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鹅喉羚采食地的特征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杨维康
乔建芳
+1 位作者
姚军
高行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60,共6页
2001~2003年5月和9月,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我们对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木垒地区鹅喉羚的采食地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区南部,分布着以盐生假木贼和蒿为主的低矮小半灌木,其间散布有木本猪毛菜和驼绒藜为优势种的条块状高灌丛.鹅喉羚...
2001~2003年5月和9月,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我们对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木垒地区鹅喉羚的采食地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区南部,分布着以盐生假木贼和蒿为主的低矮小半灌木,其间散布有木本猪毛菜和驼绒藜为优势种的条块状高灌丛.鹅喉羚多在灌丛块中采食.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和植被高度都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植物种数和植被盖度.在研究区北部,分布着以沙生针茅和木地肤为主的植被,其间散布有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沙丘上各种灌木发育较好,鹅喉羚多在沙丘上觅食.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以及蛇麻黄、木地肤和驼绒藜的盖度都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是蛇麻黄、木地肤、扁果木蓼盖度和植物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采食
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山盘羊夏季采食地和卧息地生境选择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叶
余玉群
+1 位作者
史军
时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644-7650,共7页
2010年7—8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及直接观察法对天山中部古仁郭楞高山区的盘羊天山亚种采食地和卧息地生境进行了研究。共调查5条沟系的12条样线,测量天山盘羊147个采食地和136个卧息地样方,分析了13类生态因子对天山盘羊采食地和卧息地选...
2010年7—8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及直接观察法对天山中部古仁郭楞高山区的盘羊天山亚种采食地和卧息地生境进行了研究。共调查5条沟系的12条样线,测量天山盘羊147个采食地和136个卧息地样方,分析了13类生态因子对天山盘羊采食地和卧息地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山盘羊夏季采食地与卧息地在坡位、坡向、地貌类型、海拔高度、距最近家畜距离、距道路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差异极显著(P<0.01),植被高度差异显著(P<0.05),而其它生态因子差异性不显著(P>0.05);相对卧息地的选择而言,夏季盘羊采食地的选择更偏爱海拔较低,植被高度低,距离道路、居民点和最近家畜距离近的半阴半阳坡,山体中下位的高山草甸缓坡生境。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植被高度、距家畜距离4个生态因子可以用于判别夏季天山盘羊采食地与卧息地生境,正确区分率达到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盘羊
采食
地
卧息
地
逐步判别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鹅喉羚的采食地选择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维康
徐文轩
+3 位作者
刘伟
夏参军
李莹
乔建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1,共6页
2006-2007年,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内鹅喉羚的采食地特征。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可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
2006-2007年,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内鹅喉羚的采食地特征。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可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研究区内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食物因子(植物种数,可食生物量和各季节大宗食物密度)、警戒因子(坡位和植被盖度)、温度因子(坡向和植被高度),以及水分因子(富含水分的食物)。冬季鹅喉羚经受严重的放牧干扰,采食地呈现为生存而被迫选择局部次适宜区域栖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采食
地
主成分分析
有蹄类保护区
卡拉麦里山
原文传递
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选择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晓晨
徐文轩
+1 位作者
汪沐阳
杨维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7-626,共10页
2016和2017年每年的6至8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部塔古克自治县境内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的采食地,共测量了46个采食地样方和相同数量的对照样方。分析了坡向、坡位、坡度、海拔...
2016和2017年每年的6至8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部塔古克自治县境内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的采食地,共测量了46个采食地样方和相同数量的对照样方。分析了坡向、坡位、坡度、海拔、植被盖度、灌木、禾草类以及非禾草类草本物种数量、植株密度、地上生物量、距水源距离以及距人为干扰距离等12个生态因子对马可波罗盘羊采食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样方与对照样方间仅坡度、海拔和距水源距离等3个因子无显著差异。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分析表明,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对各生态因子均具有明显的选择性。Y(X)= e^(26.145﹣0.008A + 15.102V + 0.653F + 0.001D)是马可波罗盘羊的资源选择函数,即植被盖度(V)、非禾草类草本植物种数(F)、海拔(A)和人为干扰距离(D)是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选择的4个关键生态因子。ROC曲线分析表明,该函数的预测精度为94.38%,能够很好地反映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选择的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盘羊
采食
地
资源选择函数
塔什库尔干
原文传递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的食性分析与采食地选择
被引量:
11
5
作者
乔建芳
杨维康
高行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21-125,共5页
在新疆且末县境内研究了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的食性和采食地选择.野外直接观察结合粪便显微分析表明,该亚种共采食15种植物,冬季采食13种植物,夏季采食9种.冬季由于高质量食物缺乏,马鹿采食更多的植物种类.无论...
在新疆且末县境内研究了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的食性和采食地选择.野外直接观察结合粪便显微分析表明,该亚种共采食15种植物,冬季采食13种植物,夏季采食9种.冬季由于高质量食物缺乏,马鹿采食更多的植物种类.无论在冬季还是夏季,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和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均为经常采食的3种植物.其中,芦苇在研究区资源最为丰富,是塔里木马鹿最主要的食物.对圈养条件下食物选择频次的观察表明,胡杨是塔里木马鹿最喜食的植物,但在研究区资源有限.研究区的采食地按植被特征可划分为5种类型:(1)芦苇-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型;(2)多枝柽柳-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型;(3)多枝柽柳-芦苇型;(4)胡杨-芦苇型;(5)烧迹地.其中,芦苇-多枝柽柳型(芦苇草甸和芦苇沼泽)是塔里木马鹿最喜好的采食地类型.浓密的芦苇有助于马鹿躲避天敌,在夏季为马鹿提供遮荫场所.这一栖息地类型能够同时为马鹿提供食物、水源和隐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
食性
采食
地
塔里木盆
地
原文传递
题名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鹅喉羚采食地的特征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杨维康
乔建芳
姚军
高行宜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60,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343)
所长择优支持基金
文摘
2001~2003年5月和9月,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我们对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木垒地区鹅喉羚的采食地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区南部,分布着以盐生假木贼和蒿为主的低矮小半灌木,其间散布有木本猪毛菜和驼绒藜为优势种的条块状高灌丛.鹅喉羚多在灌丛块中采食.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和植被高度都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植物种数和植被盖度.在研究区北部,分布着以沙生针茅和木地肤为主的植被,其间散布有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沙丘上各种灌木发育较好,鹅喉羚多在沙丘上觅食.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以及蛇麻黄、木地肤和驼绒藜的盖度都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是蛇麻黄、木地肤、扁果木蓼盖度和植物种数.
关键词
鹅喉羚
采食
地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Food habitat
Goitred gazelle ( 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山盘羊夏季采食地和卧息地生境选择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叶
余玉群
史军
时磊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秦岭国家植物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644-7650,共7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0DFA92720)
文摘
2010年7—8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及直接观察法对天山中部古仁郭楞高山区的盘羊天山亚种采食地和卧息地生境进行了研究。共调查5条沟系的12条样线,测量天山盘羊147个采食地和136个卧息地样方,分析了13类生态因子对天山盘羊采食地和卧息地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山盘羊夏季采食地与卧息地在坡位、坡向、地貌类型、海拔高度、距最近家畜距离、距道路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差异极显著(P<0.01),植被高度差异显著(P<0.05),而其它生态因子差异性不显著(P>0.05);相对卧息地的选择而言,夏季盘羊采食地的选择更偏爱海拔较低,植被高度低,距离道路、居民点和最近家畜距离近的半阴半阳坡,山体中下位的高山草甸缓坡生境。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植被高度、距家畜距离4个生态因子可以用于判别夏季天山盘羊采食地与卧息地生境,正确区分率达到90.6%。
关键词
天山
盘羊
采食
地
卧息
地
逐步判别分析
Keywords
Tianshan mountains
tianshan argali (Ovis ammon karelini )
foraging sites
bed sites
stepwise diseriminant analysi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鹅喉羚的采食地选择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维康
徐文轩
刘伟
夏参军
李莹
乔建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1,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43)
中国
意大利合作项目资助
文摘
2006-2007年,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内鹅喉羚的采食地特征。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可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研究区内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食物因子(植物种数,可食生物量和各季节大宗食物密度)、警戒因子(坡位和植被盖度)、温度因子(坡向和植被高度),以及水分因子(富含水分的食物)。冬季鹅喉羚经受严重的放牧干扰,采食地呈现为生存而被迫选择局部次适宜区域栖息的特征。
关键词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采食
地
主成分分析
有蹄类保护区
卡拉麦里山
Keywords
Gazella subgutturosa
feeding habita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aramaili mountam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选择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晓晨
徐文轩
汪沐阳
杨维康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木垒野生动物生态监测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7-62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661143019,31872254)
文摘
2016和2017年每年的6至8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部塔古克自治县境内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的采食地,共测量了46个采食地样方和相同数量的对照样方。分析了坡向、坡位、坡度、海拔、植被盖度、灌木、禾草类以及非禾草类草本物种数量、植株密度、地上生物量、距水源距离以及距人为干扰距离等12个生态因子对马可波罗盘羊采食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样方与对照样方间仅坡度、海拔和距水源距离等3个因子无显著差异。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分析表明,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对各生态因子均具有明显的选择性。Y(X)= e^(26.145﹣0.008A + 15.102V + 0.653F + 0.001D)是马可波罗盘羊的资源选择函数,即植被盖度(V)、非禾草类草本植物种数(F)、海拔(A)和人为干扰距离(D)是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选择的4个关键生态因子。ROC曲线分析表明,该函数的预测精度为94.38%,能够很好地反映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选择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马可波罗盘羊
采食
地
资源选择函数
塔什库尔干
Keywords
Marco polo sheep
Feeding site
Resource selection function
Taxkorgan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的食性分析与采食地选择
被引量:
11
5
作者
乔建芳
杨维康
高行宜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21-125,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3-SW-343)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资助
德国Wolfgang frey先生的资助
文摘
在新疆且末县境内研究了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的食性和采食地选择.野外直接观察结合粪便显微分析表明,该亚种共采食15种植物,冬季采食13种植物,夏季采食9种.冬季由于高质量食物缺乏,马鹿采食更多的植物种类.无论在冬季还是夏季,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和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均为经常采食的3种植物.其中,芦苇在研究区资源最为丰富,是塔里木马鹿最主要的食物.对圈养条件下食物选择频次的观察表明,胡杨是塔里木马鹿最喜食的植物,但在研究区资源有限.研究区的采食地按植被特征可划分为5种类型:(1)芦苇-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型;(2)多枝柽柳-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型;(3)多枝柽柳-芦苇型;(4)胡杨-芦苇型;(5)烧迹地.其中,芦苇-多枝柽柳型(芦苇草甸和芦苇沼泽)是塔里木马鹿最喜好的采食地类型.浓密的芦苇有助于马鹿躲避天敌,在夏季为马鹿提供遮荫场所.这一栖息地类型能够同时为马鹿提供食物、水源和隐蔽场所.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
食性
采食
地
塔里木盆
地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鹅喉羚采食地的特征
杨维康
乔建芳
姚军
高行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山盘羊夏季采食地和卧息地生境选择
李叶
余玉群
史军
时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鹅喉羚的采食地选择
杨维康
徐文轩
刘伟
夏参军
李莹
乔建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原文传递
4
马可波罗盘羊夏季采食地选择
张晓晨
徐文轩
汪沐阳
杨维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5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的食性分析与采食地选择
乔建芳
杨维康
高行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