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蛋加工相关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燕 徐明生 涂勇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72-475,共4页
皮蛋是我国独创的传统蛋制品,加工历史悠久,但有关皮蛋加工形成机理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这已成为阻碍进一步开展皮蛋技术改进研究的瓶颈。本文对皮蛋加工形成过程中金属调控、风味形成、强弹性蛋白凝胶形成、色泽形成、松花形成等机理的... 皮蛋是我国独创的传统蛋制品,加工历史悠久,但有关皮蛋加工形成机理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这已成为阻碍进一步开展皮蛋技术改进研究的瓶颈。本文对皮蛋加工形成过程中金属调控、风味形成、强弹性蛋白凝胶形成、色泽形成、松花形成等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相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蛋 金属调控 风味 蛋白凝胶 色泽 松花
下载PDF
土法炼锌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其转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敖子强 林文杰 +3 位作者 严重玲 瞿丽雅 肖唐付 林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4-569,共6页
废弃地复垦成为土法炼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重金属(Pb、Zn、Cd)的调控又是复垦中的首要问题。为了探索土法炼锌区废渣和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规律,对经过土法炼锌区河流进行了监测,以及用水浸提废渣、用HNO3和NaOH分别调... 废弃地复垦成为土法炼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重金属(Pb、Zn、Cd)的调控又是复垦中的首要问题。为了探索土法炼锌区废渣和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规律,对经过土法炼锌区河流进行了监测,以及用水浸提废渣、用HNO3和NaOH分别调控废渣和污染土壤的pH值、采用5步萃取法测定重金属化学形态、用腐殖质、EDTA、不同量的石灰等处理污染土壤后进行苗圃盆栽试验。结果发现,河流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水土流失,集中在悬浮物和沉积物,防止水土流失非常必要;废渣中的重金属用水浸提溶出量很少;废渣中的重金属随pH值降低溶出量显著增大,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随着pH值的增加溶出量减少,增加到9以后,溶出量反而增加,因而控制废渣的pH降低和适当提高污染土壤pH值可减少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废渣中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极低(<0.1%),其他的形态含量远远高于背景土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远远高于背景土壤和废渣;施用石灰使土壤中Pb、Zn、Cd的DTPA提取态分别降低了83.9%、23.1%和79.4%,白菜中Pb、Zn、Cd的含量分别减少97.2%、94.7%和89.4%,因而在土法炼锌区废弃地复垦中调控pH值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法炼锌区 金属形态 PH 金属调控
下载PDF
不同形态硅对砷胁迫下小麦光合生理、砷累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甘志凯 陈玮 谌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无砷(As)胁迫处理(CK)为对照,设置30 mg/kg As胁迫处理(AS)及砷胁迫下施用纳米硅(NSi)、无机硅(ISi)、有机硅(OSi)与复合处理(NSi+ISi、NSi+OSi、ISi+OSi、NSi+ISi+OSi),探索不同形态硅对As胁迫下小麦光合生理、As...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无砷(As)胁迫处理(CK)为对照,设置30 mg/kg As胁迫处理(AS)及砷胁迫下施用纳米硅(NSi)、无机硅(ISi)、有机硅(OSi)与复合处理(NSi+ISi、NSi+OSi、ISi+OSi、NSi+ISi+OSi),探索不同形态硅对As胁迫下小麦光合生理、As亚细胞分布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s胁迫下小麦光合生理受到显著影响、As含量增加,细胞生理受到显著影响。As胁迫下不同形态硅及其组合处理均提高了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改善了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Φ_(PSⅡ)、NPQ、q_(P)),上调了相关重金属调控基因(TaPCS1、TaMT1、TaHMA3)的表达,且增加了细胞壁对As的劫持能力,并促进As在液泡区室化,整体而言以纳米硅组合处理(NSi+OSi、NSi+ISi+OSi)效果较佳。此外,As胁迫下,NSi+OSi、NSi+ISi+OSi处理植株Si含量显著增加,生物富集系数(BCF)、转移系数(TF)及As含量显著降低,均以NSi+OSi优于NSi+ISi+OSi处理。综上,30 mg/kg As胁迫下不同形态硅及其组合处理可保护光合色素降解、提高光合效率、诱导重金属调控基因表达,并通过促进As的区室化从而降低As累积对小麦的负面影响,以纳米硅与正硅酸乙酯组合施用(NSi+OSi)效果最佳,其BCF、TF分别降低6.53%~76.94%、5.02%~2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胁迫 荧光特性 亚细胞分布 金属调控基因
下载PDF
金属调控蛋白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亚楠 王丹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72-1383,共12页
金属调控蛋白是微生物体内通过转录抑制或激活机制严格控制金属离子摄入、外排和储存的特异性金属离子结合蛋白,对维持体内适宜的金属离子浓度和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七大家族金属调控蛋白的调控机制和拓扑结构... 金属调控蛋白是微生物体内通过转录抑制或激活机制严格控制金属离子摄入、外排和储存的特异性金属离子结合蛋白,对维持体内适宜的金属离子浓度和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七大家族金属调控蛋白的调控机制和拓扑结构,详细介绍了金属离子结合区域的结构特征和金属-配体的配位构型。基于金属-配体的配位构型,重点讨论了每类金属调控蛋白对目标金属离子特异性选择的机理。此外,本文还介绍了金属调控蛋白在重金属离子检测和吸附方面的应用,拓展了金属调控蛋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同时为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方向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调控蛋白 金属离子 调控机制 拓扑结构 配位构型
原文传递
VOCs氧化催化剂设计与结构调控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雯皓 赵东越 +1 位作者 宋海涛 李俊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7,共21页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NOx与SO_(2)等传统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控制逐渐成为进一步解决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的关键因素。催化氧化法因其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及适用范围广...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NOx与SO_(2)等传统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控制逐渐成为进一步解决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的关键因素。催化氧化法因其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及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已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VOCs减排技术之一。高性能催化剂的研发是该技术的核心,结合反应机理进行催化剂设计和结构调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首先对VOCs催化氧化机理进行概述;其次从单一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相界面结构调控角度综述了非贵金属催化剂结构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聚焦贵金属分散状态,总结了贵金属催化剂中贵金属纳米颗粒/团簇催化剂尺寸效应与载体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目前新兴的单原子催化剂基于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调控手段进行概括;最后对VOCs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我们认为深入解析构效关系,研发简约和精细化的催化剂结构调控手段并适配实际工况和工业放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催化氧化 结构调控 金属分散状态调控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中国生态学技术改善稻米品质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灿 焦文献 +1 位作者 袁娇 黄璜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8,共7页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应用生态学技术改善米质是生产绿色优质安全稻米的有效途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综合利用好气候、土壤、栽培等因素,并将各生态技术科学耦合,发挥技术群体的优势,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技术 水稻 合理栽培与耕作 稻田生态种养 金属生态调控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以锰为代表的过渡金属离子体内吸收及转运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慧 张翊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4-1422,共9页
近年来,金属离子在生命体内的代谢、稳态平衡及其相关疾病是当前国际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微量元素是指生物体内含量不足万分之一的元素。在动物体内,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微小,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涉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内稳态调节... 近年来,金属离子在生命体内的代谢、稳态平衡及其相关疾病是当前国际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微量元素是指生物体内含量不足万分之一的元素。在动物体内,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微小,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涉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内稳态调节、神经活动、免疫功能、氧化应激、信号转导、基因调控、酶及内分泌等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离子 锰内稳态平衡 锰吸收 锰转运 金属离子调控蛋白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金属离子Mn^(2+)对α-烯烃磺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蠕虫状胶束形成的调控作用研究
8
作者 储鹏举 余晓玲 +3 位作者 侯克期 王文慧 李隆杰 葛际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29,共9页
Mn^(2+)可诱导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AOS)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LHSB)的混合物形成蠕虫状胶束。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1%~5%范围内,研究了AOS与LHSB质量比、Mn^(2+)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及温... Mn^(2+)可诱导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AOS)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LHSB)的混合物形成蠕虫状胶束。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1%~5%范围内,研究了AOS与LHSB质量比、Mn^(2+)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及温度对蠕虫状胶束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OS与LHSB质量比从1:9变为9:1以及Mn^(2+)质量分数的增加,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系的零剪切黏度随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指数增加。常温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黏度的变化规律,测得AOS与LHSB质量比为3:7时体系黏度最大,且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2%时的最佳Mn^(2+)含量为0.5%,此时零剪切黏度为9030.9 mPa·s。用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观察胶束形态,发现此时溶液中蠕虫状胶束较长,网络结构紧密,呈现出良好的线性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Mn^(2+)质量分数对蠕虫状胶束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蠕虫状胶束 金属离子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