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平
赵国桢
+8 位作者
刘亚利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白红新
孙晓敏
许咏思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组(简称经穴A组)和经穴高频电针组(简称经穴B组)。经穴A组、经穴B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记录经穴即刻、30 min、60 min红外热像图并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心肌缺血损伤时,相关经脉穴位皮肤温度均升高;电针治疗后,各穴区温度不同程度下降,近端"天泉""郄穴"最接近正常态相同穴区温度。电针治疗结束即刻,经穴A组双侧"内关"、双侧"郄门"、左侧"天泉"体表温度较经穴B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3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郄门"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6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右侧"郄门"、右侧"天泉"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大鼠心包经经脉线上穴区温度会下降,低频电针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高频电针起效慢,后效应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红外热成像
皮肤温度
针灸
后效
应
大鼠
原文传递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亚利
赵国桢
+10 位作者
张平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郭孟玮
毛颖秋
孙晓敏
白红新
许咏思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6期732-73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治疗组(经穴A组)、经穴高频电针治疗组(经穴B组)5组,每组10只。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即刻、30 min、60 min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郄门、天泉穴区和非经非穴对照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各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经穴A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均以治疗后即刻血流灌注量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经穴B组左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而右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6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即时效应优于高频电针;高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损伤
电针
皮肤血流灌注量
针灸
后效
应
大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平
赵国桢
刘亚利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白红新
孙晓敏
许咏思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34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No.81373558)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组(简称经穴A组)和经穴高频电针组(简称经穴B组)。经穴A组、经穴B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记录经穴即刻、30 min、60 min红外热像图并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心肌缺血损伤时,相关经脉穴位皮肤温度均升高;电针治疗后,各穴区温度不同程度下降,近端"天泉""郄穴"最接近正常态相同穴区温度。电针治疗结束即刻,经穴A组双侧"内关"、双侧"郄门"、左侧"天泉"体表温度较经穴B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3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郄门"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6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右侧"郄门"、右侧"天泉"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大鼠心包经经脉线上穴区温度会下降,低频电针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高频电针起效慢,后效应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红外热成像
皮肤温度
针灸
后效
应
大鼠
Keywords
myocardial ischemia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skin temperature
post-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rat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亚利
赵国桢
张平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郭孟玮
毛颖秋
孙晓敏
白红新
许咏思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6期732-7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558)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治疗组(经穴A组)、经穴高频电针治疗组(经穴B组)5组,每组10只。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即刻、30 min、60 min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郄门、天泉穴区和非经非穴对照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各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经穴A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均以治疗后即刻血流灌注量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经穴B组左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而右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6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即时效应优于高频电针;高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
关键词
心肌缺血损伤
电针
皮肤血流灌注量
针灸
后效
应
大鼠
Keywords
Ischemic myocardial injury
Electroacupuncture
Dermal blood flow
Acupuncture post effect
Rats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张平
赵国桢
刘亚利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白红新
孙晓敏
许咏思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原文传递
2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刘亚利
赵国桢
张平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郭孟玮
毛颖秋
孙晓敏
白红新
许咏思
《上海针灸杂志》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