度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ITO薄膜的方块电阻先降低后增加,透射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TO薄膜平均可见光透过率达86%,薄膜方阻为322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锡氧化薄膜 光学性能 方块电阻
下载PDF
沉积温度对IMO透明导电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果 黎建明 +2 位作者 张树玉 刘伟 闫兰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6-679,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在K9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钼氧化铟(Mo:In2O3,IM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条件下IMO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沉积温度下IMO薄膜均具有(222)择优取向。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IMO薄膜...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在K9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钼氧化铟(Mo:In2O3,IM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条件下IMO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沉积温度下IMO薄膜均具有(222)择优取向。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IM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增大、载流子迁移率增大、电阻率减小;沉积温度为350℃时,薄膜的最低电阻率为6.9×10-4Ω.cm,载流子浓度为2.15×1020cm-3,迁移率为45 cm2V-1s-1。在可见及近红外区,IMO薄膜的平均透过率大于80%以上。在近红外区,薄膜透过率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中红外区,由于载流子的吸收,薄膜透过率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钼氧化薄膜 射频磁控反应溅射 电学性能 光学性能
下载PDF
氧分压对掺钼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果 黎建明 +2 位作者 张树玉 刘伟 闫兰琴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在k9玻璃衬底上制备了In2O3:Mo(IMO)透明导电薄膜,分析了不同氧分压条件下IMO薄膜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氧分压下制备的IMO薄膜具有不同晶粒的取向性;随着氧分压的增加,薄膜的载流子浓...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在k9玻璃衬底上制备了In2O3:Mo(IMO)透明导电薄膜,分析了不同氧分压条件下IMO薄膜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氧分压下制备的IMO薄膜具有不同晶粒的取向性;随着氧分压的增加,薄膜的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先增加后减小;薄膜的电阻率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然后再增加的趋势。在可见及近红外区,有氧气氛下制备的IMO薄膜的平均透过率大于80%以上,并随氧分压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钼氧化薄膜 氧分压 电学性能 光学性能
原文传递
溶胶-凝胶法制备ITO薄膜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洪涛 周炳卿 +1 位作者 陈霞 李力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8年第5期619-623,共5页
以InCl3.4H2O和SnCl4.5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在玻璃基片上制备掺锡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ITO).用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和四探针技术,研究了不同掺Sn量、不同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 以InCl3.4H2O和SnCl4.5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在玻璃基片上制备掺锡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ITO).用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和四探针技术,研究了不同掺Sn量、不同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掺Sn量11%,热处理温度480℃,热处理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ITO薄膜可见光透过率达82%以上,薄膜的方块阻为390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锡氧化薄膜 溶胶-凝胶法 光电性能 方块电阻
下载PDF
六方InN薄膜的载流子输运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葳 沈文忠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01-1506,共6页
通过变温 (10— 30 0K)暗电流特性研究了射频磁控溅射法生长在半绝缘GaAs (111)衬底上的六方InN薄膜的载流子输运过程 .在晶界势垒模型的基础上 ,发现InN薄膜的电导特性取决于材料内部的晶界势垒高度 ,载流子输运特性是由于空穴在晶界... 通过变温 (10— 30 0K)暗电流特性研究了射频磁控溅射法生长在半绝缘GaAs (111)衬底上的六方InN薄膜的载流子输运过程 .在晶界势垒模型的基础上 ,发现InN薄膜的电导特性取决于材料内部的晶界势垒高度 ,载流子输运特性是由于空穴在晶界处的积累决定的 .从获得的InN薄膜晶界势垒高度 ,可以估算出InN薄膜内的缺陷浓度 ,结果与显微拉曼散射实验结果相一致 ,这进一步说明了晶界势垒模型适用于描述InN中的载流子输运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薄膜 载流子输运 晶界势垒模型 拉曼散射
原文传递
CCl_2F_2等离子体干法刻蚀InSb-In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智昊 陈俊芳 +2 位作者 黄钊洪 吴先球 熊予莹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0,共3页
用朗缪尔探针诊断了反应室内的等离子体密度,研究了CCl2F2等离子体对InSb In薄膜的刻蚀,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能够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在刻蚀样品表面等离子体密度达到6.7170×1010cm-3,CCl2F2等离子体能有效地对InSb In薄膜进行刻蚀。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干法刻蚀 锑化-薄膜 CCl2F2 InSb-In薄膜 磁传感器
下载PDF
硒化铜铟薄膜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祖文 《新能源》 1997年第3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 硒化铜薄膜
下载PDF
ITO薄膜导电性能对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况琦 杨斌 刘婧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21-724,共4页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透光导电ITO薄膜。用温度控制器改变ITO薄膜温度,用SZT-2四探针测试仪测膜的方阻。结果表明:在温度的循环变化过程中,ITO薄膜的方阻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在温度降低时沿原曲线返回,且重演性好,高温...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透光导电ITO薄膜。用温度控制器改变ITO薄膜温度,用SZT-2四探针测试仪测膜的方阻。结果表明:在温度的循环变化过程中,ITO薄膜的方阻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在温度降低时沿原曲线返回,且重演性好,高温时电阻响应的灵敏度较大,可在使用过程中起到温度的传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锡氧化薄膜 溶胶凝胶法 方阻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