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古代早期针刺器具探源 被引量:11
1
作者 郝保华 康兴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7,共3页
就中国古代针刺器具的起源发展作以新的探讨 ,认为砭石等是最早制作针刺器具的材质之一 ,在后期金属出现并制作针具时 ,其形制模拟了早期的石针。早期的针刺器具及针刺术的发展 ,都是长期的、正负经验的积累 ;早期针刺器具多种多样 ,除... 就中国古代针刺器具的起源发展作以新的探讨 ,认为砭石等是最早制作针刺器具的材质之一 ,在后期金属出现并制作针具时 ,其形制模拟了早期的石针。早期的针刺器具及针刺术的发展 ,都是长期的、正负经验的积累 ;早期针刺器具多种多样 ,除石针外 ,尚有骨针、玉针、竹针等 ,还有一种独特的觜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史 刺器 灸学 砭石 金属
下载PDF
从考古发掘和明清传世实物看九针的形制演变 被引量:13
2
作者 伍秋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20-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古代九针的形制特征和发展演变。方法:收集整理考古发掘出土和明清传世的古代九针资料,分析不同时期的形制特征和变化。结果:明确了各时期九针的形制特征和演变规律。结论: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九针和明清传世的九针,在形制上均... 目的:探讨古代九针的形制特征和发展演变。方法:收集整理考古发掘出土和明清传世的古代九针资料,分析不同时期的形制特征和变化。结果:明确了各时期九针的形制特征和演变规律。结论: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九针和明清传世的九针,在形制上均无统一的样式。汉代九针的形制虽然受到《九针论》、《九针十二原》的影响,但在制作上并不严格遵守规定的尺寸。元明清针灸著作中所附的九针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时期针具的形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形制演变
下载PDF
早期医用金属针具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伍秋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医用金属针具的形制特征及发展演变,为现代针灸针具的改进提供鉴借和参考。方法:收集和整理考古发掘出土的早期金属类针状器具的资料,识别出其中用于针灸的金属针具,并结合医史资料、古代文献和现代针灸学的研究成果进行... 目的:探讨早期医用金属针具的形制特征及发展演变,为现代针灸针具的改进提供鉴借和参考。方法:收集和整理考古发掘出土的早期金属类针状器具的资料,识别出其中用于针灸的金属针具,并结合医史资料、古代文献和现代针灸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早期金属针具的形状特征和演变过程。结论:在针刺疗法出现以前,金属针具的作用和用法与砭石相同,即用于刺治痈肿。战国时期,在针刺疗法出现以后,金属针具的功能和用法发生了改变,成为真正的针刺用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疗法 起源
下载PDF
金属针具过敏二则
4
作者 郭尧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金属 过敏 灸临床 工作期
下载PDF
小儿感冒的刮痧疗法
5
作者 吴友佳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6年第18期6-7,共2页
小儿感冒一般分为二种类型,即风寒型和风热型。风寒者以发热怕冷为主,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疼痛、浑身酸痛、喉痒、咳嗽等。风热者发热,汗少、鼻塞流黄涕、头痛面赤、咽红、咳吐黄痰等。 判别出小儿的感冒类型后,施以推拿和刮痧相结... 小儿感冒一般分为二种类型,即风寒型和风热型。风寒者以发热怕冷为主,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疼痛、浑身酸痛、喉痒、咳嗽等。风热者发热,汗少、鼻塞流黄涕、头痛面赤、咽红、咳吐黄痰等。 判别出小儿的感冒类型后,施以推拿和刮痧相结合的方法,对治疗小儿的感冒效果很好。一般先推拿后刮痧。若是感冒初期,可以不用刮痧。 对风寒型感冒,施用推天门(二眉正中),由下而上用大拇指指腹推16次,推坎宫(二眉弓),由里向外用食指刮16次,揉太阳16次(用大拇指指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疗法 小儿感冒 推拿 刺络疗法 指腹 风寒型感冒 风热型 刮疹疗法 金属 消毒棉
下载PDF
金属针具过敏案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学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金属 金属过敏反应 灸疗法 医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