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法院文化建设
被引量:
2
1
作者
田昌兵
《政策》
2014年第12期50-52,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立法质量立法理念是关键。《决定》中关于&qu...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立法质量立法理念是关键。《决定》中关于"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质量
法治国家
法治体系
立法理念
钟
九
闹
漕
思想教育方法
法治精神
精神家园
理念创新
政治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古老提琴戏焕发新的魅力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梅芳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43-45,共3页
鄂南山区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湘、鄂、赣三省交界处,12个乡镇,48万人口,地理比较闭塞,经济欠发达。然而边地文化积淀深厚,清朝中期产生了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代表作《双合莲》和《钟九闹漕》,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崇阳提琴戏",...
鄂南山区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湘、鄂、赣三省交界处,12个乡镇,48万人口,地理比较闭塞,经济欠发达。然而边地文化积淀深厚,清朝中期产生了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代表作《双合莲》和《钟九闹漕》,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崇阳提琴戏",成为我国400多个戏曲剧种中一枝独特的艺术奇葩。群众不但爱听爱看,而且90%以上的农民都能随口哼上几句提琴调。提琴戏已成为崇阳农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食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琴戏
崇阳县
钟
九
闹
漕
长篇叙事诗
戏曲剧种
鄂南
艺术奇葩
岳阳花鼓戏
文化部门
清朝中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的息讼政策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石男
《中国企业家》
2015年第15期118-120,共3页
中国传统社会中官方长期倡导"息讼"观念,起自春秋,而至明清为盛。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朱熹对此解释说:"圣人不以听讼为能,而以无讼为贵"。要到达这一境界,无非是靠道德教化。在儒家泛道德主义的指引下,遂催...
中国传统社会中官方长期倡导"息讼"观念,起自春秋,而至明清为盛。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朱熹对此解释说:"圣人不以听讼为能,而以无讼为贵"。要到达这一境界,无非是靠道德教化。在儒家泛道德主义的指引下,遂催生"息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讼
道德教化
道德主义
至明
江苏按察使
钟
九
闹
漕
健讼
《大清律例》
地方士绅
刑案汇览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评述
4
作者
于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10年第3期111-112,共2页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自从1981年1月出版后,经过1985年第二版、2002年第三版的修订,与时俱进,增加了许多内容。最近,作者又作了一次相当大的增订,出了第四版。第四版首先增加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的内容、保护...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自从1981年1月出版后,经过1985年第二版、2002年第三版的修订,与时俱进,增加了许多内容。最近,作者又作了一次相当大的增订,出了第四版。第四版首先增加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的内容、保护方法诸问题,作了较具体的说明。非物质文化首先是口头传统,这其实就是指的民间文学;其次,是民间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学
口头传统
物质文化
民间故事研究
故事家
作家文学
诗
钟
抱山
钟
九
闹
漕
吴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文学与史学交融的绝学工程——《汉族民间叙事诗:〈双合莲〉〈钟九闹漕〉校注》书评
5
作者
廖栋雯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双合莲》与《钟九闹漕》是近代以来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新发现,也是我国近代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代表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多元文化价值。饶学刚《汉族民间叙事诗:<双合莲><钟九闹漕>校注》是首部还原两部长诗原生态面貌的科...
《双合莲》与《钟九闹漕》是近代以来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新发现,也是我国近代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代表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多元文化价值。饶学刚《汉族民间叙事诗:<双合莲><钟九闹漕>校注》是首部还原两部长诗原生态面貌的科学版本。他不仅抢救了两部长诗,还有科学的方法、详尽的校注、丰富的文献资料、精彩的赏析述评,以及对两诗艺术价值的梳理、对其研究方向的指引,也为研究汉族民间叙事诗乃至中国民间文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方法和进一步思考探究的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叙事长诗
双合莲
钟
九
闹
漕
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钟九闹漕》的文本和历史记忆
6
作者
陈晓云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道光年间发生在湖北崇阳的钟九闹漕事件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民间歌手据此创作了长篇叙事山歌《钟九闹漕》,完整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从传抄本《钟九闹漕》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文献解释普通民众、统治阶级和研究者对此事件...
道光年间发生在湖北崇阳的钟九闹漕事件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民间歌手据此创作了长篇叙事山歌《钟九闹漕》,完整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从传抄本《钟九闹漕》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文献解释普通民众、统治阶级和研究者对此事件的态度,能更好体现历史事件在民间记忆上的特点,也能加深人们对长歌本身的理解。《钟九闹漕》是汉民族长篇叙事山歌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其承载传递的历史记忆,对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并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
九
闹
漕
文本
历史记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钟九闹漕》、《双合莲》的考察
7
作者
饶晓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9,共4页
与《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媲美的汉族民间口传叙事长诗《钟九闹漕》、《双合莲》,具有社会学、历史人类学、文化学、口传文艺学、接受美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价值。从抢救、保护的曲折、痛苦而万幸的历程来看,两部长诗入选国...
与《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媲美的汉族民间口传叙事长诗《钟九闹漕》、《双合莲》,具有社会学、历史人类学、文化学、口传文艺学、接受美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价值。从抢救、保护的曲折、痛苦而万幸的历程来看,两部长诗入选国家级甚至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条件完全成熟,无容置疑。当今,要依靠国家的经济强势和文化强势及政策威严,获取保护、抢救的发展机缘,还原或仿建两部口传长诗诞生地原始农耕文化村寨,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抢录原生态的全本两部长诗,培养大批的两部长诗口传接班人,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钟
九
闹
漕
》
《双合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
名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法院文化建设
被引量:
2
1
作者
田昌兵
机构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出处
《政策》
2014年第12期50-52,共3页
文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立法质量立法理念是关键。《决定》中关于"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立法质量
法治国家
法治体系
立法理念
钟
九
闹
漕
思想教育方法
法治精神
精神家园
理念创新
政治素
分类号
D926.22 [政治法律—法学]
D6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古老提琴戏焕发新的魅力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梅芳
出处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43-45,共3页
文摘
鄂南山区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湘、鄂、赣三省交界处,12个乡镇,48万人口,地理比较闭塞,经济欠发达。然而边地文化积淀深厚,清朝中期产生了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代表作《双合莲》和《钟九闹漕》,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崇阳提琴戏",成为我国400多个戏曲剧种中一枝独特的艺术奇葩。群众不但爱听爱看,而且90%以上的农民都能随口哼上几句提琴调。提琴戏已成为崇阳农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食粮。
关键词
提琴戏
崇阳县
钟
九
闹
漕
长篇叙事诗
戏曲剧种
鄂南
艺术奇葩
岳阳花鼓戏
文化部门
清朝中期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的息讼政策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石男
出处
《中国企业家》
2015年第15期118-120,共3页
文摘
中国传统社会中官方长期倡导"息讼"观念,起自春秋,而至明清为盛。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朱熹对此解释说:"圣人不以听讼为能,而以无讼为贵"。要到达这一境界,无非是靠道德教化。在儒家泛道德主义的指引下,遂催生"息讼"观念。
关键词
无讼
道德教化
道德主义
至明
江苏按察使
钟
九
闹
漕
健讼
《大清律例》
地方士绅
刑案汇览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评述
4
作者
于明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10年第3期111-112,共2页
文摘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自从1981年1月出版后,经过1985年第二版、2002年第三版的修订,与时俱进,增加了许多内容。最近,作者又作了一次相当大的增订,出了第四版。第四版首先增加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的内容、保护方法诸问题,作了较具体的说明。非物质文化首先是口头传统,这其实就是指的民间文学;其次,是民间艺术;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学
口头传统
物质文化
民间故事研究
故事家
作家文学
诗
钟
抱山
钟
九
闹
漕
吴歌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文学与史学交融的绝学工程——《汉族民间叙事诗:〈双合莲〉〈钟九闹漕〉校注》书评
5
作者
廖栋雯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35-138,共4页
文摘
《双合莲》与《钟九闹漕》是近代以来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新发现,也是我国近代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代表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多元文化价值。饶学刚《汉族民间叙事诗:<双合莲><钟九闹漕>校注》是首部还原两部长诗原生态面貌的科学版本。他不仅抢救了两部长诗,还有科学的方法、详尽的校注、丰富的文献资料、精彩的赏析述评,以及对两诗艺术价值的梳理、对其研究方向的指引,也为研究汉族民间叙事诗乃至中国民间文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方法和进一步思考探究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
民间叙事长诗
双合莲
钟
九
闹
漕
价值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钟九闹漕》的文本和历史记忆
6
作者
陈晓云
机构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基金
湖北省2017年度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非遗’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咸宁职院为例"(2017GB212)
文摘
道光年间发生在湖北崇阳的钟九闹漕事件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民间歌手据此创作了长篇叙事山歌《钟九闹漕》,完整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从传抄本《钟九闹漕》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文献解释普通民众、统治阶级和研究者对此事件的态度,能更好体现历史事件在民间记忆上的特点,也能加深人们对长歌本身的理解。《钟九闹漕》是汉民族长篇叙事山歌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其承载传递的历史记忆,对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并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钟
九
闹
漕
文本
历史记忆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钟九闹漕》、《双合莲》的考察
7
作者
饶晓明
机构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系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9,共4页
文摘
与《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媲美的汉族民间口传叙事长诗《钟九闹漕》、《双合莲》,具有社会学、历史人类学、文化学、口传文艺学、接受美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价值。从抢救、保护的曲折、痛苦而万幸的历程来看,两部长诗入选国家级甚至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条件完全成熟,无容置疑。当今,要依靠国家的经济强势和文化强势及政策威严,获取保护、抢救的发展机缘,还原或仿建两部口传长诗诞生地原始农耕文化村寨,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抢录原生态的全本两部长诗,培养大批的两部长诗口传接班人,迫在眉睫。
关键词
《
钟
九
闹
漕
》
《双合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
名录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法院文化建设
田昌兵
《政策》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让古老提琴戏焕发新的魅力
吴梅芳
《戏剧之家》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代的息讼政策
宋石男
《中国企业家》
2015
1
原文传递
4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评述
于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科学、文学与史学交融的绝学工程——《汉族民间叙事诗:〈双合莲〉〈钟九闹漕〉校注》书评
廖栋雯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钟九闹漕》的文本和历史记忆
陈晓云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非物质文化遗产《钟九闹漕》、《双合莲》的考察
饶晓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