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人年谱:立志与成圣——王阳明与季本《论语》“志于学”章辨释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141,共7页
明代中晚期,《论语》"志于学"章一度有"圣人年谱"之称,如此解释在王阳明及其弟子季本那里已见端倪。阳明在解释此章时提倡"亲切简易",特别揭示"立志"贯穿于整个为学成圣过程的重要性,伸张立志... 明代中晚期,《论语》"志于学"章一度有"圣人年谱"之称,如此解释在王阳明及其弟子季本那里已见端倪。阳明在解释此章时提倡"亲切简易",特别揭示"立志"贯穿于整个为学成圣过程的重要性,伸张立志成圣之"吾"的"主体性",辨析经文中"志"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以"四时"的观念统摄成圣之阶段。由此,阳明提出"尽心"的成圣路线,而与季本"节节分疏"的释经路数有诸多不同。对比阳明与季本对"志于学"章的解释,既可以为考察阳明及其后学因经典诠释而产生的思想差异与分化提供方便,亦能成为进入阳明释经学的一个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季本 《论语》“志于学”章 圣人年谱 经学
下载PDF
基督教释经学与中国训诂学的几点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岗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0,共3页
释经学与训诂学分别是西方和中国对重要经典阐释的系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在涵义、缘起、方法、传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从而其演变结果自然不同。
关键词 经学 训诂学 文本 寓意 文本
原文传递
谈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兼及中国神学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永涛 《金陵神学志》 2017年第Z1期17-30,共14页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基督徒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一些中国基督徒思想家和教会领袖,在寻求教会本色化的同时,曾努力在中国当时的处境中探讨中国基督教的本色神学,从而消除中国基督教的'洋教'色彩,应对基督教所受到的挑...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基督徒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一些中国基督徒思想家和教会领袖,在寻求教会本色化的同时,曾努力在中国当时的处境中探讨中国基督教的本色神学,从而消除中国基督教的'洋教'色彩,应对基督教所受到的挑战,并从基督教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他们本色神学的思考,起点不同,方法不同,内容也各异,但都严肃地去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间飞逝,20世纪的背影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会 基督徒 经学 神学家 中国教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妇女神学与中国教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圣洁 《金陵神学志》 2000年第2期34-36,63,共4页
本期“妇女神学与释经学”栏目刊登的前三篇文章,是今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妇女事工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在这次研讨会上,有十几位同工分别从妇女神学与释经学,如何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如何发挥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方面... 本期“妇女神学与释经学”栏目刊登的前三篇文章,是今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妇女事工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在这次研讨会上,有十几位同工分别从妇女神学与释经学,如何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如何发挥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这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不再是停留于对西方妇女神学的平面的介绍,而是以《圣经》为依据,以当前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为契机,以妇女神学和释经学的视角与方法,努力探求《圣经》中有关妇女的教训在今天的意义。本刊将陆续刊登其中的一些文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神学 中国 教会 基督教 经学 《圣经》 女性意识
全文增补中
论训诂学的基本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0-322,共3页
训诂学的性质是该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尽管在数千年历史中训诂学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其产生、目的、主体、对象和地位等方面可以确定,其基本性质应当还是对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的古代文献的解释。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释经学在产... 训诂学的性质是该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尽管在数千年历史中训诂学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其产生、目的、主体、对象和地位等方面可以确定,其基本性质应当还是对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的古代文献的解释。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释经学在产生的背景、目的、直接原因和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训诂学的基本性质是中国古代释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基本性质 经学
原文传递
姜哲:《〈论语·学而〉英译选本汇校集释--以理雅各〈中国经典〉第一卷为底本》
6
作者 李新德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经文辩读”(Scriptural Reasoning)发端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大学关于亚伯拉罕传统三大宗教经典的比较研究。经文辩读活动认为,没有谁可以一劳永逸地辨认出经文的语句实质意指什么真理和价值,经文只能通过某个存在于历史中的具体读... “经文辩读”(Scriptural Reasoning)发端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大学关于亚伯拉罕传统三大宗教经典的比较研究。经文辩读活动认为,没有谁可以一劳永逸地辨认出经文的语句实质意指什么真理和价值,经文只能通过某个存在于历史中的具体读者群内部的诠释和行为来展示它的确定含义。辩读的目的不是要提供答案,而只是辩读本身。彼得·奥克斯(Peter Ochs)指出,中国学者已经将文本辩读和经文辩读的实践扩展到亚伯拉罕诸宗教之外的中国哲学与宗教,扩大了经文辩读的研究内容,为一种全球的经文辩读理论奠定了基础。1杨慧林教授最早将“经文辩读”引入中国学界,并将经文辩读视为一种诠释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资源。杨慧林认为,“西学东渐”和汉语典籍的西译,更使西方的基督教释经学和中国古代的注疏传统相互激发,为“经文辩读”敞开了巨大的理论空间。2而姜哲的新著《〈论语·学而〉英译选本汇校集释——以理雅各〈中国经典〉第一卷为底本》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伯拉罕 三大宗教 经学 彼得 理雅各 经文辩读
下载PDF
对西方应用地理学哲学基础的若干思考
7
作者 刘妙龙 孔爱莉 《人文地理》 CSSCI 1991年第4期41-47,共7页
以著名人文地理学家R.J.Johston教授《论人文地理学》的思想为基础,探讨了西方应用地理学哲学基础的若干问题;基于经验主义,释经学和唯实论科学的三种应用地理学,有其自身的定义、思想意识和研究体系,统一的应用地理学是不存在的,它取... 以著名人文地理学家R.J.Johston教授《论人文地理学》的思想为基础,探讨了西方应用地理学哲学基础的若干问题;基于经验主义,释经学和唯实论科学的三种应用地理学,有其自身的定义、思想意识和研究体系,统一的应用地理学是不存在的,它取决于地理学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地理学 经验主义 经学 唯实论
下载PDF
美学理论视野中的圣经诠释:以《旧约》中耶稣基督预表的诠释为例
8
作者 祝帅 《圣经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256-269,共14页
本文旨在打通圣经诠释学与20世纪哲学一美学解释学的藩篱,尝试一种通过当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的某些成果进入圣经诠释的研究方法。这种美学视角的圣经诠释在《新约》作者对于希伯来圣经的诠释中初见端倪,后来的圣经诠释学(释经学)更是开启... 本文旨在打通圣经诠释学与20世纪哲学一美学解释学的藩篱,尝试一种通过当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的某些成果进入圣经诠释的研究方法。这种美学视角的圣经诠释在《新约》作者对于希伯来圣经的诠释中初见端倪,后来的圣经诠释学(释经学)更是开启了20世纪美学领域的诠释学研究成果。本文将传统释经学中的"寓意解经"细分成"象征"与"意蕴"两种批评模式,并分析其各自不同的应用范围与美学特质。在借鉴20世纪西方美学及其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对话的基础上,为圣经诠释学提供新鲜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哲学诠 美学 艺术理论
下载PDF
阅读的一些问题——传道人与语文之二
9
作者 肖荣光 《天风》 1994年第9期37-38,共2页
今年《天风》第一期发表了拙文“传道人与语文”,主要谈了“三多”:多读、多看(多观察)、多练习。关于阅读,我们已经谈过“博览群书,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此外,我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作为我们在阅读时的参考。
关键词 《天风》 “三多” 经学 读书方法 出版单位 学习成效 五里雾中 阅读障碍 内容要点 葱草
下载PDF
编后记
10
《圣经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332-334,共3页
本刊第18辑是以'多学科圣经研究五十年'的浩瀚俯瞰开篇的。其作者菲利普·R·戴维斯对以往半个世纪圣经学术变迁的总体脉络做出梳理,认为长久以来,圣经研究都在释经学的框架中进行,实属基督教神学的分支,意图仅仅在于... 本刊第18辑是以'多学科圣经研究五十年'的浩瀚俯瞰开篇的。其作者菲利普·R·戴维斯对以往半个世纪圣经学术变迁的总体脉络做出梳理,认为长久以来,圣经研究都在释经学的框架中进行,实属基督教神学的分支,意图仅仅在于发扬光大基督宗教的信仰。然而,此间圣经研究却日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逐渐现身为人文学科的自主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学
下载PDF
做一个勤读书的信徒
11
作者 贾红亭 《天风》 2015年第4期16-18,共3页
做一个勤读书的基督徒,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做一个勤读经的基督徒,是基督徒内在生命更新、追求灵命成长的要求。"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伯11∶12)"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箴2∶10... 做一个勤读书的基督徒,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做一个勤读经的基督徒,是基督徒内在生命更新、追求灵命成长的要求。"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伯11∶12)"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箴2∶10)基督教重视纯正的基督信仰,也强调知识和理性的重要。我们既要做一个对上帝有敬畏心、对人有关爱心、对工作有责任心,有敬虔生活的基督徒;也要做一个"有智慧、聪明、知识"的基督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虔 教牧同工 崇一堂 主耶稣 教义史 耶稣基督 神学思想 经学 中国传统文化 计划要求
下载PDF
从南明哀思到经史互彰——章学诚释经学方法的兴起
12
作者 王晨光 《人文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71-79,共9页
20世纪初,伴随着实证史学的兴起,章学诚的经史观点被学界支离地援引并追捧为先驱,继而被学者充为自家之注脚。~①尽管经学与史学的辩论自20世纪以来从未停止,但由于当代学科分科体系所导致的学术壁垒,前人研究多未能理解章学诚的用意。... 20世纪初,伴随着实证史学的兴起,章学诚的经史观点被学界支离地援引并追捧为先驱,继而被学者充为自家之注脚。~①尽管经学与史学的辩论自20世纪以来从未停止,但由于当代学科分科体系所导致的学术壁垒,前人研究多未能理解章学诚的用意。虽其学术贡献在不同专业的学术史中反复称引,但却鲜有学者从章氏本身的时空语境来理解其治学方法。或误以为戴震与章学诚分别延续朱陆两派学术,强制将二人同'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的学术理念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浙东学术 朱子学 经学 经世学 邵廷采 思复堂文集 经史观
下载PDF
调整圣经观是神学思想建设的任务之一
13
作者 高英 《天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
圣经观是指一个基督徒对圣经抱有的整体看法和对圣经所持有的根本态度。基督徒的圣经观是建立在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话语的基础上的。一个基督徒有什么样的圣经观,就有什么样的信仰表达。也就是说,一个基督徒的信仰实践,取决于他(... 圣经观是指一个基督徒对圣经抱有的整体看法和对圣经所持有的根本态度。基督徒的圣经观是建立在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话语的基础上的。一个基督徒有什么样的圣经观,就有什么样的信仰表达。也就是说,一个基督徒的信仰实践,取决于他(她)有什么样的圣经观,取决于她(他)如何解释和理解圣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观 神学思想建设 基督徒 基督教 经学
下载PDF
曾经我以为的讲道
14
作者 许文霞 《天风》 2020年第4期37-38,共2页
站在讲台上讲道,对于已在教会里服侍多年的我来说,原本并没有什么困难。可是,当学习了释经学这门课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讲道了……我读了一些释经方面的参考书,但是只读了绪论和导论部分,是的,这些书很难读,是我从未涉猎过的领域,... 站在讲台上讲道,对于已在教会里服侍多年的我来说,原本并没有什么困难。可是,当学习了释经学这门课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讲道了……我读了一些释经方面的参考书,但是只读了绪论和导论部分,是的,这些书很难读,是我从未涉猎过的领域,很多名词都是第一次看见,我要花很多时间读顺它,试着理解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讲道 教会 参考书
原文传递
《心灵牧歌——新约百科赏析》序言
15
作者 卓新平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334-337,共4页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生命之源,其信众视之为"神意""圣言",对之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格外的敬重。在人类文化史传统中,圣经又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名著。因此,对圣经的传抄、翻译、解读和研究,...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生命之源,其信众视之为"神意""圣言",对之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格外的敬重。在人类文化史传统中,圣经又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名著。因此,对圣经的传抄、翻译、解读和研究,两千多年来一直得以延续,而且不断高潮迭起,令人叹为观止。由于专业研习的需要,我自己也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系统阅读和专门探究过圣经,写过《圣经鉴赏》一书。在当时的经典接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信仰 经典名著 八十年代 人类文化史 我自己 神意 经学 基督教神学 令人 《新约》
下载PDF
编后记
16
《圣经文学研究》 2008年第1期395-397,共3页
得益于海内外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圣经文学研究》第二辑即将与读者见面了。本着原创性、前沿性、思想性的学术追求,本辑在9个栏目中推出大约20篇研究论文。
关键词 编后记 学界同仁 经学 希伯 奥利金 学术追求 文本细读 象征意义 基督教文化 犹太民族
下载PDF
管窥圣经之孝道精神——从释经学的角度读解五处容易引起孝道争议的经文
17
作者 陈驯 《天风》 2015年第2期28-29,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孝道精神是其中之优秀者。本文称"孝道精神"而不称"孝道传统",是因为孝道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性",是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发扬下去的,而孝道传统的一部分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已经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孝道精神是其中之优秀者。本文称"孝道精神"而不称"孝道传统",是因为孝道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性",是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发扬下去的,而孝道传统的一部分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已经不能直接效法。因而本文定义中国孝道作为中国人的优秀文化精神性,而不是鼓励人们去模仿某种孝道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华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 经学 五处 中文译本 拿撒勒 约翰福音 三十岁 神子 文在中
下载PDF
编后记
18
《圣经文学研究》 2009年第1期399-401,共3页
本辑收入的论文可分为五组,第一组见于卷首的"祝贺邓雅各教授70华诞"栏目。邓雅各教授是当今世界新教传统中《新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对"保罗新观"的阐述,该术语便是... 本辑收入的论文可分为五组,第一组见于卷首的"祝贺邓雅各教授70华诞"栏目。邓雅各教授是当今世界新教传统中《新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对"保罗新观"的阐述,该术语便是他本人于1982年提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雅 《新约》 编后记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基督教文化 经学 基督教思想 基督教教义 约翰福音
下载PDF
重返经史之教——章学诚释经学手法发微
19
作者 王晨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3,共8页
章学诚面临的危机可概括为经典解释系统的封闭性。由于考据派学者预设了经典权威与教义自足,故经典研究渐趋僵滞,缺乏对现实政制的借鉴。由此,章学诚诉求一种文本与制度的互动视域,并推阐出一套历史语境学式的释经学方法,以此为契机重... 章学诚面临的危机可概括为经典解释系统的封闭性。由于考据派学者预设了经典权威与教义自足,故经典研究渐趋僵滞,缺乏对现实政制的借鉴。由此,章学诚诉求一种文本与制度的互动视域,并推阐出一套历史语境学式的释经学方法,以此为契机重塑经典的价值。这有助于纾解近代历史实证主义所引发的经学危机,对于重返经史之学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经学 斯金纳 思想史
下载PDF
斯宾诺莎释经学理论视域下的神学政治观
20
作者 王姝 《大观周刊》 2011年第49期13-13,11,共2页
《神学政治论》是17世纪荷兰的杰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之一,他通过介绍其独特的以《圣经》历史解释《圣经》的方法阐述了他的神学政治观,通过对"上帝即自然”结论的研究分析了神权与统治权的关系,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神学政治的... 《神学政治论》是17世纪荷兰的杰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之一,他通过介绍其独特的以《圣经》历史解释《圣经》的方法阐述了他的神学政治观,通过对"上帝即自然”结论的研究分析了神权与统治权的关系,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神学政治的超越,为神学和政治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对后世唯物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 经学 神学政治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