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汉语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丁邦新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4-419,共6页
一引言对中古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层次,一层是检讨陆法言(562-?)切韵的性质,另一层是根据切韵的结构拟测其音系。对于切韵的性质在周祖谟(1966)提出切韵代表六世纪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之后,最主要的有邵荣芬(1982)的看法,他认为切韵是... 一引言对中古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层次,一层是检讨陆法言(562-?)切韵的性质,另一层是根据切韵的结构拟测其音系。对于切韵的性质在周祖谟(1966)提出切韵代表六世纪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之后,最主要的有邵荣芬(1982)的看法,他认为切韵是以洛阳话为基础,多少吸收了金陵方言的特点,切韵音系代表当时的洛阳语音。对于以切韵为根据的中古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语音系统 汉语方言 颜之推 中古音系 性质 颜氏家训 中国语文 金陵 两个层次
原文传递
“样式雷”世家新证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其亨 项惠泉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7年第2期52-57,共6页
一清代二百余年间,有雷姓一家累世供职清廷样式房,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与营造,以及服器制作设计,在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多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被清人美誉为“样式雷”,至今青史留芳。
关键词 内务府 康熙帝 世家 同治 雍正帝 张氏 康熙年间 家谱 生平事迹 金陵
原文传递
明都南京城垣略论 被引量:25
3
作者 季士家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4年第2期70-81,共12页
我国东南重镇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扼南北要冲,居鱼米之乡,山抱水环,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亦为著名的帝王古都。自孙吴之时,因诸葛亮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语,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即以“龙盘虎踞”专指南京,并以此... 我国东南重镇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扼南北要冲,居鱼米之乡,山抱水环,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亦为著名的帝王古都。自孙吴之时,因诸葛亮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语,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即以“龙盘虎踞”专指南京,并以此形容其地之险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南京城垣 长江下游 明王朝 都城 诸葛亮 金陵 石城 后湖 我国古代
原文传递
明代南京的印书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秀民 《文物》 1980年第11期78-83,共6页
明代官私刻书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超越宋、元。当时"两京十三省",无省不刻书。因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印刷事业随着发生变化。开封为五代、北宋首都,当时也是出版中心,但明代只有布政司、按察司与周王府刊书三十余种。山西... 明代官私刻书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超越宋、元。当时"两京十三省",无省不刻书。因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印刷事业随着发生变化。开封为五代、北宋首都,当时也是出版中心,但明代只有布政司、按察司与周王府刊书三十余种。山西平阳府金、元两代均为北方出版要地,至明代合蒲、绛、解、汾四州,只出版了十九种,而且《铜人针灸经》、《西方子明堂灸经》插图已恶劣得不象样了。成都为宋代蜀刻中心,入元后一蹶不振。明代成都只有蜀王府刻的较多,凡廿八种。杭州在明代也不及宋、元时活跃。只有福建建阳书坊尚能保持宋、元以来的传统地位,以多取胜。而新兴的地区则有南京、北京、苏州、徽州、湖州等地。南京刻书起源很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南京 金陵 国子监 书坊 刻书 出版 洪武 经济文化发展 五代十国 印刷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背景的英雄主义叙事——《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的文本转移 被引量:19
5
作者 侯克明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分析解读《金陵十三钗》的钥匙存在于小说原著之中。张艺谋反复强调《金陵十三钗》是他“20年来遇到的最好的剧本”。仔细分析小说原著与电影之间的文本差异,张艺谋的电影诉求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关键词 电影 小说 金陵 英雄主义 女性主义 文本 叙事 张艺谋
原文传递
北魏金陵初探 被引量:16
6
作者 古鸿飞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8-42,共5页
北魏金陵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皇陵。在史书记载中,北魏金陵有云中金陵、盛乐金陵和金陵三处。虽然这三处金陵至今尚未发现,但笔者认为,云中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是北魏早期的皇陵;盛乐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 北魏金陵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皇陵。在史书记载中,北魏金陵有云中金陵、盛乐金陵和金陵三处。虽然这三处金陵至今尚未发现,但笔者认为,云中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是北魏早期的皇陵;盛乐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是北魏定都盛乐时所建的皇陵;第三处没有冠以地名的金陵则应在今山西省左玉县的大南山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金陵 考证
下载PDF
《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慧瑜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0,共9页
2012年1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举办第八期"青年文艺论坛",主题为"《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以美国牧师、秦淮歌妓拯救教会女学... 2012年1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举办第八期"青年文艺论坛",主题为"《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以美国牧师、秦淮歌妓拯救教会女学生为主要情节,自上映以来就引起各方关注。为了贴近对当下文艺作品的批评,本期论坛从小说改编、影像叙述、中国人的主体位置以及人性的救赎等不同角度对《金陵十三钗》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期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张慧瑜博士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陈飞龙、副所长祝东力,以及来自院内外的4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刊特刊发此次讨论的主要内容,以期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改编 电影电视 金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研究所 文艺批评 青年学者
原文传递
清代官书局刻书述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孔毅 《文献》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1-245,共15页
官书局是清末同治、光绪时期各省奉旨建立的一批刻书机构,倡导者为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瀚章、马新贻、丁日昌等一批地方大员,他们互相关联,声援标榜,刻书种类繁,数量多,一时声势浩大,即如穷乡僻壤、村学书院,无不有之。书局经过... 官书局是清末同治、光绪时期各省奉旨建立的一批刻书机构,倡导者为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瀚章、马新贻、丁日昌等一批地方大员,他们互相关联,声援标榜,刻书种类繁,数量多,一时声势浩大,即如穷乡僻壤、村学书院,无不有之。书局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筹备立宪,刻书宗旨、管理人员诸方面都相继产生了一些变化,同时也对这些运动产生过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沿至光绪、宣统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书局 曾国藩 刻书 二十四史 左宗棠 丁日昌 尊经书院 光绪 金陵 汲古阁
原文传递
坚持与发展金陵特色文化——南京城市现代化与先进文化建设的探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书录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46-51,共6页
金陵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相映 ,中华南北文化的交流 ,庙堂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 ,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 ,其基本精神即先进性是进取精神、争胜意识和爱国主义。在南京城市现代化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中 ,只有坚持与发展金陵特色... 金陵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相映 ,中华南北文化的交流 ,庙堂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 ,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 ,其基本精神即先进性是进取精神、争胜意识和爱国主义。在南京城市现代化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中 ,只有坚持与发展金陵特色文化 ,才能不断增强南京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 特色文化 城市现代化
下载PDF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人物群象断想 被引量:10
10
作者 管怀国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3期85-88,106,共5页
严歌苓以她独特的战争叙事在《金陵十三钗》中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生动、深刻的审美享受。如通过书娟的心路历程而表达的“仇恨”主题的转换对战争文学的超越性,如“神圣”与“邪恶”这种对比在小说结构中的人性价值,如叙述人称的变异... 严歌苓以她独特的战争叙事在《金陵十三钗》中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生动、深刻的审美享受。如通过书娟的心路历程而表达的“仇恨”主题的转换对战争文学的超越性,如“神圣”与“邪恶”这种对比在小说结构中的人性价值,如叙述人称的变异性所扩展的全知视角与真实感,如文本语言高度的动感、凝练与智性色彩。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我认为其最大的价值仍然体现在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个性独具的人物形象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严歌苓 金陵 断想 战争文学 人性价值 审美享受 心路历程
下载PDF
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全球战略——从《金陵十三钗》的海外失利看加强中美合拍的必要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铁东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1,共7页
本文详解了《金陵十三钗》在诸方面的缺失及其在海外市场败走麦城的原因,由此引出加强与好莱坞合作对中国电影全球战略的重要性。中国电影不妨立足本土,辐射同质同源的东南亚泛华夏文化圈;同时融合好莱坞的行业智慧,利用其遍布全球的发... 本文详解了《金陵十三钗》在诸方面的缺失及其在海外市场败走麦城的原因,由此引出加强与好莱坞合作对中国电影全球战略的重要性。中国电影不妨立足本土,辐射同质同源的东南亚泛华夏文化圈;同时融合好莱坞的行业智慧,利用其遍布全球的发行网络和营销手段,构建起中国电影的全球市场格局,最终确立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全球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全球战略 海外市场 好莱坞 金陵 中美 失利 “走出去”
原文传递
《封神演义》作者补考 被引量:8
12
作者 章培恒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0-98,共9页
近六、七十年来,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有许仲琳、陆长庚二说;自柳存仁教授于十余年前发表《吴承恩陆西星事迹补考》后,陆作说的影响较前扩大.本文是对陆作说的全面检讨.首先论述明代舒载阳刊本《封神演义》的作者署名的可信性不应否定... 近六、七十年来,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有许仲琳、陆长庚二说;自柳存仁教授于十余年前发表《吴承恩陆西星事迹补考》后,陆作说的影响较前扩大.本文是对陆作说的全面检讨.首先论述明代舒载阳刊本《封神演义》的作者署名的可信性不应否定;其次论述最早记载《封神演义》为陆长庚作的《乐府考略》不宜轻信;最后对柳文用以论定《封神演义》为陆长庚作的各项内证逐条加以讨论,提出相反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 道教 封神演义 道士 金陵 道家 作者署名 姜子牙 玄学 佛教
下载PDF
《金陵十三钗》:一次症候阅读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迅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5,共5页
《金陵十三钗》(后简称《十三钗》),据张艺谋讲,是十年不遇的好剧本。很多媒体评论也盛赞《十三钗》是张艺谋自《活着》以来最好的电影。另据媒体称,影片公映后,社会各界乃至业内都是一边倒的好口碑。再看网上,凡有不同意见,
关键词 症候阅读 金陵 媒体评论 《活着》 不同意见 张艺谋 电影 影片
原文传递
别样的“身体修辞”——对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修辞解读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洪雷 时世平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严歌苓 金陵 修辞 解读 身体 《倾城之恋》 经典文本
下载PDF
从皇家苑池到近代城市公园——南京玄武湖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运宏 《广东园林》 2017年第1期4-8,共5页
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的玄武湖的沧桑变化见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风景园林管理的发展状况。在挖掘史料的基础上,概括了玄武湖在六朝、唐五代、宋朝、明朝、清朝和近代的历史沿革,复原了玄武湖从皇家苑池到近代城市公园的整... 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的玄武湖的沧桑变化见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风景园林管理的发展状况。在挖掘史料的基础上,概括了玄武湖在六朝、唐五代、宋朝、明朝、清朝和近代的历史沿革,复原了玄武湖从皇家苑池到近代城市公园的整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金陵 玄武湖 园林历史
下载PDF
景定《建康志》和至正《金陵新志》中的地图初探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邦波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8年第1期24-37,共14页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地图中,方志中的地图,尤其是宋元方志中的地图,占有重要的地位。景定《建康志》和至正《金陵新志》是历来公认的宋元名志,是南京地区传世最早的两部方志。这两部方志中的地图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特别是《金陵新志》
关键词 地图比例尺 平均比例尺 建康 方志 地图定向 金陵 南京地区 载负量 方位角 地形图
下载PDF
北魏金陵、桑乾、北邙、乾脯山西葬区研究——兼以此求教于宿白先生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宝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2-78,共7页
本文拟从对北魏山西葬区的分析研究,认为该葬区反映了北魏王朝礼仪上的演变,同时又反映出统治者在政治的需要。
关键词 墓志 《魏书》 北魏 墓群 洛阳城 金陵 魏晋南北朝 家族 山西 鲜卑贵族
下载PDF
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 被引量:6
18
作者 饶龙隼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当五代崩乱之世,数姓金陵素族亡命西昌,历数百年生息繁衍,而有了独特的精神素质。其素质并非金陵携来,而是与西昌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风习和文化气质相互作用的产物。这里山川秀美,田园肥沃;物产丰饶,自给自足;无慕仰之累,少外物诱扰,... 当五代崩乱之世,数姓金陵素族亡命西昌,历数百年生息繁衍,而有了独特的精神素质。其素质并非金陵携来,而是与西昌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风习和文化气质相互作用的产物。这里山川秀美,田园肥沃;物产丰饶,自给自足;无慕仰之累,少外物诱扰,是南唐故家的理想居息地。诸姓氏间互为师友,世通婚姻,族群内部保持天然联系,家族间的协作不断增强。他们很快成为当地族群的核心,并慢慢养成耕读自守、诗书传家的风习与传统。受这种传统与风习的熏染,西昌的故家旧族成员秉承了清正平和的文化气质。他们清修为学,不涉帝王之术;仁孝纯厚,而不汲汲用世;居官廉慎,不以忠直鸣世。历四百年而至元明易代之际,该地文人或处或仕总能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如刘崧、杨士奇就是典型。又因秉承这种文化气质的主体是外来姓氏,其成员关于家族来源的追忆,比如金陵族群的南唐情结,就使这种文化气质具有外向的品格而不自我封闭。当西昌人士走出乡里,往往能以特有的文化气质赢得赞誉。特别是在入明后,西昌文人以其清正平和的文化气质赢得朱元璋的信赖,又以其雅正和平的文风契合了盛国气象的需要,而使西昌文学得到开国君臣的褒扬,迅速宏扬壮大起来。又因杨士奇以文学侍御倡导君臣相契,使雅正和平的文风壮大为馆阁文学,从而移易了明初诗文的走向。如此,西昌雅正和平的文学传统就突破地域界限,扩展为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 南唐 文化气质 精神素质 自然条件 相互作用 社会风习 自给自足 精神风貌 自我封闭 文学传统 杨士奇 金陵 族群 朱元璋 和平 雅正 姓氏 家族 文人 文风 田园 当地 刘崧 情结 诗文 风范
原文传递
“金陵”意象与古代作家的怀古心态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晓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由历史文化名城到古代诗歌意象,"金陵"从早先的地域概念转化为具有浓郁政治文化色彩的艺术符号。"金陵"意象频繁地出现于古代诗人的怀古作品中,承载着他们沉重的感伤情绪,寄托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政治意识和历史意识。
关键词 金陵 意象 怀古心态 政治意识 历史意识
下载PDF
城市记忆与文学感知:清代前中期咏史词中的南京书写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怡秀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8,154,155,共7页
清代前中期写南京的咏史词多用“金陵”称呼南京,这与“金陵”的“王气”寓意及历代文人将其和咏史挂钩造成的思维定势有关。清人丰富和深化了“金陵”的内涵,使其由城市别名演变为文化语码。清人吟咏南京,多提到六代;对六代的吟咏中有... 清代前中期写南京的咏史词多用“金陵”称呼南京,这与“金陵”的“王气”寓意及历代文人将其和咏史挂钩造成的思维定势有关。清人丰富和深化了“金陵”的内涵,使其由城市别名演变为文化语码。清人吟咏南京,多提到六代;对六代的吟咏中有对明朝的反思,吟咏明朝时也多用六代进行对照。六代可谓明朝的影子,南京则是映出影子的镜子。雍、乾年间写南京的部分咏史词,有关国破家亡的内容明显减少,这与当时清朝的强盛及南京的繁华有关;虽相对缺乏思想深度,但仍具一定词史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词 南京 金陵 明朝 六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