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58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其昌 赵葵 徐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应用 1 31 I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临床诊断明确的各型甲状腺癌 5 8例 ,手术痊愈后行 1 31 I治疗。治疗前均行 1 31 I- SPECT检查 ,作为治疗前后的对照 ,并作为治疗后疗效判断。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明显...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应用 1 31 I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临床诊断明确的各型甲状腺癌 5 8例 ,手术痊愈后行 1 31 I治疗。治疗前均行 1 31 I- SPECT检查 ,作为治疗前后的对照 ,并作为治疗后疗效判断。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明显好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残留细织和转移灶 ,两组 χ2值为 3.9(P<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 31 I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 )的疗效明显好于未分化癌和髓样癌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 ,但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肿瘤转移 预后
下载PDF
放疗对鳞癌患者全血SOD活性和免疫功能之动态影响
2
作者 李为 戴寿芝 +1 位作者 高乐 折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Z1期44-47,共4页
分别用简易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3H-TdR掺入法,对10例经^(60)Co治疗的鳞状细胞癌患者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进行了测定。患者疗前、疗中和治疗结束时全血SOD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①全血SOD活性,917.65±... 分别用简易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3H-TdR掺入法,对10例经^(60)Co治疗的鳞状细胞癌患者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进行了测定。患者疗前、疗中和治疗结束时全血SOD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①全血SOD活性,917.65±79.69u/gHb,1090.18±83.52u/gHb,1094.77±65.45u/gHb。②淋巴细胞转化率(SI):14.12±2.076,2.64±0.446,1.709±0.34。20名健康对照组全血SOD活性为1341.76±78.74u/gHb。鳞癌患者疗前SOD活性均数较低,与对照组的均数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经过放疗,患者全血SOD活性逐渐上升,但淋巴细胞转化率随γ射线总累积剂量的逐渐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类/分析 鳞状细胞/放射疗法 焦没食子酚/诊断应用 淋巴细胞转化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剂量探讨
3
作者 曹文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时间、剂量、分次效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OUR QGD型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 15 6例 ,根据病灶的三维形状确定靶点数目。 5 0 %~ 90 %的等剂量曲线覆盖 90 %以上的体积 ,故借鉴普通放疗的低分割技术...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时间、剂量、分次效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OUR QGD型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 15 6例 ,根据病灶的三维形状确定靶点数目。 5 0 %~ 90 %的等剂量曲线覆盖 90 %以上的体积 ,故借鉴普通放疗的低分割技术照射 ,每周 3次 ,治疗次数为 3~ 8次 ,肿瘤周边的分次剂量为 3~ 8Gy。 结果 :治疗结束后 1~ 3个月有 12 0例进行了CT扫描复查。 111例有效 ,有效率为 92 .5 %。结论 :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如果按照普通放疗的低分割照射的方法给出剂量及分次 ,可以使伽玛刀治疗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又使肿瘤得到准确的高剂量照射 ,效果显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伽玛刀 肿瘤/放射疗法 剂量
下载PDF
手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首次^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向甜 石光清 +1 位作者 邱娟 刘乐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978-980,共3页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1例手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时间分组,观察及分析^131I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1例手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时间分组,观察及分析^131I治疗效果.结果 91例DTC术后患者首次^131I清甲治疗成功50例(54.9%).其中不同病理类型组间首次清甲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组间清甲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甲状腺全切除术组清甲成功率最高(79.3%).按131I治疗距离手术时间将91例患者分为三组:<3个月组(3M组)、3~12个月组(3 ~ 12M组)、>12个月组(12M组),与3M组(68.0%)比较,3~ 12M、12M组首次清甲成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131I清甲治疗对DTC预后有重要意义,甲状腺手术方式及131I治疗时机影响DTC患者首次131I清甲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序贯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琼 徐斌 +4 位作者 马艳艳 董小庆 王道超 张凯 方恒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304-2308,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序贯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20例不可切除HCC患者(共32个癌灶,病灶大小3~12cm)。所有癌...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序贯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20例不可切除HCC患者(共32个癌灶,病灶大小3~12cm)。所有癌灶先进行TACE,1周后在CT引导下进行RFA,再过1周后在CT引导下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125I粒子植入采用术前TPS计划、术中CT引导下同轴法进行,粒子植入处方剂量(PD)为80~100Gy,术后即时或1周内CT检查传入TPS验证粒子植入质量。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影像学(肿瘤体积)等改变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肿瘤复发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AFP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TBIL、ALB均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见:肿瘤片状坏死、有不同程度的碘油沉积、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增强后无明显强化;^125I粒子植入术后即时TPS验证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即粒子植入质量很好,D9。〉MPD,1例CI=1,植入粒子剂量的不均匀度〈20%PD。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7个月),全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3.75%(30/32),中位生存时间为11.2个月,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7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RFA联合^125I子植入序贯治疗不可手术切除HCC,近期疗效明显,有望成为不可手术切除原发性HCC更有效的新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化学栓塞 治疗 导管消融术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肝肿瘤/治疗
下载PDF
^(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103例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饶国辉 李洁明 岳殿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201-5202,共2页
目的:观察90S 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103例皮肤血管瘤患儿进行敷贴治疗。结果:各类型血管瘤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痊愈率>鲜红斑痣>其他类型。血管瘤厚度≤5 mm痊愈率高于>5 mm... 目的:观察90S 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103例皮肤血管瘤患儿进行敷贴治疗。结果:各类型血管瘤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痊愈率>鲜红斑痣>其他类型。血管瘤厚度≤5 mm痊愈率高于>5 mm(P<0.01)。结论:90S r9-0Y敷贴治疗疗效好,特别适合婴幼儿皮肤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放射疗法 皮肤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婴儿 人类
下载PDF
Graves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后血清TPOAb、TGAb抗体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屈伟 王社教 +2 位作者 封娟毅 张继春 宋厂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Graves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后血清TGAb和TPOAb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访观察262例Graves甲亢患者,于初治疗前、131碘治疗3、6、12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清TPOAb、TGAb。并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分为正常组、甲减组、复发组。结果... 目的:探讨Graves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后血清TGAb和TPOAb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访观察262例Graves甲亢患者,于初治疗前、131碘治疗3、6、12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清TPOAb、TGAb。并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分为正常组、甲减组、复发组。结果:甲减组、复发组患者的TPOAb、TGAb检测值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TPOAb、TGAb浓度对131碘治疗Graves甲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自身抗体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玉亮 王永正 张福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30例老年中心型肺癌(鳞状细胞癌),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125I粒子治疗组(15例),采用经皮穿刺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125I粒子放射性活度为0.8mCi/颗,据...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30例老年中心型肺癌(鳞状细胞癌),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125I粒子治疗组(15例),采用经皮穿刺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125I粒子放射性活度为0.8mCi/颗,据TPS计划系统确定粒子放射性总活度和布源。B组为对照组(15例),采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灌注的化疗药物为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及顺铂。结果:A组总有效率86.67%,B组总有效率5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治疗后新发生椎体(T12)转移1例;B组病例治疗后新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脑转移1例。结论: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微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下载PDF
碘^131联合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卫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碘^131联合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5),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甲状腺素激素,研究组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碘”‘和甲状腺激素,... 【目的】探讨碘^131联合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5),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甲状腺素激素,研究组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碘”‘和甲状腺激素,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年、术后5年的癌症复发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5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残余甲状腺组织的完全清除率为66.67%(30/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44%(20/45),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联合应用碘^131和甲状腺激素进行抑制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的转移率、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甲状腺激类/治疗应用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手术期间
下载PDF
^(131)I治疗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学敏 马丽 陈正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评价131I在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老年性甲亢患者行131I口服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来甲状腺专科门诊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愈率为86.8%... 目的:评价131I在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老年性甲亢患者行131I口服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来甲状腺专科门诊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愈率为86.8%,有效率为95.6%,无效率为4.4%。并且87例伴有甲亢并发症的患者中69例并发症消失,缓解率为79.3%。结论:131I治疗老年性甲亢效果明显,能显著减少老年人由甲亢引起的并发症。用药依从性高,药物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老年人
下载PDF
^(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诚 李玮 +2 位作者 胡斌 曹小征 王锦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76-677,共2页
目的:评价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方法:52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131I和ATD治疗,并随访5年,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优于ATD;Graves甲亢治愈后复发明显低于ATD治疗,出现甲... 目的:评价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方法:52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131I和ATD治疗,并随访5年,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优于ATD;Graves甲亢治愈后复发明显低于ATD治疗,出现甲亢性心脏病、血象、肝功能受损等方面低于ATD,两者发生突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31I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高于ATD。结论:131I治疗Graves甲亢疗效明显优于AT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比较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32P胶体及曲安奈德与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囊肿的疗效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昭辉 滕强丰 殷跃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32P胶体及曲安奈德与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囊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囊肿患者3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6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32P胶体及曲安奈德与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囊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囊肿患者3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6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32P胶体及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术后1年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58例(84.9%)、有效23例(12.4%)、无效5例(2.7%),有效率为97.3%(181/186);对照组:治愈139例(74.7%)、有效38例(20.4%)、无效9例(4.9%),有效率为95.1%(177/186)。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随访一年,两组治愈及有效患者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32P胶体及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囊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治疗效果好等优点,且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甲状腺囊肿的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胶剂 甲状腺肿/药物疗法 甲状腺肿/超声检查 曲安奈德/治疗应用 乙醇/治疗应用
下载PDF
碘131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重度甲状腺肿一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永花 梁黎 +3 位作者 方燕兰 王春林 李林法 蒋天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1,共3页
一例12岁8个月女童,发现颈部肿块5年余,喉部不适、呼吸困难一周入院。患儿5年前被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仍有波动。本次入院后颈部超声检查提示左侧甲状腺大小为8.1 cm×3.2 cm,... 一例12岁8个月女童,发现颈部肿块5年余,喉部不适、呼吸困难一周入院。患儿5年前被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仍有波动。本次入院后颈部超声检查提示左侧甲状腺大小为8.1 cm×3.2 cm,右侧为8.2 cm×4.8 cm。行碘131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患儿喉部不适、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超声检查提示左侧甲状腺缩小至2.3 cm×1.7 cm,右侧缩小至2.8 cm×2.0 cm。随访两年半,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导管消融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疗法 甲状腺肿/药物疗法 甲状腺肿/并发症 危重病 儿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89)SrCl_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92例对患者疼痛、体能状况及血常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艳艳 李红玲 +4 位作者 张旭霞 张玲芳 杨静 刘乐 邰宵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分析89SrCl2治疗对有化疗史及无化疗史的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疼痛、体能状况及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将92例有89SrCl2治疗史的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根据有无化疗史分为有化疗史组及无化疗史组。对比两组患者89SrCl2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 目的:分析89SrCl2治疗对有化疗史及无化疗史的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疼痛、体能状况及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将92例有89SrCl2治疗史的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根据有无化疗史分为有化疗史组及无化疗史组。对比两组患者89SrCl2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体能状况、治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时间。结果:有化疗史及无化疗组的患者分别使用89SrCl2后疼痛及体能状况均得到改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化疗史组及无化疗史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0%(41/50例)、81.0%(34/42例)。有化疗史组较无化疗史使用89SrCl2后发生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的比例增加,抑制时间相对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9SrCl2治疗对于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在减轻疼痛及改善体能状况方面安全、有效;对于有多疗程化疗史的患者使用89SrCl2后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增加,故应慎重选择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疼痛/治疗 体质 肿廇转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睾丸切除术后复发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俊杰 黄毅 +4 位作者 冉维强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葛辉玉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9期962-96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方法 :8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实施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 2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 (matchedpe ripheraldose ,MPD) 90~ 14 5Gy ,2例先行外...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方法 :8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实施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 2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 (matchedpe ripheraldose ,MPD) 90~ 14 5Gy ,2例先行外放疗 ,外放疗剂量为 4 0~ 4 5Gy。粒子活度 0 35~ 0 4 0mCi。随访 3~ 2 9个月 ,连续 3次前列腺特异抗原 (prostatespecificantigen ,PSA)升高即为生物化学失败 (bio chemicalfailure)。结果 :粒子治疗前后PSA分别为 (7 5 3± 7 6 4)ng mL和 (1 2 5± 1 19)ng mL ,统计学处理明显下降 ,t=2 2 97,P =0 0 38。 2例生物化学失败 ,生物化学控制率 (biochemicalcontrolrate)为 6 8例 ,1例出现 1级泌尿道并发症 ,1例出现 2级泌尿道并发症。 1 8例患者粒子发生移位 ,但是并没有引起临床相关并发症 ,没有粒子移位到肺。结论 :超声引导经会阴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 ,是一种较理想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睾丸切除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后近期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登国 张汝一 +4 位作者 姬清华 鞠冬阳 严国艳 徐卫芬 淳俊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安全性。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后在瘤区、相应引流血管根部或瘤体内植入不同剂量的放射性粒子125I。结果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粒子植入组与非粒子植入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粒子植入组患者腹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安全性。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后在瘤区、相应引流血管根部或瘤体内植入不同剂量的放射性粒子125I。结果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粒子植入组与非粒子植入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粒子植入组患者腹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0%,非粒子植入组为7.8%(P>0.05)。粒子植入组患者中,年龄<60、60~69和≥70岁三组腹部并发症率分别为4.3%、8.6%和30.8%(P<0.005);有、无并存疾病患者并发症率为25.9%和4.5%(P<0.005)。结论手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较为安全,但是,高龄和并存疾病可能增加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对于高龄及有并存疾病的患者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结直肠肿瘤/外科学 近距离放射疗法/副作用
下载PDF
肝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辐射剂量监测及防护对策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景元明 徐昌良 +3 位作者 章俞 陈兴美 林方琴 孙爱静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检测肝恶性肿瘤患者在B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不同当量铅胶皮防护前后的辐射剂量,探讨恰当的防护措施.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行B超引导下125I粒子... 目的检测肝恶性肿瘤患者在B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不同当量铅胶皮防护前后的辐射剂量,探讨恰当的防护措施.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行B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处方剂量120~140Gy.术后用x-γ射线巡测仪检测距离防护及0.125/0.175/0.25/0.35mmPb屏蔽条件下的辐射剂量率,比较不同铅当量铅胶皮的防护效果.结果无防护下肝脏体表辐射剂量率均值为(322.62±332.25)μSv/h;辐射剂量率随着放射源距离的增大而衰减,2m处为本底量.在0.125mmPb铅当量屏蔽距放射源1m、0.175mmPb铅当量屏蔽距放射源0.5 m、0.25mmPb铅当量屏蔽体表条件下的辐射剂量率最高值分别为0.08μSv/h、0.10μSv/h、0.09μSv/h.0.125mmPb铅当量屏蔽下检测到体表最大辐射剂量率为11.1μSv/h.结论在B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术后应积极采取检测及防护措施,本组病例患者采用0.125mmPb屏蔽防护方式,可使长期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及亲属达到防护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辐射剂量 辐射检测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下载PDF
早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对^(131)I致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志君 尤真明 李立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8期2792-2794,2797,共4页
目的了解131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早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对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甲状腺专科门诊收治的采用^(131)I治疗的格雷夫斯甲亢患者209例,按照抛... 目的了解131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早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对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甲状腺专科门诊收治的采用^(131)I治疗的格雷夫斯甲亢患者209例,按照抛币法将正面分为研究组(92例),反面分为对照组(117例)。研究组于一次性^(131)I治疗后第31天起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25μg/d,连续30 d后停药;对照组只予以^(131)I治疗。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FT_3、FT_4水平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查甲亢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复查甲亢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早发甲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后12个月早发甲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TPoAb、TgA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复查TRAb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复查TRAb阴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口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可减轻受到辐射的甲状腺组织进一步损伤而降低早发甲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疗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学 投药 口服 甲状腺/治疗应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疗法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丽 曾兆云 +1 位作者 熊宗恒 朱嗣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449-2451,共3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治疗,对...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39/45),高于对照组64.71%(22/34),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5年中位生存时间28.7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20.8个月(log-rank=24.576,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45),对照组发生率为8.82%(3/34),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296,P〉0.05)。【结论】在不增加毒副作用的同时,^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肝肿瘤/放射疗法 胖动脉 化学栓塞 治疗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文彬 曹罡 +1 位作者 王永恒 秦兆寅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胰腺癌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胰腺癌患者50例,内放射治疗组30例,肿瘤内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有梗阻症状者,加行胆-肠吻合术和胃-空肠吻合术;对照组20例,均行单纯剖腹探查或胆-肠吻合术和(...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胰腺癌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胰腺癌患者50例,内放射治疗组30例,肿瘤内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有梗阻症状者,加行胆-肠吻合术和胃-空肠吻合术;对照组20例,均行单纯剖腹探查或胆-肠吻合术和(或)胃-空肠吻合术。观察肝肾功能和总胆红素变化、肿瘤大小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腹痛和背痛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总胆红素术后4周时均接近正常,肝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粒子植入组患者手术前后腹痛和腰痛明显改善。有效率100%(30/30),完全缓解率97%;粒子植入组肿瘤直径有缩小趋势,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胆瘘、胰瘘、腹腔出血和腹腔感染。结论:125I粒子植入对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具有确定疗效,不仅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胰腺癌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近距离放射疗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