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对rrPDGF-BB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晓婷 张石蕾 +3 位作者 王志强 陈文龙 由淑萍 刘涛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脂质体对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rPDGFBB)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对数生长期HSC用于实验,置于CPhGs脂质体浓度为117.79...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脂质体对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rPDGFBB)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对数生长期HSC用于实验,置于CPhGs脂质体浓度为117.79、58.90、29.45、14.72、7.36、3.68、1.84、0.92和0.46mg/L的完全培养液,求出半数抑制浓度(IC_(50));rrPDGF-BB刺激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29.45、14.72、7.36mg/L CPhGs脂质体对HSC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ATF-2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PhGs脂质体对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对不同时间点结果分析显示,与Normal组比较,细胞培养48h时,rrPDGF-BB组HSC细胞明显增多;CPhGs脂质体各剂量组抑制rrPDGF-BB诱导的HSC增殖作用,培养48h效率最高;对不同浓度结果分析显示,与rrPDGF-BB组比较,不同浓度CPhGs脂质体组均可抑制rrPDGF-BB诱导的HSC-T6的增殖。(2)qRT-PCR结果:CPhGs脂质体各剂量组间比较,随CPhGs脂质体药物浓度增大,α-SMA、Ⅰ型胶原和ATF-2 mRNA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CPhGs脂质体29.45mg/L组抑制效果最明显。(3)Western blot分析结果: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在CPhGs脂质体不同浓度组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hGs脂质体各剂量组间比较,p-P38蛋白随CPhGs脂质体干预剂量增大,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CPhGs脂质体能抑制rrPDGF-BB诱导的大鼠HSC增殖,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
下载PDF
rrPDGF-BB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促进大鼠股骨牵张成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硕 魏琴 +7 位作者 买买艾力·玉山 陈东生 吕黎明 李祥祥 高超 张利杰 杨康 马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应用转染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rPDGF-BB)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于牵张成骨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选取48只幼年SD大鼠培养出48瓶BMSCs,其中24瓶使用慢病毒转染rrPDGF-BB基因;同时随... 目的探讨应用转染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rPDGF-BB)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于牵张成骨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选取48只幼年SD大鼠培养出48瓶BMSCs,其中24瓶使用慢病毒转染rrPDGF-BB基因;同时随机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72只,制作大鼠右侧股骨牵张成骨模型,将大鼠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各组牵张间隙注射PBS(空白对照组)、未干预的BMSCs(阴性对照组)和转染rrPDGF-BB基因的大鼠BMSCs(实验组),随后用影像学和组织学染色方法等评价该实验结果。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培养的大鼠BMSCs长势良好,第3代BMSCs低表达CD34(0.1%)和CD45(2.8%)、高表达CD29(95.1%),和文献描述的BMSCs表型一致;转染基因后,发现绿色荧光的表达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证实转染成功;制作大鼠股骨牵张成骨模型后,经过14 d牵张,所有大鼠达到预期牵张距离;在2、4、8周不同时间点观察,股骨标本大体观察,实验组牵张间隙可见连续性骨痂,硬度、颜色接近正常骨组织,牵张间隙活动度较差,低于空白对照组;X线片提示,实验组牵张间隙新生骨痂更多,骨髓腔较对照组提前再通;Micro-CT检查提示,实验组愈合较好,离断端已连接,矢状面可见骨髓腔再通;标本Micro-CT参数表明,实验组骨小梁厚度(0.297±0.005)mm、骨小梁数量(1.663±0.032)mm、骨体积分数(59.832±2.187)%和骨密度(0.586±0.014)g/cm^(3)最大,实验组骨小梁分离度(0.399±0.051)mm最小,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更早、更多形成血管及软骨细胞。8周时实验组镜下可见新生骨痂连接成片,骨髓腔有再通趋势,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注射rrPDGF-BB基因转染的BMSCs可能促进大鼠牵张区新骨的形成,缩短新生骨痂的矿化时间,促进牵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矿化 成骨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