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质文献写本与刷印本文献的鉴识——以《甘肃工农业建设资料》为例
1
作者 张文军 白亚丽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文章以《甘肃工农业建设资料》为例,总结纸质文献写本与刷印本文献鉴识活动的内容:传统纸质文献鉴识方式方法注重材料、色料、工艺的特征特性;纸质文献写本与刷印本鉴识应当更多地加入微观细化分析。
关键词 纸质文献 写本 刷印本 鉴识
下载PDF
刘知几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锡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31-37,8,共8页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初唐著名的史学家。《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著,撰成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共五十二篇,其中《体统》、《纰漏》、《弛张》已亡佚,现存四十九篇,是我国第一部史评和史传文学理论著作...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初唐著名的史学家。《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著,撰成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共五十二篇,其中《体统》、《纰漏》、《弛张》已亡佚,现存四十九篇,是我国第一部史评和史传文学理论著作。 《史通》虽以论史为主,但除专门论述史籍源流、史体辨析、史料考证之外,也阐述了史传文学的特征及其一般的写作原则,并不乏精到的见解。因此,宋代黄庭坚把《史通》和《文心雕龙》并称,他说:“刘勰《文心雕龙》,刘子元《史通》,此两书曾读否?所论虽未极高,然讥弹古人,大中文病,不可不知也。”(《山谷刀笔·与王立之承奉直方》卷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史传文学 鉴识 叙事方法 文学批评 《史通》 杂说 批评家 论史 王劭
下载PDF
刘知几史传文的写作观念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盼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51-57,共7页
刘知几(661—721),著名史学家。字子玄,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永隆进士。武后时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等职,兼修国史。中宗时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他在长期修史、精研史学的基础上,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 刘知几(661—721),著名史学家。字子玄,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永隆进士。武后时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等职,兼修国史。中宗时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他在长期修史、精研史学的基础上,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写作观念 叙事 实录直书 《史通》 语言 曲笔 鉴识 史体 书事
下载PDF
关于《史通·探赜》的三重探赜
4
作者 刘开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8,共4页
文有文心,诗有诗心,史亦有史心。先秦时人已具有“探赜”精神,开始注重探究史家的思想世界,揭示作史的曲直、意图与诉求。而自刘知幾撰《探赜》篇始,“探赜”从一个常用词语演变为史学概念。《探赜》在《史通》一书中,居于《鉴识》之后... 文有文心,诗有诗心,史亦有史心。先秦时人已具有“探赜”精神,开始注重探究史家的思想世界,揭示作史的曲直、意图与诉求。而自刘知幾撰《探赜》篇始,“探赜”从一个常用词语演变为史学概念。《探赜》在《史通》一书中,居于《鉴识》之后。从学术范畴上看,《鉴识》与《探赜》都是讨论史家认识论的文章。精于编次之道的刘知幾,让它们前呼后应,不是没有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幾 《史通》 学术范畴 鉴识
原文传递
聚三氟氯乙烯热解产物——4,4-二氯六氟丁烯-1的分离和鉴识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维垣 胡昌明 汤济宏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66年第1期53-57,共5页
从聚三氟氯乙烯热解产物中分得一烯烃,C_(4)Cl_(2)F_(6).经高锰酸钾氧化得相应的羧酸(C_(2)Cl_(2)F_(3)-COOH).该丙酸经Curtius降解得CCl_(2)FCOOH,其钠盐在乙二醇中热解得三氟氯乙烯和一饱和烃.根据H^(1)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证明后者... 从聚三氟氯乙烯热解产物中分得一烯烃,C_(4)Cl_(2)F_(6).经高锰酸钾氧化得相应的羧酸(C_(2)Cl_(2)F_(3)-COOH).该丙酸经Curtius降解得CCl_(2)FCOOH,其钠盐在乙二醇中热解得三氟氯乙烯和一饱和烃.根据H^(1)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证明后者是CCl_(2)FCF_(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氟氯乙烯 烯烃 沸点 含氟高聚物 脂肪族不饱和烃 丁烯 单烯烃 热解产物 鉴识
下载PDF
人物鉴识与人物画品评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宏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32,共6页
顾恺之(ca.344—ca.405)①被谢赫(活跃于ca.500—535?)在所著《画品》中称为“声过其实”,无意间竟表明后者的“六法”论,实在是以前者的“传神”论为上文.而顾的“传神”之说通过《世说新语》的广泛传播,简直成了“人物画”的代名词.... 顾恺之(ca.344—ca.405)①被谢赫(活跃于ca.500—535?)在所著《画品》中称为“声过其实”,无意间竟表明后者的“六法”论,实在是以前者的“传神”论为上文.而顾的“传神”之说通过《世说新语》的广泛传播,简直成了“人物画”的代名词.②又由于顾的“传神”与谢的“气韵”在后者的《画品》中生成为“神韵”这一批评范畴,由是“神韵”便逐渐溢出原有的画论所指而浸入文论与诗论的领域.钱钟书先生在溯此词源时曾言“谈艺之拈‘神韵’,实自赫始;品画言神韵,盖远在说诗之先.”③这里钱先生所谓的“谈艺”,实质上所谈的是一种大文论情形,换句话说,“神韵”的能指涵盖面宽.其实,文化的整体性特征,恰恰是在数门学科共同享用一套术语系统的历史情境中得到有效的说明.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 人物品评 世说新语 鉴识 画论
原文传递
自制性爆炸装置的鉴识与排除
7
作者 孙光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6-48,50,共4页
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恐怖分子的爆炸活动愈演愈烈,国内的政治、刑事犯罪分子和一些精神变态者,纷纷起来效仿,以爆炸为手段,威胁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威胁着各种大型活动和公共场所的人身安全。近年来,我国的爆炸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爆... 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恐怖分子的爆炸活动愈演愈烈,国内的政治、刑事犯罪分子和一些精神变态者,纷纷起来效仿,以爆炸为手段,威胁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威胁着各种大型活动和公共场所的人身安全。近年来,我国的爆炸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爆炸手段日趋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装置 触点结构 电源电池 自制爆炸装置 鉴识 一体式 箱型结构 起爆装置 开闭器 爆炸物
下载PDF
鉴赏之“赏”初谈
8
作者 刘曦林 《美术观察》 1998年第10期65-67,共3页
收藏,是文化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 鉴赏有“鉴”、“赏”二义。鉴者,鉴其真伪;赏者,品其高下,二者相联系而有区别。 高明的收藏家,不仅有鉴定真伪的眼力,还要有品其高下的目光。如果说鉴定真伪是收藏的基础或者前提,品其高下则是收... 收藏,是文化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 鉴赏有“鉴”、“赏”二义。鉴者,鉴其真伪;赏者,品其高下,二者相联系而有区别。 高明的收藏家,不仅有鉴定真伪的眼力,还要有品其高下的目光。如果说鉴定真伪是收藏的基础或者前提,品其高下则是收藏行为的提高和升华。只有从鉴识进入品味的层次,收藏方可以称为精神生活。 唐代张彦远是颇具眼力和识见的收藏家,其著《历代名画记》决不仅仅是历代名画的帐本,亦不仅仅是美术史书,亦是一部美术理论著作。无疑,他是一位懂得鉴与赏的高人。该书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一节曰: 夫识书人多识画,自古蓄聚宝玩之家固亦多矣。则有收藏而未能鉴识,鉴识而不善阅玩者,阅玩而不能装褫,装褫而殊无铨次者,此皆好事者之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藏家 文人画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中国画 艺术品位 精神生活 顾恺之 鉴识 艺术价值
原文传递
“佛脚”何妨临时抱──“抱佛脚丛书”读后
9
作者 王敬之 《美术之友》 2001年第4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紫砂壶 鉴识 收藏类图书 图片 文化内涵 文字说明 文化艺术修养 出版现状 收藏品 中国书画
下载PDF
宋版古书之鉴识
10
作者 向斯 《紫禁城》 200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位和流传至今的稀有决定了它的特历史时期产生的书籍。
关键词 鉴识 宋版书 天禄琳琅 古书 乾隆皇帝 宋本 朝宫 藏书家 写本 刻手
下载PDF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金银器小议
11
作者 禾青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376-382+31-34,共7页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金银器数量较多,以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发掘出土的金银器为主,最早的到了战国时期,最晚的为清末,品种丰富,纹饰多样,造型奇特,其中不乏时代特征鲜明的精品。本文遴选其中数件予以介绍,并讨论了相关问题。
关键词 湖南省博物馆 金银器 鉴识
原文传递
宾主相参--刘定之与张珩交游管窥
12
作者 李郑 《艺术市场》 2022年第7期48-50,共3页
真正的书画鉴赏家、收藏家一定是“知宝书画其重装潢”。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之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中提出“则有收藏而未能鉴识,鉴识而不善阅玩者,阅玩而不能装裱,装裱而殊亡锌次者”。明代周嘉胃在《装潢志》中记有“... 真正的书画鉴赏家、收藏家一定是“知宝书画其重装潢”。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之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中提出“则有收藏而未能鉴识,鉴识而不善阅玩者,阅玩而不能装裱,装裱而殊亡锌次者”。明代周嘉胃在《装潢志》中记有“上品名迹,视之匪轻,邦家用以华国,艺士尊之为师。师犹父也,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宝书画者,不可不究装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交游 宾主 鉴识 装裱 装潢
原文传递
王诜书画鉴藏能力考论
13
作者 杨宝宝 《书法》 2017年第10期69-71,共3页
北宋时期,一系列优待文士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官方和民间争相收藏古书名画,书画鉴藏成为了文人艺术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是知识分子标榜自己文人身份的重要凭证。书画鉴藏是一门综合学问,仅仅有赀力是远远不够的... 北宋时期,一系列优待文士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官方和民间争相收藏古书名画,书画鉴藏成为了文人艺术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是知识分子标榜自己文人身份的重要凭证。书画鉴藏是一门综合学问,仅仅有赀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难免会有"好事者"不计金钱,盲目附和,以显风雅,却往往因为自身鉴藏能力的有限,所藏书画"病者韵耳",甚至损坏书画。王诜在从事书画鉴藏的活动中往往因为自己书画装褫和鉴识能力的有限而吃过很多亏,并非韩拙所说的"真可谓鉴通骨髓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诜 书画鉴藏 装褫 鉴识 能力
原文传递
古玉鉴识的“五道坎”(二)
14
作者 王敬之 《荣宝斋》 2007年第6期210-216,共7页
三纹饰纹饰是玉器上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中国古玉器的纹饰粗略地统计一下恐怕也有上百种。一些纹饰不断地产生——每个朝代都会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也会不断地消亡。有些纹饰『生命力』极强,几乎跨越了... 三纹饰纹饰是玉器上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中国古玉器的纹饰粗略地统计一下恐怕也有上百种。一些纹饰不断地产生——每个朝代都会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也会不断地消亡。有些纹饰『生命力』极强,几乎跨越了整个玉文化的历史;有些纹饰却『生命力』极短暂,往往只有一个朝代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纹饰 鉴识 谷纹 古玉 古玉器
原文传递
古玉鉴识的“五道坎”(四)
15
作者 王敬之 《荣宝斋》 2008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五沁色清末民初的古玉鉴藏家刘大同先生在《古玉辨》中这样说过:"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
关键词 古玉 古玉器 沁色 鉴识
原文传递
姜老师的材料库
16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 2005年第15期18-19,共2页
本期话题华夏子孙的骨气典型事例"当代的福尔摩斯"李昌钰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参与侦破六千多件重大刑事案件,他以精湛独到的侦查鉴识技术享誉国际;他以超出凡人的毅力和智慧为自己争得荣誉与尊重,获得了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布... 本期话题华夏子孙的骨气典型事例"当代的福尔摩斯"李昌钰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参与侦破六千多件重大刑事案件,他以精湛独到的侦查鉴识技术享誉国际;他以超出凡人的毅力和智慧为自己争得荣誉与尊重,获得了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布的"杰出成就奖",国际鉴识协会颁发的"最高鉴定荣誉奖", 被誉为"当代的福尔摩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库 福尔摩斯 重大刑事案件 科学学会 华夏子孙 杰出成就 典型事例 美国法 鉴识 骨气
原文传递
奋斗者的足迹——读《神探李昌钰》
17
作者 旷昕 张小娟 《全国新书目》 2001年第5期22-23,共2页
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物证鉴识大师"的现任美国康州警政厅厅长李昌钰博士是位赫赫有名的海外华人,其精湛独到的刑侦技术、鉴识功力以及其骄人的政绩不仅令世界警界瞩目,也是我们全体华人的骄傲。
关键词 李博士 美国 鉴识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李昌 海天出版社 海外学子 足迹
原文传递
被忽略的其他娄东鉴藏家
18
作者 黄辉 《西泠艺丛》 2022年第4期41-43,共3页
除了娄东著姓大族的鉴藏外,娄东一地私家收藏也颇具特色。这些私家收藏者不仅具有文学家或书画家的身份,更在书画鉴藏、著录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他们虽然没有著姓大族那样丰厚的财力,但是他们的鉴识水准、创作水平却得到了当时江南鉴... 除了娄东著姓大族的鉴藏外,娄东一地私家收藏也颇具特色。这些私家收藏者不仅具有文学家或书画家的身份,更在书画鉴藏、著录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他们虽然没有著姓大族那样丰厚的财力,但是他们的鉴识水准、创作水平却得到了当时江南鉴藏圈的认可。这些私家收藏者因自身具有超凡的书画创作、鉴识技能,很快融入世家大族的书画鉴藏阵营中来,他们或为著姓大族购藏的书画名品提供鉴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创作 世家大族 书画鉴藏 鉴识 私家收藏 一技之长
原文传递
浅谈古玉的鉴识
19
作者 王敬之 《荣宝斋》 2003年第1期162-175,共14页
在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像我们中华民族这么爱玉的民族了,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算起迄今差不多有五千年,从河姆渡文化算起迄今有七千年。但是,我国玉文化的历史也许还要更长些。
关键词 古玉器 红山文化 玉文化 沁色 鉴识 中华民族 俄罗斯 河姆渡文化 清末民初 和田玉
全文增补中
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历史哲学思想
20
作者 骆啸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刘知几的《史通》成书后,立即得到他的知己、当时的名流学者徐坚、朱敬则等数人的推崇。徐坚赞叹说:“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新唐书·刘知几传》)但是,由于《史通》批判了包括经书在内的以往一切史书中的谬误和各种神道邪说,... 刘知几的《史通》成书后,立即得到他的知己、当时的名流学者徐坚、朱敬则等数人的推崇。徐坚赞叹说:“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新唐书·刘知几传》)但是,由于《史通》批判了包括经书在内的以往一切史书中的谬误和各种神道邪说,体现了某些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触及了封建当权者藉以维护其腐朽统治的理论基础,动摇了他们当时的神权统治,从而开展了一场保书和毁书的尖锐斗争。刘知几在这场斗争中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史通》 历史哲学思想 邪说 天人感应 《史记》 史家 司马迁 灾异 鉴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