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晓 徐冬娟 +2 位作者 李鸿飞 戴美芬 张为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4534-453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75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高龄AC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患者或家属溶栓意愿分为溶栓组40例与非溶栓组38例。非溶栓组患者...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75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高龄AC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患者或家属溶栓意愿分为溶栓组40例与非溶栓组38例。非溶栓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200 mg,qd;溶栓组患者采用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先于1 min内静脉推注10%,余量在60min内静脉滴注,溶栓治疗24 h后无禁忌证者使用阿司匹林200 mg,qd。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7 d、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90 d预后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溶栓组为67.50%,非溶栓组为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14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预后情况溶栓组优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5 h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CI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 高龄 静脉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唐永亮 朱刚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4.5h内进行rt-PA溶栓治疗,溶栓24h后使用阿...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4.5h内进行rt-PA溶栓治疗,溶栓24h后使用阿司匹林,根据阿司匹林给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50mg·d^(-1),32例)和高剂量组(300mg·d^(-1),28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2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24h、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90d预后,统计2组治疗期间HT及其他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溶栓24h、7d、14d NIHSS评分均较溶栓前下降(P<0.05);2组溶栓24h、7d、14d 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HT发生率为6.25%与高剂量组的10.71%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高剂量组的35.71%(P<0.05);2组患者90d预后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ACI患者rt-PA溶栓24h后分别给予150mg·d^(-1)、300mg·d^(-1)阿司匹林对其神经功能改善、近期预后及HT发生率无影响,但高剂量阿司匹林会增加其他出血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 阿司匹林 剂量 出血转化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占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52-54,58,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与对照组(仅行常...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与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各30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7、14d时,研究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90d,研究组预后良好率(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不会增大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 静脉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特殊类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小刚 张新宇 +4 位作者 王力平 樊东升 孙阿萍 张远锦 郑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6期407-411,共5页
目的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安全指标。HT有不同的亚型,而不同亚型的预后也不尽相同。我们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 目的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安全指标。HT有不同的亚型,而不同亚型的预后也不尽相同。我们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现的特殊型HT进行分析。方法对发病3zh内的9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用rt-PA(剂量0.6 mg/kg,最大剂量5 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后行头颅CT、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判断是否有HT,并判定这种HT与责任病灶的关系。结果溶栓后经CT或MRI检查发现4种特殊的远端HT类型,1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梗死部位的对侧出现明显占位效应的脑实质出血,1例出现梗死灶对侧的侧脑室出血,1例出现梗死部位对侧的腔隙性出血。这4例患者所引起的4类HT在临床上均为无症状,预后好。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要坚持动态观和平衡观,对症状性出血性转化的诊断要慎重,充分考虑HT的分型和程度,从而正确判断HT对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 出血性转化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