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工业固废制备氧化铁红及其在陶瓷黑色料中的应用
1
作者 段宁 彭绍鑫 +2 位作者 陆成龙 张银凤 张帆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32-4544,共13页
钛工业固废中的富铁尾泥因常年堆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实现富铁尾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本研究通过酸浸-除杂-氧化-煅烧工艺路径,利用其中铁资源生产的氧化铁红作为铁源,制备铁铬尖晶石并将其应用在黑色陶瓷。考察了初始Fe^(2+)浓... 钛工业固废中的富铁尾泥因常年堆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实现富铁尾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本研究通过酸浸-除杂-氧化-煅烧工艺路径,利用其中铁资源生产的氧化铁红作为铁源,制备铁铬尖晶石并将其应用在黑色陶瓷。考察了初始Fe^(2+)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及氧化温度对氧化铁黄晶种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探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氧化铁红、氧化铁红形成铁铬尖晶石及黑色陶瓷发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富铁尾泥酸浸提纯后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在Fe^(2+)浓度为0.4 mol/L、反应物摩尔比为2.2∶1、氧化温度为35℃的条件下,所得的氧化铁黄晶种在750℃煅烧温度下制备出纯度为98.875%、平均粒径为2.973μm、圆棒状、结晶度高的氧化铁红。以此为原料,在1280℃煅烧制备得到的铁铬尖晶石在黑色陶瓷色板发黑效果最好,色度值L^(*)为37.35,与标样相比仅相差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钛 工业固废 氧化 尖晶石 黑色陶瓷色料 空气氧化法
下载PDF
铁铬尖晶石结构微变对弹性常数的影响
2
作者 李美玲 孙凤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95-1798,共4页
根据第一原理,运用密度泛函(DFT)赝势平面波方法(PWP)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结构微变下的三种铁铬尖晶石晶体模型的晶格结构、弹性及电子特性,并将所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晶格常数、体模量和切变模量与得到的... 根据第一原理,运用密度泛函(DFT)赝势平面波方法(PWP)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结构微变下的三种铁铬尖晶石晶体模型的晶格结构、弹性及电子特性,并将所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晶格常数、体模量和切变模量与得到的实验值符合很好.研究结果显示,结构微变使铁铬尖晶石的体模量减小;随着氧原子位置u增大,杨氏模量明显增大,切变模量和泊松比显著减小.通过对微变结构的铁铬尖晶石电子特性诸如态密度,最近邻铁、铬阳离子与氧离子键长及集居数的分析发现,Fe,Cr两种阳离子间电子交换作用是影响铁铬尖晶石结构弹性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结构微变 弹性性质 电子性质 第一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