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定纠纷及其解决机制——基于民事司法鉴定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如超 《证据科学》 2017年第2期225-248,共24页
在当今民事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与为法院提供司法鉴定意见的社会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就相关鉴定问题频起纷争,一度还衍生出暴力事件。追根溯源,鉴定纠纷起源于民事司法,是民事庭审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功能失灵与民事纠纷的案件结构等多重因... 在当今民事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与为法院提供司法鉴定意见的社会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就相关鉴定问题频起纷争,一度还衍生出暴力事件。追根溯源,鉴定纠纷起源于民事司法,是民事庭审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功能失灵与民事纠纷的案件结构等多重因素共同诱导的结果。然而,国家提供的公力救济与当事人寻求的私力救济皆证明,脱离原审法院的鉴定纠纷解决机制,事实上都进退维谷,而且促使鉴定纠纷扩大化。鉴定纠纷不单反映民事司法问题与鉴定技术问题,它也是当事人双方深层社会矛盾的表现。所以,国家应对鉴定纠纷,就应树立"复合解决/治理"的理念与体系,但关键在于实现民事司法解决鉴定争议的制度功能;同时,基于当事人强烈的制度需求,国家也应重塑合理可行的鉴定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司法 鉴定争议 鉴定纠纷 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论鉴定意见争议的解决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华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66,共4页
鉴定意见作为证据具有可替代性,当事人(控辩)双方因其于自己的利益不利时常对此发生争议,而解决其争议的方式因没有较为稳定的机制约束,在立法、理论与实践中呈现出较大的任意性,鉴定意见争议的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造鉴定纠纷的... 鉴定意见作为证据具有可替代性,当事人(控辩)双方因其于自己的利益不利时常对此发生争议,而解决其争议的方式因没有较为稳定的机制约束,在立法、理论与实践中呈现出较大的任意性,鉴定意见争议的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造鉴定纠纷的机器。鉴定意见争议的解决机制应当是在预防纠纷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的以分流为主、以递进作为补充的有序、有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意见 鉴定争议 解决杌制
原文传递
车辆火灾鉴定的归类和争议解决机制
3
作者 班孝东 李国庆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现行的车辆火灾鉴定工作存在矛盾争议复杂、技术鉴定难度大、多头鉴定以及对鉴定结果的过度依赖等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论证车辆火灾鉴定的技术鉴定和痕迹物证鉴定的双重属性,阐述在司法实践中从专业技术角度对车辆火灾鉴定事项进行合... 现行的车辆火灾鉴定工作存在矛盾争议复杂、技术鉴定难度大、多头鉴定以及对鉴定结果的过度依赖等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论证车辆火灾鉴定的技术鉴定和痕迹物证鉴定的双重属性,阐述在司法实践中从专业技术角度对车辆火灾鉴定事项进行合理分类和规范性鉴定,以期符合立法和司法初衷,避免有关“事实不清”的司法裁判纠纷。针对车辆火灾鉴定的现状和行业管理问题,结合鉴定行业现存的共性问题,提出建设“争议鉴定意见”救济机制、惩戒机制以及强化行业协会责任机制的具体解决方案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火灾 技术鉴定 鉴定争议 解决机制
下载PDF
侦查程序中当事人聘请专家辅助人问题探析
4
作者 叶晗 谢步高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16,共6页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聘请专家辅助人主要在庭审阶段,由当事人聘请的专家辅助人介入侦查阶段有其必要性,包括能为当事人一方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提供专业帮助、及时化解鉴定争议、对侦查机关内部的鉴定机构形成监督,以及有助于...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聘请专家辅助人主要在庭审阶段,由当事人聘请的专家辅助人介入侦查阶段有其必要性,包括能为当事人一方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提供专业帮助、及时化解鉴定争议、对侦查机关内部的鉴定机构形成监督,以及有助于强化专家辅助人在庭审上的质证功能。各地试点工作的成功先例为该制度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应进一步明确专家辅助人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与义务,以期构建合理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辅助人 侦查阶段 鉴定争议
下载PDF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基于我国侦查实践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涂舜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新《刑事诉讼法》设立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将其适用范围限定在了庭审阶段。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争议大都集中于初查或侦查阶段,因此部分侦查机关已将该制度应用于侦查阶段的鉴定程序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 新《刑事诉讼法》设立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将其适用范围限定在了庭审阶段。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争议大都集中于初查或侦查阶段,因此部分侦查机关已将该制度应用于侦查阶段的鉴定程序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看来,仅仅在庭审阶段建立专家辅助人,必然存在较多局限,而侦查阶段的鉴定程序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势必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立法应根据诉讼实践,对目前的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完善,以建立合理可行的侦查阶段专家辅助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侦查 专家辅助人 鉴定争议
下载PDF
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当前刑事鉴定争议类型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如超 刘竹 《中国司法鉴定》 2014年第4期76-82,93,共8页
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专家辅助人制度,被誉为一大制度创新。然而事实上,专家辅助人的身影在刑事程序中早已出现。他们由当事人聘请,在一些社会影响大、争议不断的案件中,监督、见证侦查机关的鉴定过程,成功地化解了当事人不满,避免... 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专家辅助人制度,被誉为一大制度创新。然而事实上,专家辅助人的身影在刑事程序中早已出现。他们由当事人聘请,在一些社会影响大、争议不断的案件中,监督、见证侦查机关的鉴定过程,成功地化解了当事人不满,避免了重复鉴定。而当前法律仅规定专家辅助人在庭审阶段,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应该说,该制度的功能是有限的。因此,在职权鉴定格局无法更改的既定条件下,相关法律需回应司法实践,扩大专家辅助人参与的阶段与权限,使其提前介入侦查机关展开的部分重大案件的鉴定程序中,方能有效解决鉴定争议,节约诉讼资源、提高办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程序 鉴定争议 专家辅助人制度
下载PDF
刑事诉讼领域司法鉴定争议探讨
7
作者 王怀宇 王振国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6期99-103,共5页
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刑事案件有效侦破和公正审理的技术保障。但在实践中,刑事诉讼领域一直存在的司法鉴定争议日益突出,产生很多相关问题,既影响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也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 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刑事案件有效侦破和公正审理的技术保障。但在实践中,刑事诉讼领域一直存在的司法鉴定争议日益突出,产生很多相关问题,既影响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也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从体制机制、制度设计的宏观层面对刑事诉讼领域出现司法鉴定争议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鉴定争议 自侦自鉴 诉讼权利
下载PDF
迈向“过程导向信任”的刑事死因鉴定争议解决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如超 《证据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447-467,共21页
中国当今刑事鉴定争议频发。其中当事人与办案机关鉴定冲突最剧烈、不满手段最多样,且其社会影响最大者,目前主要聚集在部分死因鉴定领域。该类鉴定争议既滋生过度重复鉴定,更促使部分当事人上访、闹事,一度还以此衍生出暴力性群体事件... 中国当今刑事鉴定争议频发。其中当事人与办案机关鉴定冲突最剧烈、不满手段最多样,且其社会影响最大者,目前主要聚集在部分死因鉴定领域。该类鉴定争议既滋生过度重复鉴定,更促使部分当事人上访、闹事,一度还以此衍生出暴力性群体事件。死因鉴定争议的发生,主要源于影响鉴定意见可信性的一系列因素,而非仅因为、甚或主要基于鉴定意见的客观可靠性。因此,为重塑中国刑事死因鉴定的公信力,必须走向从实践出发的法律研究与制度建构立场,以回应办案部门创建、并亟须理论提炼与立法改良的"过程导向信任"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其关键措施,是通过死因鉴定程序的开放性与当事人双方(包括其聘请的法医专家)的充分参与性,从而实现鉴定意见的可信性或当事人可接受性;并以此领域的鉴定争议解决为突破口,进行鉴定制度改革,以提升中国整个刑事司法鉴定的公信力与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程序 死因鉴定争议 过程导向信任 争议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启动程序实证研究——以382份刑事判决书及案例为样本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邦达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9-65,共7页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近年来人民法院启动与不启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案例进行比对,发现法官不愿启动此类鉴定的原因包括三种"担忧",即对鉴定可靠度的担忧,对强制医疗程序不完善的担忧,对社会舆论的担忧。一旦启...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近年来人民法院启动与不启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案例进行比对,发现法官不愿启动此类鉴定的原因包括三种"担忧",即对鉴定可靠度的担忧,对强制医疗程序不完善的担忧,对社会舆论的担忧。一旦启动鉴定可能引发重复鉴定的顽疾;一旦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患者,行为人将得不到妥善收治;一旦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将受到来自被害人家属及社会舆论的压力。基于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考虑,法官对该类鉴定的启动谨小慎微。此项制度的改造应当在保留司法机关启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明确启动鉴定的条件,规定法官不同意启动鉴定时说理的义务,赋予当事人就不启动鉴定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鉴定启动程序 司法鉴定争议
原文传递
刑事死因鉴定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印波 李文艺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173,共7页
死因争议案件跨越时间长,争议手段激烈,推动着诸多刑事案件成为社会公共事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鉴于制度构建之于专业鉴定人、实践经验之于法律专家都隔着鸿沟,因此讨论死因鉴定争议的独立研究寥寥无几。层出不穷的死... 死因争议案件跨越时间长,争议手段激烈,推动着诸多刑事案件成为社会公共事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鉴于制度构建之于专业鉴定人、实践经验之于法律专家都隔着鸿沟,因此讨论死因鉴定争议的独立研究寥寥无几。层出不穷的死因鉴定争议个案中,导致争议的原因不一而足。提炼实践中成功解决争议的案例,保障当事人的鉴定参与权、监督权等"阳光鉴定"的程序正当措施,正是解决刑事死因鉴定争议的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死因鉴定争议 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论司法鉴定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陈骏 杜志淳 《中国司法鉴定》 2022年第3期90-94,共5页
现存的司法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存在主体不专、针对性不强、缺乏协作等突出问题,以致当下相关部门处理鉴定争议多流于形式而难切中要害,从而引发“变相投诉”“报复性投诉”等现象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为保障公民合法救济权与司法鉴定服... 现存的司法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存在主体不专、针对性不强、缺乏协作等突出问题,以致当下相关部门处理鉴定争议多流于形式而难切中要害,从而引发“变相投诉”“报复性投诉”等现象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为保障公民合法救济权与司法鉴定服务平台的正常秩序,提高审判机构对鉴定意见的采信与适用效率。司法鉴定争议解决法律路径的完善必须从权责分明、合理分权、多方协作等方面着手,建立以司法鉴定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二元结构框架下,聚焦鉴定投诉或诉讼根本诉求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圭臬开展司法鉴定争议解决相关活动,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争议 鉴定投诉 行业协会
下载PDF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争议案例点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延误是否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12
作者 王小燕 吴军 胡永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5-566,共2页
一、案情摘要 患者女,因上腹部疼痛6d、加剧3d于2005年11月29日收住某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2月4日10:50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约1min。经神经内科会诊后于11:45转入神经内科。14:10患者突发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双眼... 一、案情摘要 患者女,因上腹部疼痛6d、加剧3d于2005年11月29日收住某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2月4日10:50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约1min。经神经内科会诊后于11:45转入神经内科。14:10患者突发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约持续20s后缓解。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0.62,血红蛋白69.8g/L,血小板计数6.14×10^9/L,葡萄糖18.04mmol/L。19:30请血液科会诊。内科专家讨论认为,昏迷原因首先考虑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也须考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于当晚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自动出院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司法鉴定争议 案例点评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延误 患者死亡 因果关系
下载PDF
司法鉴定意见争议评价机制研究——以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模式为视角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广俊 《证据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578-584,共7页
司法鉴定争议是指对司法鉴定意见存在争议引起的纠纷。本文侧重从司法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四个评价维度切入,提出重新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司法鉴定专家评价三种评价方式。结合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实践,... 司法鉴定争议是指对司法鉴定意见存在争议引起的纠纷。本文侧重从司法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四个评价维度切入,提出重新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司法鉴定专家评价三种评价方式。结合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实践,介绍了通过建立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工作、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司法鉴定委托、重大鉴定事项报告、司法鉴定专家咨询、推进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四项机制,来解决或减少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意见的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意见争议 成因 评价方式 解决争议措施
原文传递
司法鉴定意见争议之根源与解决
14
作者 杨立云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2年第3期100-114,共15页
司法鉴定意见存在各种争议:科学专家应否成为证人,新型科学证据的鉴定意见是否存在错误,“软”科学证据的鉴定意见是否可靠,根据司法鉴定证据规则所获得的证据是否必然可靠,专家是否中立、诚信?由于科学之定义众说纷纭,且科学处于不断... 司法鉴定意见存在各种争议:科学专家应否成为证人,新型科学证据的鉴定意见是否存在错误,“软”科学证据的鉴定意见是否可靠,根据司法鉴定证据规则所获得的证据是否必然可靠,专家是否中立、诚信?由于科学之定义众说纷纭,且科学处于不断发展状态中,故鉴定意见所据知识是否为“科学知识”难有定论;由于法官及当事人对专家存在认知依赖,故对专家据专门知识所提供的证据心存疑虑;专家科学研究的认知结构与司法鉴定的认知结构有异;此外,由于控辩式的诉讼结构与鉴定意见规则本身之缺陷、鉴定意见规则的一些缺陷、鉴定人职业伦理风险;等等。这些都可能引发鉴定意见的争议。鉴定意见争议虽无法根本消除,但如下解决措施不失为有益的尝试:完善“看门人”制度、设置鉴定意见的外在形式条件、强调专家的法律责任与职业伦理,降低专家提供错误鉴定意见之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鉴定意见争议、法庭审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