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东南铁铜矿集区铜山口铜(钼)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
34
1
作者
赵新福
李建威
马昌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9-862,共14页
铜山口铜-钼矿床发育有夕卡岩型和斑岩型两类矿化,是鄂东南矿集区内典型的夕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成矿作用与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岩株和大冶群碳酸盐岩有关,矿体主要沿两者的接触带分布。本文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分别对两类矿化有关的...
铜山口铜-钼矿床发育有夕卡岩型和斑岩型两类矿化,是鄂东南矿集区内典型的夕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成矿作用与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岩株和大冶群碳酸盐岩有关,矿体主要沿两者的接触带分布。本文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分别对两类矿化有关的蚀变矿物金云母和绢云母进行40Ar/39Ar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铜山口矿区经历了两次蚀变一矿化事件:铜山口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约143±0.3 Ma,而矿区东南缘的牛鼻峰石英二长斑岩的热液蚀变发生于约129 Ma。牛鼻峰石英二长斑岩的侵位及蚀变对铜山口矿床斑岩型矿化的部分地段产生热扰动, 导致绢云母40Ar/39Ar年龄比实际矿化蚀变年龄偏年轻。铜山口矿区两次蚀变-矿化年龄分别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早晚两期成岩成矿事件(145-133 Ma和130-120 Ma)一致。岩石圈伸展及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区域上大规模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山
口
铜
-
钼矿
床
^40AR/^39AR年龄
鄂东南矿集区
成矿时代
底侵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大冶铜山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包裹体特征及流体演化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迪
谭俊
+4 位作者
刘晓阳
张铭
赵彪
陈杨
赵岩岩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8,共12页
为了提供矽卡岩岩浆成因证据,丰富多成因矽卡岩理论,并研究湖北大冶铜山口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以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为基础,结合高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山口矿床矽卡岩矿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矽卡岩...
为了提供矽卡岩岩浆成因证据,丰富多成因矽卡岩理论,并研究湖北大冶铜山口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以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为基础,结合高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山口矿床矽卡岩矿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矽卡岩矿物石榴石中发现了丰富的晶质和非晶质熔融包裹体、熔体-流体包裹体,表明天然岩浆珠滴被矽卡岩矿物晶格缺陷捕获,其中含有石榴石、黄铜矿等子矿物,且早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超过500℃,为早期矽卡岩岩浆熔体成因提供了重要证据。矽卡岩成矿早期以岩浆作用为主,晚期以热液作用为主,且熔-流转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干矽卡岩阶段,早期岩浆熔体中富含成矿物质,为矿区深部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山
口
铜
钼矿
床
岩浆成因矽卡岩
熔融包裹体和熔体-流体包裹体
高温流体包裹体测温
激光拉曼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东南铁铜矿集区铜山口铜(钼)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
34
1
作者
赵新福
李建威
马昌前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9-86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334037)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21001)联合资助成果。
文摘
铜山口铜-钼矿床发育有夕卡岩型和斑岩型两类矿化,是鄂东南矿集区内典型的夕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成矿作用与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岩株和大冶群碳酸盐岩有关,矿体主要沿两者的接触带分布。本文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分别对两类矿化有关的蚀变矿物金云母和绢云母进行40Ar/39Ar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铜山口矿区经历了两次蚀变一矿化事件:铜山口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约143±0.3 Ma,而矿区东南缘的牛鼻峰石英二长斑岩的热液蚀变发生于约129 Ma。牛鼻峰石英二长斑岩的侵位及蚀变对铜山口矿床斑岩型矿化的部分地段产生热扰动, 导致绢云母40Ar/39Ar年龄比实际矿化蚀变年龄偏年轻。铜山口矿区两次蚀变-矿化年龄分别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早晚两期成岩成矿事件(145-133 Ma和130-120 Ma)一致。岩石圈伸展及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区域上大规模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因素。
关键词
铜山
口
铜
-
钼矿
床
^40AR/^39AR年龄
鄂东南矿集区
成矿时代
底侵作用
Keywords
Tongshankou Cu-Mo deposit
^40Ar/^39Ar dating
southeastern Hubei Fe-Cu province
magma underplating
分类号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大冶铜山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包裹体特征及流体演化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迪
谭俊
刘晓阳
张铭
赵彪
陈杨
赵岩岩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8,共1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GCJ1708)。
文摘
为了提供矽卡岩岩浆成因证据,丰富多成因矽卡岩理论,并研究湖北大冶铜山口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以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为基础,结合高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山口矿床矽卡岩矿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矽卡岩矿物石榴石中发现了丰富的晶质和非晶质熔融包裹体、熔体-流体包裹体,表明天然岩浆珠滴被矽卡岩矿物晶格缺陷捕获,其中含有石榴石、黄铜矿等子矿物,且早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超过500℃,为早期矽卡岩岩浆熔体成因提供了重要证据。矽卡岩成矿早期以岩浆作用为主,晚期以热液作用为主,且熔-流转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干矽卡岩阶段,早期岩浆熔体中富含成矿物质,为矿区深部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
铜山
口
铜
钼矿
床
岩浆成因矽卡岩
熔融包裹体和熔体-流体包裹体
高温流体包裹体测温
激光拉曼分析
Keywords
Tongshankou copper-molybdenum deposit
magma skarn
melt inclusion and melt-fluid inclusion
high temperature fluid inclus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5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东南铁铜矿集区铜山口铜(钼)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
赵新福
李建威
马昌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北大冶铜山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包裹体特征及流体演化意义
何迪
谭俊
刘晓阳
张铭
赵彪
陈杨
赵岩岩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