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本、历史与精神特质:论《诗大序》“缘情说”的必然性
1
作者
张佳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
单纯从“缘情”与“言志”两个维度看待《诗大序》,属于后世的理论视角,难以接近其真正内涵,故要以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及文本为根据,依赖内在精神与历史背景的流变,参照现有“情”“志”理论框架,发掘《诗大序》的“诗”学特质。《诗大序...
单纯从“缘情”与“言志”两个维度看待《诗大序》,属于后世的理论视角,难以接近其真正内涵,故要以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及文本为根据,依赖内在精神与历史背景的流变,参照现有“情”“志”理论框架,发掘《诗大序》的“诗”学特质。《诗大序》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以来的“诗”教传统,以阐发普遍原则为主流,但《礼记》等礼乐文本的记载表明先秦礼乐学说以自然情感为理论基础,是为个体原则的萌芽。追溯至历史深处,西周的礼乐依附于天命、习俗规范等外在力量,而春秋时期孔子以“仁”重新释礼,将个体心理原则作为礼乐的依据,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换,故“缘情”成为礼乐文化与“诗”学未来的必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大序》
礼
乐文化
释
礼
归仁
诗言志
诗缘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的“创造性转化”与“转换性创造”——以林毓生与李泽厚中国式现代化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刘悦笛
Zhu Yihua(译)
《孔学堂》
2023年第1期23-31,116-125,共19页
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提供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导向性方案,同时也是儒家得以“创化”与“转创”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儒家的现代性转型,林毓生所要“转化”的乃是儒家人文主义,李泽厚...
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提供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导向性方案,同时也是儒家得以“创化”与“转创”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儒家的现代性转型,林毓生所要“转化”的乃是儒家人文主义,李泽厚所要“转换”的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西方自由思想为比照,林毓生将“仁”从“礼”中剥离出来,而且把“仁”置于“礼”之先,再与“天赋人权”观念接通起来,从而试图在“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西方自由人文主义”之间实现新的整合。李泽厚描述出“仁”本生于“礼”而后主宰“礼”的历史转变,又在公德与私德区分的现代意义上,主张“礼”“仁”分疏以区别于二者合一抑或对抗。据此,李泽厚以“西体中用”的方式,力求探索出“儒家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之间新的融合。当代儒家所在寻找的恰是“儒家性的现代化”之路与“现代性的儒家化”之道,“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对传统的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西体中用
仁居
礼
先
释
礼
归仁
情理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行礼须至诚
3
作者
陈以凤
《走进孔子》
2023年第5期39-45,共7页
荀子说:“礼者,人之所履也。”(《荀子·大略》)《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之本意是“履”,是履行实践,希望通过敬奉神灵而获得福报。故而李泽厚说:“神就在‘礼仪’当中,严格履行礼仪就是敬拜神...
荀子说:“礼者,人之所履也。”(《荀子·大略》)《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之本意是“履”,是履行实践,希望通过敬奉神灵而获得福报。故而李泽厚说:“神就在‘礼仪’当中,严格履行礼仪就是敬拜神明。”(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严格履行礼仪需要认真执行礼之各个仪节、供奉相应规制的礼器、展现端庄得体的仪表仪容,而这些外在表现又以内在的诚心敬意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泽厚
敬拜
说文解字
荀子
释
礼
归仁
至诚
致福
仪表仪容
原文传递
题名
文本、历史与精神特质:论《诗大序》“缘情说”的必然性
1
作者
张佳贺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
文摘
单纯从“缘情”与“言志”两个维度看待《诗大序》,属于后世的理论视角,难以接近其真正内涵,故要以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及文本为根据,依赖内在精神与历史背景的流变,参照现有“情”“志”理论框架,发掘《诗大序》的“诗”学特质。《诗大序》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以来的“诗”教传统,以阐发普遍原则为主流,但《礼记》等礼乐文本的记载表明先秦礼乐学说以自然情感为理论基础,是为个体原则的萌芽。追溯至历史深处,西周的礼乐依附于天命、习俗规范等外在力量,而春秋时期孔子以“仁”重新释礼,将个体心理原则作为礼乐的依据,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换,故“缘情”成为礼乐文化与“诗”学未来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
《诗大序》
礼
乐文化
释
礼
归仁
诗言志
诗缘情
Keywords
The Great Preface of the Book of Songs
ritual and music culture
reinterpreting rites as benevolence
poetry expresses emotions
poetry expresses intent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的“创造性转化”与“转换性创造”——以林毓生与李泽厚中国式现代化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刘悦笛
Zhu Yihua(译)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of Jiangnan University
出处
《孔学堂》
2023年第1期23-31,116-125,共19页
文摘
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提供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导向性方案,同时也是儒家得以“创化”与“转创”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儒家的现代性转型,林毓生所要“转化”的乃是儒家人文主义,李泽厚所要“转换”的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西方自由思想为比照,林毓生将“仁”从“礼”中剥离出来,而且把“仁”置于“礼”之先,再与“天赋人权”观念接通起来,从而试图在“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西方自由人文主义”之间实现新的整合。李泽厚描述出“仁”本生于“礼”而后主宰“礼”的历史转变,又在公德与私德区分的现代意义上,主张“礼”“仁”分疏以区别于二者合一抑或对抗。据此,李泽厚以“西体中用”的方式,力求探索出“儒家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之间新的融合。当代儒家所在寻找的恰是“儒家性的现代化”之路与“现代性的儒家化”之道,“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对传统的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之转变。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西体中用
仁居
礼
先
释
礼
归仁
情理结构
Keyword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Western substance with Chinese application
prioritizing benevolence over rites
interpreting rites based on benevolence
emotio±rational structure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行礼须至诚
3
作者
陈以凤
机构
孔子研究院学术研究部
出处
《走进孔子》
2023年第5期39-45,共7页
文摘
荀子说:“礼者,人之所履也。”(《荀子·大略》)《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之本意是“履”,是履行实践,希望通过敬奉神灵而获得福报。故而李泽厚说:“神就在‘礼仪’当中,严格履行礼仪就是敬拜神明。”(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严格履行礼仪需要认真执行礼之各个仪节、供奉相应规制的礼器、展现端庄得体的仪表仪容,而这些外在表现又以内在的诚心敬意为基础。
关键词
李泽厚
敬拜
说文解字
荀子
释
礼
归仁
至诚
致福
仪表仪容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本、历史与精神特质:论《诗大序》“缘情说”的必然性
张佳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儒家的“创造性转化”与“转换性创造”——以林毓生与李泽厚中国式现代化为考察中心
刘悦笛
Zhu Yihua(译)
《孔学堂》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行礼须至诚
陈以凤
《走进孔子》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