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绢丝昆虫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道军 鲁成 +1 位作者 周泽扬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82,共6页
选用重复性较好的 10个引物对 6种绢丝昆虫 2 3个个体进行扩增 ,共得到 2 45个RAPD标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 :家蚕及野桑蚕种内各品种材料的遗传距离较大 ,天蚕、蓖麻蚕及柞蚕较小 ;家蚕与野桑蚕两者之间遗传距离小 ,反映出家蚕和野桑蚕... 选用重复性较好的 10个引物对 6种绢丝昆虫 2 3个个体进行扩增 ,共得到 2 45个RAPD标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 :家蚕及野桑蚕种内各品种材料的遗传距离较大 ,天蚕、蓖麻蚕及柞蚕较小 ;家蚕与野桑蚕两者之间遗传距离小 ,反映出家蚕和野桑蚕亲缘关系较近 ;而天蚕、蓖麻蚕和柞蚕三者之间以及分别与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 ,亲缘关系远。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之相同。并且对家蚕的起源及绢丝昆虫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丝昆虫 遗传多样性 RAPD 家蚕 野蚕 系统进化
下载PDF
中国野蚕染色体结构及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孟智启 徐俊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电离辐射方法研究了中国野蚕染色体形态和结构变异。结果表明 :中国野蚕 2 8条染色体粗线期大小在 1~ 3 μm之间 ,而且变异范围小 ,在生物界属于小染色体类。在电离辐射作用下 ,野蚕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表现主要为易位、... 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电离辐射方法研究了中国野蚕染色体形态和结构变异。结果表明 :中国野蚕 2 8条染色体粗线期大小在 1~ 3 μm之间 ,而且变异范围小 ,在生物界属于小染色体类。在电离辐射作用下 ,野蚕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表现主要为易位、缺失、倒位等 ,其中易位的类型为相互易位和简单易位 ;缺失的类型为中间缺失和顶端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野蚕 染色体 电离辐射 结构变异
下载PDF
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荣新 夏大荣 +2 位作者 顾伟平 储吉明 张严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用60Coγ-射线处理野蚕蛹,成虫的羽化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其关系式为y=8726688e-00844x,畸形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116921e07809x... 本文报道了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用60Coγ-射线处理野蚕蛹,成虫的羽化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其关系式为y=8726688e-00844x,畸形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116921e07809x,剂量在45kard以内对雄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在45kard以内对成虫产卵量无明显影响,卵的不育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930068e-10583x。根据F1代辐射遗传不育效应的研究认为,野蚕的亚不育剂量为25krad,在亚不育剂量下,不同日龄蛹之间的辐射不育效应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不育 野蚕
下载PDF
野蚕系列之三——蓖麻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树英 《中国蚕业》 2014年第3期93-95,共3页
蓖麻蚕又称印度蚕,原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Assam)邦,是一种柄居于热带、温带森林中以蓖麻叶为主食的吐丝昆虫。
关键词 蓖麻蚕 野蚕 温带森林 东北部 蓖麻叶 印度 吐丝
下载PDF
野蚕卵和野蚕黑卵蜂寄生卵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品南 胡萃 程家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用7种方法、11个聚集度指标,测定分析了越冬代和发生代野蚕卵块、卵粒、野蚕黑卵蜂寄生卵块、卵粒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越冬代和发生代野蚕卵块均符合所拟合的Poisson分布,Neyman A型分市及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表明:越冬代野蚕卵块、... 用7种方法、11个聚集度指标,测定分析了越冬代和发生代野蚕卵块、卵粒、野蚕黑卵蜂寄生卵块、卵粒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越冬代和发生代野蚕卵块均符合所拟合的Poisson分布,Neyman A型分市及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表明:越冬代野蚕卵块、卵粒、被寄生卵块、卵粒呈聚集分布,发生代则以均匀分布为主。同时还考查了卵块在桑树各部位的分布,并确定了资料代换公式和最适抽样数,制定了发生代野蚕卵块的序贯抽样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野蚕黑卵蜂 寄生卵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的纯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其康 胡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针对利它素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采用特定的温度分离方法 ,成功地从野蚕Theophilamandarina和家蚕Bombyxmori的雌蛾性附腺中分别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野蚕黑卵蜂Telenomustheophilae寄主识别利它素。对这两种利它素氨基酸组成的分析表明 ... 针对利它素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采用特定的温度分离方法 ,成功地从野蚕Theophilamandarina和家蚕Bombyxmori的雌蛾性附腺中分别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野蚕黑卵蜂Telenomustheophilae寄主识别利它素。对这两种利它素氨基酸组成的分析表明 ,来自家蚕和野蚕雌蛾性附腺的利它素在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方面非常相似 ,在检测到的 15种氨基酸中 ,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克分子百分数在 10 %以上。从家蚕得到的分别为 2 8 1%、 18 5 %和 12 6 %。从野蚕得到的分别为 2 4 4%、18 1%和 10 1%。这 3种氨基酸之和在家蚕和野蚕中均超过 5 0 %以上。用凝胰乳蛋白酶对这两种利它素进行水解时发现溶液中均产生非水溶性沉淀 ,电泳表明沉淀的多肽蛋白分子量在 10kD左右。这显示在野蚕和家蚕利它素结构中 ,有着与家蚕丝蛋白相类似的结构 ,存在着结晶区域 (沉淀 )和无定形区域 (上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家蚕 野蚕黑卵峰 利它素 分离 氨基酸组成
下载PDF
野蚕黑卵蜂的生物学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细弟 胡萃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2期95-99,共5页
野蚕照卵蜂是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的主要卵寄生蜂,自然寄生率较高。在杭州,主要以一龄幼虫于越冬野蚕卵内过冬,一般4月底5月初开始羽出;在田间养虫室内,一年发生10代。25℃下,一世代的平均历期为18.56天,其中卵期约30小时,一... 野蚕照卵蜂是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的主要卵寄生蜂,自然寄生率较高。在杭州,主要以一龄幼虫于越冬野蚕卵内过冬,一般4月底5月初开始羽出;在田间养虫室内,一年发生10代。25℃下,一世代的平均历期为18.56天,其中卵期约30小时,一龄幼虫期约2天,二龄幼虫期约3天,预蛹期约1天,蛹期10—13天。25℃下喂20%蔗糖液,雌蜂平均寿命45.37天,雄蜂43.21天。供蔗糖液,以家蚕卵为寄主,25℃下雄蜂平均产卵期20.39天,寄生卵粒51.27粒,产子蜂62.47头,于蜂雌性比平均82.10%。在4℃、76%R.H.下,幼期各虫态具一定的耐冷藏能力,尤以卵期为强。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认为该蜂在野蚕生物防治上很有利用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野蚕 野蚕黑卵蜂 生物学 防治
下载PDF
野蚕的生活习性与防治 被引量:3
8
作者 白克明 宋广林 《北方蚕业》 1997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桑园 野蚕 生活习性 防治
下载PDF
野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长青 吉志新 杨春英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68-72,共5页
野蚕(Theophila mandarina Moore),又名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在我国的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江苏、浙江、台湾等省均有分布。野蚕主要以幼虫食叶为害,寄主有桑树、扶桑、构树。... 野蚕(Theophila mandarina Moore),又名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在我国的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江苏、浙江、台湾等省均有分布。野蚕主要以幼虫食叶为害,寄主有桑树、扶桑、构树。近些年来在河北唐山、秦皇岛地区危害桑树极为严重。 1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6.271±1.631mm,体宽6.260±0.391mm,翅展40.700±2.403mm;体、翅灰褐色,触角羽状;前翅外缘顶角下方有一弧形凹陷,翅上有二条横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野蚕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下载PDF
辐射不育野蚕的释放比例及其田间防治的综合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荣新 顾伟平 +4 位作者 夏大荣 张严峻 徐锦松 金永年 张宝兴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1-235,共5页
试验表明,辐射不育野蚕的田间释放比应为16∶1~20∶1,此释放比经济有效,其防治效果:第1~2代为7721%,第3代达8235%。由于大量收购田间采集的蛹作为田间释放不育蛹的虫源,收集区的防治效果达618%。... 试验表明,辐射不育野蚕的田间释放比应为16∶1~20∶1,此释放比经济有效,其防治效果:第1~2代为7721%,第3代达8235%。由于大量收购田间采集的蛹作为田间释放不育蛹的虫源,收集区的防治效果达618%。两种方法相结合可取得双重防治效果,为防治野蚕开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辐射不育 释放比例 释放技术
下载PDF
野蚕黑卵蜂性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王选民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1985~1990年六年在浙江、江苏二省五市(县)调查结果表明,野蚕黑卵蜂越冬代雌性比为59.92±10.93%,发生代为71.13±12.58%。各月间性比可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各地区间、各年度间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比与母蜂交配率呈正相关,... 1985~1990年六年在浙江、江苏二省五市(县)调查结果表明,野蚕黑卵蜂越冬代雌性比为59.92±10.93%,发生代为71.13±12.58%。各月间性比可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各地区间、各年度间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比与母蜂交配率呈正相关,其线性关系式为:Y=-96.5057+1.8643x(r^2=0.9312)。雌性比与寄主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呈负相关,其线性关系式各为:Y=68.0765-0.2163x(r^2=0.8381),y=62.0456-0.3180x(r^2=0.5649)。发生代雌性比与寄主卵块大小的线性关系显著,其关系式为:y=69.4279+0.6360x(r^2=0.6654);越冬代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野蚕 天敌 野蚕黑卵蜂 性比
下载PDF
应用辐射不育技术田间防治野蚕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大荣 杨荣新 +2 位作者 顾伟平 张严峻 徐锦松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2期80-83,共4页
用剂量为25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野蚕蛹,可使野蚕雌蛾达到全部绝育,雄蛾当代呈亚不育状态,其F1代的雌雄蛾则表现为全不育。在田间释放经不育处理的野蚕蛹,应选择在桑树夏伐后的第一代幼虫开始全面化蛹时,连续释放至... 用剂量为25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野蚕蛹,可使野蚕雌蛾达到全部绝育,雄蛾当代呈亚不育状态,其F1代的雌雄蛾则表现为全不育。在田间释放经不育处理的野蚕蛹,应选择在桑树夏伐后的第一代幼虫开始全面化蛹时,连续释放至第二代幼虫全面化蛹为止。按不育虫与野生虫之比为201的比例连续分批释放,释放区第二代的防治效果可达77.21%,第三代(越冬代)达82.35%,成功地抑制了田间野蚕自然种群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辐射不育 释放 田间防治 桑树 害虫
下载PDF
野蚕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严峻 杨荣新 +2 位作者 夏大荣 顾伟平 徐锦松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7-118,共2页
野蚕的生态学研究张严峻,杨荣新,夏大荣,顾伟平,徐锦松(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桐乡县农林局)野蚕属鳞翅目家蚕蛾科,是我国桑树主要的食叶性害虫,历年为害严重,尤以太湖流域为甚。由于野蚕的发生与家蚕的饲养基... 野蚕的生态学研究张严峻,杨荣新,夏大荣,顾伟平,徐锦松(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桐乡县农林局)野蚕属鳞翅目家蚕蛾科,是我国桑树主要的食叶性害虫,历年为害严重,尤以太湖流域为甚。由于野蚕的发生与家蚕的饲养基本同步,使化学防治产生困难。用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生态学 消长规律 桑树 害虫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野蚕茧和家蚕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艳 董照明 +4 位作者 赵东超 李浩云 王凌燕 林英 赵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46-1556,共11页
鉴定并比较野蚕茧与家蚕茧的化学成分对于理解家蚕的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高温高压结合甲醇-水提取的方法获得蚕茧中的化学成分,利用UHPLC-MS技术对野蚕、家蚕大造品种和皓月品种3种蚕茧丝中的小分子成分进行鉴定和比较分析。通过... 鉴定并比较野蚕茧与家蚕茧的化学成分对于理解家蚕的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高温高压结合甲醇-水提取的方法获得蚕茧中的化学成分,利用UHPLC-MS技术对野蚕、家蚕大造品种和皓月品种3种蚕茧丝中的小分子成分进行鉴定和比较分析。通过阳离子模式和阴离子模式的UHPLC-MS获得了野蚕、大造和皓月蚕茧丝的代谢指纹图谱,对鉴定到的高丰度化合物进行注释,发现其中包括了氨基酸、黄酮、生物碱、萜类、有机酸和木脂素等成分。PLS-DA的得分图表明,野蚕、家蚕大造品种和皓月品种的3种蚕茧的代谢组存在显著差异。发现脯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大造茧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野蚕和皓月茧中的含量,黄酮类植物次生代谢物在大造茧中的含量显著提高,包括槲皮素、异槲皮素、槲皮素-3-O-槐糖苷、槲皮素-3-O-L-鼠李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奈酚;而神经碱、白桥楼碱、毛果芸香次碱、美洲豚草内酯、线叶泽兰素和中缅木莲素等生物碱、萜类和木脂素类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在野蚕茧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家蚕茧中的含量。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观察黄酮的绿色荧光发现家蚕大造茧中的黄酮含量最高,家蚕皓月茧中的黄酮含量最低,而野蚕茧中的黄酮含量居中。生物碱和有机酸是良好的抗虫抗菌剂,它们在野蚕茧中的含量较高,能够提高野蚕茧的防护能力。黄酮类物质在家蚕大造茧中的含量较高,是导致家蚕大造茧呈黄绿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野蚕 蚕茧 液相色谱-质谱 生物碱 黄酮
原文传递
野蚕孵化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顺明 赵新慧 +2 位作者 吴俊 裘智勇 沈兴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采用RT-PCR法从野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885 bp孵化酶基因,命名为BmandHE(GenBank登录号:JN620366)。BmandHE ORF编码29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33.57 kD,等电点为5.55。在BmandHE N-端存在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BmandHE序列含有锌指结... 采用RT-PCR法从野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885 bp孵化酶基因,命名为BmandHE(GenBank登录号:JN620366)。BmandHE ORF编码29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33.57 kD,等电点为5.55。在BmandHE N-端存在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BmandHE序列含有锌指结合序列、Met-转角基序等孵化酶保守功能区域和构成孵化酶二级结构骨架的4个半胱氨酸残基。BmandHE与其他动物孵化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30.4%~97.1%。进化分析表明,野蚕与昆虫家蚕、柞蚕、家蚊聚为一类,亲缘关系比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孵化酶基因 ORF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野蚕混合饲料及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大荣 顾伟平 +1 位作者 杨荣新 张严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报导了为野蚕辐射不育研究准备虫源而进行的人工混合饲料室内饲养的试验效果。用改进的92-1、2人工饲料配方,可使野蚕初孵幼虫在混合饲料上顺利完成连续两个世代的发育,管理较桑叶育简便,仅需2-3天更换一次饲料。在25&... 本文报导了为野蚕辐射不育研究准备虫源而进行的人工混合饲料室内饲养的试验效果。用改进的92-1、2人工饲料配方,可使野蚕初孵幼虫在混合饲料上顺利完成连续两个世代的发育,管理较桑叶育简便,仅需2-3天更换一次饲料。在25±1℃,RH70-80%的饲养条件下,人工饲料育野蚕幼虫历期270天,蛹重028克,蛹历期189天,雌虫产卵量1392粒。本研究突破了野蚕饲养受季节和食料桑叶的限制,可为辐射不育及生理、病理、毒理和药效测定等研究长年提供发育整齐的供试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人工饲养 混合饲料
下载PDF
清代山东柞蚕的生产发展与传播推广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冬生 《古今农业》 1994年第1期11-17,10,共8页
山东是我国柞蚕生产的发源地区,其历史至少可上溯到公元前的西汉时期,但作为一项农业经营,直到清代才有显著发展。其间,柞蚕放养技术日臻成熟,生产经营规模日趋扩大,并巳成为一项重要的商业性农业经营。与此同时,山东柞蚕及放养技术也... 山东是我国柞蚕生产的发源地区,其历史至少可上溯到公元前的西汉时期,但作为一项农业经营,直到清代才有显著发展。其间,柞蚕放养技术日臻成熟,生产经营规模日趋扩大,并巳成为一项重要的商业性农业经营。与此同时,山东柞蚕及放养技术也在全国范围传播推广,对促进我国柞蚕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对清代山东柞蚕的生产及传播情况略作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生产 柞蚕放养 放养技术 发展与传播 人工放养 半岛地区 柞蚕茧 乾隆 胶东半岛 野蚕
下载PDF
家蚕和野蚕杂交后代线粒体的异质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贡成良 蜷木理 原和二郎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家蚕、野蚕及其杂交F1代的总DNA经SacⅠ或EcoRⅠ酶切后,分别用来源于家蚕线粒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RNA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发现不同来源野蚕的线粒体DNA具多态性,在家蚕×野蚕的F1代可检测到线粒体DNA的异质性,... 家蚕、野蚕及其杂交F1代的总DNA经SacⅠ或EcoRⅠ酶切后,分别用来源于家蚕线粒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RNA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发现不同来源野蚕的线粒体DNA具多态性,在家蚕×野蚕的F1代可检测到线粒体DNA的异质性,暗示父本野蚕的线粒体DNA可以传递到下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野蚕 线粒体 异质性
下载PDF
桑园虫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艳梅 王艳蓉 俞蓉 《广西蚕业》 2005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防治对策 原因分析 桑园虫害 害虫发生 主要害虫 世代重叠 发生为害 桑尺蠖 桑毛虫 桑象虫 桑蓟马 发生量 野蚕 叶螨 天牛 重发
下载PDF
试论家蚕形成的年代及其历史过程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东 《农业考古》 1983年第1期250-254,共5页
家蚕(Bombyx mori L)和野蚕(Theophila mandarina moore)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古代野蚕。把古代野蚕驯化为家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的核心是家蚕的驯化成功,即家蚕的形成。家蚕形成于何时?家蚕的驯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 家蚕(Bombyx mori L)和野蚕(Theophila mandarina moore)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古代野蚕。把古代野蚕驯化为家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的核心是家蚕的驯化成功,即家蚕的形成。家蚕形成于何时?家蚕的驯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绢丝昆虫 历史过程 驯化 野蚕 我国古代 殷商时代 技术措施 蚕桑生产 养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