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成堆——《电视不是艺术》一文读后感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文 《当代电视》 1988年第4期40-41,共2页
“电视不是艺术”,这是钱海毅同志在《当代电视》1987年第四期上发表的大作的醒目标题。 我十分钦佩钱文的风格:明快、干脆、旗帜鲜明,毫不吞吞吐吐。讨论问题就该这样、不模棱两可。但这是就钱文的标题而言。至于该文的内容却是论证无... “电视不是艺术”,这是钱海毅同志在《当代电视》1987年第四期上发表的大作的醒目标题。 我十分钦佩钱文的风格:明快、干脆、旗帜鲜明,毫不吞吞吐吐。讨论问题就该这样、不模棱两可。但这是就钱文的标题而言。至于该文的内容却是论证无力,牵强附会。甚至自相矛盾。有些地方还十分费解,所以问题成堆。 第一、钱文在宣判“电视不是艺术”的“判决书”中,曾多次使用了“电视文艺”这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艺 当代电视 播出时间 电视屏幕 家庭生活 全国观众 家庭娱乐 创作主题
原文传递
论谢晋电影 被引量:5
2
作者 任仲伦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3-58,共6页
新时期十年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随着电影创新浪潮的掀起,电影形态出现多元态势,电影家们对电影价值观念、电影自身特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经老、中、青几代电影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创作中使我国电影走向新的历史... 新时期十年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随着电影创新浪潮的掀起,电影形态出现多元态势,电影家们对电影价值观念、电影自身特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经老、中、青几代电影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创作中使我国电影走向新的历史高度。回顾这一段新旧交替时期的我国电影,它所经历的从复苏走向变革的历史性变化,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理论上的感悟。因此,我们试图对上影新时期十年的电影创作进行理论总结。经《电影新作》编辑部同意,特辟“上影新时期十年”专栏,决定自本期起,陆续发表有关文章。本期先发表任仲伦、钱海毅的文章,以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许灵均 情感方式 《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 反思意识 艺术形象 艺术精神 审美接受
原文传递
《电视不是艺术》引起热烈争鸣
3
作者 李波 《当代电视》 1988年第1期10-11,共2页
本刊87年10月第4期在“问题与思考”栏里发表了钱海毅同志《电视不是艺术》一文后,引起了广大电视艺术工作者的注目和浓厚的理论兴趣。许多同志给我们写信和投寄稿件,希望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争鸣。几乎与我们发表这篇文章同时,《北京... 本刊87年10月第4期在“问题与思考”栏里发表了钱海毅同志《电视不是艺术》一文后,引起了广大电视艺术工作者的注目和浓厚的理论兴趣。许多同志给我们写信和投寄稿件,希望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争鸣。几乎与我们发表这篇文章同时,《北京日报》87年10月24日也发表了一篇访问电影《红楼梦》编剧谢逢松同志的文章,当记者问到《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已经播出,现在又拍电影,为何要把一个相同的内容重复拍呢?谢逢松同志回答记者说:“在国外,只承认电影为艺术,而称电视片为家庭娱乐品。”这实际上也是指电视不是艺术。可见持这种观点的并不只是一位。因而许多同志要求讨论这个问题也就不是偶然的了。本刊87年第5期发表的王维超同志的文章《电视与电视艺术辨析》,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的论辩,接着本刊编辑部又约请了几位长期从事电视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同志举行座谈,就这个问题开展初步的讨论,他们是:许欢子、王岚、王石、黄式宪、路海波,以及本刊编辑部的朱汉生、夏汉碧、李波等同志。下面发表的就是根据这些同志的发言整理成的材料,我们希望这个问题的讨论继续深入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逢松 许欢子 《北京日报》 家庭娱乐 今夜有暴风雪 审美价值 专题节目 王石 《黄土地》
原文传递
评《电视不是艺术》
4
作者 戚方 《当代电视》 1988年第2期12-16,共5页
钱海毅同志提出了“电视不是艺术”的命题。我觉得,把这个命题当做“争论的起点”,难于成立。 电视,首先是一种新的、强大的传播交流手段。电视机、电视设备,不是艺术产品。电视的技术,不是艺术。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似乎从来没有成为一... 钱海毅同志提出了“电视不是艺术”的命题。我觉得,把这个命题当做“争论的起点”,难于成立。 电视,首先是一种新的、强大的传播交流手段。电视机、电视设备,不是艺术产品。电视的技术,不是艺术。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似乎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电视所传播的内容,即电视的节目,不完全是艺术,它还包括了新闻、体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交流 电视设备 美学特征 电视理论 审美价值 电视文化学 古典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名著 《蒙娜丽莎》
原文传递
揭秘“危情”电影——《请将我遗忘》
5
作者 小猪快跑 《电影画刊》 2007年第8期16-19,共4页
所有的青春散场在即,爱恨纠缠;所有的恩怨相抵不过,旦夕交锋。夫妻之情,弟兄之义,统统丢进热辣荤腥的红尘中煎熬成愁。一个谎言引出连串反目,真相只是揭开一个又一个伤筋动骨的裂痕。外遇对象是兄弟的未婚妻,偷腥之后的男人,永堕负罪之海。
关键词 故事框架 武林外传 制片方 影视艺术 集体无意识 盘山公路 自然清新 谢鸣 叶梅
原文传递
电影批评真的陷入了无效性的怪圈吗?——关于电影批评问题的几点思考(上)
6
作者 王云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1,共2页
电影批评是对创作的批评,而它的自身也需要批评。这是促进和发展电影批评的必要条件之一,理应予以重视。但,几年来,对创作的批评固然显得软弱无力,不如人意,对电影批评的现状、趋向,尤其很少有人涉及。于是,当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一日钱海... 电影批评是对创作的批评,而它的自身也需要批评。这是促进和发展电影批评的必要条件之一,理应予以重视。但,几年来,对创作的批评固然显得软弱无力,不如人意,对电影批评的现状、趋向,尤其很少有人涉及。于是,当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一日钱海毅——上海一位年青的电影研究者——于河北《文论报》上提出《电影批评的无效性》问题时,就令人刮目相看的了。时隔数载,联想起他所提出的电影批评的状况似无多大改变,由此引出了自己对电影批评问题的几点思考。难免不周和谬误,切望得到电影同行和读者指正。电影批评真的陷入了无效性的怪圈吗? 钱海毅于文章一开头便对当今电影批评的状况作了如下的概述: “当前电影批评正处于一种悲惨的境地。电影批评已成了某种需要作‘理论性宣传’和为创作人员作‘朋友式的吹捧’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批评 创作人员 无效性 中国电影 新时期电影 盗马贼 《黄土地》 电影评介 一个和八个
下载PDF
《电影新作》1991年1—6期目录索引
7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电影新作 目录索引 中国当代电影 新时期电影 吴贻弓 留守女士 科幻电影 姐妹情 姚国华
原文传递
不能忽视电视的艺术内容
8
作者 孙岩 《当代电视》 1988年第1期13-,共1页
编辑同志: 您好。看了贵刊八七年第四期所登钱海毅同志的文章《电视不是艺术》一文后,我对这篇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得到一席商榷之地。 在当今社会。
关键词 艺术内容 文化信息 地方台 传播艺术 最大比例 接受者 中国艺术节 金鹰 政治教育
原文传递
《电影新作》1989年1—6期目录索引
9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电影新作 目录索引 吴贻弓 电影语言 电影改编 谢晋 台湾电影 革命历史题材 电影艺术
原文传递
数字电影
10
《电影》 2015年第5期108-108,共1页
爱情沙尘暴 故事梗概:主人公程宇靠父母支持,在国外混了个MBA学位回国,不想国内的就业形式十分严峻,面试屡屡受挫。程宇无法忍受这个城市的风沙和污染,自己研发了用于测量空气污染浓度的项目QY2.5检测芯片,并想以此一夜暴富,之后逃离... 爱情沙尘暴 故事梗概:主人公程宇靠父母支持,在国外混了个MBA学位回国,不想国内的就业形式十分严峻,面试屡屡受挫。程宇无法忍受这个城市的风沙和污染,自己研发了用于测量空气污染浓度的项目QY2.5检测芯片,并想以此一夜暴富,之后逃离这个城市,一天他在网上赌气竞拍下了一位真实的“老婆”,卖家冯关竟真的找上程宇并向他交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梗概 污染浓度 公程 检测芯片 巫刚 王文杰 七十二 老羊皮 德瑞
原文传递
都市流行情感病
11
作者 苏星 李广田 《大众电影》 2009年第3期13-13,共1页
郑春是小镇上的一名广播员,她特别喜欢听一档深夜情感类谈话节目《今夜谁会来》,节目主持人林淼让她痴迷不已。为此她辞去工作独自来到林淼所在的申江市,成为广播主持节目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无巧不成书,林淼被学校聘为兼课老师,郑春终... 郑春是小镇上的一名广播员,她特别喜欢听一档深夜情感类谈话节目《今夜谁会来》,节目主持人林淼让她痴迷不已。为此她辞去工作独自来到林淼所在的申江市,成为广播主持节目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无巧不成书,林淼被学校聘为兼课老师,郑春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见识到林淼在讲台上的风度和睿智,郑春更加倾倒。每天晚上下课,校门口都有一辆宝马轿车静静地等待林淼。郑春看在眼里,内心充满好奇。这天下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