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衍生物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戈琦 罗佩仪 +5 位作者 李悦斐 张旭芬 蒋彬彬 张逸询 杨莉 袁明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80-328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衍生物(r-PA)用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发病时间≤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分为溶栓组(26例)及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及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衍生物(r-PA)用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发病时间≤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分为溶栓组(26例)及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及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90 d的改良Rankin(mRS)评分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 h、24 h和7 d NHIS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30 d、90 d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后溶栓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PA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及中期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衍生物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爱华 张娜 藏香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1期68-70,8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2月在东阿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通立组和尿激酶组,每组60例,所有入...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2月在东阿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通立组和尿激酶组,每组60例,所有入选患者在就诊30 min内开始静脉溶栓。瑞通立组首次给予r-PA18 mg+0.9%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静注时间5 min);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及用法1次。尿激酶组给予尿激酶50万U+0.9%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静注时间5 min),后给予尿激酶100万U+0.9%生理盐水100 mL,半小时内静脉滴注。观察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2 h,瑞通立组临床再通率为81.67%,血管再通率为80.00%,出血发生率为11.67%,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5.00%、5.00%、1.67%;尿激酶组临床再通率为60.00%,血管再通率为53.33%,出血发生率为13.33%,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1.67%、13.33%、6.67%。两组的临床再通率、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脑出血及过敏反应发生。结论 r-PA作为新一代溶栓药物,是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7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小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89-3790,共2页
早期进行药物溶栓和机械介入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有效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当前国内经济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之介入治疗对高龄患者相对慎重,因此溶栓治疗仍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法。本研究观察第三代纤溶药物重... 早期进行药物溶栓和机械介入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有效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当前国内经济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之介入治疗对高龄患者相对慎重,因此溶栓治疗仍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法。本研究观察第三代纤溶药物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PA)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下载PDF
瑞通立与普佑克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贾利清 王月平 郝一鸣 《现代医学》 2017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瑞通立与普佑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瑞通立组、普佑克组和尿激酶组(每组42例),分别应用瑞通立、普佑克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对比研究瑞通立与普佑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瑞通立组、普佑克组和尿激酶组(每组42例),分别应用瑞通立、普佑克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三组的血管再通率、心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普佑克组的再通率及完全再通率分别为76.19%、64.29%,与瑞通立组的78.57%、6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的52.38%、42.86%(P<0.05);治疗7d后,普佑克组与瑞通立组的LVEDD、LVEF、E/A值、E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尿激酶组(P<0.05);普佑克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瑞通立组的14.29%和尿激酶组的16.67%(P<0.05);普佑克组与瑞通立组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7.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尿激酶组的28.57%(P<0.05)。结论:瑞通立与普佑克溶栓的成功率均优于尿激酶,两药在STE-AMI静脉溶栓中的血管再通率及完全再通率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普佑克的出血风险更低,可作为早期溶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重组尿激酶原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尿激酶 血管再通 心功能
原文传递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淑娟 谢秀峰 陈凤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8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观察组168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对照1组6...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观察组168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对照1组69例,采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溶栓治疗;对照2组63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比较3组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90min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83.06%、82.09%,54.12%,达TIMI血流3级比率分别为70.12%、67.32%、28.89%,观察组、对照1组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1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通立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性价比较高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静脉溶栓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联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晓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疗效。方法将114例A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分别口服瑞舒...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疗效。方法将114例A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分别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和10mg/d,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用美斟吲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估其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4d和28d后,观察组N1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血清Hcy、NSE、hs—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比80.7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联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PCI安全有效,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下调血清Hcy和NSE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建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瑞舒伐他汀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肖明 张化勇 +4 位作者 马林 马娜娜 王涛 侯子龙 苏子德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0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eteplase,r-PA)静脉泵注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us,PE)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PE患者76例,根据溶栓用药种类和给药方...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eteplase,r-PA)静脉泵注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us,PE)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PE患者76例,根据溶栓用药种类和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r-PA静脉泵注组17例、r-PA静脉推注组32例和尿激酶组27例。r-PA静脉泵注组应用注射用r-PA 18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 2 h内缓慢静脉泵入;r-PA静脉推注组应用注射用r-PA两次缓慢静脉推注,每次18 mg,推注间隔30 min,每次推注时间≥2 min;尿激酶组予尿激酶20 000 U/k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2 h内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后常规予华法林及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比较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肺动脉再通率、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肺动脉平均压的变化以评价溶栓治疗效果,并观察各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30 d病死率。结果 3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再通率、Pa O2及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r-PA静脉泵注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r-PA静脉推注组和尿激酶组(P<0.05);r-PA静脉泵注组30 d病死率为0,低于r-PA静脉推注组的25.00%和尿激酶组的22.22%(P<0.05)。3组溶栓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缓慢泵注r-PA治疗急性PE的成功率不低于《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规定的传统溶栓治疗方法,且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下降,可能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PE溶栓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肺栓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输注泵
下载PDF
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智谦 何涛 韩雅君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42-544,547,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 P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0-05~2016-11期间接受r PA溶栓治疗的167例STEMI病人...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 P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0-05~2016-11期间接受r PA溶栓治疗的167例STEMI病人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至应用r PA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早晚分为A组(≤3h,56例)、B组(3~6h,111例)。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内静脉应用r PA溶栓的临床再通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溶栓后24 h出血发生率,出血事件采用全球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策略(GUSTO)分级;并分析出血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总的临床再通率95.8%,病死率5.4%,出血发生率35.3%。A、B两组临床再通率、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出血发生率(19.6%)低于B组(43.2%),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发生率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及梗死部位等临床因素无相关性。结论:;r PA具有非常高的梗死血管再通率,在溶栓时间窗6 h内治疗STEMI冠脉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时间无相关性;但出血风险较高,出血发生率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呈正相关,发病后越早用药,出血发生率越小,适合早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溶栓治疗 出血
下载PDF
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治疗ACI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万灵 王灵 +1 位作者 王振华 李雪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5-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r-PA)在急诊室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1-2014年收治的ACI患者66例分成A、B两组,A组给予r-PA 18mg静脉注射,30min后重复。B组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30min...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r-PA)在急诊室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1-2014年收治的ACI患者66例分成A、B两组,A组给予r-PA 18mg静脉注射,30min后重复。B组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30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7d采用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并观察其颅内出血发生率、28d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均有所改善,A组治疗后12h、24h、7dNIHSSP评分分别为(11.22±3.12)、(9.75±3.43)、(5.25±1.42)分,B组为(14.53±4.24)、(13.78±3.98)、(12.17±2.33)分;A组治疗后12h、24h、7dADL评分分别为(40.11±7.78)、(42.56±8.28)、(74.46±8.57)分,B组为(49.67±10.34)、(53.24±9.55)、(60.15±9.3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分别为2.94%、6.82d、2.94%。B组为9.38%、22.56d、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A治疗ACI后NIHSSP和BI评分改善优于尿激酶治疗,r-PA治疗ACI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急性脑梗死 溶栓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晓燕 潘思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7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PA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7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PA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结果 (1)治疗前,2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评分、Barthel指数(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尿激酶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吉伟青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1期1407-1408,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rPA组和UK组各32例,分别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和尿激...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rPA组和UK组各32例,分别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和尿激酶(UK)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开通率和死亡率、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PA组患者在溶栓60 min、90 min、120 min内的血管开通率显著多于UK组患者,P<0.05;rPA组患者无死亡病例,UK组死亡率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低于UK组,P<0.05;rPA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UK组患者34.37%,P<0.05。结论 rP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血管开通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下载PDF
6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叶燕 《中国临床护理》 2015年第5期390-392,共3页
肺栓塞是来自全身静脉系统或右心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最常见的是肺血栓栓塞症,其次是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类型[1]。其病情重,死亡率高,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以及有... 肺栓塞是来自全身静脉系统或右心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最常见的是肺血栓栓塞症,其次是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类型[1]。其病情重,死亡率高,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以及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静脉溶栓 护理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温琦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5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早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重组人尿激酶(普佑克)溶栓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重组人...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早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重组人尿激酶(普佑克)溶栓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心肌磷酸肌酶(CKMB)方面均无较大差异(P> 0.05)。结论针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下载PDF
瑞通立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永萌 郭瑞霞 张菲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9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瑞通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2月期间的15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其中r-PA组患者87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UK组64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瑞通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2月期间的15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其中r-PA组患者87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UK组64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冠脉血管再通率、再通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发病后6h之内,r-PA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冠脉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UK组(P<0.05);发病后12h内r-PA组患者冠脉血管总再通率也明显高于UK组(P<0.05);r-PA组患者血管再通的平均时间和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UK组(P<0.05)。结论:瑞通立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发病早期,效果更佳,是临床上心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瑞通立 心肌梗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项血清白介素、热休克蛋白70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秀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项血清白介素、热休克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36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项血清白介素、热休克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36例和观察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组)36例,后将两组患者的30、60及120min血管再通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IL-10、热休克蛋白70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30、60及120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热休克蛋白70均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较大,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因子 影响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心肌梗死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晓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25期3345-3346,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溶栓治疗6 h、12 h内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瑞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再通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相比尿激酶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琼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的衍生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共选择6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验,其中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目的研究利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的衍生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共选择6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验,其中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剩余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开通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更接近正常水平、不良反应少。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的衍生物进行溶栓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还能较大程度的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学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在就诊30 min内开始静脉溶栓治疗,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第1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瑞通立18 mg(静脉注射时间不短于3 min);30 mi...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在就诊30 min内开始静脉溶栓治疗,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第1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瑞通立18 mg(静脉注射时间不短于3 min);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及用法1次,并适量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硫酸氢氯比格雷及其他药物。观察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76例患者溶栓后2 h临床血管再通69例,再通率为90.8%,2 h内胸痛基本消失,无出血现像,心电图显示抬高的ST段均有回落,其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I酶(CK-MB)峰值分别前移至12~14 h与10~12 h,7例未通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4例,梗死后出现心绞痛2例,因心力衰竭致死1例。结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能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栓再通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帆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3期95-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B型脑钠肽(BNP)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STEMI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8例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对照组64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B型脑钠肽(BNP)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STEMI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8例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尿激酶静滴治疗,两组其余常规治疗相同。观察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溶栓后2h研究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h两组BN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1周后BNP水平回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更能够有效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抑制BNP的分泌,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B型脑钠肽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温霞 何涛 +1 位作者 陈光远 苍宏宇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之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 目的探讨和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之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溶栓治疗更具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心肌酶水平,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溶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