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贵州和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钙藻化石及其古生态环境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7,共11页
广西、贵州和川东二叠纪礁相岩石和礁后相岩层内获得了红藻 Solenoporella,Gymnocodium,Permocalcu-lus;绿藻 Anthracoporella,Mizzia以及显微疑难藻类化石 Pseudovermiporella,Tubiphytes等。除了广西隆林有中二叠世茅口期藻类化石外 ... 广西、贵州和川东二叠纪礁相岩石和礁后相岩层内获得了红藻 Solenoporella,Gymnocodium,Permocalcu-lus;绿藻 Anthracoporella,Mizzia以及显微疑难藻类化石 Pseudovermiporella,Tubiphytes等。除了广西隆林有中二叠世茅口期藻类化石外 ,其它均属于晚二叠世乐平世的分子。这些藻类植物一般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正常盐度的浅海水内 ,其水深不大于 3 0 m。川东、鄂西晚二叠世礁属于浅水海绵礁 ,而非深水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贵州 川东 二叠纪 生物礁 化石 古生态环境
下载PDF
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古近纪钙藻化石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3
2
作者 牛晓路 李国彪 王天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3-870,共8页
西藏南部发育着连续的海相古近纪地层,亚东地区是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的居留地,保存着西藏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即最高海相层),其时代标志着残留海盆消亡的时间。研究最高海相层可以为东特提斯晚期演化及其封闭时限提供良好信息。亚东堆... 西藏南部发育着连续的海相古近纪地层,亚东地区是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的居留地,保存着西藏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即最高海相层),其时代标志着残留海盆消亡的时间。研究最高海相层可以为东特提斯晚期演化及其封闭时限提供良好信息。亚东堆纳地区古鲁浦剖面宗浦组顶部和遮普惹组含有较丰富的钙藻化石,本研究鉴定出红藻门珊瑚藻科7属11种(含3个未定种),绿藻门粗枝藻科4属4种(含1个未定种)及松藻科1属1种,据其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化石组合,自下而上分别为:Lithoporella melobesioides-Lithophyllum carpathicum、Lithoporella melobesioides-Ovulites margaritula、Distichoplex biserialis-Jania denotata组合。推测堆纳地区在晚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总体处于浅海陆棚环境,海水逐渐变浅,在始新世晚期海水深度可能已不足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亚东 古近纪 化石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西藏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钙藻化石 被引量:2
3
作者 牛晓路 李国彪 +6 位作者 韩子晨 修迪 李兴鹏 赵胜楠 贾志霞 张晓蓓 李新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1-371,共11页
始新世是西藏特提斯消亡的时期,因此在该地史时期形成了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即最高海相层。最高海相层的时代代表了残留海盆消亡的时间。藏南亚东地区保存着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即遮普惹组。通过对亚东堆纳地区日阿东剖面遮普惹组中灰岩段的... 始新世是西藏特提斯消亡的时期,因此在该地史时期形成了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即最高海相层。最高海相层的时代代表了残留海盆消亡的时间。藏南亚东地区保存着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即遮普惹组。通过对亚东堆纳地区日阿东剖面遮普惹组中灰岩段的上部和砂页岩段的中下部灰白色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夹层中的钙藻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共鉴定出18属27种(包括红藻门6属9种,绿藻门12属18种),据其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化石组合:1 Jania denotata-Amphiroa iraquensis组合,2 Ovulites margaritula-Fucoporella diplopora组合,3 Lithoporella melobesioides-Polygonella minima组合。根据所含钙藻化石组合的相关特征,推测堆纳地区在始新世处于浅海陆棚环境,海水深度最深不超过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沉积环境 遮普惹组 始新世 亚东 西藏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