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Mn对Ce-Zr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萍 房华 +4 位作者 赵明 张丽娟 张晓玉 龚茂初 陈耀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7-142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e-Zr-Mn复合氧化物储氧材料,并应用X射线衍射(XRD),BET,氧吸附,以及程序升温还原(TPR)对这些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样品老化前后的结构和织构变化,储氧性能,还原性能以及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e-Zr固溶体...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e-Zr-Mn复合氧化物储氧材料,并应用X射线衍射(XRD),BET,氧吸附,以及程序升温还原(TPR)对这些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样品老化前后的结构和织构变化,储氧性能,还原性能以及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e-Zr固溶体中掺入少量的Mn可以显著提高储氧材料的储氧能力,降低还原温度,而且均形成稳定的立方晶相的CeO_2-ZrO_2固溶体.当Mn含量(摩尔分数)达到0.025时,样品的储氧量达到最高,同时在织构上表现出优越的抗老化性能,经1273K高温老化5h后比表面积可高达57.8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储氧性能 还原性 抗老化
下载PDF
ZrMn复合氧化物对苯的催化燃烧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朱思敏 卢北虎 +3 位作者 许顺磊 余波 杨雪嘉 游立 《船电技术》 2024年第5期19-22,27,共5页
采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温度煅烧的Zr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苯的催化燃烧,通过TG-DTA、XRD、N_(2)吸脱附、H_(2)-TPR等对ZrMn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300/400℃制备的ZrMn复合氧化物催化化燃烧苯的性能较好... 采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温度煅烧的Zr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苯的催化燃烧,通过TG-DTA、XRD、N_(2)吸脱附、H_(2)-TPR等对ZrMn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300/400℃制备的ZrMn复合氧化物催化化燃烧苯的性能较好,200℃时苯转化率可达到100%。煅烧温度的过度升高会引起ZrMn复合氧化物晶型的转变、比表面积减小以及氧化还原性能的降低,进而影响其催化燃烧苯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铁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吸附除砷性能 被引量:65
3
作者 常方方 曲久辉 +4 位作者 刘锐平 刘会娟 雷鹏举 张高生 武荣成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69-177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及除砷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ξ电位测试表明,铁锰复合氧化物pHzpc在6.0附近,SEM/EDX表征证明吸附剂表面Fe和Mn的相对摩尔比为3∶1;铁锰复合氧化物对As(V)和As(Ⅲ)均表现出很...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及除砷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ξ电位测试表明,铁锰复合氧化物pHzpc在6.0附近,SEM/EDX表征证明吸附剂表面Fe和Mn的相对摩尔比为3∶1;铁锰复合氧化物对As(V)和As(Ⅲ)均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吸附速度快,在60min内即可达到平衡吸附容量的80%;该吸附剂在天然水环境pH范围内均有良好吸附除砷能力,磷酸根、硅酸根、碳酸根等阴离子对除砷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余共存阴、阳离子及天然有机物在中性水环境中对除砷效果影响不大;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描述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As(V)的过程(R2=0.997),而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As(Ⅲ)的吸附过程(R2=0.989),对As(V)与As(Ⅲ)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227mg·g-1和312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ξ电位 吸附容量
下载PDF
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去除五价锑性能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徐伟 刘锐平 +1 位作者 久辉 彭若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0-275,共6页
对比研究了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羟基氧化铁(FeOOH)和二氧化锰(MnO2)吸附去除五价锑(Sb(V))的性能.结果表明FMBO对Sb(V)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在pH=5.0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05mmol.g-1,略高于FeOOH(0.82mmol.g-1)及远高于MnO2(0.... 对比研究了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羟基氧化铁(FeOOH)和二氧化锰(MnO2)吸附去除五价锑(Sb(V))的性能.结果表明FMBO对Sb(V)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在pH=5.0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05mmol.g-1,略高于FeOOH(0.82mmol.g-1)及远高于MnO2(0.43mmol.g-1);采用Freundlich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Sb(V)在FMBO的吸附行为(R2=0.98).就吸附动力学而言,假二级动力学可很好地描述Sb(V)在FMBO(R2=0.93)和MnO2表面的吸附过程(R2=0.96),而Sb(V)在FeOOH表面的吸附过程可用Elovich模型拟合(R2=0.94).Sb(V)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磷酸盐显著抑制了Sb(V)的吸附,而硫酸盐和碳酸盐影响不大.提高体系离子强度可促进Sb(V)在FMBO表面的吸附,推断Sb(V)在FMBO表面形成内层络合物后被吸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五价锑 吸附 动力学模型 内层络合
原文传递
层状LiMnO_2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钟辉 周燕芳 许惠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9-453,共5页
层状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研究工作的新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主要阐述了具有层状和扭曲层状结构的m LiMnO2和o LiMnO2 的结构、电性能、合成和改性方法等方面的研... 层状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研究工作的新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主要阐述了具有层状和扭曲层状结构的m LiMnO2和o LiMnO2 的结构、电性能、合成和改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重点介绍了离子交换法合成层状LiMnO2 的原因和机理。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掺杂其它金属离子改性以提高循环性能是今后LiMnO2 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LIMNO2 正极材料 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改性 修饰 结构 制备 复合氧化物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兴泉 刘培松 +4 位作者 陈召勇 陈栋梁 张伯兰 李庆 于作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以Li2CO3为Li源,化学MnO2(CMD)和电化学MnO2(EMD)为Mn源,以乙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尖晶石,并采用XRD,BET,TEM和电化学测试对... 以Li2CO3为Li源,化学MnO2(CMD)和电化学MnO2(EMD)为Mn源,以乙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尖晶石,并采用XRD,BET,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750℃制备的样品呈良好的尖晶石结构,比表面积分别为4.8m2/g和 2.8m2/g,产物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 200nm.在0.4mA/cm2(0.2~0.5C)和3.0~4.35V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大于110mAh/g,效率大于90%,并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可逆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材料比表面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固相反应 锂离子电池 复合氧化物 尖晶石 合成
下载PDF
“负热膨胀”氧化物材料ZrW_2O_8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7
作者 沈容 王聪 王天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89-1094,共6页
在0.5~1050K温度区间,ZrW2O8具有强烈的各向同性“负热膨胀”(NTE)效应,其负热膨胀可由骨架结构中存在低能刚性单元模型(RUMs)来解释.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对ZrW2O8负热膨胀特性及其负热膨胀机理的研究,并对其相变及相变机制做了综述.
关键词 氧化物材料 负热膨胀 ZRW2O8 骨架结构 复合氧化物 低能刚性单元模型 热性质 相变
下载PDF
层状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钟辉 许惠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23-1127,MJ02,共6页
用共沉淀法于 85 0℃在空气中煅烧 2 4h合成出层状LiNi0 .5Mn0 .5O2 正极材料 ,并用XRD ,SEM ,粒度分析和电性能测试考察了所得材料组成、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本层状LiNi0 .5Mn0 .5O2 正极材料具有α NaFeO2 结构 ,六方晶系 ,R3m... 用共沉淀法于 85 0℃在空气中煅烧 2 4h合成出层状LiNi0 .5Mn0 .5O2 正极材料 ,并用XRD ,SEM ,粒度分析和电性能测试考察了所得材料组成、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本层状LiNi0 .5Mn0 .5O2 正极材料具有α NaFeO2 结构 ,六方晶系 ,R3m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a =0 2 897nm ,c =1 43 1nm .当材料分别在在 2 8~ 4 2 ,2 8~ 4 4,2 8~ 4 7V间进行充放电时 ,其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 14 5 ,15 3 ,195mAh·g-1,且随着充放电电压升高 ,材料的首次放电不可逆容量增大 ,循环稳定性减弱 .该材料显示出层状LiNiO2 正极材料的充放电特性 ,在 2 0次充放电循环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结构 锂镍复合氧化物 正极材料 合成 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铁锰复合氧化物/壳聚糖珠:一种环境友好型除磷吸附剂 被引量:24
9
作者 付军 范芳 +1 位作者 李海宁 张高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82-4890,共9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型除磷基吸附剂——铁锰复合氧化物/壳聚糖珠(FMCB),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磷吸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剂为多孔纤维结构,比表面积为248 m^2·g^(-1),孔容为0.37 m^3·g^(-1)....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型除磷基吸附剂——铁锰复合氧化物/壳聚糖珠(FMCB),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磷吸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剂为多孔纤维结构,比表面积为248 m^2·g^(-1),孔容为0.37 m^3·g^(-1).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MCB对磷的吸附容量远高于纯的壳聚糖颗粒,且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FMCB对磷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3.3 mg·g^(-1)(pH 7.0);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FMCB对磷吸附的动力学实验数据;溶液pH对磷的吸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大,磷的吸附量逐渐降低;共存的Ca^(2+)和Mg^(2+)对磷吸附略有促进,而共存阴离子对磷吸附具有抑制作用,影响大小顺序为:SiO_3^(2-)>CO_3^(2-)>SO_4^(2-)≥Cl^-.吸附磷后的FMCB可用NaOH溶液进行脱附再生,并可重复使用.在进水磷初始浓度为3 mg·L^(-1)条件下,吸附达到穿透时(出水磷浓度达0.5 mg·L^(-1)),可处理约800个柱体积的模拟含磷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壳聚糖珠 吸附 废水
原文传递
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的吸附除磷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海宁 陈静 +3 位作者 李秋梅 凤翔 王卓 张高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0-886,共7页
利用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制备了一种用于污水除磷的新型颗粒状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与磷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颗粒表面凹凸不平且多孔,BET比表面积由0.06增至2.52 m2·g^-1.磷吸附实验结... 利用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制备了一种用于污水除磷的新型颗粒状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与磷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颗粒表面凹凸不平且多孔,BET比表面积由0.06增至2.52 m2·g^-1.磷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对磷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最大吸附容量为1.01-1.23 mg·g^-1,优于多数文献报道的负载改性砂颗粒吸附剂;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推测磷在包覆海砂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溶液p H对磷吸附有一定影响,离子强度则影响不大;共存阴离子对磷吸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i O23^-〉CO3^2-〉F^-〉SO4^2-〉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吸附剂 复合氧化物 海砂 包覆
原文传递
整体式Mn-Fe/ZrO_2-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在低温NH_3-SCR反应中的性能 被引量:20
11
作者 林涛 徐海迪 +3 位作者 李伟 张秋林 龚茂初 陈耀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40-2246,共7页
以锆钛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整体式Mn基催化剂并研究其在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中的性能;用BET、XRD、储氧量(OSC)、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以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相比,以ZrO2-TiO... 以锆钛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整体式Mn基催化剂并研究其在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中的性能;用BET、XRD、储氧量(OSC)、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以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相比,以ZrO2-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更稳定的晶相结构和较多的储氧量,并具有较强的低温氧化性能和较高的表面Mn含量,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在700℃焙烧后,Mn-Fe/ZrO2-TiO2在高空速55000 h-1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起燃温度(182℃)和NO的转化率(78%),并具有较强的抗水性能,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NH3-SCR反应 复合氧化物 氧化物 整体式催化剂
下载PDF
铁锰复合氧化物对As(Ⅲ)、As(Ⅴ)的吸附研究及其在沼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彭昌军 姜秀丽 +3 位作者 计红芳 王远鹏 欧阳通 李清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48-1855,共8页
研究了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吸附去除As(Ⅲ)、As(Ⅴ)的性能。结果表明FMBO对As(Ⅲ)、As(Ⅴ)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11.10、71.40 mg·g-1。As(Ⅲ)和As(Ⅴ)是通过与FMBO表面的Fe—OH基团进行交换并形成内层络合物... 研究了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吸附去除As(Ⅲ)、As(Ⅴ)的性能。结果表明FMBO对As(Ⅲ)、As(Ⅴ)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11.10、71.40 mg·g-1。As(Ⅲ)和As(Ⅴ)是通过与FMBO表面的Fe—OH基团进行交换并形成内层络合物的形式被FMBO吸附,且As(Ⅲ)的吸附是吸附和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沼液中共存离子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有不同的影响。Zn2+能够增加FMBO对As(Ⅲ)、As(Ⅴ)的吸附量,且增加幅度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磷酸根对As(Ⅲ)、As(Ⅴ)的吸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磷与砷的分子摩尔比为1时,FMBO对As(Ⅲ)、As(Ⅴ)的吸附量分别降低了34.70%、31.50%;但是有机物(腐殖酸、动物蛋白及尿素)对FMBO吸附As(Ⅲ)、As(Ⅴ)的影响不大。利用FMBO对实际沼液中的砷进行吸附,结果表明砷的去除率平均达到65%左右,使吸附后某些沼液中砷的浓度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和地表水排放标准。因此,将FMBO用于砷污染的沼液及水体的治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吸附 氧化 沼液
下载PDF
新型铬锰复合氧化物低温选择性催化氨还原NOx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志航 李雪辉 +4 位作者 高翔 江燕斌 吕扬效 王芙蓉 王乐夫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共3页
采用柠檬酸法合成了一系列铬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相态,并考察了铬锰摩尔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有氧条件下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其中Cr(0... 采用柠檬酸法合成了一系列铬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相态,并考察了铬锰摩尔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有氧条件下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其中Cr(0.4)-MnOx催化剂具有最佳低温催化活性,在空速30000h-1和120℃条件下,NOx转化率达98.5%,N2选择性达100%.在MnOx中添加Cr后形成了CrMn1.5O4晶相,该相态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低温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氧化物
下载PDF
Fe掺杂对MnO_x催化剂结构性质及低温SCR反应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钟标城 周广英 +5 位作者 王文辉 付名利 吴军良 陈礼敏 黄碧纯 叶代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91-2101,共11页
采用Fe对MnOx催化剂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活性进行改性,并通过N2吸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insituDRIFTS)重点探讨了Fe引入后催化剂结构性质的变化及对低温SCR反应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F... 采用Fe对MnOx催化剂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活性进行改性,并通过N2吸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insituDRIFTS)重点探讨了Fe引入后催化剂结构性质的变化及对低温SCR反应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Fe的掺杂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低温SCR性能,Fe/(Fe+Mn)物质的量比为0.3,400℃下焙烧而成的Fe(0.3)-MnOx(400)催化剂具有最佳的低温活性及N2选择性.铁锰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Fe掺杂后催化剂部分氧化物呈无定形结构,锰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催化剂的晶格氧量增加的同时其稳定性降低,具有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能.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insituDRIFTS)结果显示,Fe的添加增强了催化剂吸附NH3的活化脱氢能力,使得反应中NO的吸附态主要呈现为具有较高活性的亚硝酰基(NO-)构型,促进了吸附物种在催化剂颗粒表面产生快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NOx的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SCR 复合氧化物 吸附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 反应机制
原文传递
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希敏 王先友 +1 位作者 易四勇 曹俊琪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7-821,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Ni0.8Co0.1Mn0.1(OH)2,利用前驱体与LiOH·H2O的高温固相反应得到高振实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2.3~2.5g/cm3).初步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 采用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Ni0.8Co0.1Mn0.1(OH)2,利用前驱体与LiOH·H2O的高温固相反应得到高振实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2.3~2.5g/cm3).初步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G)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750℃、氧气气氛下合成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RD分析可知该材料为典型的六方晶系α-NaFeO2结构;SEM测试发现产物粒子是由500~800nm的一次小晶粒堆积形成的二次类球形粒子.电化学测试表明,其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68.6mA·h/g和90.5%,20次循环后容量为161.7mA·h/g,保持率达到95.9%,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镍钴复合氧化物 层状结构 共沉淀法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_4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常晓燕 王志兴 +4 位作者 李新海 匡琼 彭文杰 郭华军 张云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49-1252,共4页
对反应物与中间产物进行球磨,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在600℃和800℃合成了掺碳的橄榄石型LiMnPO4.通过XRD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采用S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电化学手段测试样品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对反应物球磨24h、中间产物球磨12... 对反应物与中间产物进行球磨,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在600℃和800℃合成了掺碳的橄榄石型LiMnPO4.通过XRD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采用S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电化学手段测试样品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对反应物球磨24h、中间产物球磨12h的条件下,在600℃烧结的样品含有杂相和烧结密实的大块状物.而在800℃下烧结可形成纯橄榄石结构的LiMnPO4,但颗粒较大.上述两种样品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它们难以充放电.而在反应物球磨36h、中间产物球磨24h的条件下,600℃烧结得到物相较纯,样品的粒径小且均匀,约100~200nm,首次放电容量接近100mAh·g-1.本研究表明,反应物或中间产物的混合程度以及烧结温度的选择是获得具有可逆充放电性能的纯橄榄石结构LiMnPO4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橄榄石结构 复合氧化物 合成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Mg_(0.5)Mn_(1.5)O_4的合成及对Li^+的离子交换选择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殿权 张凤宝 +1 位作者 张国亮 刘亦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26-1130,共5页
The ion-exchanger LiMg0.5Mn1.5O4 of spinel type was prepared by the common precipitation/heated crystallization method, and was acid modified. Its properties of ion-exchange for alkali ions such as saturation capacity... The ion-exchanger LiMg0.5Mn1.5O4 of spinel type was prepared by the common precipitation/heated crystallization method, and was acid modified. Its properties of ion-exchange for alkali ions such as saturation capacity of exchang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pH titration curve have been determined. LiMg0.5Mn1.5O4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norganic ion-exchanger has better remembering and selectivity of ion exchange, and higher capacity of exchange for Li+, the capacity of exchange reaches 32.39 mg·g-1 for 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镁复合氧化物 合成 锂离子 离子交换选择性 锂离子筛
下载PDF
助剂对Cu-Mn复合氧化物整体式催化剂催化低浓度甲烷燃烧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佳瑾 李建伟 +2 位作者 朱吉钦 王越 陈标华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0-1386,共7页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COR)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Mn-O/Al2O3/COR,Cu-Mn-Ce-O/Al2O3/COR,Cu-Mn-Zr-O/Al2O3/COR,Cu-Mn-La-O/Al2O3/COR和Cu-Mn-Ce-Zr-O/Al2O3/COR5种Cu-Mn复合氧化物整体式催化剂,用于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反应,并运用X射...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COR)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Mn-O/Al2O3/COR,Cu-Mn-Ce-O/Al2O3/COR,Cu-Mn-Zr-O/Al2O3/COR,Cu-Mn-La-O/Al2O3/COR和Cu-Mn-Ce-Zr-O/Al2O3/COR5种Cu-Mn复合氧化物整体式催化剂,用于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反应,并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H2程序升温还原及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助剂CeO2,ZrO2,La2O3和CeO2-ZrO2对Cu-Mn复合氧化物整体式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添加不仅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各活性组分的分散和表面氧浓度的增加,从而可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能力,而且对催化剂的孔结构分布也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催化剂上反应-扩散耦合行为的匹配;同时,助剂的添加较大幅度地提高了Cu-Mn-O/Al2O3/COR催化剂的活性(尤其是低温催化活性),其中以ZrO2为助剂制备的Cu-Mn-Zr-O/Al2O3/COR整体式催化剂性能最佳,在570?C和20000h-1高空速条件下,可使甲烷转化率达到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稀土金属氧化物 整体式催化剂 甲烷 催化燃烧
下载PDF
在CeO_2-ZrO2中加入La_2O_3对改善单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蒋平平 卢冠忠 +4 位作者 郭杨龙 郭耘 王筠松 张顺海 王幸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90-1396,共7页
浸渍法制备了CeO2鄄ZrO2鄄La2O3复合氧化物,用XRD、热分析(TG鄄DTA,DSC)、BET表面积、H2鄄TPR等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La2O3的加入对CeO2鄄ZrO2和单钯Pd/CeO2鄄ZrO2/γ鄄Al2O3/蜂窝陶瓷催化剂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eO2... 浸渍法制备了CeO2鄄ZrO2鄄La2O3复合氧化物,用XRD、热分析(TG鄄DTA,DSC)、BET表面积、H2鄄TPR等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La2O3的加入对CeO2鄄ZrO2和单钯Pd/CeO2鄄ZrO2/γ鄄Al2O3/蜂窝陶瓷催化剂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eO2鄄ZrO2鄄La2O3中,La的存在能促进CeO2鄄ZrO2固溶体的还原,提高贮氧能力;在Pd/CeO2鄄ZrO2/γ鄄Al2O3中加入La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耐热稳定性,阻止γ鄄Al2O3在高温下的晶相转变,进一步稳定Al2O3的结构,保持其高的表面积。在贵金属Pd的负载量为1g·L-1的条件下,测定了Pd/CeO2鄄ZrO2鄄La2O3/γ鄄Al2O3/蜂窝陶瓷催化剂对CO、C3H8和NOx的三效催化净化活性。结果表明,在Pd/CeO2鄄ZrO2/Al2O3/蜂窝陶瓷催化剂中加入La2O3后,能明显地改善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三效催化性能,经1000℃老化10h后,CO、C3H8和NOx净化的起燃温度(T50)分别为330℃、350℃和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效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 浸渍法 制备 催化性能 表面积 汽车排气污染 净化
下载PDF
新型铁铜锰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As(Ⅲ)吸附行为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建燕 张传巧 +1 位作者 陈静 张高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75-2585,共11页
以壳聚糖为黏合剂,采用包覆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颗粒状铁铜锰复合氧化物(GFCM). GFCM吸附剂为不完全球状,直径0.7~1.0 mm,可以有效地将As(Ⅲ)氧化成As(V),并对形成的As(V)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GFCM对As(Ⅲ)的最大吸附容量(pH 7... 以壳聚糖为黏合剂,采用包覆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颗粒状铁铜锰复合氧化物(GFCM). GFCM吸附剂为不完全球状,直径0.7~1.0 mm,可以有效地将As(Ⅲ)氧化成As(V),并对形成的As(V)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GFCM对As(Ⅲ)的最大吸附容量(pH 7.0)为56.5 mg·g^-1,显著优于目前已报道的多数颗粒状除砷吸附剂.溶液pH在5.0~9.0范围内, GFCM对As(Ⅲ)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离子强度则对砷吸附效果影响较小.共存阴离子对As(Ⅲ)吸附具有抑制作用,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O4^3-> SiO3^2-> CO3^2-> Cl^-> SO4^2-.吸附As(Ⅲ)后的GFCM可用NaOH溶液进行有效脱附再生,可重复使用.在As(Ⅲ)的去除过程中,吸附剂中锰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氧化As(Ⅲ),铁氧化物与铜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吸附As(Ⅲ)与氧化形成的As(V),且铜氧化物有助于增强GFCM的砷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吸附剂 铁铜复合氧化物 As(Ⅲ) 吸附 氧化 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