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玲珑花岗岩中锆石的离子质谱U-Pb年龄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119
1
作者 苗来成 罗镇宽 +1 位作者 关康 黄佳展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8-206,共9页
胶东招掖玲珑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结果表明,玲珑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岩浆锆石年龄为150~160Ma之间),岩体中产有大量的中生代印支期继承锆石(200~250Ma)及少数前寒武纪继承锆石。大量印支... 胶东招掖玲珑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结果表明,玲珑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岩浆锆石年龄为150~160Ma之间),岩体中产有大量的中生代印支期继承锆石(200~250Ma)及少数前寒武纪继承锆石。大量印支期锆石的存在说明玲珑花岗岩是壳源成因的,其源岩主要是中酸性岩石,推测可能是印支期华北华南两地块碰撞形成的造山花岗岩,这否定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玲珑花岗岩主是胶东群变质岩重熔或交代-重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花岗岩 锆石 岩石成因 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分布 被引量:92
2
作者 邓军 王庆飞 +4 位作者 高帮飞 黄定华 杨立强 徐浩 周应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8-54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有机—无机多种能源矿产共存的盆地之一。有机矿产包括煤、油气、煤层气等,分布于盆地内部,无机矿产以铀矿为主,处于盆—山转换部位。盆地边缘的造山活动控制了内部基底变形,基底变形又制约了盖层构造格局的演化,而...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有机—无机多种能源矿产共存的盆地之一。有机矿产包括煤、油气、煤层气等,分布于盆地内部,无机矿产以铀矿为主,处于盆—山转换部位。盆地边缘的造山活动控制了内部基底变形,基底变形又制约了盖层构造格局的演化,而后者决定了盆内有机矿产的源、运、储过程,如烃源岩展布、煤级分布等。造山活动和盆地演化共同制约着砂岩型铀矿的产出,油气在水平挤压和上覆地层压实作用下自内而外、自下而上输运,而于周缘造山带形成的含铀中低温无机成矿热液,在重力作用下,沿渗透率较大的透水层自上而下向盆地内部输运,还原性油气与氧化性含铀热液在盆—山过渡处相遇,导致无机流体的关键性物理化学参数的转变,使铀元素沉淀富集。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成矿(藏)作用的发生具备各自成矿要素,且无机成矿和有机成藏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地质过程之间存在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演化 基底 中央古隆起 油气 古地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富集规律的比较 被引量:74
3
作者 魏永佩 王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5-392,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在纵向上,石油、煤和铀矿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二叠和奥陶系,天然气位于石油和铀矿的下方,并紧邻石炭-二叠系煤系的上下层位。在平面上,石油位于盆地中南部,铀矿位于盆...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在纵向上,石油、煤和铀矿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二叠和奥陶系,天然气位于石油和铀矿的下方,并紧邻石炭-二叠系煤系的上下层位。在平面上,石油位于盆地中南部,铀矿位于盆地边部(北部和西缘),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可采的煤炭位于盆地边部。在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期的古风化壳上形成的古岩溶和广泛分布的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分别控制了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分布,构造转折期和古气候控制了聚煤期,氧化-还原环境控制了铀矿的聚集。盆地多能源成矿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有商业价值的能源矿产聚集成藏的顺序依次为:煤→铀→气→油。伊陕斜坡是进行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理想地区;天环坳陷、西缘逆冲带可开展油-气-煤-铀矿的联合勘探;伊盟隆起、渭北挠褶带和晋西挠褶带可进行煤炭、煤层气和铀矿的协同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分布 成藏 对比 协同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柴北缘绿梁山地区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74
4
作者 袁桂邦 王惠初 +5 位作者 李惠民 郝国杰 辛后田 张宝华 王青海 田琪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绿梁山地区的辉长岩侵入到古生代滩间山群及超基性岩中 ,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显示出源幔特征。选自其中的锆石明显具岩浆型锆石特点 ,4个单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均为谐和年龄 ,2 0 6 Pb 2 38U表面年龄统计... 柴达木盆地北缘绿梁山地区的辉长岩侵入到古生代滩间山群及超基性岩中 ,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显示出源幔特征。选自其中的锆石明显具岩浆型锆石特点 ,4个单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均为谐和年龄 ,2 0 6 Pb 2 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 (496 .3± 6 .2 )Ma ,代表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 ,从而间接地否定了本区滩间山群的时代为晚奥陶世 -志留纪的认识。辉长岩与滩间山群是柴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岛弧的组成部分。此类岩体同位素地质年龄的确定对柴北缘榴辉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 同位素年龄 柴达木盆地 超基性岩 形成时代
下载PDF
闽浙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年代学 被引量:70
5
作者 李献华 王一先 +2 位作者 赵振华 陈多福 张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7-334,共8页
闽西北-浙西南的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是目前华夏地块出露的最老岩石。对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元素和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分析,其年龄为(1766±19)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和Nd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认为浙西南-闽... 闽西北-浙西南的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是目前华夏地块出露的最老岩石。对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元素和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分析,其年龄为(1766±19)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和Nd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认为浙西南-闽西北地区在1.77Ga前发生了广泛的板内玄武岩浆活动,华夏古陆很可能是在古元古代晚期由太古亩地壳再循环物质重熔结晶克拉通化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锆石 铅年龄 古元古代 离子探针
下载PDF
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2
6
作者 苏学斌 杜志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83,共5页
本文对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做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我国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生产现状,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与国外技术的比较,结合我国地浸铀资源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 本文对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做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我国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生产现状,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与国外技术的比较,结合我国地浸铀资源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浸出 发展
下载PDF
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0
7
作者 王润三 王焰 +2 位作者 李惠民 周鼎武 王居里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7-522,共6页
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的主体为一套蛇绿岩。从该地体顶部单元的岩石中分离出的锆石绝大部分为浑圆形或椭球形,少量为两端略圆化的四方柱状晶体;镜下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分选良好的典型沉积特征;其ZrO2/HfO2比值在45—57之间。结... 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的主体为一套蛇绿岩。从该地体顶部单元的岩石中分离出的锆石绝大部分为浑圆形或椭球形,少量为两端略圆化的四方柱状晶体;镜下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分选良好的典型沉积特征;其ZrO2/HfO2比值在45—57之间。结合岩石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测斜长石榴苏辉岩的原岩可能主要由来自洋岛的基性火山激浪沉积碎屑和洋底风化产生的粘土组成。所获锆石系单一来源的火山碎屑,故采用分组多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并依谐和图法,获得(440±18)Ma榆树沟蛇绿岩的形成年龄和(364±5)Ma的第一期(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变质年龄。该年龄值为确定古生代南天山洋的时、空展布,计算洋壳的俯冲速度,研究麻粒岩相蛇绿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同位素年龄 麻粒岩相 蛇绿岩 新疆
下载PDF
泉州辉长岩中单粒锆石U-Pb法定年——闽东南基性岩浆岩的起源 被引量:56
8
作者 李惠民 董传万 +1 位作者 徐夕生 周新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泉州辉长岩位于福建泉州市郊的桃花山和东岳山,又称桃花山辉长岩.它与福州官山、平潭莲花山、莆田岱前山等地的10余个橄长-辉长质小岩体构成断断续续分布的闽东南基性岩带,对该岩带的时代归属和成因认识,是我国东南沿海有争议而重要的... 泉州辉长岩位于福建泉州市郊的桃花山和东岳山,又称桃花山辉长岩.它与福州官山、平潭莲花山、莆田岱前山等地的10余个橄长-辉长质小岩体构成断断续续分布的闽东南基性岩带,对该岩带的时代归属和成因认识,是我国东南沿海有争议而重要的地质问题之一.作者选用单颗粒锆石U-Ph同位素测年法,对岩带中代表性岩体——桃花山辉长岩作精确定年,并论述其地质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辉长岩 同位素测年 岩浆岩
原文传递
上升热液浸取成矿过程中铀的迁移沉淀机制探讨——以希望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59
9
作者 胡瑞忠 金景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7-325,共9页
本文主要根据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希望铀矿床为例探讨了上升热液浸取成矿过程中铀的迁移沉淀机制。研究表明,虽然热液在上升过程中的氧化性逐渐增强,但是,铀源体中的四价铀在深部相对还原性热液作用下的氧化迁移(浸取)以及热液中的六... 本文主要根据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希望铀矿床为例探讨了上升热液浸取成矿过程中铀的迁移沉淀机制。研究表明,虽然热液在上升过程中的氧化性逐渐增强,但是,铀源体中的四价铀在深部相对还原性热液作用下的氧化迁移(浸取)以及热液中的六价铀在浅部相对氧化性条件下的还原沉淀(成矿)都是可能的。这主要取决于热液演化过程中∑CO_2的动态以及受其制约的热液中六价铀的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 成矿 迁移 沉淀
下载PDF
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铀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9
10
作者 宋金如 龚治湘 +1 位作者 罗明标 肖恺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65-272,共8页
本文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铀的酸度、吸附速率、吸附反应热焓吸附容量等性能,确定了吸附铀的最佳条件。并采用动态法(交换柱)处理了含铀废水,效果良好,铀的去除率在99.95%以上,排放液中铀的残余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0.0... 本文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铀的酸度、吸附速率、吸附反应热焓吸附容量等性能,确定了吸附铀的最佳条件。并采用动态法(交换柱)处理了含铀废水,效果良好,铀的去除率在99.95%以上,排放液中铀的残余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0.05mg/L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吸附 性能 废水
下载PDF
山西吕梁群和其主变质作用的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58
11
作者 于津海 王德滋 +1 位作者 王赐银 李惠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3-408,共6页
本文用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山西吕梁群的火山岩和宽坪村的花岗质混合片麻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吕梁群上部的双峰式火山岩喷发于大约2100Ma前,表明吕梁群形成于早元古代。而其主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晚期,即1806Ma左右。
关键词 铝石 年龄 变质作用 吕梁群
下载PDF
鄂西崆岭杂岩的组成、时代及地质演化 被引量:55
12
作者 马大铨 李志昌 肖志发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3-241,共9页
崆岭杂岩包括下部基底片麻岩和上部表壳岩两部分。作者采自下部的13个斜长角闪岩样品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3290±170Ma(2σ),加入4个伴生灰色片麻岩样品后等时线年龄变为3150±79Ma(2σ)。采自... 崆岭杂岩包括下部基底片麻岩和上部表壳岩两部分。作者采自下部的13个斜长角闪岩样品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3290±170Ma(2σ),加入4个伴生灰色片麻岩样品后等时线年龄变为3150±79Ma(2σ)。采自上部的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分别获得锆石U_Pb一致曲线年龄为2427±42Ma(2σ)和2031±4Ma(2σ)。基于这些新的数据和前人的工作成果,探讨了崆岭杂岩的形成和地质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崆岭杂岩 地质演化 杂岩
下载PDF
自然伽玛及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在沉积盆地古环境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13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金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对山东东营凹陷牛 38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自然伽玛和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的初步实验研究表明 ,在比较稳定的还原性古环境中 ,能谱测井中的铀 (U)含量和钍、铀含量比 (Th/U) ,能作为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指示参数 ,而伽玛总量则不然 .U及Th/... 对山东东营凹陷牛 38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自然伽玛和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的初步实验研究表明 ,在比较稳定的还原性古环境中 ,能谱测井中的铀 (U)含量和钍、铀含量比 (Th/U) ,能作为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指示参数 ,而伽玛总量则不然 .U及Th/U与有机碳含量 (co)存在良好相关性 ,在比较安静、还原性的古环境中 (有机碳含量大于 4 .0 %时 ) ,两参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而随着古环境的开放性及动荡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玛 自然伽玛能谱 测井曲线 古环境
下载PDF
庐山前震旦纪岩石中锆石U—Pb法定年与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8
14
作者 谢国刚 李均辉 +3 位作者 李武显 唐红峰 李惠民 周新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庐山前震旦系由星子群、双桥山群和筲箕洼一汉阳峰组地层构成。通过对庐山前震旦系中锆石U-Pb法定年测定,星子群的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U-Pb法定年结果是1 869±40Ma,由此表明星子群是晚元古代江南造山带的最古老结晶基底;筲箕洼-汉... 庐山前震旦系由星子群、双桥山群和筲箕洼一汉阳峰组地层构成。通过对庐山前震旦系中锆石U-Pb法定年测定,星子群的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U-Pb法定年结果是1 869±40Ma,由此表明星子群是晚元古代江南造山带的最古老结晶基底;筲箕洼-汉阳峰组中细碧岩和流纹岩的锆石U-Pb法定年结果,分别是917±36Ma和878±51Ma。它们在时代上与邻区登山群、井潭组、松木坞组和上墅组中细碧岩/玄武岩和流纹岩相当,是江南晚元古造山带的重要组成;侵入于星子群和双桥山群的辉绿岩岩墙群中的锆石U-Pb法定年结果是793±156Ma,它是上述造山带的最后岩浆活动的产物。此外,还讨论了"庐山飞来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前震旦纪 岩石 同位素定年
下载PDF
云南新平县双沟蛇绿岩U-Pb年代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53
15
作者 简平 汪啸风 +1 位作者 何龙清 王传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对滇西哀牢山双沟蛇绿岩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龙塘辉长岩锆石U-Pb下交点年龄为362±41Ma;双沟斜长花岗岩给出U-Pb年龄328±16Ma。这一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存在海西期蛇绿岩套,为解决古特提斯洋形成... 对滇西哀牢山双沟蛇绿岩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龙塘辉长岩锆石U-Pb下交点年龄为362±41Ma;双沟斜长花岗岩给出U-Pb年龄328±16Ma。这一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存在海西期蛇绿岩套,为解决古特提斯洋形成时代问题提供了新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年代学 云南
下载PDF
荒漠戈壁区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以东天山为例 被引量:51
16
作者 王学求 迟清华 孙宏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0-206,共7页
中国的干旱荒漠戈壁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4。自然特点是极其干旱,沙漠和戈壁广布,土壤呈碱性。大部分面积尚未进行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即使进行工作的地区,由于风成沙和土壤碱性的影响,结果并不理想,难以了解整个地区资源潜力。超... 中国的干旱荒漠戈壁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4。自然特点是极其干旱,沙漠和戈壁广布,土壤呈碱性。大部分面积尚未进行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即使进行工作的地区,由于风成沙和土壤碱性的影响,结果并不理想,难以了解整个地区资源潜力。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经过近10年发展,已经显示它不受地表覆盖物影响,能够快速有效地圈定战略靶区。因此,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被用于东天山1.5×105 km2的调查试点研究,发现弱胶结层是干旱荒漠区超低密度调查的有效采样介质,并且深部含矿信息主要赋存在细粒级部分和氧化地球化学障中,使用细粒级部分与提取氧化物膜中的金属元素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识别含矿信息。使用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可以达到迅速、有效圈定有利于大型矿床或矿集区战略靶区的目的。通过1.5×105 km2地球化学调查,制作了30余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填补了东天山部分地区地球化学空白。新发现远景Cu、Au、U和W异常10余处,并发现东天山存在3条Cu异常带:东天山北带、中带和南带,其中土屋铜矿和黄山铜镍矿都位于中带,新发现的维权铜矿位于南带,北带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相信这些异常的发现,对今后整个东天山矿产勘查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荒漠戈壁区 地球化学 调查 评价
下载PDF
中国煤中的铀、钍和放射性核素 被引量:53
17
作者 黄文辉 唐修义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B07期55-63,共9页
中国煤中的铀平均含量为3mg/kg,在某地富铀煤中检测到的最高值达25660mg/kg,其赋存状态主要是与有机质相结合的方式;钍平均含量6mg/kg,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南方一些地区的石煤中含有较多的放射性核素,并且容易在灰渣中富集,综合利用时应... 中国煤中的铀平均含量为3mg/kg,在某地富铀煤中检测到的最高值达25660mg/kg,其赋存状态主要是与有机质相结合的方式;钍平均含量6mg/kg,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南方一些地区的石煤中含有较多的放射性核素,并且容易在灰渣中富集,综合利用时应加强监控,以避免产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放射性核素 环境污染 赋存状态
下载PDF
氢氧化镁处理含铀放射性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罗明标 刘淑娟 余亨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4-277,共4页
本文研究了粉状氢氧化镁和以白云石为原料制备的氢氧化镁乳液处理含铀放射性废水的条件 ,试验结果表明 ,氢氧化镁处理剂具有良好的除铀效果 ,在所选择的条件下 ,能将废水中的含铀量降至 0 .0 5 mg/L以下 ,且 p H值控制在 6~ 9之间 ,达... 本文研究了粉状氢氧化镁和以白云石为原料制备的氢氧化镁乳液处理含铀放射性废水的条件 ,试验结果表明 ,氢氧化镁处理剂具有良好的除铀效果 ,在所选择的条件下 ,能将废水中的含铀量降至 0 .0 5 mg/L以下 ,且 p H值控制在 6~ 9之间 ,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用氢氧化镁除铀 ,方法简单 ,除铀率高 ,特别适合于酸溶浸铀后 ,地下低放射性含铀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放射性废水 水处理
下载PDF
吉林夹皮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李俊建 沈保丰 +3 位作者 毛德宝 李双保 周慧芳 程玉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矿化叠加现象,构成了夹皮沟乃至中国与绿岩带有关的脉型金矿“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生代)”的成矿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金矿床 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鸡西柳毛石墨矿碳质来源及铀、钒的富集机制 被引量:51
20
作者 李光辉 黄永卫 +1 位作者 吴润堂 徐大杰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鸡西柳毛石墨矿的原岩属正常沉积岩,沉积环境为稳定的浅海带蒸发盆地。稳定同位素δ13C的对比研究表明,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于同源生物有机质,而围岩大理岩中的碳则是沉积碳酸盐的原始成份。矿石化学组分数理统计研究表明,铀、钒等金属元... 鸡西柳毛石墨矿的原岩属正常沉积岩,沉积环境为稳定的浅海带蒸发盆地。稳定同位素δ13C的对比研究表明,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于同源生物有机质,而围岩大理岩中的碳则是沉积碳酸盐的原始成份。矿石化学组分数理统计研究表明,铀、钒等金属元素与碳呈明显的正相关,反映了沉积环境具有蒸发盆地的特性,即泻湖体系。矿床具层控性质,为含金属元素钒、铀为主的矿石系列。中低品位复层石墨矿的沉积环境以潮坪为主,构成了矽线石与石墨组合,反映了氧化与还原条件交替出现的变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稳定同位素 柳毛 鸡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