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弭仲簠考釋 被引量:4
1
作者 高中正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1-258,共8页
弭仲簠今已不存。通過梳理該器的發現、流傳及著録情況,可知它的銘文著録,以阮元積古齋摹刻《鐘鼎款識》最善。根據摹本的比對及其他出土資料,銘文中宋代以來誤釋爲“音”之字,應改釋爲“璧”,讀爲“辟”。此外還對其中“鑆”“弁壽”... 弭仲簠今已不存。通過梳理該器的發現、流傳及著録情況,可知它的銘文著録,以阮元積古齋摹刻《鐘鼎款識》最善。根據摹本的比對及其他出土資料,銘文中宋代以來誤釋爲“音”之字,應改釋爲“璧”,讀爲“辟”。此外還對其中“鑆”“弁壽”“即”等語詞加以討論,並重加釐定全文韻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弭仲簠 字詞考釋
下载PDF
試説叔夜鼎的“■”字
2
作者 暨慧琳 《古籍研究》 2018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叔夜鼎(《集成》12646)最早著録於宋代薛尚功所著《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其銘文爲(本文所有釋文從寬,除需要討論的字及有疑問之字外,均以通行字釋寫):'叔夜鑄其■2鼎,以征以行,用用烹,用祈眉壽無疆。'其中的'■'字,... 叔夜鼎(《集成》12646)最早著録於宋代薛尚功所著《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其銘文爲(本文所有釋文從寬,除需要討論的字及有疑問之字外,均以通行字釋寫):'叔夜鑄其■2鼎,以征以行,用用烹,用祈眉壽無疆。'其中的'■'字,薛尚功釋讀爲'饘'3。阮元隸定爲'■',並謂其中的'■'即古文'侃'之省,字或作'飦',通'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歷代彝器法帖 薛尚功 李宗棠 《集成》 古文字研究
原文传递
于省吾影印明朱刻本《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研究
3
作者 孫啓燦 《古籍研究》 2022年第1期257-265,共9页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是金石學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現存諸版本中,以明崇禎六年朱謀垔刻本最爲接近該書原貌。現存的朱刻本至少存在不同的兩版,其中于省吾舊藏本和國家圖書館藏王曇舊藏本爲初印版,該版略有瑕疵,有文字筆劃殘缺、...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是金石學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現存諸版本中,以明崇禎六年朱謀垔刻本最爲接近該書原貌。現存的朱刻本至少存在不同的兩版,其中于省吾舊藏本和國家圖書館藏王曇舊藏本爲初印版,該版略有瑕疵,有文字筆劃殘缺、斷裂的情况。在對這一問題進行訂正後,由朱統鉷等監梓重新刊印,國圖藏陳揆舊藏本即爲此版。于省吾藏《歷代》曾由宋筠、永忠、百齡、崇恩、劉師放等人收藏,于省吾購得此本時已有部分缺損。1935年,在自藏朱刻本的基礎上,于省吾參照王曇舊藏本並博採衆長影印出版《景朱刻本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成爲今天諸本中品質最優、使用最廣的本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歷代彝器法帖》 朱刻本 版本 于省吾影印
原文传递
賈孫叔子屖盤與賈國、賈季(狐射姑)關係再論
4
作者 李龍海 《青铜器与金文》 2018年第1期111-117,共7页
賈孫叔子屖盤於1981年出土於山東諸城都吉臺,與盤同出的還有一鼎,但該鼎資料未見公布,二器現均館藏於山東諸城博物館。由於該盤銘文漫漶不清,學者有把該盤作器者隸定爲'賈子叔子屖'的,[1]也有把作器者隸定爲'賙孫叔子屖'... 賈孫叔子屖盤於1981年出土於山東諸城都吉臺,與盤同出的還有一鼎,但該鼎資料未見公布,二器現均館藏於山東諸城博物館。由於該盤銘文漫漶不清,學者有把該盤作器者隸定爲'賈子叔子屖'的,[1]也有把作器者隸定爲'賙孫叔子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射姑 歷代彝器法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