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保良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45,共2页
从针灸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抗自由基损伤及对皮质醇分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关机理,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于针灸对关节滑膜细胞功能及有关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疗法 针炙效应 综述
下载PDF
神经肽与针刺效应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朝宠 沈德凯 +1 位作者 金文秀 刘向国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蓝点”针感标记法,研究了神经肽(Sp,Vip、Npy)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观察了肽能神经在针感(效)点和小肠中的分布规律。研究了针刺效应过程中脊髓背角神经肽的量变化。结果如下:1.针感(效)可出现于自皮肤到骨膜...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蓝点”针感标记法,研究了神经肽(Sp,Vip、Npy)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观察了肽能神经在针感(效)点和小肠中的分布规律。研究了针刺效应过程中脊髓背角神经肽的量变化。结果如下:1.针感(效)可出现于自皮肤到骨膜的不同层次;肽能神经、血管的出现率和针感(效)的出现率完全一致。2.三种肽能神经及其终末支呈串珠状,常伴随着血管,见于皮肤,皮下结缔组织,骨骼肌,小肠的肌层、粘膜下层,肠腺周围和绒毛的髓部。3.电针后,大鼠痛阈明显提高,其脊髓背角的神经肽含量,针刺侧明显地多于非针刺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 针炙效应 免疫化学
下载PDF
激光针对兔胃电的影响及其传出途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移海 何智明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21-224,共4页
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植入浆膜下电极,观察激光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电变化及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对针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激光针组胃电波幅8例降低,均差值为-58±14μV,2例升高,均差值为41±29μV,电针组胃电波幅7例降低,... 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植入浆膜下电极,观察激光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电变化及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对针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激光针组胃电波幅8例降低,均差值为-58±14μV,2例升高,均差值为41±29μV,电针组胃电波幅7例降低,均差值为-73±16μV,3例升高,均差值为52±27μV,两组胃电波幅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 P<0.05和 P<0.01;激光针组和电针组针前频率分别为3.88±0.38次/分和4.02±0.31次/分,针后频率分剐为4.03±0.34次/分和4.03±0.33次/分,两组胃电频率针前后与对照组比较 P>0.05,结果表明:光针后胃电波幅呈降低和升高两种变化,以降低为主,而胃电频率变化不明显,近似电针效应。另外,实验通过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后,胃电波幅先升后降,光针能够缩短波幅升高的程度和时间,提示激光针对胃电的效应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以外的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电 针炙效应 激光
原文传递
针刺补法对气虚患者RBC钠泵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王少白 司徒铃 +3 位作者 靳瑞 杨文辉 张家维 余崇镐 《针灸学报》 1991年第3期13-14,共2页
本文以RBC钠泵为客观指标,以气虚病人为观察对象,以针刺补法为主要手段,探讨气虚病人的RBC钠泵活性和针刺补法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气虚病人RBC钠泵活性降低;针刺补法可以提高钠泵活性。
关键词 气虚 针刺补法 钠泵 针炙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