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金融衍生工具上市机制的若干思路 |
罗培新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2
|
上市公司筹资新方式——分离交易可转债 |
许艳芳
|
《财会学习》
|
2008 |
3
|
|
3
|
保险资金投资可转债市场的策略分析 |
肖文
周明海
蔡尔津
|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和期市暴跌的回顾 |
张雪莹
|
《中国证券期货》
|
2007 |
1
|
|
5
|
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制度改革 |
李翀
|
《华南金融研究》
|
2000 |
0 |
|
6
|
论套期保值基金的投机特点及其防范方法 |
李翀
|
《南方金融》
|
1999 |
0 |
|
7
|
金融工程:金融改革深化的助推器 |
左科华
|
《华南金融研究》
|
2001 |
0 |
|
8
|
我国期货品种结构问题研究 |
周树立
|
《金融论坛》
|
1996 |
0 |
|
9
|
许愿国债期货 |
沈乎
郑斐
|
《新世纪周刊》
|
2012 |
0 |
|
10
|
关于期权交易策略的探讨 |
刘富兵
|
《证券导刊》
|
2014 |
0 |
|
11
|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WTO冲击的理论思考 |
黄种河
|
《福建金融》
|
2001 |
0 |
|
12
|
金融衍生品种交易纠纷与委托理财纠纷的案由界定 |
范黎红
|
《中国审判》
|
2014 |
0 |
|
13
|
关于对权证评估的应用研究 |
李忠余
王慧
|
《中国资产评估》
|
2013 |
0 |
|
14
|
建立货币市场基金 化储蓄为投资 |
周铁水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5
|
论金融全球化过程中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 |
李翀
|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6
|
我国金融衍生品种探究 |
张硕
|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18 |
0 |
|
17
|
仲裁条款书面方式的认定——陈某与湖北某某矿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金融衍生品种交易纠纷案 |
刘靖
|
《法治论坛》
|
2022 |
0 |
|
18
|
资本市场国际化趋势分析 |
李翀
|
《出版参考》
|
2002 |
0 |
|
19
|
核金融时代的“双刃剑” |
|
《证券市场导报》
|
1995 |
0 |
|
20
|
五大因素影响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 |
浦楠
|
《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