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核细胞中铁硫簇的组装机制及相关铁硫蛋白疾病 被引量:7
1
作者 杜璟 李艳纯 +2 位作者 任雪营 谭国强 吕建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323-1333,共11页
铁硫簇是一类古老而功能众多的蛋白质辅基,在细胞中参与电子传递过程、酶促反应及感知内环境的变化而调节基因的表达等。虽然铁硫簇的组成元素和结构都较为简单,但是铁硫簇的组装是需多种组装蛋白参与、有序进行的催化反应。直至近几年... 铁硫簇是一类古老而功能众多的蛋白质辅基,在细胞中参与电子传递过程、酶促反应及感知内环境的变化而调节基因的表达等。虽然铁硫簇的组成元素和结构都较为简单,但是铁硫簇的组装是需多种组装蛋白参与、有序进行的催化反应。直至近几年,人们才逐渐阐明了在生命体中铁硫簇是如何组装并结合到未成熟的铁硫蛋白中的。如果线粒体中铁硫簇组装及转运过程发生障碍,将严重影响细胞内铁的稳态及铁硫蛋白的功能,由此可见,线粒体中铁硫簇的组装功能使得线粒体成为细胞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细胞器。该文重点概述了近十年来真核生物中铁硫簇组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阐述线粒体铁硫簇组装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组装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簇 硫蛋白 调节 硫蛋白病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铁与群体感应系统的调节 被引量:3
2
作者 卫阳 张亚妮 段康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832,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铜绿假单胞菌铁调节机理及其与群体感应系统之间的调节关系。方法汇总实验室有关铁调节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利用不同来源或状态的铁源,在各种... 目的分析总结铜绿假单胞菌铁调节机理及其与群体感应系统之间的调节关系。方法汇总实验室有关铁调节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利用不同来源或状态的铁源,在各种铁吸收途径中以铁载体介导途径尤为重要。Fur蛋白作为调节中心,与小RNA和ECF sigma因子共同对铁平衡进行精巧调节,而铁调节和群体感应系统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着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中铁和群体感应系统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全局性网络,调节菌体毒性因子的表达等多种生理过程,影响着细菌感染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 调节 毒性因子 信号分子 吸收调节 小RNA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铁代谢及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鲍美霜 王洁 《右江医学》 2021年第7期549-553,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难题,影响全世界超过10%的人口[1],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不足和铁的缺乏是发生肾性贫血的两大基石。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难题,影响全世界超过10%的人口[1],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不足和铁的缺乏是发生肾性贫血的两大基石。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治疗肾性贫血是有效的,然而,高剂量的rHuEPO可能增加患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铁对红细胞生成至关重要,缺铁性贫血是磷酸性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有效刺激剂,贫血可刺激人类骨骼中FGF23 mRNA的产生,而FGF23升高与CKD患者死亡的概率增加了6倍以上有关,CKD患者的铁利用率管理可能会转化为矿物质代谢的可调节结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代谢 调节 肾性贫血 治疗
下载PDF
多参数分析方法在老年慢性病贫血患者中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雷 何清 薛军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分析方法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性贫血(ACD)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生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IDA和ACD二组患者的铁参数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血清铁蛋白(SF)... 目的探讨多参数分析方法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性贫血(ACD)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生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IDA和ACD二组患者的铁参数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血清铁蛋白(S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以及炎性指标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β(TNF-13)和C反应蛋白(CRP)和铁调素(Hepcidin)血清含量。结果在IDA和ACD鉴别诊断中,铁参数中的SF(98.6比6.0,P=0)和STfR/logSF(13.1±4.4比27.6±16.5,P=0.002)有临床鉴别诊断价值;二组贫血患者炎性因子皆增高,只有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论在IDA和ACD单病种诊断还是在二者鉴别诊断中,Hepcidin(144.6±1.9比86.5士3.1,P〈0.05)都有临床鉴别诊断价值。相关性分析显示,sTfR/logSF与SI呈负相关(P=0.002),与TIBC和TRF呈正相关,而与炎性指标无显著性相关;Hepcidin与炎性因子IL-6、TNF-β呈正相关,与sI呈负相关,sTfR/logSF与Hepcidin之间也具有正相关性(r=0.376,P=0.005)。结论多参数分析方法可对老年性ACD作出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贫血 调节蛋白质类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金属离子代谢平衡失调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病机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保路 万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6-763,共8页
研究表明,脑内金属离子代谢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但其机理尚需深入探讨.结合本实验室研究结果,作者对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氧化应激,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β-淀粉样蛋白、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铁调节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以... 研究表明,脑内金属离子代谢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但其机理尚需深入探讨.结合本实验室研究结果,作者对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氧化应激,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β-淀粉样蛋白、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铁调节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以及天然抗氧化剂通过调节金属离子代谢平衡缓解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和保护细胞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铁、铜等金属离子缺乏可能主要与AD早期关系密切,而铁、铜等金属离子过载可能主要与AD后期损伤关系密切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金属离子代谢失衡 氧化应激 β-淀粉样蛋白(Aβ) Β-淀粉样蛋白前体 蛋白和转蛋白受体 调节蛋白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 天然抗氧化剂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并贫血患者铁调节素、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佳涛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480-481,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研究[1]发现,CHF可引起贫血,进而加重心力衰竭,贫血是CHF患者死亡率和住院率的一项独立预测指标[2]。CHF患者贫血的机制极其复杂,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研究[1]发现,CHF可引起贫血,进而加重心力衰竭,贫血是CHF患者死亡率和住院率的一项独立预测指标[2]。CHF患者贫血的机制极其复杂,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拟观察CHF患者血清铁调节素(Hepcidin)、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调节 血清转蛋白受体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抗原交叉性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顾宏伟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7-671,共5页
分别以含铁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培养 4株兔多杀性巴氏杆菌JS、C5 1 2、C5 1 3及C5 1 17株 ,用刚果红结合试验初步分析铁调节外膜蛋白 (IROMPs)表达情况 ,同时破碎菌体 ,提取外膜蛋白 ,经SDS PAGE比较这 4株细菌在正常培养条件、富铁培养... 分别以含铁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培养 4株兔多杀性巴氏杆菌JS、C5 1 2、C5 1 3及C5 1 17株 ,用刚果红结合试验初步分析铁调节外膜蛋白 (IROMPs)表达情况 ,同时破碎菌体 ,提取外膜蛋白 ,经SDS PAGE比较这 4株细菌在正常培养条件、富铁培养条件及限铁培养条件时外膜蛋白的表达差异 ,结果表明 :限铁培养时 ,细菌表现出对刚果红染料较强结合性 ,且这 4株巴氏杆菌均表达数种高分子量的IROMPs,主要有 14 7kD、135kD、99kD、94kD、82kD及 72kD蛋白带 ,4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正常或富铁条件培养时均不表达上述条带。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正常条件培养的全菌 (C5 1 17株 )抗血清中不含有针对IROMPs的抗体 ,限铁培养的C5 1 17株IROMPs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并且能与JS、C5 1 2及C5 1 3株的IROMPs发生抗原交叉性反应。同时用间接ELISA检测C5 1 17株 3种IROMP(99kD、94kD和 87 6kD)的交叉抗体效价 ,结果这 3种抗血清均与其它 3株的产生较高的交叉抗体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 调节外膜蛋白 交叉抗原性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贫血患者铁调节素、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和降钙素原水平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春陵 杨冬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992-5993,共2页
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可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危险^[1]。传统观念认为COPD患者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但临床观察却发现有一部分COPD患者存在慢性贫血,长期出现营养不良表现,尤其是老年COPD患者^[2],而导致贫... 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可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危险^[1]。传统观念认为COPD患者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但临床观察却发现有一部分COPD患者存在慢性贫血,长期出现营养不良表现,尤其是老年COPD患者^[2],而导致贫血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拟观察COPD稳定期患者铁调节素(hepcidin)、血清转铁蛋白受体(TfR)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以探讨老年COPD稳定期并贫血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贫血 调节 蛋白受体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的小鼠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顾宏伟 陆承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本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比较了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的免疫原性及分析交叉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正常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增殖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2和C51-3,采用Sarcosyl沉淀—超离法提取IROMPs和OM... 【目的】本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比较了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的免疫原性及分析交叉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正常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增殖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2和C51-3,采用Sarcosyl沉淀—超离法提取IROMPs和OMPs,并用SDS-PAGE比较两株之间的差异,同时用正常培养基增殖该菌制备灭活全菌抗原。免疫原性分析,将清洁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5只/组,以C51-12株的全菌、IROMPs和OMPs作抗原分别免疫,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相应抗体动态变化;免疫保护试验,分别采集经4次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作1﹕10稀释腹腔注射小鼠,每组6只,18h后用C51-12和C51-3分别攻毒,比较上述抗血清所提供的交叉免疫保护力。【结果】前21d,抗体滴度以全菌免疫组抗体滴度较高,随后IROMPs免疫组反超。最终抗体滴度:IROMPs组>OMPs组>全菌组。被动免疫时全菌抗血清和OMPs抗血清能够抵抗C51-12株攻毒,但对C51-3株提供的保护力较差;C51-12株攻毒,IROMPs抗血清组能够全部保护,C51-3株攻毒,5/6获得保护。【结论】IROMPs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为进一步研究交叉保护因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家兔 免疫原性 调节外膜蛋白
下载PDF
缺铁大鼠肠道黏膜铁调节蛋白-2和转铁蛋白受体mRNA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汤有才 刘玉峰 +2 位作者 左文丽 贾国存 廖清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 了解缺铁对大鼠肠道黏膜铁调节蛋白 2和转铁蛋白受体 (Tf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缺铁动物模型。根据血清铁 (SI)、血清铁蛋白 (SF)、Hb结果分隐性、轻度、中度贫血 3个实验组 ,设正常对照组。取各组缺铁大鼠小块十二... 目的 了解缺铁对大鼠肠道黏膜铁调节蛋白 2和转铁蛋白受体 (Tf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缺铁动物模型。根据血清铁 (SI)、血清铁蛋白 (SF)、Hb结果分隐性、轻度、中度贫血 3个实验组 ,设正常对照组。取各组缺铁大鼠小块十二指肠黏膜组织 ,研磨后常规提取RNA备用。按照 5′端相同 ,3′端互补的原则 ,根据NCBIGeneBank中IRPs 2和TfR蛋白受体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 ,以 β actin为内参对照 ,做RT PCR。结果 随着缺铁程度加重 ,十二指肠黏膜中IRP2mRNA表达增加。中、轻度贫血组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度贫血组高于隐性贫血组 (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 ,而相邻两组间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TfRmRNA表达与IRP2mRNA有相似现象 ,随着缺铁加重表达增加 ,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试验组之间比较均有差异 (P <0 .0 5 )。IRP2mRNA和TfRmRNA具有显著正相关 (r=0 .80 2 P <0 .0 1)。结论 IRP2在转录后水平通过调控TfRmRNA表达影响肠道铁的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调节蛋白-2 蛋白 蛋白受体
下载PDF
禽源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核心基因的检测及其irp2和int基因同源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冀辉 邵长胜 +5 位作者 涂健 黄博言 邵颖 周秀红 汪雪雁 祁克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2-2029,共8页
【目的】为了提高禽源大肠杆菌中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的检测效率,了解高分子量铁调节蛋白2基因(irp2)和整合酶基因(int)在不同株禽源HPI+大肠杆菌间的同源性,进一步揭示禽源大肠杆菌HPI的转移规律。【方法】利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 【目的】为了提高禽源大肠杆菌中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的检测效率,了解高分子量铁调节蛋白2基因(irp2)和整合酶基因(int)在不同株禽源HPI+大肠杆菌间的同源性,进一步揭示禽源大肠杆菌HPI的转移规律。【方法】利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建立针对HPI核心基因irp2和fyuA的双重PCR,运用双重PCR方法检测禽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并对检出的7株HPI阳性(HPI+)大肠杆菌进行irp2和int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同时结合这7株大肠杆菌的ERIC-PCR分析结果,对比分析int基因的分布特点。【结果】结果显示,新建立的双重PCR能特异性扩增出HPI核心基因;ERIC-PCR分析显示,HPI+大肠杆菌间差异均大于5%;HPI+大肠杆菌irp2基因高度保守(同源性大于99%),而int基因虽然都位于asn-tRNA位点,但基因序列在部分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建立了一种可以用于HPI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双重PCR方法,并推测区域外同源重组可能是HPI基因在大肠杆菌间水平转移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源大肠杆菌 强毒力岛 高分子量调节蛋白2基因 整合酶基因 同源性分析
原文传递
星形胶质细胞铁代谢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佳帅 崔炎格 +5 位作者 杨文静 关鹏 宋艺鸣 左媛媛 常彦忠 于鹏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6-1214,共9页
脑铁累积及其诱导的氧化应激加剧了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发生发展。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区域异质性,PD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相关性。该文概述了星形胶质细胞,黑质铁代谢,以及星形胶质细胞铁... 脑铁累积及其诱导的氧化应激加剧了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发生发展。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区域异质性,PD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相关性。该文概述了星形胶质细胞,黑质铁代谢,以及星形胶质细胞铁代谢相关分子铁调节蛋白、铁调素和铜蓝蛋白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希望能为今后深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铁代谢、相关分子在PD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调节蛋白 调素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肝癌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的表达及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亚平 李姣 +3 位作者 吴文新 谭延伟 刘娜 史敏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观察肝癌慢性贫血患者血清中铁调节蛋白(hepcidin)、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铁参数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hepcidin与EPO、炎性因子IL-6、CRP相关性。方法试验分为健康对照组和肝癌贫血组,每组40... 目的观察肝癌慢性贫血患者血清中铁调节蛋白(hepcidin)、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铁参数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hepcidin与EPO、炎性因子IL-6、CRP相关性。方法试验分为健康对照组和肝癌贫血组,每组40例。应用血细胞分析仪LH750检测血常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epcidin、IL-6、EPO、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RF);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并对2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hepcidin[(14. 006±5. 991) ng/ml]比较,肝癌贫血组hepcidin[(16. 985±6. 750) ng/ml]表达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中EPO、IL-6、CRP、CF、TRF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1),血清铁明显下降(P <0. 01)。肝癌贫血组hepcidin与Hb、CRP、IL-6、SF、TRF、TIBC、SI、EPO均不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Hb(r=-0. 277,P=0. 084)、CRP(r=0. 126,P=0. 439)、IL-6(r=0. 169,P=0. 296)、SF(r=0. 263,P=0. 101)、TRF(r=0. 248,P=0. 123)、TIBC(r=0. 076,P=0. 643)、SI(r=-0. 211,P=0. 190)、EPO(r=0. 275,P=0. 086)。结论肝癌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EPO、IL-6及铁参数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EPO、IL-6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调节蛋白 白细胞介素-6 EPO CRP 参数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铁调节蛋白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凤丹 周道斌 +5 位作者 李淑兰 汪玄 张洁萍 段明辉 沈悌 武永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90-394,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人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对肝腺瘤细胞系Hep-3b细胞铁调节蛋白hepcidin表达的影响,及白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抑制作用。在Hep-3b细胞培养液中按10%终浓度加入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共培养后... 本研究探讨人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对肝腺瘤细胞系Hep-3b细胞铁调节蛋白hepcidin表达的影响,及白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抑制作用。在Hep-3b细胞培养液中按10%终浓度加入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共培养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半定量方法检测Hep-3b细胞hepcidin mRNA的表达水平。在上述培养体系中,加入人IL-6单克隆抗体或rhEPO观察hepcid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组hepcidin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缺铁性贫血组,这种升高作用能被IL-6单克隆抗体或rhEPO完全抑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短期随访中,规律治疗能稳定血红蛋白,降低患者血清对Hep-3b细胞hepcidin mRNA的影响。结论: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能促进肝腺瘤细胞系Hep-3b细胞hepcidin表达,这种促进作用可被人IL-6单克隆抗体拮抗,提示IL-6可能导致Hep-3b细胞hepcidin表达量升高,从而造成慢性病性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这种促进作用也能被rhEPO抑制,提示rhEPO可能对ACD有治疗作用。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短期随访中,血红蛋白水平稳定,患者血清对Hep-3b细胞hepcidin mRNA的影响减小,这表明治疗使病情稳定,改善了A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代谢 调节蛋白 慢性病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白介素-6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铁调节蛋白2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珊 王朝旭 +1 位作者 姜丽英 李丹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铁调节蛋白2(IRP2)mRNA及铁蛋白(Fn)mRNA和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表达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维生素A完全缺乏组;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铁及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喂养8周后... 目的探讨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铁调节蛋白2(IRP2)mRNA及铁蛋白(Fn)mRNA和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表达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维生素A完全缺乏组;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铁及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喂养8周后,麻醉处死大鼠,取组织和血清,进行相关指标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与对照组(1.50±0.41)μmol/L比较,维生素A完全缺乏大鼠血清维生素A(0.22±0.26)μ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维生素A完全缺乏组大鼠血清铁(2.26±0.72)μg/mL明显降低;维生素A完全缺乏组大鼠肝脏IRP2、TfR表达水平分别为(1.53±0.18)、(0.62±0.06)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FnmRNA(0.52±0.0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缺乏通过改变IRP2表达、IRP-RNA结合活性,在转录后水平改变TfR和Fn mRNA表达,影响铁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 代谢 调节蛋白 蛋白 蛋白受体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天麻止痫汤加减对癫痫患者GAL、IREG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鑫磊 唐强 +3 位作者 朱路文 李宏玉 宋琦 王丹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天麻止痫汤加减对癫痫患者甘丙肽(GAL)、铁调节转运体1(IRE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汤加减组和联合组各64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天麻止痫汤加减对癫痫患者甘丙肽(GAL)、铁调节转运体1(IRE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汤加减组和联合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癫痫治疗,汤加减组患者采用天麻止痫汤加减治疗,联合组在汤加减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癫痫发作情况、认知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水平、血浆GAL、神经肽(neuropeptide,NPY)水平、IREG1蛋白表达量、脑电活动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汤加减组相比,联合组癫痫发作次数、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BDNF、IGF-1、GADA水平、IREG1蛋白表达量、β频段相对功率、δ频段相对功率、θ频段相对功率降低(P<0.05)。与汤加减组相比,联合组认知功能评分、GAL、NPY水平、α频段相对功率升高(P<0.05)。与汤加减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天麻止痫汤加减可改善患者癫痫症状,改变脑电异常活动,抑制GAL、IREG1异常表达,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天麻止痫汤 癫痫 甘丙肽 调节转运体1
下载PDF
葡萄IRT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对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
17
作者 郑秋玲 王建萍 +6 位作者 肖慧琳 史圣朋 宁友峥 杜远鹏 管雪强 唐美玲 宋志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3-921,共9页
为揭示葡萄铁素吸收与转运的分子机制,明确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VvIRT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烟酿1号为材料,分离并克隆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IRT,分析IRT基因分布... 为揭示葡萄铁素吸收与转运的分子机制,明确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VvIRT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烟酿1号为材料,分离并克隆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IRT,分析IRT基因分布、结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保守基序等特征;设置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烟酿1号IRT基因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葡萄基因组中克隆得到10个VvIRT基因(VvIRT1~VvIRT10),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质均含有Fe^(2+)转运蛋白或锌/铁转运体(PF02535),属于典型的铁调节蛋白。VvIRT1、VvIRT2、VvIRT4、VvIRT5、VvIRT8等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碱性蛋白质,而其他5个蛋白质属于酸性蛋白质。VvIRT5蛋白和VvIRT8蛋白属于不稳定蛋白,其他8个蛋白为稳定蛋白。VvIRT7蛋白主要定位于液泡膜,其他蛋白质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VvIRT7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中的整体表达水平都是最高的,其次为VvIRT9和VvIRT6,而VvIRT1、VvIRT3、VvIRT5、VvIRT8和VvIRT10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均无表达。叶面喷施铁肥处理下,韧皮部中VvIRT7表达量和果实及韧皮部中VvIRT9表达量在花后35 d(幼果期)至70 d(转色期)明显增加,而在花后85 d(第2次膨大期)至115 d(成熟期),韧皮部和叶片中VvIRT7和VvIRT9表达量明显减少。因此,葡萄VvIRT基因对叶面喷施铁肥的响应特征与果实发育时期及器官类型密切相关,VvIRT7、VvIRT9基因编码蛋白质是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2个重要的铁调节转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调节转运蛋白 VvIRT基因
下载PDF
铁转运相关蛋白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转基因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雅雯 高莹 +2 位作者 孙菡聪 张皓云 王凤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鼠脊髓内铁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与铁稳态失衡的关联。方法选取h SOD1G93A转基因鼠(ALS鼠)和同窝野生型鼠(WT鼠),分别于生后70、95和122 d分离脊髓,每时间点每组各9只实验动物。Western blotting... 目的探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鼠脊髓内铁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与铁稳态失衡的关联。方法选取h SOD1G93A转基因鼠(ALS鼠)和同窝野生型鼠(WT鼠),分别于生后70、95和122 d分离脊髓,每时间点每组各9只实验动物。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内铁转运蛋白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铁转运蛋白-1(FPN1)及调节蛋白铁调节蛋白-1(IRP1)的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脊髓腰段前角内细胞共定位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WT鼠比较,各时间点ALS鼠脊髓内DMT1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70 d FPN1表达升高(P<0.05),95 d和122 d表达下降(P<0.01);95 d、122 d IRP1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显示,在70 d WT鼠和ALS鼠腰段脊髓中DMT1主要与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共表达。与WT组相比,95 d ALS鼠脊髓腰段前角神经元内DMT1免疫反应强,而FPN1荧光强度减弱。随疾病进展,DMT1、FPN1与反应性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增多。IRP1随疾病进展表达强度降低。结论随ALS病程进展,发病早期神经元铁转入增加,转出减少,反应性神经胶质细胞铁转运活性增强,参与局部铁稳态失衡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进行性丢失。IRP1表达降低,部分参与局部铁代谢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稳态 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 转运蛋白1 调节蛋白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SRSF2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蛋白1选择性剪接抑制铁死亡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
19
作者 华丹 周雪霞 +5 位作者 王虔 孙翠云 石翠娟 罗文君 蒋振东 于士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0-438,共9页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2(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2,SRSF2)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版本2(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2,GEPIA2...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2(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2,SRSF2)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版本2(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2,GEPIA2)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在线数据库,对收集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非肿瘤脑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SRSF2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运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靶向沉默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SRSF2基因,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CCK8法检测其沉默SRSF2的效果及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表达质粒pcDNA3.1(+)-SRSF2进行挽救实验;通过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铁离子和丙二醛的水平,以及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比值变化研究铁死亡活性;牛津纳米孔技术(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3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SRSF2沉默后诱导的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和差异选择性剪接(pre-mRNA alternative splicing,PMAS)变化。结果与非肿瘤脑组织相比,SRSF2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阳性细胞率达88.48%±4.60%,远超非肿瘤脑组织中的9.97%±4.57%;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经siRNA靶向沉默SRSF2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引入外源性SRSF2后增殖能力恢复;SRSF2 siRNA处理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内铁离子和丙二醛水平升高(P<0.05),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及谷胱甘肽途径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SRSF2沉默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铁死亡抑制蛋白1(ferroptosis suppressor protein 1,FSP1)发生显著的3′端PMAS改变。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SRSF2抑制铁死亡、促进增殖可能是通过调控FSP1 PMAS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选择性剪接 调节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铁调节转运体1 mRNA与耐药性癫痫 被引量:4
20
作者 柯贤军 郭珍立 +2 位作者 王学峰 席志芹 汪炳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观察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铁调节转运体1(IREG1)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首先用基因芯片进行差异基因表达的筛选,然后用RT-PCR从基因水平进行验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含... 目的观察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铁调节转运体1(IREG1)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首先用基因芯片进行差异基因表达的筛选,然后用RT-PCR从基因水平进行验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含有4097条人类全长基因的芯片扫描显示有142个基因表达有差异,37个基因表达下调,105个基因表达上调。目的IREG1 mRNA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中表达明显增加(P<0.05),Cy3和Cy5信号比值为2.75。RT-PCR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灰度值分别为2.6138,1.7708,变化趋势与芯片扫描结果相同。结论IREG1 mRNA可能参加了耐药性癫痫的形成,并在耐药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调节转运体1 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