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26
1
作者 江基尧 李维平 +5 位作者 徐蔚 许文辉 黄强 朱诚 王宇 罗其中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在治疗44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效果。方法6家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47例,分为两组:(1)标准外伤大骨瓣组217例;(2)常规骨瓣组230例...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在治疗44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效果。方法6家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47例,分为两组:(1)标准外伤大骨瓣组217例;(2)常规骨瓣组230例。所有病人都经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状况。结果伤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组:76例预后较好(35.0%),其中恢复良好42例、中残34例;141例预后较差(65.0%),其中重残69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63例;常规骨瓣组:58例预后较好(25.2%),其中恢复良好31例、中残27例;172例预后较差(74.8%),其中重残80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85例(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病人的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切口疝和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但两组病人术后急性脑膨出、术后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证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疗效优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 常规骨瓣 治疗 重型脑损伤 多中心前瞻性 对照研究 预后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0
2
作者 只达石 张赛 +9 位作者 陈荷红 肖绪林 苏晨芳 林欣 刘敬业 张楷文 毛瑞 曹海华 杨谨涛 马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共 87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43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脑温为 32 0~ 35 0...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共 87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43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脑温为 32 0~ 35 0℃ ,持续 1~ 7天 ,平均 5 7 7± 2 8 4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 (PbrO2 )和脑组织温度 (BT)。对照组  44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6 5~ 37 5℃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 (P <0 0 5 ) ;严重的低PbrO2 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 和B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预后 亚低温治疗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167
3
作者 缪建平 茹卫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 :将 2 6 4例患者收入NICU ,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护 :动态颅内压 ,脑灌注压 ,动脉血氧分压 ,心电、脉搏氧饱和度 ,血气分析 ,血液生化检查和生命体征等 ,对可能继发...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 :将 2 6 4例患者收入NICU ,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护 :动态颅内压 ,脑灌注压 ,动脉血氧分压 ,心电、脉搏氧饱和度 ,血气分析 ,血液生化检查和生命体征等 ,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重度颅高压、低氧血症、高钠高糖血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癫痫持续状态。经严密监测与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死亡率为 2 5 .4%。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只要监护措施得当是可以预防的 ,并可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并发症 护理 内高压 低氧血症 高钠高糖血症 肺部感染 消化道出血 癫痫持续状态
原文传递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9
4
作者 吕立权 江基尧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2年第3期204-206,共3页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显著下降。标准外伤大骨瓣暴露范围广,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和脑组织氧分压,尤其适用于广泛额颞顶脑挫裂...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显著下降。标准外伤大骨瓣暴露范围广,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和脑组织氧分压,尤其适用于广泛额颞顶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膜下血肿伴有颅内高压的病人。临床研究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其近期并发症主要有迟发性血肿、局部脑水肿加重和脑膨出,后期可有脑软化、脑穿通畸形、脑积水及癫痫等。但由于目前报道病例数仍相对较少,致残率仍较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 重型脑损伤 治疗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6
5
作者 只达石 张赛 +10 位作者 肖绪林 苏晨芳 林欣 牛玉德 尚彦国 武秀生 李增惠 毛瑞 曹海华 杨谨涛 马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4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82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2 0℃~ 35 0℃ ;脑温为 32 5℃~ 3...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4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82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2 0℃~ 35 0℃ ;脑温为 32 5℃~ 35 0℃ ,持续 1~ 7天 ,平均 6 0 2± 2 8 0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 (PbrO2 )和脑组织温度 (BT)、脑微循环血流 (LDF血流值 )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SjvO2 )。对照组 82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6 5℃~ 37 0℃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 (P <0 0 5 ) ;严重的低PbrO2 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脑血供得到改善 ;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 、BT、LDF血流值和Sjv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亚低温 预后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经验 被引量:109
6
作者 章翔 费舟 +12 位作者 王占祥 傅洛安 张剑宁 刘卫平 贺晓生 李兵 蒋晓帆 王彦刚 宋少军 曹卫东 甄海宁 郭庆东 李侠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 (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 ,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分析 3310例SCC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 (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 ,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分析 3310例SCC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 ,损伤类型最常见为硬膜下血肿 ,其次为硬膜外和多发性血肿。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锥体束征和瞳孔改变。采用手术、药物等综合疗法。本组治愈、好转 2 4 10例 (72 .8% ) ,死亡 6 4 5例 (19.5 % )。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防治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救治 挫裂伤 血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4
7
作者 刘兵 张建宁 +1 位作者 王志涛 只达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探讨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颅脑损伤数据库,总结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探讨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颅脑损伤数据库,总结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车祸致伤152例(71.4%),手术103例(48.4%),其中血肿清除加标准大骨瓣减压术75例。GCS 3~5分患者死亡率61.2%,GCS 6~8分患者死亡率19.1%,总死亡率39.4%。外院转入99例(46.5%)。直接来院及入院时间在4h以内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血糖明显升高(>13mmol/L)、上消化道出血和严重的低氧血症可以增加患者死亡率,尤其是晚期死亡者。结论在强化现场急救、规范住院治疗的基础上,完善转诊机制、减少转院、缩短入院时间,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尤其是早期(24h之内)的死亡,有重要意义。加强继发性损伤的治疗、预防并及时准确处理并发症,可以降低患者的中晚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死亡率 数据库
原文传递
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83
8
作者 陈莲芳 史倩 段缓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3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另选取201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另选取201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半卧位;口腔护理每日2次;每日唤醒和每天评估拔管脱机的可能;预防应激性溃疡。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增加口腔护理的频次为每日6次;重视消毒隔离。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VAP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护理 重型脑损伤
原文传递
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3
9
作者 王翠娥 陈祥荣 +3 位作者 朱蓉蓉 刘金霞 黄丽娜 胡伟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探讨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探讨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50例),分别经螺旋型鼻肠管和传统的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入院当天和肠内营养实施后1、3、7、14d,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浓度,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浆D-乳酸、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结果肠内营养实施14d内,鼻肠管组患者胃潴留、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实施后14d,鼻肠管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低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鼻胃管组比较.鼻肠管组在肠内营养后3、7、14d血清TNF-α、IL-6、血浆I-FABP表达降低,肠内营养后7、14d血浆D-乳酸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治疗后14d,鼻肠管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鼻胃管组(9.41±0.66vs.8.23±0.57),鼻肠管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低于鼻胃管组(14.27±1.22US.17.30±1.501,鼻肠管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鼻胃管组(18.52±2.00vs24.82±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降低胃潴留、误吸等胃肠并发症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抑制伤后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肠内营养 鼻肠管 鼻胃管
原文传递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1
10
作者 管峥峰 狄剑秋 +2 位作者 杨超 雷鹏 陈光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96-96,106,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中最危重的一种类型,病情危重、复杂,并发症多。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后颅内血肿的形成及脑水肿、脑肿胀致难以控制的高颅压。手术减压是降低高颅压的有效手段。常规去骨瓣开颅术由于暴露、减压不够充分...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中最危重的一种类型,病情危重、复杂,并发症多。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后颅内血肿的形成及脑水肿、脑肿胀致难以控制的高颅压。手术减压是降低高颅压的有效手段。常规去骨瓣开颅术由于暴露、减压不够充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 高压
下载PDF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79
11
作者 孙敬伟 赵振林 +2 位作者 黄富 刘康峰 肖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随访1-90 d,死...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随访1-90 d,死亡34例(15.96%),其中死亡时间为入院后1-10 d的患者23例(67.6%),11-20 d的9例(4.2%),20-30 d的2例(0.9%),死因均与重型颅脑损伤相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入院mGCS评分、改良CT图像评分、脑疝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入院mGCS评分、改良CT图像评分、脑疝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预后 临床因素
原文传递
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79
12
作者 高亮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6期321-324,共4页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在临床上属于前期救治的问题。早期康复或其他神经修复手段等理念已被提出,但患者在重型神经创伤得不到良好救治的情况下,其神经修复与再生非常困难,神经结构损坏等后遗症会非常严重。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美国分别于199...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在临床上属于前期救治的问题。早期康复或其他神经修复手段等理念已被提出,但患者在重型神经创伤得不到良好救治的情况下,其神经修复与再生非常困难,神经结构损坏等后遗症会非常严重。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美国分别于1995年、2000年、2007年发布了三个版本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时隔9年,2016年9月在线发布第四版救治指南,其意义非常重大。在过去十多年,NewEngland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其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阴性的,就意味着诸如亚低温治疗、大骨瓣减压等方法对治疗颅脑损伤是无效的。该如何思考解决这些临床进展与循证医学结论相悖的内容,本文针对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中的一些重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指南解读 循证医学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8
13
作者 熊志云 艾文兵 +1 位作者 章熙娜 梅银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3-975,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控制时间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进行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控制时间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进行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颅脑损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在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感染率、控制率、控制时间及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组为31.67%,对照组为86.67%;19例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得到控制16例,控制率为84.21%,对照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得到控制25例,控制率为48.08%;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治疗组患者平均为(7.3±2.9)d,对照组为(14.4±4.5)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治疗组为13.33%、对照组为45.00%,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明显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结论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应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重型脑损伤 肺部感染 预后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与常规减压对比观察 被引量:77
14
作者 甘宁 刘思思 +4 位作者 李英姿 任可 田宇慧 潘勤 董海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70-7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与常规减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减压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渐进减压... 目的对比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与常规减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减压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渐进减压手术方案,即在硬膜下血肿大部分排出后,作颞部近骨窗处切口,行硬膜外引流。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 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BJM428型颅内压监护仪检测颅内压。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切口疝及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外伤性癫痫及脑积水。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评价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术后3、5 d GCS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3、5 d GCS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1、3、5 d颅内压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3、5 d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疝及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良好、中度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渐进减压可有效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控制颅内压,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内压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下载PDF
脑损伤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76
15
作者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颅脑损伤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坠落、暴力伤害和突发自然灾害等。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30万人因交通事故导致意外伤害。颅脑创伤占全部创伤的17%-23%,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大于20%,严重残废率大于50%。对于长期昏迷、瘫痪、认知障碍等严... 颅脑损伤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坠落、暴力伤害和突发自然灾害等。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30万人因交通事故导致意外伤害。颅脑创伤占全部创伤的17%-23%,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大于20%,严重残废率大于50%。对于长期昏迷、瘫痪、认知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效果有限。从神经损伤修复学的角度研究神经组织对创伤的反应、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治疗的新技术及新方法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损害 重型脑损伤 修复学 专家 创伤 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 暴力伤害
原文传递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6
16
作者 曾莉 守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呼吸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通气不良、VAP、胃肠胀气、损伤压迫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干预前APACH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干预 重型脑损伤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 被引量:74
17
作者 王韧 顾奕 +3 位作者 魏伟 戎伯英 田恒力 高文伟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骨瓣开颅术组,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骨瓣开颅术组,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术后第1、37、天颅内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降低幅度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大(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21.88%1,4/64)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37.50%2,4/64)低(X2=5.75,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1例发生切口疝,而常规骨瓣开颅术组有8例发生切口疝。术后随访1个月发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48.44%)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高(21.88%)(X2=4.78,P<0.01);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视野开阔,减压充分,预后良好,并发症少,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2
18
作者 郑川燕 李霞 +2 位作者 马静 杨茜 吴铮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降低VAP发生率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行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资料,并选择同期80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降低VAP发生率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行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资料,并选择同期80例术后应用机械通气未发生VAP的颅脑损伤患者资料为对照组,通过文献回顾设计调查问卷,收集2组VAP的潜在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VAP发生率为23.0%(73/317),共检出菌株81株,菌株谱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菌(21.0%)、鲍曼不动杆菌(17.3%)、铜绿假单胞菌(14.8%)。单因素分析中,VAP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手术次数、人工气道方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日均气道湿化次数、日均吸痰次数、合并颅脑外复合伤、日均口腔护理次数等变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9~11.936,P<0.01或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机械通气时间(OR≥7 d=3.013;OR≥14 d=3.695)、二次手术(OR=3.111)、术前GCS评分(OR=2.989)、日均气道湿化次数(OR=2.280)、年龄(OR=2.237)对影响术后VAP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VAP发生率较高,高龄、机械通气时间、术前GCS评分、气道湿化次数、二次手术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重型脑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循证护理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71
19
作者 张金蓉 魏章英 崔吉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14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肺部感染患者21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肺...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14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肺部感染患者21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年龄>50岁、有吸烟史、开放性损伤、多发损伤、合并症>2个、昏迷>2d、气管切开、住院治疗时间>20d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21例感染患者共检出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占26.0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5株占65.22%,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真菌2株占8.7%;主要革兰阳性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株数较少。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风险较高,革兰阴性菌是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需根据病原菌具体分布及药敏情况采用合理抗菌药物以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以增强治疗效果,避免感染加重,促进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内感染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耐药菌
原文传递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9
20
作者 王朝平 吴杰 +2 位作者 周敏 王盛 周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6期3122-3124,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外...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法评价两组术后12个月疗效,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7 d患者颅内压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良好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颅内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7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切口疝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 常规骨瓣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