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68
1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2 位作者 卢玉红 吴懿 张秋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7,共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 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 0 未知三萜类化合物 ,C19—C2 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 ,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 ,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 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 0 未知三萜类化合物 ,C19—C2 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 ,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 ,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 ,表明却勒 1井原油源自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 ,而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主要沉积于富含钙质的弱碱性环境 ,适度碱化条件下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有助于重排藿烷的形成。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油源对比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却勒1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7
2
作者 张文正 杨华 +1 位作者 候林慧 刘飞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38-1445,共8页
大量饱和烃样品的GC-MS测试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烃源岩普遍分布17α(H)-C30重排藿烷(C30*),而烃源岩之间的C30*相对丰度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总体特征是,发育于深湖相缺氧环境的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的C30*相对丰度较低,发... 大量饱和烃样品的GC-MS测试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烃源岩普遍分布17α(H)-C30重排藿烷(C30*),而烃源岩之间的C30*相对丰度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总体特征是,发育于深湖相缺氧环境的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的C30*相对丰度较低,发育于浅湖-半深湖相、亚氧化环境的长6-长9暗色泥岩具有较高-高的C30*,特别是湖盆东北部志丹地区长7和长9黑色泥岩具异常高的C30*.生烃岩的岩性、有机质性质和各项指示氧化还原环境的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和岩性等是制约C30*相对丰度的主要因素,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影响可能是次要的.高-异常高的C30*指示淡水-微咸水、浅湖-半深湖相的亚氧化环境.因此,延长组湖相生烃岩,特别是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与长6-长91烃源岩(暗色泥岩)之间C30*相对丰度的差异性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盆地中生界湖相原油的组群划分和油-源的精细对比提供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沉积环境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原油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 被引量:43
3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倪春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652,共7页
通过对取自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和乌石凹陷所产原油具有姥植比低和奥利烷与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低,而C26+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和C304-甲基甾烷含... 通过对取自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和乌石凹陷所产原油具有姥植比低和奥利烷与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低,而C26+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和C304-甲基甾烷含量高的特点,且其三环萜烷系列呈现以C23为主峰的正态分布,指示了该类原油的烃源岩沉积时水体较深,还原性相对较强,且原始生烃母质以藻类为主;而南部福山凹陷和迈陈凹陷所产的原油则具有姥植比高和奥利烷与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高的特征,而C26+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和C304-甲基甾烷含量低,且其三环萜烷系列呈现C19—C26阶梯状依次降低,表明这类原油的烃源岩沉积时水体较浅,还原性相对较弱,且原始生烃母质中被子植物来源的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大。由此表明北部湾盆地南北不同凹陷第三纪的沉积特征和有机质生源构成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原油 生物标志物 4-甲基甾 奥利 重排 重排
下载PDF
18α(H)-新藿烷及17α(H)-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应用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春江 傅家谟 +4 位作者 盛国英 肖乾华 李金有 张亚丽 朴明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3期1366-1372,共7页
以下辽河西部凹陷原油为例,探讨了18a(H)-新藿烷及17a(H)-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应用意义.新藿烷及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相对丰度可用作判识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但需以源岩沉积-有机相相近为前提,其有效应... 以下辽河西部凹陷原油为例,探讨了18a(H)-新藿烷及17a(H)-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应用意义.新藿烷及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相对丰度可用作判识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但需以源岩沉积-有机相相近为前提,其有效应用范围为成熟~高成熟阶段.新藿烷及重排藿烷参数同时具有成熟度和沉积-有机相双重地球化学属性,故可作为油源对比和原油族群划分的有效参数.沉积介质条件和粘土矿物对重排藿烷类前身物的形成和原始丰度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原油中检出一新系列化合物,初步研究认为其可能为另一重排藿烷型系列化合物,其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属性与17a(H)-重排藿烷系列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成熟度 地球化学属性 原油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类的分布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程熊 陈小慧 张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0-79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10个典型煤系烃源岩样品中检测出三类重排藿烷,分别为17α(H)-重排藿烷、18α(H)-新藿烷以及未知结构的早洗脱重排藿烷。烃源岩样品中藿烷类具有两种分布型式:1以C30藿烷为主峰的C27~C35(缺C28)藿烷类常规分...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10个典型煤系烃源岩样品中检测出三类重排藿烷,分别为17α(H)-重排藿烷、18α(H)-新藿烷以及未知结构的早洗脱重排藿烷。烃源岩样品中藿烷类具有两种分布型式:1以C30藿烷为主峰的C27~C35(缺C28)藿烷类常规分布型式,含少量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2以富含17α(H)-重排藿烷和C30早洗脱重排藿烷为特征。含有高~异常高相对丰度17α(H)-重排藿烷的烃源岩样品,其17α(H)-重排藿烷的绝对浓度也明显较高。从烃源岩生源构成、有机质丰度及其赋存状态、成熟度以及沉积与成岩环境4个方面探讨了高丰度17α(H)-重排藿烷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中高丰度的17α(H)-重排藿烷的形成与高等植物生源有一定联系、亚氧化—氧化的扇缘泥炭沼泽相是形成高~异常高丰度17α(H)-重排藿烷的有利沉积相带;而烃源岩显微组分、有机质丰度及其赋存状态以及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系烃源岩 17α( H) -重排 生源构成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古代沉积物中新检出的重排藿烷及其在油气勘探上的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海平 卢松年 袁佩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3-28,共6页
中奥陶统的黑色泥岩中检出了两类新的重排藿烷,经色质研究和文献资料对比后确认为17α(H)—15α—甲基—27—降藿烷和18α(H)—17α—甲基—28,30—二降藿烷,前者存在C_(27)—C_(33)的完整系列,后者尚未发现C_(29)以上的同系物。它们的... 中奥陶统的黑色泥岩中检出了两类新的重排藿烷,经色质研究和文献资料对比后确认为17α(H)—15α—甲基—27—降藿烷和18α(H)—17α—甲基—28,30—二降藿烷,前者存在C_(27)—C_(33)的完整系列,后者尚未发现C_(29)以上的同系物。它们的形成可能与成岩作用早期粘土矿物的催化反应有关,是藿烃类先体重排后的产物。分子热稳定性研究表明,重排藿烷比规则藿烷更为稳定,它们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很好的成熟度参数,但指示的成熟度范围更宽,尤其适用于古生代地层中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成熟度 油气藏 勘探
下载PDF
柯克亚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唐友军 侯读杰 肖中尧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0-162,共3页
应用GC/MS、GC/MS/MS分析技术,剖析了塔西南地区侏罗系和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建立了区分的指标体系,即二叠系源岩重排藿烷、C30-未知萜烷含量丰富,侏罗系源岩重排藿烷含量较低,但检测到二萜类化合物,而在二叠系源岩中... 应用GC/MS、GC/MS/MS分析技术,剖析了塔西南地区侏罗系和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建立了区分的指标体系,即二叠系源岩重排藿烷、C30-未知萜烷含量丰富,侏罗系源岩重排藿烷含量较低,但检测到二萜类化合物,而在二叠系源岩中未检测到该类化合物。柯克亚原油重排藿烷、C30-未知萜烷发育。精细油-岩对比结果表明,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说明侏罗系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 重排 油-岩对比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一类新的原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包建平 王志峰 +3 位作者 朱翠山 汪立群 陈琰 周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841,共13页
各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冷湖油田原油具有姥植比高(Pr/Ph>2.0),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5~0.7)、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2~0.4)和新藿烷(C_(29)Ts/C_(29)H=0.4~0.7)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低(... 各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冷湖油田原油具有姥植比高(Pr/Ph>2.0),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5~0.7)、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2~0.4)和新藿烷(C_(29)Ts/C_(29)H=0.4~0.7)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低(伽马蜡烷指数<0.05)的特征,它们源于该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淡水湖沼相烃源岩;而柴西北区咸水湖相原油的姥植比低(Pr/Ph<0.8),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1)、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05)和新藿烷(C_(29)Ts/C_(29)H=0.2~0.4)含量低和伽马蜡烷含量高(伽马蜡烷指数=0.4~0.8),这一系列特征与柴西地区发育的古近系—新近系咸水湖相烃源岩一致。但是,东坪地区原油呈现完全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组合,主要表现为丰富的伽马蜡烷(伽马蜡烷指数=1.2~3.0)与高含量的新藿烷(C_(29)Ts/C_(29)H>1.5)、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7)和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4)并存,这与地质样品中伽马蜡烷和重排类标志物的分布特征相矛盾,因为依据现有的认识无法解释这一特殊地球化学现象。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表明东坪地区原油所具有的特殊生物标志物组合并非源于不同类型原油之间的混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其确切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形成条件目前并不清楚。由此可见,东坪地区原油为柴达木盆地一个新的原油类型,推测其烃源岩可能形成于偏酸性的咸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蜡 重排 重排 原油 东坪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Genesis study of high abundant 17α(H)-diahopanes in Lower Cretaceous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of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9
9
作者 LIU Haiyu ZHANG Min LI Xi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Relatively abundant 17α(H)-diahopanes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from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Rich long chain tricyclic terpanes(carbo... Relatively abundant 17α(H)-diahopanes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from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Rich long chain tricyclic terpanes(carbon number up to C35) and gammacerane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ose source rocks with relatively abundant 17α(H)-diahopanes, which is rarely seen in previous reports.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of 17α(H)-diahopanes has been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maturity, oxidation-reduction nature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parent material composition by the GC/MS analys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maturity and oxidation-reduction nature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17α(H)-diahopanes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 However,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ong-chain tricyclic terpanes and 17α(H)-diahopanes argues strongly for a common origin, and the origin is related to the algaes in saline water environment. The algaes in saline water environment may be a kind of origin of 17α(H)-diahop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湖相烃源岩 重排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下白垩统 A(H) 成因
下载PDF
原油热模拟实验中重排藿烷类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菊林 张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1-879,共9页
通过对TZ62井原油进行热模拟实验,探讨热演化程度对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分布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实验发现:在400-500℃阶段,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原油中高碳数微晶蜡类长链化合物热裂解和原油中的沥青质热降解作用对重排... 通过对TZ62井原油进行热模拟实验,探讨热演化程度对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分布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实验发现:在400-500℃阶段,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原油中高碳数微晶蜡类长链化合物热裂解和原油中的沥青质热降解作用对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贡献作用。在500-550℃对应的原油裂解高峰阶段,藿烷类化合物浓度明显降低,且17α(H)-藿烷比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具有更快的热裂解速率。在温度为550-600℃阶段,较高的热演化程度对17α(H)-藿烷甲基重排作用形成重排藿烷具有贡献作用。重排藿烷参数(17α(H)-重排藿烷/17α(H)-藿烷、Ts/Tm)在400-500℃变化较弱,几乎不受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在500-550℃的原油裂解高峰阶段,逐渐增大;在550-600℃发生反转,逐渐减小。重排藿烷参数可作为高成熟阶段原油成熟度判识的有效参数,其有效应用范围是生油窗晚期至原油裂解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热模拟实验 重排 成熟度 地球化学意义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的组成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贤利 陈世加 +3 位作者 路俊刚 张海 王力 周世颖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261,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下油层组烃源岩及储层抽提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烃源岩普遍分布17α(H)-C_(30)重排藿烷(C_(... 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下油层组烃源岩及储层抽提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烃源岩普遍分布17α(H)-C_(30)重排藿烷(C_(30)DiaH),但研究区各层烃源岩之间C_(30)DiaH的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深湖相缺氧环境的长7烃源岩相对丰度较低,而浅湖-半深湖相偏氧化环境的长7—长9黑色泥岩具有高-异常高的C_(30)DiaH。Ts、C29Ts、早洗脱重排藿烷与C_(30)DiaH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研究区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可能与新藿烷系列具有相同的演化路径与形成机制。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和陆源的有机物来源等可能是制约17α(H)-重排藿烷相对丰度的主要因素,因此,不同油层组原油的17α(H)-重排藿烷相对丰度受到烃源岩的影响,用17α(H)-重排藿烷参数能很好地把研究区原油区分开来,为延长组不同油层的油源精细对比、油气富集规律和油气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烃源岩 沉积环境 油源对比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板桥凹陷泥岩与原油中藿烷类的分布型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铁冠 候读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64,共4页
化石燃料和沉积物中,藿烷类是普遍存在的以原核生物(细菌与蓝细菌)生源标志物.1974年Ensminger等报道了以C_(30)藿烷为主峰的C_(17)—C_(35)(缺C_(28))藿烷类常规分布型式;以后Seifert和Moldowan从中鉴别出17α(H),21β(H)-和17β(M),21... 化石燃料和沉积物中,藿烷类是普遍存在的以原核生物(细菌与蓝细菌)生源标志物.1974年Ensminger等报道了以C_(30)藿烷为主峰的C_(17)—C_(35)(缺C_(28))藿烷类常规分布型式;以后Seifert和Moldowan从中鉴别出17α(H),21β(H)-和17β(M),21β(M)-藿烷以及17β(H),21β(H)-莫烷三种差向异构体系列,在常规分布型式中,以17α(H),21β(H)-藿烷系列为主.1991年Moldowan等和Armanios等又报道了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泥岩 原油
原文传递
热力作用对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敏 李谨 陈菊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3-1039,共7页
通过对87个采自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烃源岩和松辽盆地湖相烃源岩样品进行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热力作用对烃源岩重排藿烷组成特征的影响强烈。随成熟度的变化,来自两套沉积体系的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相对丰度的分布相似,随成熟度增大17α(... 通过对87个采自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烃源岩和松辽盆地湖相烃源岩样品进行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热力作用对烃源岩重排藿烷组成特征的影响强烈。随成熟度的变化,来自两套沉积体系的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相对丰度的分布相似,随成熟度增大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相对丰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并在Ro:0.80%~0.90%(生油窗)时达峰值。不同沉积环境的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的成熟度与绝对浓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在R_o:0.50%~0.70%(未熟—低熟)阶段,重排藿烷绝对浓度较大;在R_o:0.70%~0.80%(成熟)阶段,重排藿烷的绝对浓度显著降低。不同沉积环境中重排藿烷的参数随成熟度的变化规律揭示:在重排藿烷的形成过程中,热力作用的影响要强于沉积环境和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形成机理 热力作用 烃源岩
下载PDF
梨树断陷八屋油田原油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连 张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7,共9页
梨树断陷八屋油田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异常丰富,对21个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检测出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两个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研究表明:17α(H)-15α-甲基-重排藿烷(C_(30)*)和18α(H)-17α-甲基-30-降新藿烷(... 梨树断陷八屋油田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异常丰富,对21个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检测出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两个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研究表明:17α(H)-15α-甲基-重排藿烷(C_(30)*)和18α(H)-17α-甲基-30-降新藿烷(C_(29)Ts)相对丰度受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和水体盐度双重控制,高成熟度的烃源岩有利于其富集,高丰度的C_(30)*和C_(29)Ts与低等水生藻类有关;八屋油田不同地区和层位的原油中重排藿烷的相对丰度差别较大,通过丰度差异可将原油划分为Ⅰ、Ⅱ两种类型;BK60和SN54区块的原油具有较高含量的C_(24)四环二萜、长链三环萜烷、C_(29)重排藿烷和C_(29)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八屋油田 重排 长链三环萜
下载PDF
沉积物和原油中重排藿烷的生物来源和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洪 王铁冠 李美俊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90-4201,共12页
重排藿烷逐渐在各类沉积物和原油中被检测,但其生物来源与形成转化机制等尚不清楚.在中元古界下马岭页岩和侏罗系湖相原油系统地鉴定了四类重排藿烷.基于各类重排藿烷相对丰度的变化关系和形成转化路径,明确了研究区各类重排藿烷的相对... 重排藿烷逐渐在各类沉积物和原油中被检测,但其生物来源与形成转化机制等尚不清楚.在中元古界下马岭页岩和侏罗系湖相原油系统地鉴定了四类重排藿烷.基于各类重排藿烷相对丰度的变化关系和形成转化路径,明确了研究区各类重排藿烷的相对丰度和生成速率主要受控于生源构成或甲基重排反应过程.其中,早洗脱重排藿烷和21-甲基-28-降藿烷的形成过程比17α(H)-重排藿烷系列更为复杂,使得二者在沉积物和原油中分布相对局限.18α(H)-新藿烷不仅可源自细菌藿多醇,还可源自里白醇和里白烯,故其在地质样品中分布更为广泛.重要的是,虽然富含重排藿烷的烃源岩和原油屡见报道,但它们可能并非源自无处不在的细菌,而更可能仅存在于局限环境下的少数细菌种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生物来源 形成机制 甲基重排反应 细菌 地球化学 油气地质
原文传递
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双环倍半萜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真 张春明 +1 位作者 刘强 李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基于全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技术,分析了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其非均质性特征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双环倍半萜的影响并不明显,文安油... 基于全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技术,分析了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其非均质性特征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双环倍半萜的影响并不明显,文安油田原油含有丰富的双环倍半萜;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的总体分布特征是C14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最小,C15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居中,C16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最高;文安油田南区与北区原油存在明显非均质性;重排补身烷与8β(H)-补身烷、C30重排藿烷与C30藿烷、C27重排甾烷与C27甾烷的相对丰度比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反映重排补身烷的形成机理与重排甾烷、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相似性;原油分子组成上的非均质性预示着文安油田原油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文安油田南区和北区可能存在着2个油气富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倍半萜 重排 重排 非均质性 成因类型 冀中凹陷 文安油田
下载PDF
川北中、下侏罗统烃源岩重排藿烷组成变化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扬明 郝芳 +2 位作者 邹华耀 李平平 胡东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7-1150,共14页
利用色谱—质谱定量分析技术,对40余个取自四川盆地北部石龙场和元坝地区不同成熟度的中、下侏罗统湖相烃源岩和原油样品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其重排藿烷组成和分布的变化特征,并进行精细的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中重... 利用色谱—质谱定量分析技术,对40余个取自四川盆地北部石龙场和元坝地区不同成熟度的中、下侏罗统湖相烃源岩和原油样品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其重排藿烷组成和分布的变化特征,并进行精细的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的丰度相差悬殊。石龙场地区Ro值为0.8%~1.0%的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和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泥岩中,各类重排藿烷异常丰富,检出了17α(H)-重排藿烷、18α(H)-新藿烷和早洗脱重排藿烷3个完整碳数系列。它们的相对含量大都数倍于规则藿烷,是该层系烃源识别的分子标志。而在相邻的元坝地区相带、岩性相近的这两层段高成熟(Ro值主要在1.4%~1.9%)烃源岩中,藿烷类化合物出现异常变化,重排藿烷的相对含量很低,可能与干酪根在高热演化阶段生成的规则藿烷比例较高有关。烃源岩中高丰度重排藿烷并不取决于其绝对含量的高低,而在于它们相对于规则藿烷的富集。弱氧化的沉积环境是导致重排藿烷相对富集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有机质生源中的细菌组成可能更是一个关键因素。当烃源岩达到高成熟阶段时,藿烷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不再受控于热化学动力学机制,各类重排藿烷均按一定比例分布,基本失去了其地球化学属性。区内中、下侏罗统原油中重排藿烷的组成和分布也随热演化程度而变化。它们在成熟原油中极丰富,而在高成熟原油中则很少,与烃源岩存在对应关系。经油—岩对比,认为这些原油来源于所在层位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烃源岩 原油 油源对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烃源岩热模拟实验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菊林 张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2-678,共7页
为了探索热演化程度对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通过对渤海湾盆地PL-1井未成熟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分析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组成随热模拟实验温度变化特征以及重排藿烷参数与热演化程度的关系。在烃... 为了探索热演化程度对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通过对渤海湾盆地PL-1井未成熟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分析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组成随热模拟实验温度变化特征以及重排藿烷参数与热演化程度的关系。在烃源岩的不同热演化阶段,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变化特征不同。烃源岩热模拟实验250℃时的重排藿烷绝对浓度相对于烃源岩原样中的重排藿烷绝对浓度略有升高;250~400℃时的重排藿烷绝对浓度均逐渐降低。在热模拟实验中重排藿烷绝对浓度降低比例呈现出高成熟阶段〉成熟阶段〉低成熟阶段的规律;在300~400℃对应的成熟—高成熟阶段,化合物绝对浓度降低幅度呈现出17α(H)-藿烷〉18α(H)-新藿烷〉17α(H)-重排藿烷的特征。17α(H)-重排藿烷参数在低成熟—成熟阶段基本不变,在成熟—高成熟阶段逐渐增大。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是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主要阶段,较高的热演化程度对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重排藿烷参数可以作为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有效的成熟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重排 成熟度 地球化学意义 烃源岩
下载PDF
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异常高丰度17α(H)-重排藿烷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海钰 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9-33,5,共5页
在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和沙河子组(K1sh)湖相烃源岩中存在异常丰富的17α(H)-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饶有兴趣的是,在这些样品中还同时检测出极其丰富的长链三环萜烷(碳数可达C35)和伽马蜡烷,这一现象在以前的文献上鲜见报道。对烃源岩... 在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和沙河子组(K1sh)湖相烃源岩中存在异常丰富的17α(H)-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饶有兴趣的是,在这些样品中还同时检测出极其丰富的长链三环萜烷(碳数可达C35)和伽马蜡烷,这一现象在以前的文献上鲜见报道。对烃源岩样品的饱和烃进行色质分析,从成熟度、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和生源构成3个方面探讨研究区17α(H)-重排藿烷的成因。结果表明: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对梨树断陷湖相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的形成影响不大。在生源构成方面,17α(H)-重排藿烷与长链三环萜烷之间呈现出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两者可能有着相同的生源,与咸化环境下藻类贡献有关。咸化环境下藻类可能是17α(H)-重排藿烷的一种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 长链三环萜 成熟度 氧化还原性 生源构成 梨树断陷
下载PDF
新疆喀什凹陷巴什布拉克地区油气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章月 董文明 蔡根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9-210,共2页
喀什凹陷北部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开展野外石油地质工作以来,已先后发现十多处地表及井下油气显示,油气显示主要集中在中新统和下白垩统地层中。核工业系统在该区寻找砂岩型铀矿时,在野外露头剖面和钻孔中也发现多处油气显示,主要呈固体... 喀什凹陷北部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开展野外石油地质工作以来,已先后发现十多处地表及井下油气显示,油气显示主要集中在中新统和下白垩统地层中。核工业系统在该区寻找砂岩型铀矿时,在野外露头剖面和钻孔中也发现多处油气显示,主要呈固体沥青及液态石油,赋存于砂、砾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凹陷 巴什布拉克 石油 中下侏罗统 矿物燃料 生油岩 烃源岩 重排 有机质变质程度 有机质成熟度 重排 原油 沥青质 油气显示 侏罗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