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廖世煌运用金匮方辨证治疗甲亢的经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鹏 高红霞 《湖北中医杂志》 2006年第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甲亢 金匮要略 辨证治疗 专家经验 廖世煌
下载PDF
葛洪《肘后备急方》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梁永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经研究对比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与宋臣校本《金匮要略方》文字,并与《外台秘要》、《医心方》、《证类本草》内容核对,推测今本《金匮要略方》卷下第23篇部分文字及24、25篇,可能在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已被视为张仲景内容,... 经研究对比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与宋臣校本《金匮要略方》文字,并与《外台秘要》、《医心方》、《证类本草》内容核对,推测今本《金匮要略方》卷下第23篇部分文字及24、25篇,可能在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已被视为张仲景内容,或者宋臣根据流传不可靠的张仲景医书抄本而加入《金匮要略方》中,本非张仲景文字。研究同时表明,《外台秘要》所引"张仲景伤寒论"含有今本《金匮要略方》内容,不同于今本《伤寒论》,当为张仲景医书的综合性流传本;《医心方》及《证类本草》所参考的张仲景医书不同于宋臣参考本,亦不同于《外台秘要》所参本;宋臣整理张仲景《金匮要略方》时所参考的王洙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可能已经夹杂了原非张仲景医书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 张仲景 金匮要略
下载PDF
《金匮要略》北宋官刻原貌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付阳 张承坤 +1 位作者 沈澍农 顾培杏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71-675,共5页
《金匮要略》各种传世版本中,吴迁抄本最大程度保留了北宋官刻原貌。从书名、篇名、篇章顺序、方药名、药物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参考医书、宋臣注文等角度,对比分析和研究吴迁本与邓珍刊本及其衍生的各传本,对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 《金匮要略》各种传世版本中,吴迁抄本最大程度保留了北宋官刻原貌。从书名、篇名、篇章顺序、方药名、药物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参考医书、宋臣注文等角度,对比分析和研究吴迁本与邓珍刊本及其衍生的各传本,对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面貌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正式书名是《金匮要略方》,全书篇名完整,篇章顺序与当今通行本有异,方名更为古貌,方药用量有所差别,药物炮制方法记载更为详尽,参考较多中古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吴迁抄本 金匮要略》邓珍本 版本 北宋
下载PDF
基于古文献考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的剂量和用法
4
作者 姜迪 洪瑛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为厘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的剂量和用法,对相关古籍进行挖掘,发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与其他麻黄类方剂的剂量和服法不同,《外台秘要》所载薏苡麻黄汤和《金匮要略方》中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与现行教材记载... 为厘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的剂量和用法,对相关古籍进行挖掘,发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与其他麻黄类方剂的剂量和服法不同,《外台秘要》所载薏苡麻黄汤和《金匮要略方》中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与现行教材记载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剂量和服法亦不同;认为《外台秘要》所载薏苡麻黄汤是接近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原貌的版本,《金匮要略方》中的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为张仲景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的原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数据挖掘 《外台秘要》 金匮要略 剂量 用法
下载PDF
《金匮要略方》最古本、最善本的发现与流传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永宣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3-188,共6页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邻国日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金匮要略方》的最古本元邓珍本、最善本明吴迁抄本的发现,均与现代日本学者相关。为了使文献流传史实得以延续,本文将介绍...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邻国日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金匮要略方》的最古本元邓珍本、最善本明吴迁抄本的发现,均与现代日本学者相关。为了使文献流传史实得以延续,本文将介绍其中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善本 《伤寒论》 张仲景 日本
原文传递
《小品方》残卷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 被引量:5
6
作者 梁永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0-451,共2页
通过比较陈延之《小品方》残卷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条文内容,推测陈延之著《小品方》时当参考过张仲景医书,在454年~473年成书之前有抄本张仲景医书流传。原《小品方》中当含有属于今本《金匮要略方》内容,按照《小品方》残卷前部... 通过比较陈延之《小品方》残卷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条文内容,推测陈延之著《小品方》时当参考过张仲景医书,在454年~473年成书之前有抄本张仲景医书流传。原《小品方》中当含有属于今本《金匮要略方》内容,按照《小品方》残卷前部医学目录记载,这些方剂应出于"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或为"张仲景杂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 张仲景 金匮要略
下载PDF
浅议《金匮》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利 利达 金实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38,共2页
《金匮要略》是一部杂病治疗专著 ,其中有关内容为后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归纳出六大类方 :麻黄类方、乌附类方、石膏类方、防己类方、黄芪桂枝类方及虫类方药 ,具体体现了开腠发汗、温经散寒、清热和络、祛风除湿、... 《金匮要略》是一部杂病治疗专著 ,其中有关内容为后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归纳出六大类方 :麻黄类方、乌附类方、石膏类方、防己类方、黄芪桂枝类方及虫类方药 ,具体体现了开腠发汗、温经散寒、清热和络、祛风除湿、扶正蠲痹、搜剔络邪等治疗大法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还结合导师及各家的经验 ,探讨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临证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惦关节炎 金匮要略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图藏《金匮要略方》抄写者吴迁续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家兴 张承坤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从上海图书馆馆藏吴迁抄写《金匮要略方》(简称“吴迁本”)的跋语、印记、纸背文献等角度对吴迁的形象进行推测,在《明代小字本〈金匮要略〉抄写者吴迁生平考》一文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史料检索,于《复初斋诗集》和《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找... 从上海图书馆馆藏吴迁抄写《金匮要略方》(简称“吴迁本”)的跋语、印记、纸背文献等角度对吴迁的形象进行推测,在《明代小字本〈金匮要略〉抄写者吴迁生平考》一文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史料检索,于《复初斋诗集》和《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找到了新的线索,将这些线索与之前的推测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新的结论:吴迁为嘉兴檇李人,后为避战乱迁居苏州之洪里,他同父亲吴子才皆为隐士,能诗善画,与元末明初李升、崔永汶等多位名士大夫为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迁 金匮要略 吴迁本 生平 考证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毛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11期333-334,共2页
当归芍药散出于〈金匮要略方治〉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第五条之方:"妇人怀娠,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具体组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一作三两),茯苓四两,泽泻一斤,白术四两,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妇人妊娠病 应用 临床 金匮要略
下载PDF
尘封六百年的钞本再铸辉煌——解读《明洪武钞本〈金匮要略方〉》
10
作者 徐慎庠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第5期51-52,共2页
2007年夏,一次偶然的发现,有明洪武二十八年的《金匮要略方》钞本,抄者是一位苏州老者吴迁,难得有其完整而恭正的小楷。经过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教授和邹西礼博士详加查考和比对,发现通行的邓珍刊本并非源自北宋大字本。吴氏所抄题款&q... 2007年夏,一次偶然的发现,有明洪武二十八年的《金匮要略方》钞本,抄者是一位苏州老者吴迁,难得有其完整而恭正的小楷。经过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教授和邹西礼博士详加查考和比对,发现通行的邓珍刊本并非源自北宋大字本。吴氏所抄题款"绍圣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敕命所颁,并于"绍圣三年六月日雕"这些文字令段、邓二位整理者确证无疑。本文介绍新版《明洪武钞本<金匮要略方>》,其发现、整理、成书等概况;对原钞本流传的关键人物和主要事件,特别是对抄者吴迁敬业精神作了简要的介绍。文章也呼吁开展对中医古籍钞本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绍圣刻本 明钞本 吴迁 邓珍刊本
下载PDF
《金匮要略》方治疗疑难病证经验举隅
11
作者 王宁 《山西中医》 2008年第8期4-5,共2页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疑难病证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敦煌残卷S.079碎片与仲景关系考
12
作者 梁永宣 《中医药文化》 2008年第6期20-22,共3页
旨在探讨敦煌残卷S.079碎片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与《孙真人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肘后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的比较,确认该碎片内容当源自仲景著作。
关键词 敦煌残卷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关于洪武抄本《金匮要略方》中破读字的讨论
13
作者 么新英 赵怀舟 耿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9期1008-1010,共3页
古汉语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当一字有两读或三读时,容易读错。质量较好的古籍会对最通常读音以外的读音加以注明,这叫"破读"或"读破"。破读的字,大多数是声调的差异。在文献传播实践过程中,人们创造性地使用了... 古汉语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当一字有两读或三读时,容易读错。质量较好的古籍会对最通常读音以外的读音加以注明,这叫"破读"或"读破"。破读的字,大多数是声调的差异。在文献传播实践过程中,人们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破读号,即用一个圆圈或圆点,附在字的四角上。平声在左下角加圈点,上声在左上角加圈点,去声在右上角加圈点,入声在右下角加圈点。加圈或加点于破读字特定部位的标识方法,可以分别称为破读字的圈发之法或点发之法。为古籍文本加破读号的现象,虽然存在年代较为悠久,但因其标志并不十分明显,容易使人们所忽略或误解,以至于产生对破读号本身的不理解,进而发生对原文理解的歧义。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吴迁抄出的《金匮要略方》是小字本《金匮要略》的唯一存世传本,其文献价值非常重大。文章对该抄本中存在的破读字的圈发之法略作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吴迁本 破读字 破读号 圈发 点发
下载PDF
浅谈肾气丸的异病同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世岳 宋丹 +1 位作者 高文锋 郭颖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4-767,共4页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方论》,可以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虚劳腰痛,短气微饮,消渴,妇人转胞等肾阳虚弱、气化失常之证。文章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以及肾主气化水液的角度,论述了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和肾阳是以肾精肾气为...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方论》,可以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虚劳腰痛,短气微饮,消渴,妇人转胞等肾阳虚弱、气化失常之证。文章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以及肾主气化水液的角度,论述了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和肾阳是以肾精肾气为基础。肾精又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肾的生理功能正常就可以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天癸”物质产生,男精女血充盈,而具备生育能力。肾脏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以助膀胱气化,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肾之阴阳亏虚,功能失调,就会产生诸多病证。文章同时对当前有关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功能阐释、方义分析的不统一性,从《金匮要略方论》原文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肾气丸 肾气 肾精 肾阴 肾阳 金匮要略
原文传递
心悸、惊悸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穆志明 樊娟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9期1110-1112,共3页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跳心慌,不能自主,或脉见心律失常脉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说文解字》释“悸”心动也。《内经》尚无心悸病名,以与悸类同之惊、惕、惊骇等名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心中澹澹大动”,《灵枢&...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跳心慌,不能自主,或脉见心律失常脉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说文解字》释“悸”心动也。《内经》尚无心悸病名,以与悸类同之惊、惕、惊骇等名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心中澹澹大动”,《灵枢·神篇》讲“心怵惕”。至仲景《伤寒杂病论》首称心悸。与心悸相关最早的病症名是惊悸。它首先出现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该篇论述了惊悸的脉象和治疗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研究 心悸 惊悸 《伤寒杂病论》 《说文解字》 金匮要略 至真要大论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附子应用特点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丽丽 唐雪春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经加后可制成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炮附片等。其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生附子主要功效为散寒、回阳救逆,而经炮制后的制附子主要用于温阳散...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经加后可制成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炮附片等。其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生附子主要功效为散寒、回阳救逆,而经炮制后的制附子主要用于温阳散寒、补虚。附子的临床应用古代文献中已有大量的记载,但附子使用的适应证、炮制、剂量范围、煎煮方法、煎煮时间、配伍规律、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以及中毒后的解毒方法等尚未形成较为公认的应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伤寒论》 金匮要略论》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金匮要略方论》酸枣仁汤功效新议 被引量:6
17
作者 欧阳广泽 周祎然 孟翔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41-44,共4页
酸枣仁汤始见于《金匮要略方论》,后世多用治肝血虚、虚热内扰之失眠,然时有不效。文章从处方用药、虚实补泻方面结合同时期著作进行考据,认为酸枣仁汤实为热病后期余邪留扰,阴血内耗所设,实与肾精亏损、肝血虚甚、阴虚内热有别,其立方... 酸枣仁汤始见于《金匮要略方论》,后世多用治肝血虚、虚热内扰之失眠,然时有不效。文章从处方用药、虚实补泻方面结合同时期著作进行考据,认为酸枣仁汤实为热病后期余邪留扰,阴血内耗所设,实与肾精亏损、肝血虚甚、阴虚内热有别,其立方之意,与今所言慢性虚损性疾病更当加以区分,不可一概而论。文章对此展开详细探讨的同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汉晋时期与当今外感内伤内涵之异,以求正本清源,指导临床立法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酸枣仁汤 功效
下载PDF
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星辰 俞培忠 《上海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326-328,共3页
关键词 止血作用 中药炒炭 金匮要略论》 《五十二病 《十药神书》 炭药应用 中医用药 医药学家
下载PDF
宋校本《千金要方》增补文献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莉媛 曾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通过《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的对校研究,发现宋人整理《千金要方》时增补了大量新文献,其中有些与宋校《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方论》、《脉经》、《针灸甲乙经》等书中的相关内容相合,推断宋... 本文通过《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的对校研究,发现宋人整理《千金要方》时增补了大量新文献,其中有些与宋校《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方论》、《脉经》、《针灸甲乙经》等书中的相关内容相合,推断宋人校订这5本医书的时间虽异,但其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推测是宋人搜集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用以修订、补充其所校之医书,此为考察宋人整理中医古籍的原则与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校本《千金要 《新雕孙真人千金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金匮要略论》
下载PDF
刍议叶天士对张仲景应用黄芪之法的继承与发展
20
作者 胡一帆 孟庆鸿 +7 位作者 孙资金 徐文秀 王凯 林煜坤 刘晓中 王雪茜 王庆国 程发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13-617,共5页
黄芪是中医临床中重要的补气药。早在汉代,张仲景就已经将其配伍规律记载于《金匮要略》中。清代著名医家、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广泛涉猎医书、汲诸家之所长,在临床中对经方进行灵活加减使用,故本文以应用黄芪之经方为例,对《临证指南... 黄芪是中医临床中重要的补气药。早在汉代,张仲景就已经将其配伍规律记载于《金匮要略》中。清代著名医家、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广泛涉猎医书、汲诸家之所长,在临床中对经方进行灵活加减使用,故本文以应用黄芪之经方为例,对《临证指南医案》与《金匮要略》进行对比研究,以应用黄芪之法为切入点,探究其在临床中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发现,叶天士在对张仲景7首经方中体现的益气利水法、益气温阳法、益气调营法与益气建中法继承的同时,不拘泥于疾病与证候,重视病机,扩大方剂的主治范畴;不拘泥于方药,重视治法,善用经方合方,是古方今用的典范。:益气利水法以黄芪主益气祛湿,结合“络病学说”,将水气病扩大至痹证;益气温阳法以黄芪配伍乌头补气温经,创制芪附汤;益气调营法继承营卫辨治观,并结合气血理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益气建中法则不拘泥于虚劳之病,扩展至内妇科疾病,同时创制归芪建中汤等。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因此系统梳理古代名家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在遣方用药时如何做到继承与发展古今医家学术思想提供直接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张仲景 《临证指南医案》 金匮要略论》 黄芪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