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的采动系数及巷道位置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庆享
宋号号
+3 位作者
曹健
钱万学
侯挺
聂谦
《陕西煤炭》
2019年第3期1-5,18,共6页
以象山煤矿17 m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揭示了5#煤层21503工作面开采后的覆岩垮落规律,得出上部3#煤层位于5#煤层顶板强裂隙带顶界之上,可以进行上行开采。研究揭示了21503工作面采空区倾向岩...
以象山煤矿17 m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揭示了5#煤层21503工作面开采后的覆岩垮落规律,得出上部3#煤层位于5#煤层顶板强裂隙带顶界之上,可以进行上行开采。研究揭示了21503工作面采空区倾向岩层破断角为60°,在3#煤层位置形成向采空区内18 m的悬伸段,与该段相邻存在宽度约为15 m的倾斜离层带,3#煤层工作面巷道布置应该避开倾斜离层带。结合数值模拟,确定3#煤层上行开采巷道应内错10 m布置于悬伸段,该处围岩应力较低,煤层及顶底板完整性较好,是布置巷道的理想位置。最后,基于国外上行开采经验公式,提出了上行开采的采动系数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上行开
采
强裂隙带
内错布置
采
动
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拐点偏移距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
4
2
作者
郝延锦
吴立新
《中州煤炭》
2000年第1期4-5,共2页
在整理和分析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拐点偏移距的统计规律,并分析了拐点偏移距在开采过程中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拐点偏移距
硬岩层
采
深
采
动
系数
开
采
沉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厚松散层下采动系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俊杰
闫伟涛
邹友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用传统方法求取采动系数时,往往直接笼统地利用开采深度,而对岩性差异没有做区分对待。在分析传统方法确定采动系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开采深度中的岩性差异对采动系数的影响程度。从充分开采的临界开采宽度出发,通过理论推导,...
在用传统方法求取采动系数时,往往直接笼统地利用开采深度,而对岩性差异没有做区分对待。在分析传统方法确定采动系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开采深度中的岩性差异对采动系数的影响程度。从充分开采的临界开采宽度出发,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考虑上覆岩层岩性时走向和倾向采动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松基比、上覆岩层岩性等地质采矿条件对临界开采宽度和采动系数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分别采用传统方法、考虑松散层岩性时和未考虑松散层岩性三种情况,求取和分析了各开采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时走向和倾向临界开采宽度以及采动系数。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充分采动系数计算方法与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采动系数差别较大,相对误差在3.7%-51.7%。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松基比越大,上覆岩层岩性越软,充分采动系数越大。在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评定充分采动程度时,应该考虑上覆岩层中松散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
动
系数
临界开
采
宽度
松基比
覆岩岩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赵各庄煤矿深部煤层开采采动系数的探讨
4
作者
徐庆海
《矿山测量》
2010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前,唐山地区的煤层开采深度几乎都大于600 m,均属于深部煤层开采。按现有工作面布置方式,在倾斜方向上均为非充分采动。在此条件下,进行地表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时,涉及用到采动系数。为此,文中利用唐山开滦赵各庄矿业有限公司地表岩移...
目前,唐山地区的煤层开采深度几乎都大于600 m,均属于深部煤层开采。按现有工作面布置方式,在倾斜方向上均为非充分采动。在此条件下,进行地表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时,涉及用到采动系数。为此,文中利用唐山开滦赵各庄矿业有限公司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实际观测资料,计算和探讨该区域地质采矿条件下深部煤层开采的采动系数及其规律。为今后地表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
采
采
动
系数
观测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1672E岩移观测站观测资料总结和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裴立忠
刘少春
《矿山测量》
2002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中通过对岩移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总结和分析,对特厚冲积层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一些有借鉴意1672E义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参数,对采区“三下”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观测站
地表移
动
规律
岩移参数
“三下”
采
煤
岩层移
动
最大
采
动
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距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64
6
作者
张宏伟
韩军
+2 位作者
海立鑫
李明
乔鸿波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针对阜新矿区清河门矿近距离煤层群实施上行开采的技术条件(采动影响系数2.7),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探查等方法,对3-2煤采后3-3煤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下煤层开采后上煤层的结构变化特征,在此...
针对阜新矿区清河门矿近距离煤层群实施上行开采的技术条件(采动影响系数2.7),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探查等方法,对3-2煤采后3-3煤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下煤层开采后上煤层的结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3-3煤上行开采巷道布置方案。实践表明,当上煤层位于下煤层开采的垮落带上方时,上煤层及其顶底板整体性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仍能保持连续性,随着下煤层开采后时间的流逝,煤层中形成的裂隙和断裂逐步"愈合",煤层的整体性得到改善,满足了开采所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煤层群
上行开
采
采
动
影响
系数
现场探测
原文传递
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的某些修正
被引量:
21
7
作者
吴侃
葛家新
+1 位作者
周鸣
于丰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概率积分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方法,由于该法基础理论的局限,而导致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在某些方面存在不符.为了进一步提高概率积分法的预计精度,在研究许多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公式.通过对概率积分法预计参...
概率积分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方法,由于该法基础理论的局限,而导致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在某些方面存在不符.为了进一步提高概率积分法的预计精度,在研究许多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公式.通过对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的修正和单元水平移动盆地的修正,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在某些方面的不符现象基本上可以得到消除,并获得更高的预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积分法
采
动
程度
系数
预计模型
地表变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殊条件下层间岩层对上行开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吴宝杨
邓志刚
+1 位作者
冯宇峰
李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2-848,共7页
以龟兹矿业西井A6-103上行工作面具有的特殊采掘地质条件(即采动影响系数小和层间岩层坚硬)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下部采空区边界处"悬空结构"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该结构二次失稳的形式及其判...
以龟兹矿业西井A6-103上行工作面具有的特殊采掘地质条件(即采动影响系数小和层间岩层坚硬)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下部采空区边界处"悬空结构"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该结构二次失稳的形式及其判据,认为"悬空结构"保证了上部煤层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行工作面的回采,但是该结构在上行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的二次失稳将会给上行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相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上行开采过程中采场围岩的破断形态,验证了下部采空区边界"悬空结构"的存在及其对上行工作面回采过程的利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
采
采
动
影响
系数
坚硬层间岩层
悬空结构
二次失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晶
宋选民
郜国肖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9-322,共4页
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计算、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同矿区某矿下部采用刀柱式开采后上覆煤层的移动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判定实施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下煤层采用刀柱式开采方法,所留煤柱能够支撑上覆岩层的全...
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计算、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同矿区某矿下部采用刀柱式开采后上覆煤层的移动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判定实施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下煤层采用刀柱式开采方法,所留煤柱能够支撑上覆岩层的全部重量时,煤柱及其顶板虽然遭到一定破坏,但仍能保持整体连续性,上覆煤层形成平缓的下沉盆地。随着下煤层开采后时间变长,煤柱及煤层的移动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满足上行开采所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
采
采
动
影响
系数
煤层移
动
变形
刀柱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动程度系数关系实测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拓万兵
陈昱蓉
+1 位作者
吴凤民
赵新坤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43-45,共3页
为了研究深部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Wmax与采动程度系数n′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张小楼煤矿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深部开采地表为极不充分采动时,采动程度对地表的下沉有着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下沉...
为了研究深部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Wmax与采动程度系数n′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张小楼煤矿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深部开采地表为极不充分采动时,采动程度对地表的下沉有着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下沉率较小,下沉盆地平缓;当采动程度系数达到或超过1/3时,地表下沉急剧地增大,影响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
采
最大下沉值
采
动
程度
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表移动负指数函数预计法的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于宪煜
胡友健
牛瑞卿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4,共5页
负指数函数法的预计精度主要取决于其预计参数a,b的精度和可靠性,而采动影响程度(系数)对参数a,b的影响最大。提出利用矿区下沉典型曲线来建立参数a,b与采动影响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定量关系式用于确定参数a,b。利用实测数据对所提...
负指数函数法的预计精度主要取决于其预计参数a,b的精度和可靠性,而采动影响程度(系数)对参数a,b的影响最大。提出利用矿区下沉典型曲线来建立参数a,b与采动影响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定量关系式用于确定参数a,b。利用实测数据对所提出的参数确定方法的实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参数a,b与采动影响系数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可以用线性函数定量地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
动
预计
负指数函数法
预计参数
采
动
影响
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宁煤矿顺槽煤柱宽度的确定
被引量:
2
12
作者
李宝富
赵继芬
《煤矿现代化》
2005年第5期8-9,共2页
本文结合大宁煤矿的生产实际,在对顺槽护巷煤柱宽度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常规方法和塑性理论方法进行计算,两种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为大宁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煤柱宽度
煤柱载荷
塑性理论
采
动
影响
系数
煤柱宽度
煤矿
顺槽
计算结果
生产实际
设计过程
理论方法
常规方法
技术支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滦东欢坨矿北二采区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马亚杰
郑燕
+1 位作者
刘伯
刘金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60-63,共4页
针对东欢坨矿北二采区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性进行研究。在分析北二采区5煤层上行开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带法"、"比值法"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方法判别。建立工作面开采数值模型预测回采下部8煤层与上行开采5煤层...
针对东欢坨矿北二采区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性进行研究。在分析北二采区5煤层上行开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带法"、"比值法"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方法判别。建立工作面开采数值模型预测回采下部8煤层与上行开采5煤层后顶板裂缝带波及范围。经验判别得出5煤层位于8煤层垮落带之上,采动影响系数大于经验临界值7.5,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数值模拟了采动影响下围岩的扩容区,以体积应变大于等于0.025的等值线密集区视为导水裂隙区,得到8煤层回采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53m,上行开采5煤层后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向上增长0.4m。下部8煤层开采将5煤层顶板改造为极软弱顶板,导致其裂缝带发育高度偏小,利于上行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
采
顶板“三带”
采
动
影响
系数
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
体积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的采动系数及巷道位置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庆享
宋号号
曹健
钱万学
侯挺
聂谦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象山矿井
出处
《陕西煤炭》
2019年第3期1-5,1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4190)
文摘
以象山煤矿17 m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揭示了5#煤层21503工作面开采后的覆岩垮落规律,得出上部3#煤层位于5#煤层顶板强裂隙带顶界之上,可以进行上行开采。研究揭示了21503工作面采空区倾向岩层破断角为60°,在3#煤层位置形成向采空区内18 m的悬伸段,与该段相邻存在宽度约为15 m的倾斜离层带,3#煤层工作面巷道布置应该避开倾斜离层带。结合数值模拟,确定3#煤层上行开采巷道应内错10 m布置于悬伸段,该处围岩应力较低,煤层及顶底板完整性较好,是布置巷道的理想位置。最后,基于国外上行开采经验公式,提出了上行开采的采动系数计算公式。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上行开
采
强裂隙带
内错布置
采
动
系数
Keywords
close coal seams
upward mining
strong fracture zone
interior staggered layout
mining coefficient
分类号
TD26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拐点偏移距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
4
2
作者
郝延锦
吴立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出处
《中州煤炭》
2000年第1期4-5,共2页
文摘
在整理和分析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拐点偏移距的统计规律,并分析了拐点偏移距在开采过程中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拐点偏移距
硬岩层
采
深
采
动
系数
开
采
沉陷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8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厚松散层下采动系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俊杰
闫伟涛
邹友峰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206)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13A440464)
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支持计划资助(T2013-1)
文摘
在用传统方法求取采动系数时,往往直接笼统地利用开采深度,而对岩性差异没有做区分对待。在分析传统方法确定采动系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开采深度中的岩性差异对采动系数的影响程度。从充分开采的临界开采宽度出发,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考虑上覆岩层岩性时走向和倾向采动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松基比、上覆岩层岩性等地质采矿条件对临界开采宽度和采动系数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分别采用传统方法、考虑松散层岩性时和未考虑松散层岩性三种情况,求取和分析了各开采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时走向和倾向临界开采宽度以及采动系数。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充分采动系数计算方法与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采动系数差别较大,相对误差在3.7%-51.7%。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松基比越大,上覆岩层岩性越软,充分采动系数越大。在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评定充分采动程度时,应该考虑上覆岩层中松散层的厚度。
关键词
采
动
系数
临界开
采
宽度
松基比
覆岩岩性
Keywords
mining coefficient
critical mining width
the ratio of the alluvium thickness and bedrock thickness
lithology of overlying rock
分类号
TD803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赵各庄煤矿深部煤层开采采动系数的探讨
4
作者
徐庆海
机构
唐山开滦赵各庄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矿山测量》
2010年第5期70-71,共2页
文摘
目前,唐山地区的煤层开采深度几乎都大于600 m,均属于深部煤层开采。按现有工作面布置方式,在倾斜方向上均为非充分采动。在此条件下,进行地表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时,涉及用到采动系数。为此,文中利用唐山开滦赵各庄矿业有限公司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实际观测资料,计算和探讨该区域地质采矿条件下深部煤层开采的采动系数及其规律。为今后地表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部开
采
采
动
系数
观测站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1672E岩移观测站观测资料总结和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裴立忠
刘少春
机构
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
出处
《矿山测量》
2002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文中通过对岩移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总结和分析,对特厚冲积层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一些有借鉴意1672E义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参数,对采区“三下”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观测站
地表移
动
规律
岩移参数
“三下”
采
煤
岩层移
动
最大
采
动
系数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距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64
6
作者
张宏伟
韩军
海立鑫
李明
乔鸿波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阜矿集团内蒙古白音华能源公司
中煤国际北京华宇西安分公司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产业开发分公司
出处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2009S047)
文摘
针对阜新矿区清河门矿近距离煤层群实施上行开采的技术条件(采动影响系数2.7),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探查等方法,对3-2煤采后3-3煤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下煤层开采后上煤层的结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3-3煤上行开采巷道布置方案。实践表明,当上煤层位于下煤层开采的垮落带上方时,上煤层及其顶底板整体性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仍能保持连续性,随着下煤层开采后时间的流逝,煤层中形成的裂隙和断裂逐步"愈合",煤层的整体性得到改善,满足了开采所需的条件。
关键词
近距煤层群
上行开
采
采
动
影响
系数
现场探测
Keywords
closed multiple seam
ascending mining
mining induced influenced coefficient
on-site exploration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原文传递
题名
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的某些修正
被引量:
21
7
作者
吴侃
葛家新
周鸣
于丰德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兖州矿务局北宿煤矿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金
煤炭科学基金
文摘
概率积分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方法,由于该法基础理论的局限,而导致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在某些方面存在不符.为了进一步提高概率积分法的预计精度,在研究许多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公式.通过对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的修正和单元水平移动盆地的修正,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在某些方面的不符现象基本上可以得到消除,并获得更高的预计精度.
关键词
概率积分法
采
动
程度
系数
预计模型
地表变形
Keywords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full mining,coefficient of mining degree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殊条件下层间岩层对上行开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吴宝杨
邓志刚
冯宇峰
李峰
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2-8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40
51304117)
文摘
以龟兹矿业西井A6-103上行工作面具有的特殊采掘地质条件(即采动影响系数小和层间岩层坚硬)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下部采空区边界处"悬空结构"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该结构二次失稳的形式及其判据,认为"悬空结构"保证了上部煤层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行工作面的回采,但是该结构在上行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的二次失稳将会给上行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相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上行开采过程中采场围岩的破断形态,验证了下部采空区边界"悬空结构"的存在及其对上行工作面回采过程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
上行开
采
采
动
影响
系数
坚硬层间岩层
悬空结构
二次失稳
Keywords
ascending mining
coeffient of mining influence
hard interlayer rock
suspended structure
secondary in-stability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晶
宋选民
郜国肖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9-322,共4页
文摘
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计算、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同矿区某矿下部采用刀柱式开采后上覆煤层的移动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判定实施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下煤层采用刀柱式开采方法,所留煤柱能够支撑上覆岩层的全部重量时,煤柱及其顶板虽然遭到一定破坏,但仍能保持整体连续性,上覆煤层形成平缓的下沉盆地。随着下煤层开采后时间变长,煤柱及煤层的移动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满足上行开采所需条件。
关键词
上行开
采
采
动
影响
系数
煤层移
动
变形
刀柱式
数值模拟
Keywords
ascending mining
mining induced influenced coefficient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coal seam
pilla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动程度系数关系实测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拓万兵
陈昱蓉
吴凤民
赵新坤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矿业与化学工程系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43-45,共3页
基金
宁夏高校科研项目资助(NGY2017230)
文摘
为了研究深部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Wmax与采动程度系数n′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张小楼煤矿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深部开采地表为极不充分采动时,采动程度对地表的下沉有着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下沉率较小,下沉盆地平缓;当采动程度系数达到或超过1/3时,地表下沉急剧地增大,影响范围较大。
关键词
深部开
采
最大下沉值
采
动
程度
系数
Keywords
deep mining
maximum subsidence
coefficient of mining degree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表移动负指数函数预计法的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于宪煜
胡友健
牛瑞卿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出处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摘
负指数函数法的预计精度主要取决于其预计参数a,b的精度和可靠性,而采动影响程度(系数)对参数a,b的影响最大。提出利用矿区下沉典型曲线来建立参数a,b与采动影响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定量关系式用于确定参数a,b。利用实测数据对所提出的参数确定方法的实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参数a,b与采动影响系数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可以用线性函数定量地表示。
关键词
地表移
动
预计
负指数函数法
预计参数
采
动
影响
系数
Keywords
surface movement predicting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method
predicting parameters
mining influence coefficient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宁煤矿顺槽煤柱宽度的确定
被引量:
2
12
作者
李宝富
赵继芬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出处
《煤矿现代化》
2005年第5期8-9,共2页
文摘
本文结合大宁煤矿的生产实际,在对顺槽护巷煤柱宽度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常规方法和塑性理论方法进行计算,两种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为大宁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煤柱宽度
煤柱载荷
塑性理论
采
动
影响
系数
煤柱宽度
煤矿
顺槽
计算结果
生产实际
设计过程
理论方法
常规方法
技术支持
Keywords
width of coal column coal column load plasticity theory mining influence coefficients
分类号
TD353.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滦东欢坨矿北二采区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马亚杰
郑燕
刘伯
刘金国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60-63,共4页
文摘
针对东欢坨矿北二采区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性进行研究。在分析北二采区5煤层上行开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带法"、"比值法"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方法判别。建立工作面开采数值模型预测回采下部8煤层与上行开采5煤层后顶板裂缝带波及范围。经验判别得出5煤层位于8煤层垮落带之上,采动影响系数大于经验临界值7.5,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数值模拟了采动影响下围岩的扩容区,以体积应变大于等于0.025的等值线密集区视为导水裂隙区,得到8煤层回采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53m,上行开采5煤层后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向上增长0.4m。下部8煤层开采将5煤层顶板改造为极软弱顶板,导致其裂缝带发育高度偏小,利于上行开采。
关键词
上行开
采
顶板“三带”
采
动
影响
系数
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
体积应变
Keywords
upward mining
roof "three zones"
coefficient of mining influence
height of roof water flowing fracture zone
volume strain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的采动系数及巷道位置研究
黄庆享
宋号号
曹健
钱万学
侯挺
聂谦
《陕西煤炭》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拐点偏移距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郝延锦
吴立新
《中州煤炭》
200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厚松散层下采动系数确定方法
陈俊杰
闫伟涛
邹友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赵各庄煤矿深部煤层开采采动系数的探讨
徐庆海
《矿山测量》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1672E岩移观测站观测资料总结和分析
裴立忠
刘少春
《矿山测量》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近距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研究
张宏伟
韩军
海立鑫
李明
乔鸿波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
64
原文传递
7
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的某些修正
吴侃
葛家新
周鸣
于丰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特殊条件下层间岩层对上行开采的影响分析
吴宝杨
邓志刚
冯宇峰
李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张晶
宋选民
郜国肖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深部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动程度系数关系实测研究
拓万兵
陈昱蓉
吴凤民
赵新坤
《煤炭技术》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表移动负指数函数预计法的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于宪煜
胡友健
牛瑞卿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宁煤矿顺槽煤柱宽度的确定
李宝富
赵继芬
《煤矿现代化》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开滦东欢坨矿北二采区上行开采5煤层可行性分析
马亚杰
郑燕
刘伯
刘金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